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風起南洋1784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0章 島津齊宣與李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50章 島津齊宣與李祘

“薩摩藩的勇士們,我有一個訊息要告訴你們,你們手中的銀小判,並不是假的!這所有汙衊我們銀小判的流言,都是幕府的陰謀!”

三千拿著後裝槍的秘密軍隊一進城,佚父季保就順利的控制了整個鹿兒島及其城下町。

而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挑起薩摩藩士心中的怒火,把輿論引向聲討幕府的方向去!

“佚父君,幕府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對他們到底有什麼好處?”

亂糟糟的聲音響成一片,就在人們又驚又怒的時候,一個身材特別高大的武士,站到了一輛被掀翻的馬車上大聲問道。

“為什麼?”佚父季保露出一臉的悲憤,“當然是因為我們薩摩藩是幕府的眼中釘啦!

這幾百年來,每當薩摩藩的財政有所好轉,大家吃上了幾頓飽飯的時候,幕府就會來把我僅剩的一點財物全部奪走。

諸君忘記了寶曆治水之事了嗎?諸位忘記了兩年一次的勞役徵發了嗎?

幕府就是不想給我們這些西軍的後人一條活路,幕府就是想窮死我們!”

其實佚父季保這些話裡,是有漏洞的,但這會,沒人去深究什麼漏洞不漏洞的了,所有人都被勾起了苦痛的回憶和對幕府的怨恨。

寶曆治水的苦難,到現在他們還能聽家中長輩或者年紀比較大的武士講述,兩年一次的勞役,更是讓所有人痛苦不已。

而現在,手裡的銀小判又被幕府指責為假銀,人群的不滿一下就達到了頂峰。

所以在薩摩藩,如果說有什麼事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和同仇敵愾的話,那就一定是聲討幕府,不怪別人,要怪就怪幕府對薩摩藩的壓迫,確實太狠了!

“那可怎麼辦啊?難道薩摩藩又要回到靠藩士獻納俸祿過日子的時候了嗎?”

一個穿著打滿補丁長衫,鞋子都破了一個洞的武士惶急的大喊了一聲。

這是一個城下士,是所有藩士中級別最低的,一般俸祿只有十五石甚至更少,還不如居住在鄉間的半武士。

雖然半武士的地位要低於城下士,但至少半武士還有農夫可以剝削,大米不夠吃,但雜糧混著豆子還是能吃飽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幸子就要生產了,可他的身體那麼差,如果沒有新米和鮮魚熬粥,拿什麼來下奶呢?”

他狠狠捏著手裡的一塊五兩銀小判,這還是好幾個同僚給他湊的,準備來買點長鯛和豆腐以及大米的,結果跑了十幾個商鋪都沒人收。

“是啊!怎麼辦呢?今年的勞役就要輪到我了,可我們長島町真的無法支出了,天明大饑饉的時候,我們就被加派了沉重的勞役,到現在都未恢復,銀小判沒了,再有勞役徵發的話,下面的農夫就該活不下去了!”

一個穿著還算工整的武士也嘆息著說道,這是一個俸祿一百五十石的中級武士。

倒不是他有多善良,還在為手底下的農夫擔心,而是這些農夫是真的快活不下去了,雖然他經常說那些農夫是賤民,可要是這些賤民都死光了,他給誰當老爺去?

而且一旦被徵發勞役,武士雖然不用去幹活,但生活支出幕府可是不管的,吃飯、住宿、路途的盤纏,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佚父大人,主上呢?他怎麼不出來說句話?幕府這麼欺負我們薩摩人,主上應該出來說句話啊!”

紛紛亂亂了半天,終於有人想起了一直沒出現的島津齊宣。

佚父季保臉上露出了幾分難過的神色,“主上聽到這個訊息後就病倒了,不過在病榻上,主公囑咐我,讓我們組成薩摩藩士請願隊。

我們去長崎,訊息是他們傳出來的,必須要給一個交代,不能把我們辛苦得來的俸祿說成是假銀!”

離薩摩藩最近的長崎,是日本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合法對外貿易港口,這裡是幕府的轄地。

在這裡有負責長崎民政與司法和對荷蘭貿易的一千石奉行兩人,雖然他們管不到薩摩藩的事,但要是薩摩藩有什麼重大事情的話,長崎奉行是可以透過幕府設定的快馬代為傳達的。

“現在,我需要五個請願隊員,請有辯才的飽學之士前來報名,人數一齊,我們就即刻出發。

至於其餘藩士,主上也不治你們的無禮之罪了,都回去吧,暫且忍耐些時日,等著我們的好消息!”

人群慢慢散去了,在東福寺的塔樓上呆立良久的島津齊宣,也黯然的走進了屋子。

本來他是希望看到事情鬧大一點的,最好鬧到佚父季保等人無法阻止,這樣他就可以拖著‘病軀’出現,然後拿回大權。

但結果,來勢洶湧的上千藩士,在種子島藩士的威懾下和佚父季保的勸說下,沒有任何意外的散去了。

現在,屬於他島津齊宣的時代終於結束了,他現在只能在幾個小納戶(藩主身邊雜役)的‘服侍’下繼續稱病,等到佚父季保等人把薩摩藩拉倒與幕府的對立面後,再去往大明,去隱居。

就在島津齊宣黯然退出權力中心時,朝鮮的正宗大王李祘,正準備在漢城昌德宮的迎春軒再次召見金祖淳。

對於王世子李玜被大明大皇帝陛下認作義子一事,李祘跟朝鮮文武官員不一樣,他心裡是十分欣喜的。

從李祘的角度來說,這是一件大好事,兒子成為了大明大皇帝的義子,在朝鮮來說,那就相當於穿上了一件無敵的寶甲啊!

所謂下國之主何敢殺傷天朝之民,一個從北京跑到朝鮮傳教的周文謨,一個犯了朝鮮律法的神棍平民,他們不不敢擅自處置,最後還是天朝使者會安侯下令處決的,那麼一個大明大皇帝義子在朝鮮,該是何等尊貴?誰人敢傷他一根毫毛?

本來李祘是最擔心李玜的,他害怕他萬一有個什麼好歹,李玜搞不好會出事,但現在這樣一來,不單李玜安全了,而且他覺得自己也安全了。

因為李玜是朝鮮王位的天然繼承人,他要是出了什麼意外,從大明回來繼位的李玜,一定會為他報仇的。

一個穿了刀槍不入寶甲的國王,絕不是那些兩班可以抗衡的,所以他們絕不敢把自己怎麼樣!

於是,在這七八個月中,李祘一鼓作氣加快的打擊僻派的行動,提拔了一票出身低微的官員,加緊了對金祖淳的提拔,他要以雷霆之勢,結束朝鮮幾百年來的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