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風起南洋1784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4章 葉大皇帝與國姓爺合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54章 葉大皇帝與國姓爺合戰

仙岩園中,身材高大,滿臉威嚴的山本正誼當仁不讓的跪坐在了最前面。

他兩度擔任造士館的首席教頭,身後追隨的門人眾多,跟近思錄派的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今天山本正誼是站著出去,還是橫著出去,幾乎就代表了薩摩藩會不會先爆發一場內戰!

說起來,山本正誼跟近思錄派的敵視,非常具有戲劇性,這位國學派大佬的授業恩師叫做荻生伹倈。

荻生伹倈的地位和出身都不高,你從他名字就看得出來,伹是笨拙的意思,倈則是小廝、童僕的意思,合起來伹倈就是指一個笨兮兮的服務員。

但這位可不是真的服務員,反而很有才,在學術上他批判程朱理學,提倡經世致用,因此在造士館中有很多追隨的學生。

這些學生中,山本正誼是最為出色的,但也因為出色,他很快就產生了自己的見解,並未完全順從於荻生伹倈的思想。

山本正誼跟他的老師不一樣,山本正誼沒有像荻生徂徠那樣對程朱理學持全面的批判態度,而是採用折中的看法,他在強調實踐的同時,也強調詩文的修養,而且對於理學中的三綱五常的倫理道義體系非常贊同。

這是因為他跟老師荻生伹倈的出身不同,荻生伹倈是個外城武士,也就是居住在鄉間麓堡中的鄉下武士,如果不是造士館的建立,這種武士都沒有資格進學。

這一類人也是薩摩藩中最能感受到生活困苦的人,所以他會提倡經世致用,希望上層的藩主和家老、用人、奉行者這個層次的人能幹點實事,提拔人才不要那麼看重門第。

而山本正誼則不同,他們家是內城武士出身,而且是城上士,家境富裕,歷史上他的侄孫子山本權兵衛可是明治豪傑、日本海軍的奠基者之一。

所以他就對維護封建上層統治的程朱理學沒那麼反感,對於三綱五常這種東西更是贊同。

不過這對師生雖然最後因為見解不同而分道揚鑣,但並沒有撕破臉,但他老師荻生伹徠所倡導的經世致用學中,有一批比較狂熱的追捧者,那就是以佚父季保等人為首近思錄派。

說起來近思錄派這些人的腦迴路也是不一般,《近思錄》就主要是朱熹理學思想的精華,這些傢伙反對程朱理學卻又追捧《近思錄》,還把自己稱為近思錄派,難道這些薩摩藩的小本子,這麼早就掌握了批判繼承法?

所以狂熱追捧經世致用,代表下層武士利益的近思錄派,就把代表上層武士利益的山本正誼給恨上了。

假如沒有葉開帶來的變數的話,歷史上他們此刻正在謀劃弄掉山本正誼的造士館教頭的職位,以求統一薩摩藩士的思想。

“大明?佚父大人是不是想的太簡單了,大明從來不理會我東瀛列島之事,現在為何要來插一手?

大明想得到什麼,諸君可想明白了沒有?與虎謀皮之事,可不能做,不要好處沒拿到,反把自己推進了深淵,到時候被幕府指為朝敵,被全天下人視為叛國奸佞,我等武士,還有何臉面立於世間?”

山本正誼的話,可以說是所有人的擔憂,畢竟大明雖然被視為東方宗主,但日本可從來沒臣服於中原王朝過,在這個時代的東亞,只有日本的名義統治者敢稱天皇的。

“山本君的話不錯,不過全天下這個稱呼,我覺得要改一改了,日本列島居於極東,不過三千萬石的石高之土,尚不及大明一成,何能稱全天下?

此時也不是二百年前的世界,彼時只要提防中原王朝,就足可保日本無虞。

可現今呢?泰西各國時時前來騷擾,其英法等數國,國力皆不輸於大明,彼人更是與我文華相異,語言不同,貌如鬼畜,我日本文華源出中原,不唯大明馬首是瞻,難道要去對泰西白鬼卑躬屈膝媚言求生嗎?”

佚父季保侃侃而談,這些話都是當初葉開拿來說服他的,現在則比佚父季保幾乎原封不動的學了過去。

話音一落,原本覺得山本正誼說的有道理的藩士門又交頭接耳頻頻點頭了,這話你要是跟關東的人說,他們可能還沒多少感覺,但對處於日本西南,又是外貿前線的薩摩人來說,就太有感觸了。

一百多年前他們就被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騷擾過,甚至兩百年前的1600年,荷蘭商船弗萊徹號就‘漂流’到薩摩藩過,近三十四年更是頻繁遭到各種騷擾。

所以對比起本州島上的其他日本人來說,九州的薩摩人,更能感覺到歐洲人的威脅。

“可是即便如此,我們就這樣把自己綁上大明的戰車,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

而且佚父大人,你還沒回答山本教頭的話呢?我們薩摩人要為大明前驅,總不能什麼好處都沒有吧?”山本正誼沒說話,說話的是他的心腹弟子之一!

“實際上,對我們薩摩藩來說,這並不是一個草率的選擇,因為我們根本沒得選擇,藩中財政已經窘迫到這個地步,再過幾年連給大阪那些奸商的利息都付不起,而這還是在我們擁有琉球的情況下。

而現在,琉球已經被大明收回,那霸港更是成為大明北洋艦隊的兩個母港之一,擁有兩萬石以上的大船五艘,海軍兵士三千人,請問諸君,誰可以為薩摩藩收回琉球的十一萬石?”

屋子中一下就安靜了下去,剛才交頭接耳的嗡嗡聲也沒有了,所有人都低著頭,哪怕是腦子再不好的也知道,薩摩藩根本不可能再從大明手中拿回琉球。

上次大明天使帶的軍隊在鹿兒島的演武,所有人都是親眼看過了的,強大的大明陸軍讓薩摩武士都沒好意思上場演練。

“而且困難遠不止我說的這點,大明不但收回了琉球,還會進一步阻隔薩摩藩和琉球之間的海貿,這樣一來,最少也是六到八萬石的損失。

琉球的尚溫王如今成了大明皇帝的養子,因此大明更可以興師問罪於我等,追究我等侵佔大明屬國之罪,請問諸君,誰來為我薩摩人抵禦大明海陸之軍?”

這些話字字直指薩摩藩的最困難的地方,說的一眾藩士頭上好像壓了一座泰山一樣。

山本正誼坐不住了,雖然他也認為佚父季保說的有道理,可有道理不代表他會支援,近思錄派大權在握後,他的國學派能落得了好?

“佚父君是不是有些危言聳聽了?我們薩摩藩有什麼?年入不過十二萬大明銀元,土地貧瘠,金銀礦也早就開採一空,除了數萬武士就什麼都沒有了,大明根本不會花費數百萬銀元來攻打我等,因為就算打下了薩摩藩也是無利可圖,打不下來反遭恥笑!”

佚父季保臉上放出了得意的笑容,這些問題復興大帝早就給過他答案了。

“山本君此言差矣,正是因為有我等數萬武士在,大明才一定會進攻薩摩藩,你當大明復興皇帝陛下是上總守和德川將軍那等只知享樂之君嗎?這等享樂之君能從南洋尺寸之地光復中原嗎?

不可能的!

大皇帝乃是天下第一的英明君主,他對我說,這天下間中朝和三族皆是奮發向上之種族,朝族已然是大明第一藩臣,其飽學之士早已為大明所用。

唯有和族人才輩出又獨立於外,而和族之中,又尤以薩摩藩士最為多才、俊傑輩出,百倍於本州關東,如若不能歸附,日後必為大明腹心之患,是以若不能得其才而用之,定當除之而後快!”

“佚父君!大皇帝真說過此話?他真認為我等薩摩藩士值得出動大軍除之而後快?”

不愧是本子,這些傢伙聽到葉開決定不惜一切進攻薩摩藩的原因後,同樣感到的不是害怕,而是一種千里馬得遇伯樂的驚喜。

佚父季保循著聲音望去,站起來驚呼的這個男人可不簡單,他是造士館的次席教頭,薩摩陽明學派的首領川上嘉善,是薩摩藩中除了山本正誼外的第二大山頭。

在學術上推崇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日本陽明派,勢力可不小,比如這位川上嘉善,他就師從著名儒學大家中竹井山,與這時代的著名陽明學派學者佐藤一齋同門,而幕末著名人物,渡邊華山、佐久間象山都出自佐藤一齋門下。

所以佚父季保不敢怠慢,他學著大明大臣的姿態,抬手向著虛空中一拱手。

“自是當然!我佚父季保並非貪生怕死之輩,也不是貪圖權貴之人,若沒有大皇帝這些求才之心,在下也絕不至於這麼快就決定追隨至大皇帝麾下,攘除泰西白鬼,實是我等遇到了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因為大皇帝乃是我等武士夢寐以求的明君啊!”

“喲西!果然是中原天朝上國,遠隔重洋也知道我薩摩藩士的才華,若不能得到竟然要不惜一切前來除滅,非求賢若渴的君王,不能有此決心!”

“今日一聽,這上國君主就是不凡,遠勝江戶城的將軍,這樣的君王不正是我的武士該追隨的嗎?”

“能得到大明上國皇帝陛下這樣的評價,也不枉我等廢寢忘食的學習了,這是我等榮耀啊!”

“據說復興大皇帝陛下之外祖家是誓死不降清的紹武天子,紹武天子之兄長隆武皇帝陛下,曾是國姓爺和鄭一官的主上!其麾下海軍都督府都督,新安伯鄭七就是國姓爺的後代。”

鄭七是屁的國姓爺後代,他只不過祖上是國姓爺麾下的將領而已,這個訊息如此靈通,正在不斷把葉開形象拉近到日本人生活中的傢伙,也早就被南鎮撫司宣教處給秘密拿下了。

“真的嗎?原來大皇帝陛下竟然與我等有這樣的淵源,難怪是這樣的天下明君!”

“哎呀!平戶的田川家和鄭家是不是要發達了?大皇帝一定會因為國姓爺的忠誠大大獎賞他們的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群薩摩藩士興奮地發表者自己的意見,在這個時代,鄭成功可不單是中國人的英雄,他甚至還是日本人的英雄,因為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田川松,他是中日混血兒。

其實田川家也不是日本人,田川松的父親田川昱皇實際上叫翁立皇,他跟鄭芝龍一樣,是從大陸去日本的福建人,最後定居在日本改了個日本名字的,田川昱皇甚至還成了平戶藩的家臣。

鄭成功是在日本長到六歲才被鄭芝龍接回了大陸,他的弟弟田川七左衛門則一直被留在了日本,後代現在還在平戶生活,並且還姓鄭。

所以當鄭成功的事蹟傳回日本後,立即被日本的武士界追捧,因為鄭成功的一生,其在大明天傾時表現出來的忠信仁勇與對民族大義的堅持,正是日本武士所追求的終極形態,是日本武士道精神最高的體現。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多地特別是平戶藩各處都出現紀念鄭成功的活動,1715年日本著名戲劇家,號稱日本的莎士比亞的近松門左衛門,創作了著名日式淨琉璃戲《國姓爺合戰》。

在這部淨琉璃戲中,鄭成功以一個日本武士的形象出現,是個時不時能讓天照大神附身的猛人,他不但打敗了滿清,還收復了南京,成了一個中國式幕府將軍樣的人物。

在這之後,近松門左衛門又創作了《國姓爺後來的戰鬥》《中國船帶來的國姓爺的訊息》兩部,這三部合起來被稱為國姓爺三部曲,在江戶時代的日本是家喻戶曉的淨琉璃戲,每次演出都是人山人海,不亞於中國人心中的《說岳全傳》和《隋唐演義》。

仙岩園中,本來是來商談如何解決銀小判之大事的,可漸漸的,氣氛已經不可避免的滑向了另一邊,人人都熱烈的討論起了《國姓爺合戰》的情節。

這些本來就對幕府不滿的薩摩藩士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佚父季保丟擲大明皇帝陛下這個話題代表著什麼意思,他們在等著佚父季保將計劃全盤托出。

山本正誼也不說話了,激烈討論的聲音漸漸停息之後,所有人都看向了佚父季保,最後的時刻來到了!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跟著大明也行,但必須得有好處!反正他們恨幕府遠勝過大明。

踢踏踢踏的腳步聲響起,一個身穿綴著島津家十字紋小號垂長直,戴著烏木帽子的小男孩走了進來。

眾人瞪眼一看,這不是被大明扣在京師應天府做了質子的齊興閣下嗎?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而且齊興閣下身後這兩個穿著大明飛魚服的護衛是什麼意思?大明軍隊已經踏上鹿兒島了?

島津齊興慢悠悠的走到主位上跪坐了下來,在大明呆了大半年,天天出入禁宮和既定的太子南陽郡公葉明興以及皇次子嘉南侯葉明陽一起上學,見識了大明的強大與富貴之後,島津齊興已經越來越覺得薩摩藩完全就是個窮鬼地盤了!

二皇兄嘉南侯說得對,在日本只有幕府將軍勉強還能算個富貴人,島津藩守簡直就是不入流!

“再來此之前,我已經與父親大人商量了一下,銀小判之事,父親自覺羞愧難當,無法面對諸位島津家的藩臣,他已經決定退隱,去大明應天府隱居!”

島津齊興坐下之後,立刻就丟擲了一個重磅炸彈。

“是臣下無能啊!讓幕府如此肆意欺壓主上,主辱臣死,請允許罪臣切腹!”

跪坐在島津齊興身邊的樺山久言顫抖著哭的上氣不接下氣,他大聲喊著請求切腹,屋子裡一群武士也紛紛同樣表態,哪怕是做樣子呢!

嗚嗚呀呀的哭聲胡亂的響起,屋內的氣氛立刻又變得像是在參加葬禮了一樣,剛跪坐好的島津齊興又不耐煩的站了起來。

“樺山大人無須如此,幕府辱我薩摩藩,身為薩摩男兒當然要用敵人的鮮血來洗刷恥辱,不到萬不得已怎麼能提切腹的事!諸君也應該把心思放到如何洗刷恥辱上來!”

這兩句話說的很有水平,山本正誼和川上嘉善都吃驚的看著島津齊興,不過幾個月不見,九歲都沒滿的少主上竟然都有藩主的架勢了,這是大皇帝教化的嗎?

“山本教頭,川上教頭!”島津齊興走到了山本正誼和川上嘉善的面前,早就有人跟他說過,只要搞定了這兩人,就可以把薩摩藩整合到一起了。

“臣下在!”兩人趕緊伏低身體大聲回答道。

“兩位認為我有幕府將軍的儀態嗎?兩位覺得我們薩摩人能有入主江戶的一天嗎?”

島津齊興不丁不八的站著,彷彿他說了一句稀鬆平常的話一樣,不過跪著的兩人如遭雷擊,入主江戶?

“這可不是我說的,而是我父皇說的!”島津齊興很隨意的在他兩身前跪坐下,九歲孩子的臉上,閃出了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成熟。

“父皇?”山本正誼不禁問出了聲,你父親只是個薩摩守又不是天皇,哪敢稱父皇?難道?

“忘了告訴兩位了,大明大皇帝陛下已經收納我做養子了,並允許我使用秦,這個島津氏祖先的姓氏。

父皇陛下有意將我推到幕府將軍的位置上去,開創一個島津幕府,兩位教頭願意共襄盛舉嗎?”島津齊興一副剛剛想起來的樣子。

“大皇帝已經提供三百萬銀元的經費,以供少主上進入江戶所用,我等也在大明的支援下,已經練得新軍一萬三千。

大明還同意出動北洋艦隊萬石大炮船十五艘,運兵船三十艘以供齊興閣下使用,大明新洲艦隊還將出動,控制瀨戶內海,並封鎖江戶外海。”

臥槽!有搞頭!兩人眼睛一亮,當然有搞頭,認為沒搞頭的估計要橫著出去了。

“德川家欺壓我等西軍後人甚矣,在下早有討幕之心,今願隨主上尾驥!”

“連大明都支援主上,此乃天賜的雪恥良機,臣下山本正誼,誓死追隨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