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風起南洋1784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6章 偽近代軍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86章 偽近代軍隊

這是一場不完整的近代戰爭,確切的說,披著全火器裝備和一張近代軍隊皮的白蓮教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近代軍隊。

他們的火炮太少,少到連下放到團一級都做不到,只能把炮兵收攏起來單獨編制、統一使用。

他們的騎兵一直是弱項,唯一的一支騎兵隊伍只有兩千餘人,其中超過五成的基層軍官,實際上是葉開以私人名義在大明幫王聰兒招募的,而且王聰兒也不信任他們,到現在這些騎兵軍官,已經成了白蓮教西遷路上的聯絡官和傳令兵。

所以現在白蓮教軍,哪怕是精銳的金蓮接引軍,也僅僅只是一支裝備了燧發滑膛槍和少量燧發線膛槍的純步兵隊伍。

他們擺不出空心方陣,因為火炮不夠,他們沒法完全發揮輕步兵的作用,因為實在缺少在輕步兵將敵人騷擾到疲憊不堪後一錘定音的騎兵隊伍。

在大明已經光騎兵編制就有胸甲騎兵、背嵬軍(驃騎兵)、近衛槍騎兵、獵騎兵、白鬼輕騎兵、翼騎兵(龍騎兵),甚至還有一支少年近衛擲彈騎兵後,白蓮教從陝北和口外蒙古部落招募的騎兵,還只能被稱為馬匪。

所以儘管白蓮教中始終存在著巨大的反對聲音,儘管連王聰兒的侄子王廷詔這樣心腹,都不支援西遷,但在見識了一次大明陸軍的多兵種聯合演習之後,王廷詔就開始把喪家之犬掛在嘴邊了,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多,根本沒有他們選擇的餘地。

但這是面對大明陸軍來說的,在面對河中三汗國的時候,白蓮教軍的優勢還是很大的,因為這三汗國的裝備和戰術,還跟一百多年前的準格爾人稱霸時期沒什麼改變。

他們的步兵是垃圾,騎兵更是可以跟王聰兒‘馬匪’不相上下的老古董。

比如現在正和王聰兒的兩千‘馬匪’打了個旗鼓相當的浩罕前軍五千騎兵,他們穿著銅釘棉甲、戴著毛皮夾鐵片的半盔,手裡還拿著柳葉尖長矛,腰間挎著彎刀,馬側垂著骨朵和戰斧,加上一把河中風格的復合弓,以及一支火繩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像很厲害,很強大的樣子啊!不!看著裝備你就知道,這還走的封建貴族精英騎兵路線。

這在兩百年前是相當先進的,他們可以當做衝鋒的槍騎兵,也能下馬步射和使用火繩槍,攻堅的時候還能身著棉甲和鎖子甲手拿骨朵、大斧成為精銳重甲步兵。

這在以前,一名這樣的騎兵可以幹三四種事情,也就是中國古代戰爭中常提到的左右開弓、身備三杖。

在熱兵器沒有大規模應用前是非常精銳的,這樣的戰士可以輕鬆擊潰招募來的,超過他們數量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市民兵和農夫兵。

但時代變了,現在是熱兵器的時代了,這就對騎兵的要求更加細化,就算是多功能用途,那也是指兼顧騷擾遮蔽和一錘定音這兩種功能,根本不不需要河中騎兵這樣繁雜的操作。

這種衝鋒衝不起來,步射和火繩槍也打不過對面燧發槍的騎兵,打了快一個時辰,五千人別說擊潰對面兩千人,他們竟然連甩掉這兩千人,好回頭去支援都做不到。

王聰兒站著這個山包的最高處,看著遠處飄起來的熱氣球仍然是黃色的,不由得大大的松了口氣。

黃色代表正在激戰,看起來堵截浩罕前軍五千騎的兩千騎兵還堅持的住,她最怕的事情,就是浩罕的五千騎兵能衝破堵截回援,那樣的話,他們可以很輕易的突破白蓮教的線列步兵陣線。

不過馬上,她的心就揪起來了,因為王廷詔部所在的地方已經變得十分危險了,九千浩罕人組成了七個方陣,從各個方向對王廷詔部發起了猛攻,王廷詔的弧形佈陣已經快被壓縮成一個圓形了。

戰場中,王廷詔已經失去了方向感,他舉目望去,周圍都是穿著河中服飾的浩罕人。

遠處傳來了憤怒的吼叫,大約有七八十人被數百浩罕人包圍著正在全力拼殺,但從搖搖欲墜的戰線來看,他們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呀!哈!”王廷詔趕緊飛奔過去,他手裡的長柄金瓜錘藉著慣性猛地揮出。

一個正向他衝來的浩罕士兵被砸中了面門,整個臉都被砸的凹進去了,一個拿著莫臥兒彎刀的軍官想偷襲王廷詔,但他就像是長了後眼睛一樣,旋風般飛舞的金瓜錘隨著身體的轉動,猛地錘到了軍官的腦袋上。

哪怕這個軍官戴了一頂有附鎖鏈護面的安納託利亞頭盔,但也沒能保住他的命,就像是砸碎了一個西瓜一樣,在金瓜錘的重擊下,鮮血混著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從頭盔裡噴射而出。

“衛道使,是衛道使,弟兄們將衛道使接進來!”一個帶著精鋼飛碟盔的傳道將發現了王廷詔。

在他的呼喊下,已經鏖戰了快半個時辰,幾乎已經精疲力盡的白蓮教士兵們一齊發喊,對著浩罕人一頓猛打猛衝,他們竟然擊退了人數是他們五倍以上的浩罕人,將同樣有些精疲力盡的王廷詔,接進了這個圓形刺刀陣中。

“快!把這面旗幟豎起來!”王廷詔連手中的金瓜錘都沒放下,就感激從懷裡掏出了一面繡著淡金色蓮花的大旗。

這是他和在後面預備的擲彈兵約定好的,這面大旗就是擲彈兵突擊的方向,這裡的浩罕人也是最密集的。

白蓮教軍王廷詔大陣中,士兵們發現了王廷詔的大旗,頓時趕緊呼喊了起來,坐在一個小板凳上,根本沒去關注外面瘋狂的拼殺,一手水壺,一手飯糰正在悠閒吃喝的擲彈兵衛道將,慢慢的站了起來。

這些擲彈兵都是身強力壯、手長腳長的勇士,他們是王廷詔最後的殺招。

“諸位教友,諸位弟兄,該咱們上了,運氣好的戰地醫院見,運氣最好的,咱們就真空家鄉見!”

說完,衛道將對著陣中的軍樂隊大喊了一聲。

“擲彈兵出擊!給老子奏樂!”

隨著擲彈兵衛道將集合完士兵,激昂的《明王破陣曲》響起了,這是大明王朝大學士府的曲樂高人,根據我葉大皇帝起事時在清萊城外四百破五千事蹟,專門譜的曲子。

它與大明陸軍的《少年近衛軍衝鋒》和《歸德門忠義曲》、《少年從軍歌》三首,一起被稱為大明陸軍的制式戰歌,其中《明王破陣曲》只要響起,那就是不死不休的決戰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