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開局扮演天機神算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7章 貞觀二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7章 貞觀二年

李世民到帳篷外面,微微沉吟,再讓人把杜如晦找過來。

“克明,若你是朕,要把李家如何處置?”

事情發展到這種程度,李世民早已經知道天花的來源正是隴西李家,甚至還要破壞朝廷分化突厥一事。

他要是直接處置,李家又是五姓七望之一,萬一引起其他幾家的不滿和反抗,影響會很不好。

杜如晦考慮了好一會:“臣認為,由其他世家來決定,應該如何處置。”

“聽其他世家的?”

李世民沉思道:“這豈不是等於告訴他們,朕怕了世家,連處置一個李家都不敢?”

杜如晦解釋道:“陛下,臣認為有時候刻意的示弱,並不一定是因為害怕,而是給他們一種虛假的感覺,降低警惕,便於我們以後的反擊。”

“其次,讓其他世家來決定,到時候李永豐恨的也只是世家,而非朝廷。隴西李家底蘊不淺,想直接將其打沉,臣認為不太可能,只要他們還有人在,就有再崛起的可能。”

他繼續說下去:“若真的能崛起,李家要報復的,也只有其他世家,他們的矛盾更激化。”

李世民考慮了好久,覺得有點可行,但又疑惑道:“如若其他世家不願意處置李家呢?”

杜如晦考慮好了這一點,道:“問題也不大,現在李家上下所有人,都被捉到這裡隔離,只要我們利用好這個時間差,用報紙把李家的事情寫得嚴重一點,再散佈出去,所有過錯推到李家身上。在這封城的期間,其他世家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影響,甚至也有人被傳染,再者李家的府邸距離其他世家也不遠,李永豐卻隱瞞不報,全部都可以利用。”

這些事情只要利用得當,可以給李家製造很多麻煩,挑起很多矛盾。

考慮了好久,李世民鄭重地點了點頭,算是接受杜如晦這個提議。

這個錯本來就是李家的,把李家的責任和罪名最大化,還藉此機會來分化他們世家的關係,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克明,近段時間,你是否有怨過朕?”

李世民轉移了這個話題。

“臣從來沒有,家門不嚴,這也是臣的過錯。”

杜如晦低下頭說道:“陛下不處罰臣,已經是天大的恩賜。”

“杜家,其實挺好的,只不過有幾個人瞎了眼,你的事情,朕回去再考慮考慮。”

李世民說完了,便讓郭東下令,所有人回去長安。

杜如晦等人不得不出來,送李世民回去。

從剛才那番話看來,杜如晦大概可以判斷,距離自己迴歸權力巔峰不遠了。

李憶安也目送著他離開,心想李二郎你還真的不打算再堅持一下?

算了算了!

等他下一次來,還是有機會的。

李世民都走了,李憶安想了想,自己也得回家一趟。

這裡有孫思邈在,足夠應付得來,他也沒啥好做的。

李憶安說道:“孫真人,算算時間我也該回去了,天花瘟疫過後你有空的話,可以來萬年縣找我,到時候我再給你一樣東西,保證是你最想要的。”

孫思邈笑道:“我也不知道,最想要的是什麼,不過先生的東西,肯定不俗,我一定會去打擾。”

別了他們所有人,李憶安就回去萬年縣。

剛剛走進家門,他就看到婉順撐著小腦袋,滿臉不開心地坐在前院裡,也不怕外面的風冷,連自己姐夫回來也沒注意到。

“婉順,怎麼了?”

李憶安悄悄地走上前說道。

“都是那壞姐夫……”

婉順的話剛出口,察覺到有什麼不對,連忙跳起來歡呼道:“姐夫,你終於回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小丫頭,直接撲到李憶安懷裡。

李憶安有笑道:“我怎麼壞了?”

婉順調皮地說道:“我不說,姐夫就是壞,以後不理你了。”

說罷她微微用力,從他懷裡跳下來,轉身往屋子裡面跑。

這個壞姐夫,自己跑去做大英雄,讓她和妍兒姐姐擔心了那麼久,以後都不要理他,讓他認錯了再說。

沒錯,一定要這樣做。

李憶安哭笑不得,只好追著她回去。

“夫君,你回來了!”

李長歌開心地跑出來,還以為自己夫君得多過半個月才能回來。

“疫區那裡,有孫真人就夠了,我繼續留下就是搗亂的。”

李憶安笑道:“所以提前回來,我們準備一下,快要下江南了。”

長安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接下來便是江南一行,他心裡暗想,應該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不知不覺,今年也要過完了。

——

貞觀二年。

天花被控制得差不多,輕症病人大部分已經痊癒,重症病人也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隔離還在繼續。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畿道的人幾乎都接種牛痘,長安得到解封,周邊的小縣也如此,恢復了最開始的正常生活。

李憶安再一次來到渭水邊上,但不是去隔離營那邊,而是船廠之內。

這個船廠,是李憶安提議成立,所有入夥茶葉的朝廷大臣,都參與進來,一起湊錢先造出第一艘大船,這個時候船已經停泊在岸邊。

數不清的工匠,還在忙碌,準備最後的收尾工作。

“先生,要不是突然爆發天花,我們的大船,早已經造好了。”

段綸說道:“最快還有三天,就真正可以下水,應該不耽誤先生你去江南的日子。”

李憶安滿意地看著那大船,點頭道:“一點也不耽誤,距離春茶還有一段時間,我還不著急,但要肯定一點,那就是船必須要牢固,我不希望在半途上突然散架。”

第一次下江南,交通工具還是那麼大的一艘船,李憶安不想就這樣空著雙手去,當然得把長安的青花瓷、天目盞,甚至是羊毛、棉布等東西,全部帶在一起。

江南的市場,絕對很大,像青花瓷等東西,至今還沒有傳到那裡,前景很可觀。

“先生你就儘管放心,如果船出事了,你回來隨便找我算賬。”

段綸拍著心口保證,作為工部尚書,絕不容許自己監督建造的東西有任何問題,又道:“最近陛下向我透露過,說是要徵用先生的船廠,朝廷也要造大船,不知道先生會否同意?”

朝廷要造大船,在李憶安所預料之內。

把佛門收拾得差不多,朝廷有錢了,財大氣粗,底氣充足,準備搞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