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章 華夏的變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章 華夏的變化

歷經五年,很多個第一被重新整理。?

比如說第一條跨江懸索橋,直接動了數萬施工者,在枯水期硬生生把這座大橋給搭建了起來,期間似乎出現過一些匪夷所思的黑科技,不過從來沒有人見過,於是變成傳說。

就算是枯水期,長江的江水流淌度可不慢,居然能夠在如此湍急的河流裡面,把一座偌大的懸索橋給搭設起來,只要見過這座大橋,都不得不感慨這是一道神蹟!

是的,這一切只能用神蹟來說明,甚至太平教直接就對外宣傳,李煜是昊天和帝俊上帝的傳人,專門派下來拯救華夏子民。這個宣傳也有非常大的市場,關鍵是李煜也希望能進一步神化自己,政府也並未出來闢謠。

又比如說第一家蒸汽磨坊和蒸汽紡織廠,在這個基礎上,第一家蒸汽火車頭也研成功。桃源市到陵陽市,經涇縣過宛陵,最後抵達江乘縣;第二條鐵路也在火熱開,預計是從樅陽市,直接修到壽春,以加強南北之間的聯絡;第三條鐵路也在規劃,預計是從桃源市一路修到南昌市。這些鐵路根據需要,以後自然也會繼續修造下去。

沒有鐵路的地方,也是努力的修路,三年前起,李煜就大力宣傳‘要致富先修路’的概念。地方有條件的就修建一條兩地之間的一級公路,沒有條件的也要把二級公路,甚至是三級公路給弄出來,哪怕不是水泥路,也要在鄉里或者山裡把土路給弄出來。

到今年,交州和揚州各個縣之間,已經完全實現暢通相連,這自然也帶動了各地之間的貿易活動,尤其是對封閉落後的交州來說,不斷過來的商人也帶動了這裡的經濟,使得這裡變得更加繁華起來。

至於交州的治所番禺就更不必說,畢竟不管是6路還是海路,每年都有不少商人匯聚在這裡進行貿易。甚至在海南島採集鐵礦的運輸船隊,也會暫時在這裡停靠進行補給。

這就帶動了港口這裡的繁榮,最初是酒店、客棧和青樓,接下來便是地方特色的小吃店,最後不少日用品店也開設起來。這也帶動了地方的糧食產業和糧食加工業,甚至是養殖業的展。

百姓有了錢賺,自然就有閒錢去啟蒙,尤其是去年全國各地開展了義務掃盲活動。只要是願意接受掃盲的,都能報名學習,不限制是否華夏共和國公民。

對於李煜來說,徹底開放民智,才是他真正的目標。這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國人的知識水平,關鍵也是為了影響到其他兩個勢力的百姓。

果然,隨著掃盲運動的開展,其他兩個勢力也不得不在國內開展掃盲運動。但規定只有持本國公民戶籍的存在,才有資格去掃盲。饒是這樣,到了今年為止,全華夏的文盲率已經從東漢末年的9o%,下降到35%。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能夠展到如此地步,已經算是頗為不易。

人是不懂得滿足的動物,要不然也不會制定出法律把自己約束起來。獲得啟蒙的百姓,會下意識想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以前不學是沒有條件,有條件當然想要更進一步。說到底不想後世,一成年再學習就會覺得不好意思,人們對獲得知識的欲.望非常的強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或許,來自後世人們骨子裡已經開始學會認命。過了這段時間還沒有成就,那麼就會認為自己‘命該如此’,要有‘自知之明’,繼而放棄繼續學習。

當然受限於天賦,有些人哪怕繼續努力,也未必會有所成就。只是這本來就不能以結果輪勝敗,關鍵還是要看過程。連努力都不肯的傢伙,自然也談不上x絲逆襲。

想要學習的人們,會現各地的書店裡面,各種自學成才的書籍居然都有特價活動。這些書店大多都是華夏共和國的商人開設,遍佈華夏各地。這次活動也直接使得,已經經過掃盲的這65%的百姓裡面,有5o%的人都接觸到了更深奧的知識。

甚至更多的深夜進修班、學習興趣小組也興辦了起來。互相之間探討和學習,再配合書籍上面的註釋,要學懂書本上的內容倒也並不算困難。

於是很多人學習到了什麼叫做階級,第一次瞭解到封建社會的概念,第一次瞭解到剝削的概念……正想要瞭解更深奧的知識,卻不想大漢帝國和大漢共和國已經全面封鎖這些知識。偏偏別人越是封鎖,那對於百姓來說就越有吸引力,私下之間的傳遞變得迅起來。

最後更多人意識到,大漢帝國就是一個封建國家,一切都是由劉辯這個皇帝說了算;大漢共和國雖然是共和制,實際上的權力都歸屬於世家和皇家,百姓雖然也有話事權,卻微不足道,根本不能影響大局。

同時,他們又開始瞭解到,南方有工會這種東西,大漢共和國和大漢帝國卻沒有這個;南方有八小時工作制,加班需要給加班費,但其他兩個勢力沒有;南方有養老和傷殘保險……

有些東西就是這樣,不對比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但有了對比之後,眼界就會強迫拔高,開始不安於現狀,開始渴望獲得更高的待遇。

可想而知,兩個勢力裡面,不久之後或許就會出現工會。至於會不會向工廠主提出八小時工作制,加班給予加班費用,週末休息制度什麼什麼的,卻是不得而知了。

鐵路和火車的出現,最初也是嚇到了不少華夏共和國的百姓。木質鐵路他們算是看過,但至少也是馬匹拉動,所以倒也不顯得突兀。蒸汽火車頭的出現,還有這個巨獸居然不需要人和馬匹,就能夠行駛如飛,卻是讓見識到的百姓嚇了一大跳。

那驟然出的“嗚嗚嗚”的聲音,更是讓一些沒有見過世面的百姓,認為的地獄惡鬼的嚎叫,嚇得他們都躲入家中不敢出來。久了見怪不怪,才恢復了正常。

五年的時間可以生很多事情,比如說第一批橡膠樹終於可以開始割膠,並且硫化後製作成封氣活塞,橡膠輪胎等,若非如此合格而且成本低廉的蒸汽機出現,也得延緩幾年。

蒸汽火車的出現,促進了桃源市到江乘縣之間各縣市的繁榮,也促進了兩地的商品流通。北方兩大勢力自然也意識到鐵路的好處,尤其若是在長安修建一條直達西域的鐵路,那麼對於大漢帝國來說,就能加強對西域的控制;若修一條鐵路到草原,大漢共和國也能加強對草原的掌控。

直接獲得技術那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們就曲線救國,希望華夏共和國出售鐵軌和火車頭,甚至是車廂給他們。在他們看來,只要把東西買回去,至少還能試著仿製一下。

五年下來三個勢力都生了很多事情,就如同華夏共和國,對倭國的漢化已經有了初步的效果,倭國也處於附屬國的狀態,各個部落也保持著原有的分裂狀態,並未有統一的政權和文明出現。

同時又隨著‘徐福東渡’,‘同根同源’的宣傳,使得不少倭人下意識的認為,自己就是華夏後裔。久而久之,或許這個世界就沒有倭人這個種族,只有倭族這個民族。

大漢共和國也基本控制了內蒙古草原,這裡已經被劃分出一個新的郡,並且設定郡守;同時對於外蒙古的掌控也在進一步加強,已經設定了三座城池;扶余國和高句麗國已經被滅國,溫馴乖巧的自然給予了公民的身份,其他不聽話的直接貶為奴隸。

與華夏的溫和漢化不同,他們完全走的是暴力漢化的路線,要麼歸順要麼被殺甚至貶為奴隸,完全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依靠這種政策,他們的確是在強者為尊的蠻族那邊得到了很高的地位,只是殺戮留下來的只能是仇恨。

大漢共和國一直強勢下去還好,那麼一切都好,一旦沒落,那麼這個仇恨說不定就會在數代之後徹底爆出來。

相比之下,大漢帝國卻是花費了五年的時間,修造了一條從西域通往安息帝國的一級公路,動用了大量的資源,甚至僱傭了大量的當地百姓。這條路成為了真正的絲綢之路,更加便利的溝通了華夏和中亞地區的貿易。

與此同時,曹操也順利抵達了大秦,見識到了異域別樣的美麗,還有這裡的文化和宗教。更來到了羅馬鬥獸場,看到了這裡的鬥獸表演。

他也成為了羅馬皇帝謝普提米烏斯·塞維魯的貴賓,哪怕早些時候他們曾經打過一場仗,而且還把這位皇帝打得狼狽而逃,不過到底當時是受僱於安息帝國,並不代表大漢帝國立場。

這位羅馬皇帝對大漢也有很大的興趣,主要是那美麗的絲綢和陶瓷,甚至茶葉也獲得了很大的好評。同時也回贈了不少的本土產品,其中就包括了咖啡!

本來這飲料,至少也要到11世紀才廣為使用,作為茶葉的替代品。不過曹操這次出來,就帶有各種歐洲物種圖鑑,也帶著劉辯下達的命令,不斷收集華夏沒有的經濟物種。

於是西洋菜、西洋鴨和咖啡等物種,先是被現,然後被運回了華夏。原本羅馬皇帝還想要介紹一下來自威尼斯地區的琉璃,只可惜這年頭的琉璃品質的確不怎麼樣,而且華夏本地的琉璃已經徹底氾濫,晶瑩剔透的茶具幾乎普通家庭就能買得起,這自然不能引起曹操的注意,甚至在心裡還鄙視這裡的技術。

在兩年前,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達成了同盟協議,出於對政治和軍事的敏感,曹操已經意識到了安息帝國的沒落。在羅馬帝國皇帝提一下,雙方達成了協議,共同出兵攻打安息帝國,並且瓜分其國土。

對於沿途的烏孫國、康居國、大宛國和大月氏國,大漢帝國則採用了華夏共和國那樣的溫和漢化政策,幫助他們啟蒙和學習漢家文化。對於遙遠的安息帝國,採用的卻是暴力侵佔的策略。那場戰爭足足持續了兩年,公元2oo年五月,安息帝國宣佈滅亡……(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