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汽車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4章:老馬的態度,誕生就註定夭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94章:老馬的態度,誕生就註定夭折!

馬傑克這麼一說,立刻就讓原本還算溫和的問答顯得尖銳無比。

那發問的記者卻眼前一亮,職業本能讓他立刻察覺到,自己今天可能要挖掘出大新聞!

“馬先生,為什麼這麼說?難道你不看好正信的這一輪專案前景麼?”

老馬撇了撇嘴,“不是不看好,而是我認為正信的這個專案,根本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專案。不知道是不是阿里的免費策略對正信和李董造成了什麼刺激,他們竟然想出了這麼一個蹩腳的辦法,來搶佔未來的電動汽車市場。也是......讓人感到唏噓。”

聽到老馬毫不掩飾的挖苦,臺下的眾籌使用者發出了一陣鬨笑。

“沒錯,那個新聞我看到了。簡直是扯淡的!還共享汽車、跟租車沒什麼兩樣,反正都是要按時間或者是里程花錢的,我們打個計程車好不好呢?為什麼要去費那個麻煩事情,用這個什麼共享汽車?”

“馬老師說得對,說是共享汽車,其實就是租車的一種形式嘛。實在是想不出來,這個東西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正信那邊兒說,這個是對公共出行的一個補充部分。但是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在冬季攻勢眾籌的壓力下,他們害怕新車賣不出,才搞的這麼個么蛾子。笑死、”

“就是的嘛,沒準兒是新車已經處於研發之中了。而且跟ep的定位重疊,結果現在ep五年返現,半價抵車款,他們感覺自己的車沒銷路了,才搞了這麼一個蹩腳的商業模式。”

“噢哈哈、聽你們一說我感覺正信怎麼這麼悲催?”

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記者忙對著話筒問到:“馬先生,您是國內網際網路商業的領跑者,也是被眾多創業青年視作精神導師的人。大家都知道,您對領域內專案的分析有獨到的眼光。既然您認為正信的共享汽車專案不能成功,那麼能不能為我們詳細的分析一下,這個專案為什麼不能成功?”

老馬在臺上翹起了二郎腿,“剛才臺下說了很多,我隱約聽到了一些。你要說正信這個共享汽車沒有存在的必要,其實倒也不是。現在京滬廣深在交通高峰期,你其實是很難打到車的,對吧?

所以說,正信說這個共享汽車是城市交通的一個補足部分,其實是對的。但問題是,這個東西它很難商業化並且保證盈利。

汽車這個東西,不像是快速消費品。你要是搞個什麼共享腳踏車,我看其實還是有搞頭的。畢竟成本低,而且需求量大。需求量大,代表著商業模式可以快速復下去,成本低代表著方便管理。

但是正信搞得是什麼?是汽車!

事實上在正信公佈這個專案之後,我和項目組的幾個高管就研究了一下。其實也不算是研究,就是在吃飯的時候說起了這個事兒。

就十幾分鍾的時間,我們就發現了兩個問題,兩個註定了正信這個專案不可能做起來的問題。

現在這個市場,和我們的國情放在這裡。按照正信目前的宣傳稱,只需要下載手機笨笨app註冊賬號,上傳身份證和駕駛證並透過稽核。就能透過線上預約下單,無鑰開鎖,完成這一流程後即可成功取車。共享汽車看起來是很便利,但這個模式真的能在在中華成功嗎?

“我看不見得。”談到這裡,老馬表現出了相當強的商業嗅覺,“對於這個流程本身,我不說什麼。”

“但是大家也知道,阿里是有自己的大資料的。我就跟大家說一個問題;停車難的問題在國內已經存在多年了,特別是人口密度較大的京滬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也就是正信首批佈局共享汽車的城市。

據我們的大資料統計,目前全中華保守估計是缺5000萬個停車位。那麼在這個現狀下,正信這個共享汽車網點佈局下去使用者在使用中途產生的停車費的問題怎麼解決?難道因為你是共享汽車,解決了部分高峰期出行問題,停車場就免收你停車費嗎?

別的地方不說,按照京城現在的行情,諸如朝陽、海淀的核心區域,停車費用每月大概在800元到1500元之間,臨時停車費用大約在十元每小時左右。

這個費用誰出?使用者出還是平臺出?使用者出了,用車成本急劇上升,不如打車。平臺出的話,那這門生意十成十是要虧本的。

你要是說共享單車不需要固定停車位,那麼如果車停在很偏僻的位置,就會侵佔公共資源。隨便停放,還有可能造成違停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肯定會導致共享汽車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價值大幅度的下降,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會被市場淘汰。”

第一個問題拋出來,老馬緊接著就抬了抬手,說出了第二個問題:“人,都是利己的。但是涉及到這個共享,車子不是自己的,那麼你怎麼去保證每個使用者都去愛惜車子?使用者對車子沒有所有權,你怎麼去要求每一位乘客都儘量不損壞車輛,而且還需要及時報告車輛的損壞情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按照正信目前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依靠社群調度員的人工檢驗,以及笨笨app的誠信度評級。那我們就姑且算這套機制能解決車子外觀內飾不會遭受到重大損壞,但是車內部分你怎麼解決?

如果有暗傷沒有檢測出來的話,造成交通事故你又怎麼解決?

按照法律規定,機動車發生損害,機動車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都應承擔責任。即使保險公司能夠對損害作出經濟賠償,但是上述的法律責任如何按分配?

是歸平臺還是歸使用者?跟之前一個道理,責任歸平臺,這鐵定是一門高風險低回報的生意。歸使用者?不說能不能確定使用者責任的問題,要是真這麼搞,誰還敢用你的車子?”

“光是綜合這兩個大問題考慮。正信搞得這個共享汽車,肯定就是成不了的一個事兒。所以你看,這個共享汽車專案,就是一個自殺式的商業行為。

對於正信的這個商業佈局,我們阿里和tsl方面都不會對現有的業務做出調整和應對。省的到時候正信這個共享汽車死了,跟我們搭上關係。”

從誕生就註定會夭折對於正信共享汽車,老馬的態度很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