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汽車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2章:絆腳石橫在前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2章:絆腳石橫在前方

“提示;測試使用者您好,檢測到x空間內研發點數已達到100000萬,已達到升級條件。”

“提示;升級前置任務釋出。”

“升級前置任務;檢測到當前測試使用者公司旗下已有四款量產車型,一款測試車型。請運用其中一款,打破兩項世界紀錄,一項比賽勝利。”

“任務要求1;在升級前置任務釋出即刻起,x改造車間將暫時關閉,請依靠車型量產版本完成任務。”

“任務要求2;考慮到使用者近兩個月內運用xapp頻率較低,請在一個月內完成任務。”

額…我擦!

這他媽什麼鬼啊!這地獄一般的難度是怎麼回事兒?!

一項的比賽勝利就不說了。

既然沒要求是什麼國際性的大賽,隨隨便便參加個車友自發組織的那種,以李凡愚現在的技術還是很有把握完成的。

但是兩項世界紀錄…這特麼太難了啊!

而且還不能應用改裝車間、而且還要在一個月之內完成……

在任務剛剛釋出的那一瞬間,李凡愚還真想到了用改裝車間搞出個supercar超級汽車出來。

若是用x-power改裝一下,將所有屬性加滿,創造世界紀錄應該妥妥兒的。

但是…到底是沒雞賊過xapp系統……

一個月…麻蛋啊、這個月小爺神忙的好不好?!產業園區那邊兒的工程正在開建,新車型正在研發的關鍵階段……對了,還有那個沒事兒就騷擾自己的蘿莉璐、

啊啊啊、這是要狗帶的節奏啊!

李凡愚站在原地,楞了好長一段時間。一直到身邊兒路過的一員工打招唿,才從深深的日狗感裡掙脫出來。

“額額…好好。”

那員工還奇怪;總裁這是咋了?我明明說的是……“總裁您站在這兒幹嘛?”

不過李凡愚可沒心思在乎這些細節問題了,跟那員工點了點頭,便腳步匆匆的走回了辦公室。

怎麼辦怎麼辦,必須要想辦法把這個任務搞定啊、雖然系統沒說完不成任務有什麼懲罰,但是按照系統一貫高冷的態度,肯定不會讓自己好受便是了。

想到這裡,他趕緊將現在正信旗下的車型捋順了一遍。

a4…雖然夠運動,但是b級車的局限性在那裡;大部分的效能和功能都是滿足家用的,駕駛樂趣這邊兒只是個填頭…要打破什麼記錄…除非是s4、

可是尼瑪想這個有什麼用?!x改裝空間用不了了啊、

x-power…如果不改一下,貌似…除了賽車一般的駕駛感也特麼沒啥能突出到打破世界紀錄的地方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a6…咳咳、那個,世界上第一個中控螢幕能摺疊的汽車算不算是世界紀錄……

tt,對!還有tt!世界第…好吧…尾翼能隨著速度調整這個功能,好像在這個時空的f1賽車上也早都有了、

不過…要是說起世界紀錄、李凡愚倒是知道現在幾個關於實驗室正在研發的那個車型的。

雖然這些世界紀錄都有點兒…怎麼說呢?額、就用別緻這個詞兒吧。

只不過…以現在的進度、研發在一個月之內貌似搞不定啊。

可是革命前輩曾經教導過我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更要上!

不行、為了完成任務,為了升級,為瞭解鎖更多的黑科技、小爺拼了哇、

李凡愚緊握雙拳,嘭的一聲錘在了辦公桌上。

隨即,便撥通了實驗室那邊兒的電話。

“喂,凡哥有事兒啊?”接電話的正是徐複方。

李凡愚吧嗒吧嗒嘴,沉吟片刻才問道:“嗯,老徐實驗室目前的車型研發,你看看二十天之內能不能搞的定?”

“我擦,老大、你受什麼刺激了?剛才來的時候不還說不著急,讓我們慢慢搞呢嗎?怎麼這才屁大會兒功夫就轉性了、”徐複方的雙蛋正在隱隱作痛。

現在車型的車身設計已經完成了。因為車型是李凡愚欽定的,所以依靠這個原點來進行填鴨式的研發沒有什麼難度。

在六個團隊的分工之下,動力組合搭配和驅動制動系統也已經快要完成了。

但是接下來的工作才真正是艱難的部分。

因為目前公司在之前的幾個車型上面有專利儲備,所以內飾,轉向,和制動什麼的先可以拋出去不談。

但是這個新車型的設計概念,李凡愚是明確要求了操控性和駕駛樂趣的。

如果想在這兩方面達到要求有所建樹,懸架系統和其相關的種種總成就需要下大工夫。

懸掛系統給設計中主要有兩大訴求,意識保證駕乘人員的乘坐舒適性;二是保證汽車擁有比較好的操控性和穩定性。但是這兩個方面旺旺是矛盾的。想讓兩方面都達到最好的狀態,旺旺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情。

比如a6的懸掛系統是以舒適性為主打的。a4雖然是偏運動,但是只是在保證舒適性的前提下對懸掛系統做出了比較硬朗的調校,所以滿足不了極致駕駛感的要求。

tt…嗯,tt是李總自己搞出來的,完全不清楚什麼情況。

x-power倒是哪方面都符合,可是…那露出在前機蓋上的雙叉臂式獨立懸掛真的是太特別,太獨一無二,太特麼具有唯一性了。

不說別的,怎麼把那個又長又粗的兩根懸掛安置在車子裡,不影響新車型的外觀表現,就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所以,只能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在懸掛這一塊,最終還是得透過實驗室自己進行摸索。

按照現在實驗室內的想法是,王瑞所在的那個團隊之前正好進行了懸掛系統的課題。在這一塊上有比較深入的瞭解,所以新車型懸掛系統的開發自然落在了他們的身上。

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進展的並不順利。

懸架的設計必須得考慮到五大因素;承載量,操控性,舒適性,製造成本勁兒空間限制。

而市場上現有的懸架系統也是五花八門,擁有很多的的類別。而現在,這個只由彈簧,減震器,連桿三個部分組成的總成部,卻成為了橫在新車型面前最大的絆腳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