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94章 何人不識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4章 何人不識君

購買高產種子的商人不止糜竺一個,任何人都對高產感興趣,買多少的問題罷了。

保守的買上一兩畝回去種來試試,一天沒有看到真正的產量,心裡就不踏實;也有人真的豁出去一口氣買上上百頃的量,打算回去大範圍種植。或許更多人眼裡,李煜既然敢把東西推出來,自然由他的底氣,就算產量沒有介紹的那麼誇張,有一半就值得購買。

尤其是玉米種子最為實惠,這玩意葉和主杆可以作為牛羊馬的飼料,玉米芯可以作為柴火,玉米粒且不說可以拿來吃,拿來釀酒和磨碎了做窩頭也個不錯的選擇。

這些高產作物,隨著商人運輸到了吳越各地,甚至到了交州、徐州、豫州和荊州,甚至兗州、司隸和青州地區,少量遲一些可能會運輸到涼州、益州、冀州、幷州和幽州。

最多五年左右,這些作物有可能就會大規模種植,東漢末期因為天災人禍導致的饑荒就有可能會消失,如曹操等少數軍閥,就不需要再用米肉來充當軍糧了。

“把那些作物推廣出去沒問題嗎?”楊浪看向林銘,墨門在其中出力不少。

“你這是在考我嗎?”林銘檢視著最新的資料,並未抬起頭來。

“考這個沒什麼意思……”楊浪笑了笑,其實他心裡也清楚,唯有食物從貨幣的狀態變成低廉的東西,人們不需要為吃飯擔心,這才會有餘錢。

餘錢達到一定程度,才會開始消費,而大量的消費會刺激工坊不斷的生產商品。如此,社會才會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而那些剛剛成為資本家的傢伙,在缺乏先見之明的情況下,就會壓迫和剝削那些僱工以獲取更大的剩餘價值。

工人階級會開始出現,糧食產量富餘過度的情況下,各種經濟作物的農田也會出現,涉及到原材料採購問題,農民也會變成剝削的物件。

久而久之,工農階級對世家就會產生不滿,尤其是有人教會了他們什麼是剝削之後。唯有這樣,紅色路線才有可能達成,否則首先就缺乏思想誕生和擴散的土壤。這也是他楊浪,在之前策劃的事情。

“只是如此一來,李煜的名聲只怕想藏也藏不住了!”楊浪提醒道。劉宏本來打算是把李煜當成暗子來培養,如今被天下世家關注,卻是讓這個計劃失去了意義!

“那就讓他徹底出名起來,包括紙張的改良還有高產作物的介紹,甚至漆葉青黏散的配方,只要能夠讓他名氣變得更大的,不要客氣,全部給我向天下宣傳出去!最好把全天下人的注意力,都給吸引過來!”林銘大手一揮,當即下達了命令。

“原來如此,另外一個極端啊!”楊浪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還有……”林銘看了一眼楊浪,“你欠他的,怎麼還自己清楚。謝環是個好姑娘,有空多和別人親近親近!”

“可是謝環她……”楊浪苦笑道。

“過幾年就是個美人兒了,也不在乎等上幾年,對吧?”林銘用毋庸置疑的眼神看向楊浪,那意思已經是非常明確。

“明白了!”楊浪嘆了口氣,朝著林銘拱了拱手。

有些事情就算可以瞞過李煜,也瞞不過林銘。這位手裡總有那麼一兩個是真正意義上是死忠,比起他楊浪這個半路投靠的人值得信賴。

他的事情自然被林銘知道,看在昔日的情面上沒有為難他,不過代價自然是少不了。這樣也剛好,對加深墨門和李煜之間是關係有很重要的意義。至少,也能讓楊浪的投效,變得比較合理起來,不會顯得那麼突兀。

其實他們並不知道,李煜要瞭解一個人的忠心程度,依靠的並不是這些表面的東西。只要楊浪和林銘還是他的追隨者,那麼至少認為忠誠還在正常狀態,升級成為崇拜者或虔信者的話,那基本上就可以作為心腹了。

次日,墨門就很快行動了起來,從一個聯絡人到整個線路,然後從主線路又回到各個分線路。知道了此事的王越,在請示了劉宏之後也投入了人手,把李煜的事情推廣了出去。

一時間,從今年初才為大家所知曉的李煜炕姑且不說;漆葉青黏散卻是為吳越地區的百姓帶來了福音,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有點條件的人都會常備一些;新式的傢俱、造紙術、麵點發酵技術、新的麵點製作工藝也是迅速流傳開來;甚至於各種高產作物的傳播速度也進一步提高,雖然大家對這些作物的產量還是將信將疑,卻已經有更多人開始嘗試播種。

由於資本主義的資料外洩,不少世家其實已經知道了這個主義的概念。尤其是有關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概念,包括資本的概念。

只是這年頭主流的商業其實就是糧食貿易,其他的商品主要消費物件還是他們世家。想要讓百姓有餘錢進行消費,進而提高作坊的收益,首先要讓他們吃飽穿暖。

減地租自然是不可能的,沒有人會那麼傻,不過提高糧食產量來達到溫飽的效果卻也是一個途徑。甚至已經開始有世家,學著李煜專門開了個農業研究所,研究如何提高糧食產量的耕種技術。

一個月後,隨著蒼梧、桂陽賊造反,《專利法》的提案也來到了劉宏手中。這不是李煜書寫,而是他命帝黨的人收集而來。就如同李煜所言,這玩意不在漢律之中,就很有可能進入刺史的私囊裡面,身為大漢皇帝他豈能容許這種事情發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是經過討論後,《專利》就寫入了《漢律》之中,成為各州的收入之一,並設定專門的從事官登記本州的專利,還有讓稅吏做好專利費徵收的事宜。

責令各州刺史,組織整理本州專利資料,彙總成冊,以半年為期送到雒陽,最後經分門別類之後,裝訂成冊,送回給各州刺史手中,避免專利出現重複的情況。

這也多虧了李煜及時完成了紙張的改良,新的紙張開始投入生產,相對廉價而且適合書寫的紙張開始出現,並被劉宏確定為貢品,成為雒陽官員奏摺和聖旨的主要書寫材料。

沒有這種請便的材料,書冊什麼的也就無從說起了,就一個名單很有可能就是好幾十車的竹簡,還要定期銷燬作廢,《專利法》要普及和貫徹落實根本不可能。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自治區的種種神奇已經被天下世人說知曉,上至公卿貴族,下至山民隱戶都知道了陵陽李煜這個名諱,使得後者成為了不是名士的名士。

自然而然的,也使得天下人都把目光投到了自治區上面,初步的目的已經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