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

李煜點了點頭,稍微在大腦裡面組織了一下語言。

“大漢的生產水平低下,田地產出地,百姓的收入基本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很少餘錢能拿去消費。甚至不少百姓一年也攢不下那麼百來枚銅錢,每次外出採買都只能省著來用,對金銀的需要自然沒有那麼急切。

華夏共和國不同,這裡的百姓生活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他們每個月都至少有五十文錢的儲蓄,有了錢扣除大部分會存起來,也會拿出二十文錢左右進行消費。

用錢的地方多了,銅錢缺乏的問題就出現了。尤其是一些大宗的貨物,每每都需要上百文錢,以前買不起,如今存幾個月就能買得起,到時候帶著幾百文,甚至一貫錢外出,且不說容易遭賊,拿起來也不方便。

且不考慮五銖錢如今的流通越來越不足,看看去年度的財政收入,明明共和國原有範圍變得更加的繁華,但是收入卻有了些許的降低。說到底就是貨幣缺乏,使得工人工資有所下降,而商品過多,也導致了商品開始貶值。兩者相加,那便是稅收的下降!

放任不管的話,以後這樣的情況會進一步提高和擴大,到時候就如同我之前所言,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都會出現。我要鑄造金銀銅幣,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的出現!”李煜斟酌著說道。

“元大才!”袁渙結合自己在共和國工作那麼多年的所見所聞,就能明白,李煜所言只怕並非危言聳聽。去年的財政報表他也看過,當時還以為是因為要建立鐵路和水軍,所以才有所下降,如今看來似乎並非那麼簡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別小看貨幣這玩意,說到底這就是一個中介物,它的主要價值就是流通。如同文景之治,那所謂國庫裡面綁銅錢的繩子都黴爛的情況,其實只能說明經濟非常的不活躍,政府幾乎沒有作為,根本不值得高興。

當然,大量流通也不行,也很容易引起貨幣的貶值。本來一枚五銖錢就能買到的東西,變成需要兩枚才能買到,那麼對於工錢每個月只有五十文的百姓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但若是因為這樣,就要求工廠加工資,無疑工廠主的壓力也會增加,甚至生工廠的倒閉。

最讓我痛心的是,百姓們到底是苦的太久,所以就有了存錢的習慣。但是這些貨幣不流通,就會造成貨幣的升值,同樣對經濟造成影響。這些其他勢力不知道,不去管也就罷了,我知道這種情況卻不去管,那就是我的失職!”李煜嚴肅的說道。

“微臣有罪,不能為元分憂!”袁渙也覺得自己的確是有點孤陋寡聞。

“大家各有分工,這方面不是你負責的事情,再說你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和知識,自然算不得是你的錯誤。只是既然曜卿分管共和國的財政,最好也要看看經濟方面的著作,遲一點我會給你送去一些,有空可以好好研讀。”李煜笑道。

“微臣一定認真研讀!”袁渙可不是應付,他覺得自己真的要稍微瞭解一下,否則的話那也將是他的失職了。

“那麼,我們繼續來說說貨幣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吧!”李煜笑了笑說道。

不過他也沒有立刻話,而是示意秘書拿來兩杯茶水,這次的談話只怕沒有那麼簡單結束,所以也沒必要那麼著急。

歐陽行在政委那邊上班,這已經是一個獨立的部門,也具有行政編制,不好繼續擔任元的秘書。在這個基礎上,李煜欽點了一個新的秘書,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下邳郡東城縣人,乃是商人世家出身,原本也是徐州的商人,專營糧食,他的名字叫做魯肅。

魯肅允文允武,幼年就喜歡讀書,也鍾情於騎射之術。商人出身是個硬傷,幾乎是斷絕了他出仕的可能。眼看李煜招募,出任秘書,甚至承諾以後讓他進入大學深造,畢業經考核可出仕為官。於是他在祖母不是很看好共和國的情況下,毅然前來擔任李煜秘書一職。

此刻的他,也沒有離開,畢竟作為秘書,要隨時幫李煜拿出需要的資料,並且隨時聽候調遣,幫忙做點雜事之類。尤其如今能夠聽到貨幣與經濟的關係,更是讓他無比榮幸。

李煜沒有讓他出去,而是在一邊旁聽,便是默許他接觸這方面的知識。如此其實也算是知遇之恩,什麼,實際上心裡卻是非常感激。

“五銖錢的局限性,會隨著經濟活動的頻繁,變得越來越明顯,市場需要金銀這兩種更有價值的金屬,成為新的貨幣。但是經營的純度各地都有不同,哪怕規定了一個標準的純度,在徵收金銀作為稅金的情況下,勢必要牽扯到重新鑄造的問題。

到時候,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火耗’!這很有可能會被地方官員利用,成為壓榨和剝削地方百姓,甚至貪汙稅金的一種新手段。至於他們如何洗白這部分收入,很遺憾的是這總能找到辦法,沒辦法完全避免。

那麼只能在源頭上進行解決,那就是直接鑄造銅幣、銀幣和金幣三種幣種,如此每一枚的品質都是一樣,再在邊緣加上鋸齒,就能防止有人偷偷刮下一部分來私用。

關鍵的是,就如同你之前所言,這三種金屬都太軟了,所以難免要在裡面加入一些其他成分。以五銖錢為例,它的銅含量只有八成,剩下兩成是鉛和錫。換言之每鑄造1枚銅錢,就相當於賺一部分錢。金銀幣就更不必說,是故鑄造越多,我們賺錢就越多。

當然,也不能說是胡亂鑄造,具體要和市場需要和流通程度來決定。多了就容易造成貨幣的貶值,就如同之前我和你說過的那樣。當然,貶值也有貶值的好處,但目前不涉及到這部分,我們就不繼續深入談論這個話題。

我只想問的是,曜卿如今看來,這貨幣是否還有必要鑄造,甚至提前把章程制定下來?”李煜說到這裡,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便是袁渙自己去思考。

“微臣認為,只要金銀銅的產量跟上去的話,那麼就算行金銀銅幣也沒什麼不可。只是萬一其他地方不認金幣和銀幣怎麼辦?”袁渙讓了一步,但也把另外一個問題展現在李煜的面前。

共和國在如今的華夏大地上,就如同一個異類。一個異類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除非它強大到讓人沒辦法輕易得罪。很顯然,目前華夏共和國還做不到這點。

“到底貨幣這玩意對誰都有利,隨著經濟的展,他們也會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就算不做,難道他們就不會做了?到時候,牽扯到的最多是匯率的問題罷了!”李煜笑道。

“何謂匯率?”袁渙又聽到了一個新的詞彙。

“這不很簡單嗎?就算大漢共和國,關中漢國和益州漢國,甚至是那些地方政權也都開始鑄造貨幣。但肯定大家鑄造的工藝,貨幣的純度都不可能一樣!

比如說,對方用只有三成銀成分的銀幣,難道其價值就能等同於我們這裡一枚銀幣的價錢了?若是這樣,我造一批銀成分只有一成的貨幣,直接搞垮他們的經濟!

也就是因為不能這樣,所以必須要存在匯率的換算。既然他們的足有三成銀成分,那麼自然只能是兩枚,甚至是三枚銀幣,才能相當於我們這裡的一枚銀幣。

同時還要加大假幣的打擊,避免對方用一大堆粗製濫造的假幣,來搞亂我們的市場。貨幣的戰爭,同樣是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甚至裡面的殘酷比戰場還要可怕!”李煜鄭重的說道。

“原來如此,微臣受教……卻也沒想到,事情會變得那麼複雜。”袁渙開始覺得生活變好也不是好事,至少需要考慮的問題也多了起來。

“這就是社會進步的副作用,新的問題會不斷出來,新的事物甚至會改變人們的生活。適應這一切的國家,才能變得越來越強大;甘於落後,那麼就要捱打!不管是什麼時代,這都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李煜點頭回道。

頓了頓,繼續說到:“好在目前大家都在一條起跑線上,反之我們這邊的理論已經開始逐漸完善。甚至我們的行政模式也在改變,更多的部門會應運而成,原本的那些部門,也會根據需要進行改變,這是時代展的趨勢,誰也改變不了。

妄圖和時代作對的,最終會被時代所淘汰!不僅僅是我們,其他幾個勢力也將面臨新時代的挑戰。誰更適應時代的需要,那麼誰就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麻煩肯定會有,甚至會比以前多出更多的麻煩。單純垂拱而治已經不可能,不作為只會坑害了政府和人民。更別說百姓已經不再愚昧,他們不會再允許政府不作為。開啟民智固然可以帶了一大堆的好處,但對政府來說卻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話又說回來,若這樣就害怕了,這樣就打算逃避了!那我就不得不吐槽一句‘政府要你們又有何用,還不如換一批有能力處理這件事的人,反正根本不缺想當官的’!”

最後一句話很誅心,是故袁渙甚至是一旁的魯肅,也不免露出了無奈的苦笑。李煜話糙理不糙,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有了更大的權力,自然也要付出更多的義務。

難怪很多世家都不喜歡來共和國這裡出仕,在這裡當官的確是‘太累了’。不過仔細一想,那何嘗不是說明,他們本身‘太無能’了?(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