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章 以革命之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4章 以革命之名

在桃源縣政府門前的廣場上,隨著《華夏萬族共和歌》奏起,鐵血騰龍旗也是緩緩升起。┡國旗的概念幾乎是第一次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更別說國歌這種存在。

不過看著那慢慢升起的騰龍旗,還有那隨之演奏起來的歌曲,不少人心中居然開始朦朦朧朧的有了國家的概念。以前就算墨門和社會黨的人去宣傳,他們也很難有明確的概念,如今可好,看著那在空中飛舞的旗幟,心中開始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至於國家的名諱,這時代主要習慣以地域作為取名標準,龍興之地在哪裡就取什麼名字,又或者按照領袖的身份來取。按照傳統,那麼華夏共和國就應該是‘越國’或者‘吳國’,甚至是‘楚國’這種傳統的稱號。

考慮到共和國的前身是‘越人自治區’,‘越國’顯然比較合適。不過李煜就是要打破這種地域和種族的概念,直接否定了這種傳統的方法。

“通告天下諸君!”隨著國旗升到了頂點,李煜繼續開口,“我們同樣生活在華夏大地上,從商周時期就存在這片天地之中。或許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同,或許我們的習慣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我們不應該就這樣,非要區分誰和自己相似,誰和自己不相似!

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甚至只要你們成為華夏共和國的百姓,遵守共和國的法律,自覺維護共和國的利益,向共和國納稅,服共和國的兵役,說共和國的官方語言者,皆可視為我華夏民族的子民,是我們的同胞!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不應該再區分同胞們曾經居住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面,有著怎麼樣的習慣或文化,曾經的語言如何。哪怕是那些更加野蠻的生番,他們也只是因為條件不允許,沒有接觸過文明社會而已。我們需要做的是幫助他們回到文明社會,成為一個文明的華夏子民,而不是歧視或者厭惡他們,甚至害怕或者想要徹底滅絕他們。

從今天開始,不再有什麼武夷蠻、山越蠻甚至漢人這種說法,沒有越人、吳人、楚人、漢人、燕人和秦人這種意識。在這騰龍旗下,你們都是我華夏共和國的子民!都應該平等的,享受同樣的權力和義務!”

這一刻,或許漢人那邊還不太能接受這種概念,但曾經的山越和武夷蠻的確是歡呼起來。只因為他們被歧視和打壓太久,在漢朝統治這裡的時候,他們幾乎就如同蠻夷一樣,被人看不起,享受到的權利和義務也和漢人完全不同。

繳納更多的稅賦,承擔更重的勞動和徭役,但的收入卻只能勉強餬口。若是以殖民經濟而言這的確可行,但吳越這裡不應該是大漢的殖民地,而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實別說吳越這一代,就算是中原地區,大漢依然是大漢,但其實百姓根本沒有漢人這種概念。漢人是東晉之後,為了表現自己是華夏正統後裔,官府推廣下來的自稱。在這個時候,大家更喜歡按照地域來自稱,比如蜀人、秦人、魏人、趙人、燕人等。

最常聽到的一句,何嘗不就是:“某乃燕人張翼德是也”!後來蜀國將領傅肜被俘虜,同樣是對孫吳將領破口大罵:“吳狗!”

就是這種地域的意識,直接導致了華夏歷朝歷代,把內戰當成了國戰來打,何其哀也!

在接下來的三天裡,要說整個共和國最常聽到的聲音,大概就是《華夏萬族共和歌》。每天清晨,大喇叭都會播放一次,來提醒大家起床。播放久了,大家多少也學會了怎麼唱。

不過共和歌有明確的規定,國歌是代表國家形象的歌曲,非莊嚴時刻不許唱。不許拿國歌來議論,甚至汙衊誹謗國歌,這些都寫入法律之中,觸犯者可是要坐牢的。別的地方如何,李煜管不著,但只要在共和國範圍內這樣,那他可不會手下留情。

“現在起兵還太早了!”在桃源縣政府之中,袁渙就李煜的出兵申請提出反對意見,“國家剛剛建立,很多事情都是百廢待興。在內部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就直接對外作戰,這是非常不明智的!”

“曜卿多慮了!”李煜笑了笑,他並不討厭袁渙否定他的提議,這正是因為他對這個國家有認同感的表現,只是他並非社會黨,接觸的事情有點少,思想難免有點片面。

“軍隊的事情是軍事委員會全面負責,僅僅是對元負責!”楊浪從旁言,“元已經明確規定,從建國開始,軍政分離。後勤補給已經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更有總裝備部負責提供軍備武裝,財政方面也足夠支援我們打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再說雖然建國,但不少政策並沒有改變,政黨雖然結合,甚至由黨來監督統御政府,但並不會直接干預地方政治問題,若有誰膽敢以黨員的身份,干預地方政策,你們可以舉報,紀委那邊會做出處理。

反之,若我們現在不行動,到時候反而就容易被動。就如同如今雒陽的那個共和國,打出來的口號是君憲,遙尊劉協為君王,換言之至少還打著大漢的旗號。更別說關中和益州兩個政權。

反而是我們華夏共和國,是真正獨.立於大漢的政權,如同‘反賊’一樣的存在。如果不能先把揚州,至少長江以南這部分全部納入統治範圍內,那麼以後難免會腹背受敵,那麼就會被動許多!”

“士卒那邊的工作呢?”袁渙擔心的是,國家剛剛建立,士卒和武將那邊是否沒問題。畢竟有不少士卒也是北方過來的難民,他們曾經遭受過黃巾之亂,所以對反賊只怕會反感。

“已經有政委開始宣傳教育,如今士卒的情緒還算穩定。剩下的還需要在起兵之後,把後續工作展開,只要讓他們意識到,我們是義軍而不是賊軍,那麼很多問題就能避免。”李文肯定的回答道。

“那李懿那邊呢?”袁渙追問道,畢竟李懿是朝廷派來的軍事負責人。如今國家建立,他的位置非常尷尬。

“這也是我剛想說的地方!”李煜插了句,“李文提升為軍委副主席,負責部隊的全面指揮工作,楊浪則負責軍事情報和一部分後勤和訓練工作。李懿的履歷到底還是低了點,所以暫時在李文麾下擔任副手。”

“好吧,屬下沒有問題了!”袁渙聞言也稍微松了口氣,他其實並非要阻攔李煜用兵,只是覺得現階段不確定因素太多,出兵太不明智。

見一切安排妥當,也不好說些什麼,只是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心裡有點憋屈。

“敬告天下百姓!”第二天,大喇叭裡面又傳來了李煜的聲音,聽得出來,這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宣佈。關鍵是稱謂,這番通告似乎不僅是針對華夏共和國內部,似乎又對全天下進行宣佈的意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隨著我國的建立,華夏共和國的百姓終於獲得了解脫,他們不再擔心自己的私產會在某天被剝奪,也不必再擔心某天他們會受到剝削。

但是在共和國之外,我們還有更多的同胞,他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他們要時刻面對官府的壓迫,時刻被世家大族剝削。他們有不少人一輩子都沒有接觸啟蒙的機會,甚至能否接受啟蒙,還要看世家門閥是否願意施捨。

這其實很悲慘吧?人生在這世上,本身都應該是平等的存在!為何有些人能夠衣食無憂,為何有些人卻必須要貧困捱餓?利益!只因為是利益在推動著一切!

天下間的利益是固定的,誰多吃了一點,別人就少吃一點!世家大族佔著先天的優勢,佔據了最大的一塊利益,甚至他們還想要進一步壓迫其他人,把他們口中的利益也給吐出來。他們貪得無厭,沒有限制的情況下,他們會不斷的兼併土地,不斷的壓榨百姓。

他們從來不會考慮百姓的死活,甚至不希望這個社會進步!或許對於他們來說,刀耕火種的時代是最完美的時代,所有人都為一口活命的糧食求他們的時候,才是最能彰顯他們仁義的時候!

不要被他們虛情假意的施粥矇蔽,他們這根本不是仁慈。他們奪走了我們大部分的產出,害得我們飢寒交迫不得飽腹,然後拿著原本屬於我們的糧食,分出那麼一丁點出來施粥來襯托他們的仁義,這又如何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仁義?

這個世界必須要改變,共和國還有更多的百姓需要我們解放。大家都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體內都留著同樣的血液。

我們不能只顧著自己,以前沒有能力,我們只能袖手旁觀,但如今我們的生活已經有了富裕,那麼我們就更應該是想想,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族人,此刻依然飢寒交迫,依然在世家大族們的壓迫下苟延殘喘。

世家大族的行為也必須要受到限制,不能繼續讓他們一昧的壓迫我們,掠奪我們的財富。不能讓他們,繼續阻撓我們接受教育的權利,更不能讓他們,繼續把官府用人的權力壟斷下來!

我要去拯救天下的黎民百姓,把他們在痛苦和絕望之中解救出來。他們吃飽穿暖,能享受到教育,還有公平出仕的權力,以及不會再低人一等的社會地位!這是我定下來的目標,並將為之努力奮鬥,直到死亡!

我鄭重且正式向全天下宣告:以革命的名義,我共和國正式起兵,拯救天下百姓!”李煜越說越激動,最後幾乎是吼了出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很多百姓其實都學過這句話,不過以前的確沒什麼感覺。但隨著生活富裕,大家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時候,聽了李煜的演說,看看自己如今的生活,又想到那些難民樣子,頓時心中有所領悟,最後也隨著李煜的吶喊,熱血沸騰起來!(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