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汽車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6章:我可能看的是假新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6章:我可能看的是假新聞

李凡愚端著報紙,看到經濟版面那一群群的豪言壯語時,驚得連下巴都合不上了。

“萬宏集團與昨日宣佈收購雲南雲雀汽車,在發佈會上,萬宏集團董事長肖林表示,將對雲雀汽車注資二十五億。據悉,在正式將這個已經沉寂了十餘年的品牌納入旗下後,萬宏集團將致力研發價格在十萬元左右的家用轎車。”

“重大訊息!黃海汽車與誠祥集團聯合,重煥新春。昨日,曾經輝煌一時的皮卡製造車企黃海汽車宣佈,將以一億六千萬的價格轉讓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黃海汽車總經理徐高峰表示,黃海汽車在得到資金注入後,將利用擁有皮卡與suv的生產資質的優勢,將目光定位在最近大火的城市suv市場……”

“大發汽車復活!本報訊息,曾經風靡全國的微型車品牌大發汽車於今日重組,將延續品牌史,著手mpv車型的研發……”

“萬山汽車……”

“大迪汽車……”

“曙光汽車……”

“萬豐汽車……”

“龍城春蘭……”

“芙蓉汽車……”

一時間,李凡愚彷彿覺得自己再次被穿越了。

滿報紙上,都被這些早已泯滅在史長河中的汽車品牌屠版!

看著這些如雨後春筍一般蹦出來的汽車品牌,李凡愚心裡這個握草;這都什麼情況?!

我可能...看了假新聞?

什麼情況?

商人逐利,天性使然。造車熱唄……

報紙上的這些品牌,李凡愚可不陌生。可以說,在史程序未改變之前,他的孩提時代,這些品牌中的一大部分他就見識過。

像雲雀,黃海,曙光,這可都是名噪一時的車企。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也曾在剛剛起步眾多的國外品牌還未來得及進入的中華前,在汽車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像大發這樣曾經稱霸過天城市計程車市場的品牌,更是讓李凡愚印象深刻;大發本是津門汽車旗下的一個品牌,因為當時引進了日本大發廂式貨車的技術,所以直接也音譯了師父的名字。

大發下線後,以低油耗低價格立刻得到了市場認可。在當時的下海熱潮下,這種能拉貨能裝人的麵包車立刻風靡起來。

但是最普遍的,還是作為計程車來使用。為啥類?能裝啊……那個時候,打車可是一件奢侈的事兒,一般沒個百十斤的東西拿或者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可是不敢花錢打車的。

而這大發這車,裝個五六百斤貨或一家祖孫三代,就特麼跟玩兒似的。

當時年僅六歲的小凡愚,第一次坐這個圖成黃色的“麵包”車,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所以在一次全家去醫院接奶奶回家後,就指著哼哼著遠去的黃色大發,奶聲奶氣的對李爸說道:“粑粑,我長大了也要開這個車。”

李爸當時氣得直接拍腫了丫半邊兒屁股;老子含辛茹苦供你上學,你他娘的就給我立這個志向?!

揍!

沒商量!

大發在短暫的造車史中,只做了這麼慢一款成功車型,還特麼夏天熱,冬天冷,常年四處漏風。所以隨著像松江哈菲等惠民低端車的出現,在短短的幾年之後就停產倒閉了。

現在,再次見到這個品牌,李凡愚除了屁股疼之外更是深深的蛋疼。

不過將整個報紙版面重新梳理,再結合自己的分析之後,他終於恍然大悟。

額、這特麼都是奔著掙快錢來的啊!

中華汽車行業有個很有意思的政策,叫做生產准入。這個政策硬性規定了企業生產汽車應具備的條件。比如什麼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要求啦,保證產品一致性保證能力啦,什麼具備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啦等等等等。

當初正信也就是藉著搞出來第一款自主發動機,安寧人頭又熟悉才在後來的x-power生產之前靠著砸錢和種種光環搞定了准入資格和生產目錄。

但是要是民間資本想跨入這一行,沒有正信這般奇遇,想要拿到資質可是千難萬難。所以最方便,最快捷的辦法,就是直接收購。

收購啥呢?

收購那些早已名存實亡,已經早都不生產汽車但是還佔著准入資質名額的老品牌唄!

只要花點兒錢,不光能把資質搞定,還能順勢接受一下這些品牌遺留下來的資產,比如什麼老掉牙的生產線,什麼已經十多年沒幹活了的工程師,什麼裡面結滿了蜘蛛網的生產車間……

總之,花不多點兒錢,還能給從來沒接觸過整車製造的民間資本做做科普,何樂而不為。

所以,一大波兒的殭屍品牌,集體復活了。圖啥?就圖個快!利益面前,時間也是成本。

這景象,在李凡愚看來頗有些百舸爭流的趕腳。

想一想,能有現在這情況也不奇怪。中華就是這樣,總有些早一步能預料到政策走向的靈通人士。就連程剛這樣的市領導都知道了政策走向,別的渠道就更不用說了。

而靠政策賺錢,可是一條百試百靈的路子。

靠著政策賺快錢,更是百試不爽。

正所謂我發了之後,管他泡沫滔天。

在這些品牌背後的投資者眼裡,稅率變動肯定會製造一個發展期。現在進入,要是趁著這個機會發展好了,那以後汽車市場上可就有咱的一席之地。要是沒發展好也沒關係,只要佔據一段時間,以中華這麼大的市場,收回投資成本那也叫事兒?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只要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透過測試達到下線標準,把車搞出來。再利用廣告宣傳,僱他個一兩萬水軍,車託跪舔車黑噴競爭對手,賣他個三五萬輛還不是跟早洩一樣輕鬆寫意?

君不見正信那過度營銷,月銷幾萬麼?

李凡愚覺得現在的情形,跟當初資本大舉進入房地產,實在是…太特麼像了!

還沒等他蛋疼稍稍緩解,潘強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李總,你應該來一趟咱們動力公司,這邊兒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咋的呢?”

“這兩天有十多家公司上門聯絡,要買咱們的發動機,要買咱們的變速箱,要買咱們的底盤技術……只要是整車製造需要的,就沒有他們不想要的東西……這事兒太邪性了,賣還是不賣,還得你過來來拿個主意。”

一聽這話,李凡愚哼了一聲,冷笑道:“怕是除了自己研發,他們什麼都想要。”

思量片刻,這貨眼珠子一轉,對著電話叮囑道:“有錢不賺王八蛋,賣是必須得賣。不過賣什麼,怎麼賣,那可就得好好研究研究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