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東都歲時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9章 139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9章 139

人之耳目,喜新厭故,這是天下之同情。

京城百姓見多識廣,便尤其如此。天大的新文兒嚼上幾日也沒了滋味,衛十一郎與姜二孃的一段前塵往事傳了數日便逐漸偃旗息鼓,在這時,又一個驚雷落地:蕣華樓頭牌月觀音從良嫁人了。

而娶她之人正是當日她為情所傷時趁火打劫破她身那個寂寂無名的寒門士子——正是青州刺史罷免一案中一鳴驚人的張邵,如今人家已不復當年吳下阿蒙,搖身一變成了天子跟前的紅人。

便有人說那月觀音也是有大造化的人,塞翁失馬卻因禍得福,以殘花敗柳之身成了官夫人,運氣比那姜二孃有過之而無不及——甭管那姜家發跡前家世多寒磣吧,姜家眼下有錢有勢,田連阡陌,僕從如雲,那姜二孃也是正兒八經的官家小娘子,這麼一對比,衛姜聯姻似乎也不是多大的事兒了。

更有人譏嘲那張邵到底是蓬門蓽戶出來的窮酸,不知禮數規矩為何物,娶個人盡可夫的妓子為妻房,往後難不成要指望她與別的官家女眷往來酬酢麼?

張邵前陣子才戳了某些人的眼珠子,如今有了這把柄,自然少不了彈劾他的奏章,他本是諫議大夫出身,深諳其中的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無論旁人怎麼說,他仍舊我行我素,轉頭便奏劾酒泉太守於法興安官貪祿、不務公事,抗擊羌虜不力,拔了裴霄楔在西北的一顆釘子。

他無家無業,父母雙亡,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誰都敢捅,什麼都敢往外蹦,與他正面交鋒是討不到什麼便宜的,便有人圖謀取他性命於暗巷,誰知派去的兇徒大多有去無回,一名部曲有幸撿回一條命,臉上叫人拿刀畫了只憨態可掬的胖王八,哭著向主人稟報,那姓張的豎子身邊竟有高手護衛。

張邵有恃無恐,遇刺一回隔日便奏劾一人,也有劾成的,也有不了了之的,可弄得朝中風聲鶴唳雞犬不寧,幾次碰壁之後,便沒人敢拿他私事做文章了。

***

轉眼二月中旬,崔淑妃的咳疾好轉,常山長公主終於又有空閒惦記起自個兒的終身大事來。

衛秀起初去鍾家授課是懷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眼下目的達成了,他也沒有過河拆橋,逢旬休仍舊兢兢業業地帶生徒。

司徒姮知道鍾薈同衛秀定了親,設身處地一想,這丫頭大約該相思成疾了,便好心下了帖子邀她同去。

鍾薈雖然迫不及待想見阿晏,然而大娘子入宮在即,他們姊妹相處的時間過一天少一天,想著多陪陪阿姊,遂提筆覆信婉拒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姊妹幾個除了在松柏院陪老太太說話,便是趁著風和日麗時去城郭郊外遊春。

離家之日尚遠時,姜明霜數著日子盼著入宮與司徒鈞時常相見,可真到了好事將近時,離愁別緒和忐忑不安佔據了上風。

姜明霜一向不是個高瞻遠矚的人,習慣走一步看一步,隨遇而安,而此時她舉首遙望時,只看到前路茫茫而晦暗,只有盡頭處的一星微弱光茫給她些許慰籍——那是司徒鈞的承諾。

然而無論她心裡如何沒底,那一天還是到了。

二月初九這一日,姜明霜醒得很早,她在床上了很久,一瞬不瞬地凝望著丁香色的織錦帳頂和四角垂著的彩絲香囊,每日睜開雙眼,這是首先映入她眼簾的景象,而從今往後再也見不到了,這念頭叫她無比惆悵。

姜明霜不知不覺地嘆了口氣,旋即想起小時候表叔母曾經說過唉聲嘆氣會讓福氣溜走,趕緊深吸了一口氣,也不知那點福氣沒有跑遠,還能不能吸回來。

這一日從清晨開始便是陰雨連綿,院中花樹萌生的嫩黃新芽似乎也因這愁雲慘霧的天色黯淡無光。姜明霜站在廊下看著陰雲密布的天空,越發惴惴不安了。

過了午時,宮裡迎親的車駕冒著雨到了。

一應禮節都有宮中派來的內侍和女官提點,姜明霜按部班地任宮人替她梳妝,按品換上朝服。

姜明霜怔怔地望著妝鏡裡陌生的自己,撲了厚厚一層胡粉的臉白得慘然,眉卻描得極黑,與她略帶琥珀色的眼珠有些不相稱。宮人用極細的筆蘸了硃紅的口脂替她勾唇線,極細的紫毫筆尖觸到她的嘴唇時,姜明霜不由自主劇烈顫抖起來。

宮人笑著道:“還請娘子莫要動,奴婢沒法兒畫了。”

姜明霜越發不能自已。鍾薈一直在旁默默地陪著她,連忙在她身邊跪坐下來,緊緊握住她的手,一下又一下輕輕拍她的背,她很想說些前程似錦之類的吉利話安她的心,可終究什麼也說不出來,只是不斷輕聲道:“阿姊莫怕。”

姜明霜點點頭,慢慢平靜下來,對著銅鏡用力笑了笑道:“總有這麼一遭的。”也不知這話是對誰說的。

司徒鈞和姜明霜不是正經夫妻,三媒六證和十里紅妝自是沒有的,只能從孃家帶幾車箱籠入宮。

將近黃昏,啟程的吉時快到了,姜明霜去正院向祖母和父母辭行。

孫女出嫁是喜事,姜老太太盛裝打扮,頰上抹了圓圓兩團胭脂,溝溝壑壑越發明顯,叫人看了忍俊不禁,可姜明霜卻笑不出來,她跪下來朝著幾個長輩分別磕了頭。

曾氏囑咐了幾句謹言慎行、柔和嘉順之類的場面話,姜景仁知道自己也該叮嚀幾句,可望著大娘子,腦海中突然一片空白。長女自小離家,回來以後父女倆也沒相處過幾日,他對這個恬靜溫和,嘴邊總帶著笑意的女兒所知甚少。姜景仁那副為父的心腸難得動了動,可像生鏽的機簧一般不甚靈便,他有些生疏地摸了摸大女兒的頭頂,翕了翕唇,籠統地道:“你要好好的。”

輪到姜老太太,她還沒來得及開口,姜明霜先伏在她膝頭哭起來:“阿婆,往後孫女不能在您跟前盡孝,您多保重啊。”

姜老太太一直不樂意孫女入宮,回想起當初女兒入宮那日的光景,心裡越發不是滋味,可為了不叫她擔心,只得強顏歡笑:“傻丫頭,難不成你還能在家裡留一輩子?進了宮莫虧待自個兒,有什麼難處去找你姑姑,莫哭,得把臉上胡粉沖走了,一條條的多難看啊……”

大娘子用力點點頭,接過宮人遞過來的帕子,小心地掖了掖眼睛,轉而與弟妹們話別,她將八郎和幾個庶弟庶妹的頭挨個摸過去,一邊仔細叮嚀:“八郎夜裡讀書多點幾盞油燈,莫把眼睛看壞了……十娘春日花發時節少去花園,免得又起疹子……十二郎莫啕氣,惹得夫子生氣又該罰你抄書了……”

比起鍾薈和姜明淅,姜大娘更有做姊姊的自覺,弟妹們都和她親,幾個年幼的不明白什麼是出嫁,只知道溫柔可親的大姊要離家,嗚嗚地哭作一團,姜明霜將他們一一哄得破涕為笑,然後拉住二娘子和三娘子的手道:“你們倆都要好好的,二孃甜的少吃些,出嫁以後不能像在家裡時那麼懶怠了,別欺負人家衛公子,三娘……”

姜明霜想說幾句體己話,猛然想起曾氏在場,生怕讓三娘子為難,只得用力捏了捏她的手道:“你也要乖乖的。”

鍾薈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姜明淅用力抿了抿嘴唇,看了眼旁邊的宮人,附在大姊的耳邊道:“宮裡不比自己家,人心隔肚皮,別對誰都掏心掏肺的,哪怕再親近的人也得防著點。”

姜明霜拽著兩個妹妹的手不捨得放,眼看著吉時快到了,那女官便催促道:“娘子,時候不早了。”

大娘子只得依依不捨地鬆開手,由姜曇生背在背上往大門口走去。

兄妹倆相處的時日不多,不過姜明霜性子溫柔體貼人,給他做的鞋襪比其它幾個妹妹加起來還多,姜曇生也捨不得妹妹,抽了抽鼻子道:“要是有人欺負你,告訴阿兄。”說完自己也覺無力,若欺負她的人是天子呢,他這阿兄能做什麼?

姜明霜卻是“嗯”了一聲,用臉蹭了蹭大兄的背脊,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有時候她玩累了懶得走路,年表兄會這麼揹著她回家,那時候年表兄自己也還是個孩子,人長得瘦,背也不寬闊,還很硌人,可叫人安心,她時常在一路顛簸中昏昏欲睡,醒來時已回到了家裡——從今往後再沒有一個或厚實或單薄的背把她背回家了,姜明霜再天真也知道,皇宮不是個能稱作家的地方。

姜曇生小心翼翼地把妹妹放到車上,姜明霜最後望了望那些熟悉的臉龐、房舍和一草一木,提著裙裾進了車廂。

輿人揮動鞭子,車輪轉動起來,軋著姜府門前的石板路發出轟隆隆的聲響。

姜家出了第二位娘娘,自然是觀者如潮,巷口幾乎叫人群堵得水洩不通,姜明霜只覺得耳邊一片嘈雜,將銅鈴聲都蓋住了,然而在這喧天的熱鬧中,她卻感覺前所未有的冷清。

行至銅駝街時,雨突然停了。

姜明霜下車時,只見雲破天開,洗濯一新的巍峨宮城在陽光下流光璀璨,彷彿許她一個光明煌然的未來。(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