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倒賣凶宅那幾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4章 海通化肥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4章 海通化肥廠

果然在我們把車子開過石橋之後,陸續就看到遠處有村落出現。

隱隱約約的,那些村落裡有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房屋出現,而且從那些村落到這邊的石橋,都鋪著平整的柏油路,路邊種植著樹木,十分整齊而且整潔,看來三叔所言非虛,這邊的人家生活很是富裕。

這裡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三叔應該已經摸得很透徹了。

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開發商在這邊建造樓盤是有道理的。既然這邊的村子都富起來了,那說明風水一定不錯,到時候樓盤的銷售應該是很樂觀的,到時候一定不缺市場。

不過三叔並沒有讓胖子把車開到那村莊裡去,而是轉了個方向,朝著石橋的另外一側開了過去。

好像就是從那個石橋作為了分界點,那邊是寬敞的柏油路,連線著富裕的村落,而這邊則荒涼至極,路也只是坑坑窪窪的土路,可能是前幾天剛下過雨,路面還有不少泥濘的地方,十分難走。

路邊荒草叢生,亂石隨處可見。胖子不時地轉動著方向盤,來躲避路上的石頭。

我抱怨著:“這破路,怎麼沒人修一修?”

三叔解釋道:“前面的化肥廠,一直荒廢在那裡。那是一個國營的老廠,曾經輝煌過,後來才沒落了。政府也一直在籌劃這片地皮的用途,有不少投資商準備買下地皮開設工廠。後來考慮到環境的問題,政府一直都沒鬆口。所以這邊的建設一直也停滯不前。直到最近才定下來,開發住宅小區,而且是高檔小區,據說要打造市郊新地標呢。”

我笑道:“這也是你那領導朋友告訴你的?”

三叔點點頭:“當然。這傢伙真是神通廣大,混跡官場多年,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事。即便是他不知道,幾個電話打過去,也是分分鐘瞭解清楚。”

“那他還挺夠朋友。”

三叔冷笑了一聲:“屁啊,互相利用而已。他也不容易,聽說最近他要競選鄰市的副市長,和競爭對手明爭暗鬥,被對方沒少下絆子,吃了不少暗虧。他還讓我幫他在風水上找找原因,還暗示我可以私下裡對那競爭對手使點手段。這特麼也太陰了,老子修的是正道,怎麼能使那陰招呢?但是我也不能得罪他,畢竟求著他的事還挺多。所以我推說最近比較忙,等過了這陣子再幫他想想辦法。”

我點點頭,看來商界和政界都是一樣,人人都是勾心鬥角的。他們為了自己的目的,陰狠起來,真的是不擇手段的。所以三叔不止一次地告訴我,鬼魂並不可怕,比鬼魂更可怕的往往是人心。

相對來說,我更喜歡我們這種倒賣凶宅的日子,起碼面對的鬼魂和兇局就擺在那,他們使的都是明槍,不放暗箭。我們能破就破,不能破就撤,不至於動心眼算計人,也不至於被人算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在那條爛路並不長,我們說話的工夫車子就開到了盡頭。

在路的盡頭,出現了一個寬敞的大門。是那種八十年代比較流行的工廠大門,十分雄偉氣派,只是圍牆有一部分已經坍塌了。不過從大門的整體造型也能看出,當初這家化肥廠的規模,肯定是首屈一指的。在工廠大門的正前方有個很大的石座,上面原本應該是立著三根旗杆的。但是現在那旗杆只剩下了根部的一點殘骸,我估計可能是時間太久了,那金屬的旗杆被人偷走換錢了。

在那石座正面,是這家化肥廠的廠名。也是因為年久的原因,廠名上面的漆也掉得差不多了,但是字的輪廓還在。依稀能夠辨認出,是**省**市海通化肥廠的字樣。

那大門關著,從外面只能看到裡面很多荒廢的廠房林立。

我從車上下去,發現那大門是可以開啟的。只是那門軸已經鏽得不成樣子了,我和三叔一起用力,那大門吱嘎一聲,就晃了晃,好傢伙我倆差點把那大門給卸了。

好不容易把大門開啟了半扇,好歹能容車輛通行。

我們上了車,胖子駕車從大門開進了化肥廠。化肥廠裡和外面的情況差不多,路面也沒人拾掇,堆積了不少枯死的落葉,呈現出一片蕭條的景象。

整個化肥廠的廠區很大,辦公樓,廠房,實驗室等等一應俱全。但是大部分的房屋看起來格外破敗,有的甚至屋頂都塌陷了。在牆上還隱約能看見用紅漆書寫的標語。

由於範圍太大,我們開了好一陣子,也沒能在廠區裡繞上一圈。

不過我們找的並不是廠區裡的房子,而是作為福利分發給高階技術人員的宿舍樓。

所以我們在廠區裡大概轉了一會之後,就順著廠區一側的一條小路,往化肥廠的東南方向開了過去。

這大概的方向,也是楊永富告訴我們的。

我們逐漸遠離了廠區,沿著那條小路很快就發現了一片老的民居區。

這裡顯然曾經是一片住宅區,和廠區裡的風格完全迥異。

在進入這片住宅區的路邊,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三個字,當然字跡也很模糊了,但是不難辨認,寫的是:專家路,三個字。

三叔拿著陳濤留下的地址,說道:“對了,就是這裡了,專家路7號,就是楊永富的那個房子。”

我們把車停在了專家路的路口,依次找過去。

我發現這裡的房屋排列並沒有什麼規律,房屋的樣式也是各異,並不是統一的標準。有的是普通的民居,有的是二層的小閣樓,有的平頂,有的尖頂,有的帶院子,有的就在路邊。

三叔一邊走一邊搖頭:“這房子蓋的,也太隨心所欲了。怎麼沒一點規劃呢?”

不過在每一棟房子的門口都有一塊金屬的門牌,上面標著門牌號。

三叔指著那些房子說道:“看來就是這些房子都被人收購過去了。其實收購的這人膽子也挺大的,你們注意到沒有,這一片區域如果到時候開發商談不妥,很可能就放棄這裡了。”

我笑了笑:“生意人不就是這樣嗎?有時候還就要敢賭。我覺得這裡的環境不錯,開發商不會輕易放棄這裡的。”

三叔點點頭,把袖子往上挽了挽:“那我們也就賭一把,這房子要是做下來了,就能賣個好價錢。媽的,好久沒有宅子進賬了,老子膀子閒得難受,今天拿它開開刀。”

我理解三叔的心情,他現在是見到凶宅,眼睛就放光。難道破這玩意也能上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