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遊戲製作人的自我修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章 隨便想個藉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章 隨便想個藉口

楊海同離開後,唐玲又來了。

復工第一天,就是有這麼多東西要處理。

唐玲帶來了四個頒獎典禮邀請函,還有一家公司的合作意向郵件。

她自己也納悶兒,我是個人事啊,為什麼要做這些工作……不僅人事行政一把抓,連助理的活兒也包辦了。

作為四十二的第四號人物,她承擔了這個職位不該有的責任。

陸啟去年就向她承諾要招一個助理來,可惜一直還在路上,沒碰到滿意的。

四個頒獎典禮,國內海外分別有兩個,年初頒獎季來了,海內外都想對各自去年一整年的遊戲產業進行一個總結。

國內的金熊獎和金鍵盤獎,沒啥公信力,玩家也不在意的獎項。

從比較務實一些的角度出發,如果想要拿獎,無非兩個目的。

第一是這個獎很重要,既權威又專業,讓自己的作品青史留名。

第二便是玩家群體裡知名度認可度高,討論度高,口口相傳人氣高漲,可以進一步提升作品知名度,能顯著抬高銷量。

這兩點,這倆獎都做不到。

事實上這幾年國內壓根兒就沒有啥拿得出手的遊戲類頒獎典禮。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換皮網遊當道,輕玩法重資本流量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壓根兒就不需要獎項。

最好的獎章不就是收入嗎,能賺錢的遊戲就是好遊戲,不是什麼評委會評選出來的,各大廠商做好自己的專案專心割韭菜就行。

幾個世紀初還挺有分量的頒獎禮也逐漸淪落,雖然每年也還是辦,只不過已經成了大廠們邀功宣傳的工具,各家找個由頭聚一聚,談談合作,聊聊商務的社交場景而已。

不過新公司還是謙卑點兒好,怎麼著也應該出席以示尊重。

陸啟看了眼唐玲。

“別看著我呀,老大,你是瞭解我的,我一人事從來就沒出席過頒獎典禮晚宴這些活動,你不會這活兒也想交給我吧。”唐玲立馬抗議道。

“你別瞎想,這事兒我打算讓李敏去。”

“那就好。”

“不過按理說其實你去招點兒人也挺好。”

“……”

國外的遊戲開發者大會和年度遊戲兩個大獎份量則大不相同了,和國內這兩個野雞獎項完全相反。

這兩個都是全球範圍內真正權威專業的遊戲內獎項,尤其是後者,每年三月國內都有不少玩家會頂著時差深夜守著看直播。

連國內三大直播平臺都會斥資購買版權為觀眾們送上影片直播流的頒獎禮,你說重要不重要。

完全可以用遊戲行業的奧斯卡形容。

不僅如此,還有諸多國外巨頭在晚會上釋出新作,新的宣傳CG,新的硬體和產品公佈。

毫不誇張的全球玩家的年度盛會,一個難眠之夜。

不過四十二只是作為受邀觀禮嘉賓出席,並未獲得任何獎項提名。

那是因為各獎項入圍名單去年11月初就已經公佈了,那時候連《無間》都才剛剛透過Marge稽核不久,怎麼可能輪得到。

又不是頒獎典禮上評委現場投票評獎。

實際上每年的評選作品時間範疇應該是前年的10月到去年的10月,然後今年的3月頒獎。

不過即便如此,能夠受邀出席,對國產單機遊戲廠商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榮耀了。

四十二又踏過了一個國產單機領域的里程碑。

在此之前,包括黃浦山神這個前第一國產單機品牌都沒得到過這樣的禮遇。

估計李敏拿著刀架著也得逼著他出席。

而且毫無疑問關於四十二受邀的通稿,現在她多半已經寫好準備在各家媒體上釋出了。

不過陸啟的心思卻更多在前者,遊戲開發者大會身上。

相比於年度遊戲的盛景,他更在意的遊戲開發者大會的專業性,那可以說是彙集了全球諸多最頂級遊戲開發者們一年一度的大型聯誼活動。

這意味著什麼?

壓根兒都不是頒獎的問題了,獎不獎項的不重要的。

各種教程,講座,圓桌會議,主題演講,技術論壇,投資發行交易對接……

對現在的陸啟來說,簡直與天堂無疑。

“這兩個我得去。”陸啟道。

唐玲喜不自勝,問道:“陸總您英文怎麼樣?”

陸啟:“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唐玲:“我到時候還是給您配個翻譯吧……”

日常交流應該沒啥問題,要加點兒專業術語,或者商務洽談那可就犯愁了。

不過好在還有個把月臨時抱佛腳的時間,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自己那金手指應該對學外語也有點兒幫助吧?

對了,還有護照和簽證,陸啟壓根兒都沒這些東西,還得現辦理。

唐玲隨後又開啟一封郵件,郵件裡黃浦天海表達了想要投資四十二建立合作的意向。

從去年12月開始,四十二已經陸續收到好幾封這樣的郵件的,不只有遊戲公司的,甚至包括一些影片或者直播平臺,電商平臺都有。

對於那些網際網路企業,他們想要踏足遊戲行業分一杯羹,最優的方式當然是投資遊戲公司。

要自己招人研發,那要看見可見利潤,得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恰巧四十二出現了,名氣大,口碑好,關鍵是新公司,小團隊,價格相對還算便宜。

打造成國產第一自研單機品牌,華夏之光,靠著這個名頭投資者都將絡繹不絕,錢自然而然就來了。

投資嘛,投的是概念,買的是機會。

不過都被唐玲禮貌地回覆郵件一一謝絕。

那是寫在員工手冊裡的東西,壓根兒都不用遞給陸啟看的。

但這次不太一樣,因為是天海。

天海的《山海鑑》進入新年後人氣開始回落,或許用趨於穩定更合適些,比起它的巔峰自然是有下降,但依然是國產網遊迄今為止難以逾越的巔峰。

一款穩定月流水4億左右的產品,帶來的持續收益太可怕了。

這還只是天海十數款運營中專案的其中之一。

這也是端遊和單機的區別,為公司帶來持續而穩定的經濟收入,不是絕大多數單機遊戲的一錘子買賣,上線後兩個月的收入基本上就是總收入的90%以上,有的甚至開賣第一天就定下了基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即使後面持續推出DLC,本地口碑已定,靠DLC翻盤不是說不可能,但太難了。

去年一年,依靠著這款產品,可以說是天海正式登基,坐上王座的一年。

鋒芒畢露,一時無雙。

另一個原因是,天海在投資行業內部,名聲說不上太好。

被它併購後打入冷宮的團隊很多,原本的希望之星慢慢凋零。

貫徹KPI考核,硬逼著研發部門增加付費點,畸形消耗遊戲生命週期,最終導致上線兩三個月便夭折的專案也有。

拒絕後被它用盤外招玩兒死的廠商也不少。

隨著它自身體量的壯大,行事也逐漸跋扈了起來。

雖然做生意又不是古惑仔,敢忤逆我,我就要弄死你。

不至於。

但商業行為也有商業行為的競爭模式。

如果被天海視作潛在的競爭對手,它有不少方法可以讓你陷入絕對被動,非常難受。

所以唐玲還是提交給陸啟,她現在也算較為瞭解這老闆了,所以不是讓他定奪是否接受投資,而是心裡先有個譜,做好準備。

所幸,單機和網遊現階段來看,也算得上隔行如隔山。

天海暫時應該不太伸得過手來吧。

或許人家也就根本隨便一提,實際上也沒怎麼把四十二太當做一回事呢。

陸啟看了眼郵件,點點頭道:“跟之前一樣就行了。”

唐玲領命:“好,我這就回覆。”

陸啟想了想:“措辭上姿態還是放低一些吧,找個藉口搪塞下。”

唐玲問:“找啥藉口啊?”

“我哪兒知道,你隨便想個,說得過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