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風起南洋1784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5章 誰為萬里戍輪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5章 誰為萬里戍輪臺

“陛下有旨,狀元郎王曇,文武兼備,賞賜金元五十,內庫絹緞五十匹,即刻到禁衛營侍從處報道。

榜眼郎鄧廷楨,仍以大學士府學士身份行走禁宮,改觀政上元縣,授見習上元知縣!

探花郎趙元楷,陛下召你立即入宮,有要事相商!”

恩榮宴(瓊林宴)享受過了,陛下還親自下廚做了一道蜜汁燒翅,寓意大展鵬程,一群新科進士感動的無以復加,‘有感而發’的詩都作了幾十首。

今日就是新科進士授官的第一天,與歷朝歷代的不一樣,葉明王朝的新科進士,大多會直接在中樞觀政,並不會馬上授時任官,也一般不會到地方,都是在中央。

王曇樂了,如在雲端一般,前日的武舉場上,他毫無懸念的奪取了武狀元,成了前所未見的同科文武狀元,風頭一時無兩。

他也達成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進入葉大皇帝的侍從處,這個葉開的貼身侍從處,編制只有七八人,但都是絕對的皇帝腹心。

現在從侍從處離開的三人,一個是會安侯葉亞山,這是皇帝沒有龍飛九五時的書童。

一個是和義侯李復,這是葉明王朝的御兒幹殿下,掌管少年近衛的第一來復槍團,同時還是麗妃殿下的親侄子,四皇子葉明理的唯一親表哥。

就算混的最差的葉明初,那也是宗室近支,官至新州水師提督。

目前跟著皇帝的貼身侍從,是他最看重的臣子,今科二甲第二名的湖南人陶澍,十八歲的進士風光無限。

而王曇已經三十八歲了,要是按照常規路線走下去,等到封疆大吏這一級就得五十多,入閣不得六十多歲?時不我待啊!

所以王曇才會冒險去考武舉,為的就是直接進入復興皇帝的貼身侍從處。

榜眼鄧廷楨則不解的抬起了頭,這位歷史上林則徐志同道合的同志、禁菸名臣懵了,歷朝歷代的榜眼入翰林院是沒錯的,但怎麼也不會觀政到上元縣去啊?

哪怕上元縣是天下第一縣,那也意味著脫離中樞啊,狀元進了侍從處,榜眼直接去當實習知縣,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鄧大人不必驚訝,廷議本來是讓你觀政工商部的,但陛下親自批示讓你去觀政上元縣,准許你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向辜左相乃至陛下請教,還特賜你禁宮行走的資格。”

鄧廷楨頓時大喜,榜眼當個實習知縣絕對象徵著仕途完蛋,但要是皇帝本人指定,還准許你隨時可以向國家的一二把手請教,那就是恩典了,是重點培養的物件。

“探花郎,您就收拾一下隨老夫來吧!”

能自稱老夫的太監,那就只有李大監這一個人了,雖然他現在是司禮監的首領太監兼錦衣衛指揮使,但人老成精的李大監是知道的厲害的。

他現在是抓住司禮監首領太監的職位不放,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則被他當成了傳聲筒。

因為葉明王朝總共也沒有幾個太監,司禮監首領太監只是說起來好聽,官職俸祿給的高而已。

但錦衣衛指揮使可不一樣了,葉大皇帝為什麼讓他這個快九十歲的老家夥當指揮使,就是因為葉大皇帝要把錦衣衛抓在自己手裡,他自己要去當錦衣衛指揮使,所以李大監很明智的當起了傳聲筒。

。。。

皇宮中,剛剛離開沒多久的李清又回來了,還帶來了王聰兒的心腹,她的堂侄子王廷詔。

王廷詔則帶來了王聰兒的親筆信,只是開頭那句真空家鄉接引使者的頭銜,就把葉開看的腦袋一疼。

他本以為王聰兒是想要槍要炮,討價還價的,或者乾脆強硬拒絕讓開淮北豫東南,堅決不到陝西去。

結果不是,王聰兒竟然是來向他問計的,順便還要求葉開給他派遣一些合格的官員,北上教她手下的白蓮教小官員如何行政。

說白了,也就是說光派軍官教打仗不行,還要派民事官和政務官來幫王聰兒完成真正的政府機構建設和如何有效的治理管理地方,最後想要讓她去陝西的話,還要為她如何在陝西立足出謀劃策!

呃!果然能在後世留下名號的人沒一個簡單的!

要是王聰兒要槍要炮那簡單,槍炮價格按照滿清那邊的價格標,打對折葉開都還有的賺,多送一點也沒有關係。

或者王聰兒不願意讓開佔據的歸德府和亳州等地,那也簡單,無非就是費點力氣,把大半個河南、淮北打爛而已。

但王聰兒現在提的這些要求,不由得讓葉開高看了她一眼,這女子雖然是個行走江湖賣藝的出身,但自我糾錯的能力還是不錯的,也還是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

呃……,葉開忽然想到了一個可能,是不是明周那小子忽悠的太過分了?

“在下來時,總教師曾對我言,皇爺想讓咱們去陝西,肯把陝西給咱,肯定是有原因的,我等是走江湖的廝殺漢,少見識不懂禮儀,我王廷詔就斗膽問皇爺一句,為何要讓咱們去陝西?”

葉開摸了摸下巴,這王廷詔又是個面帶豬像心中明亮的傢伙,這樣的人擅長用大傻哥一樣的相貌和身材隱藏自己,明明是個狡猾的江湖豪客,非要把自己打扮成一副粗坯的樣子。

為什麼要讓王聰兒去陝西?以前葉開只是心中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想法,很大程度上還是源於他小時候受到的教育。

雖然王聰兒是玩白蓮藕的,但由於是農民起義,在後世的紅朝,可是大書特書的正義一方。

葉開小時候就看過很多關於王聰兒的文章和電影,那套一共八冊的《白衣女俠王聰兒》連環畫,可是他小時候最愛的,連《說岳全傳》和《李自成》都比不了,七八歲的葉大皇帝,還曾為王聰兒在閻王匾跳崖自殺抹過眼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來到了這個時代,心裡年齡現在已經快五十的葉開,對這個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看不起王聰兒等人的組織力度和搞法,覺得他們的破壞性,遠大於建設性和積極意義。

但可能從內心來說,他並不想把王聰兒逼上絕路,或許他從來就沒有要殺死王聰兒等人的念頭,讓她們去陝西,不過是偶然決定的。

但現在,王廷詔這麼一問,加上王聰兒的來信,反倒讓葉開豁然開朗,他覺得自己決定讓王聰兒等人往陝西去,很可能是一招妙招、仙招。

因為在這個時代,西北是非常嚇人的,康雍乾三代與準格爾纏鬥上百年,雖然消滅了西北最大的隱患,但也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因為走了準格爾,來了個更噁心的河中各地和卓。

這些西域的本來是準格爾人的狗,可準格爾人被幾乎殺光了之後,他們反倒以主人自居了起來。

本來抵抗的大本營西域,沒了信仰黃教、薩滿教的準格爾人之後,反倒變成了大本營,流毒直到後世共和國時期都沒法消滅。

不過好在,現在他們還處於飛速擴張的時期,還沒有定型,而白蓮教的信仰,跟佛教和祆教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或者說他們就是內祆教外佛教,然後融合本土道教和大同思想的宗教縫合怪,雙方教義幾乎在每個地方都是針鋒相對的!

要是能協助王聰兒將混元教的教義做一點修改,再與蒙古人信仰的黃教進行一些融合,說不定就可以對抗天方教了。

先讓他們去陝甘穩住形勢,再把他們不斷往西擠,讓他們挾裹走青海和河套地區的蒙古人,最後定居安西。

甚至進軍河中,控扼鹹海,讓他們成為聽從中原王朝一定命令的新準格爾人,難道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