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節列表 > 第82章 謀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2章 謀士

派人招撫宜君賊王左掛、李鴻基等人,並非朱由檢一時起意,而是通盤考慮的結果,因為朱由檢不想拖的太久。

身為皇帝,離開京師一段時間尚可,不適合長久離開權力中央。

畢竟眼下的大明內憂外患,宗室制度改革尚在進行,江西叛亂也未平定,再加上建奴在關外虎視眈眈,屢屢向遼西出兵試探,很難說今冬不會大舉進攻。

所以無論如何,冬天時必須離開陝北回到京師。

在回京師之前,陝北必須平定下來,延安府三州十六縣必須建立鄉村兩級官府。

陝北,這個最貧瘠最落後的地方,以後將是朱由檢的基本盤,是他麾下禁衛軍重要兵源地。

陝北貧窮,又靠近九邊的榆林,這裡的百姓野蠻而驍勇,秦兵歷來是天下精銳,陝北不亂,天下便不會亂,其他地方即使有民變,也能輕易平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平定陝北並不是要殺光造反的流民,而是要贏得流民之心,帶領他們懲處貪官汙吏,分田分地,建立鄉村組織。所以,招撫自然是平定的首選。

眼下清澗縣的情況想必已經傳到了各地,清澗縣的政策必然會讓各地流民心嚮往之,招撫將會非常容易。而現在陝西民亂方興未艾,最是容易平定的時候。

點燈子趙勝本就是流民帥,由他去勸降,現身說法,最是合適。

至於趙勝會不會趁機逃到宜君繼續造反,朱由檢並不擔心。趙勝是個聰明人,當知道流民軍戰鬥力和官軍相比差距有多大,近兩萬禁衛軍,再加上關中秦軍以及榆林邊軍,僅憑王左掛那幾萬流民,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

投降了便有好日子過,繼續打下去只能身死族滅,並不難選擇。

平定了王左掛部,趁勢在宜君縣處置劣紳惡吏,設立鄉村制度。而盧象升的一萬人也可以解放出來,從中挑選士兵委員出任各鄉鄉正,再招募本地兵士重組禁衛軍。

朱由檢決定至少在這陝北招募三萬士兵,把那些精壯驍勇的百姓吸納入軍中,把原本的流民軍變成禁衛軍,消弭了戰亂又增強了自己的實力。而陝北兵每月獲得的餉銀又可以反哺家鄉,改善其親人的生活,可謂相得益彰。

還有......

朱由檢突然覺得,好像什麼事情都得自己去想,並沒有人來幫自己分擔,幫自己謀劃。

現在,朱由檢知道自己缺少一個謀士,或缺少一個軍師,缺少能替自己謀劃天下指點迷津的人。但凡一代雄主,身邊都有這樣的謀士,譬如太祖時的李善長、宋濂、劉伯溫,譬如劉備身邊的臥龍、鳳雛。而現在,自己身邊,缺少這樣的謀士。

盧象升忠勇,可用以統帥大軍決戰沙場。孫傳庭果決狠辣,可用以坐鎮一方威懾宵小。至於曹變蛟、周遇吉、黃得功,也只不過是衝鋒陷陣的將才。張世澤,不過是有些能力的紈絝二世祖。許顯純,不過是一隻食人惡犬。

自己眼下可以信任的人,根本沒有這種能為自己謀劃全域性的人才。

大明億萬百姓,可以說人才濟濟,便是滿朝官員中,機謀權變者也為數不少。可問題是,對那些人,朱由檢用著不放心。

因為他知道自己要做的是動搖士紳們的根基,是要改變士紳控制朝野的現實,是要從士紳手裡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是要取消士紳們的特權。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己和文官士紳便是對立或敵對關係,早晚必有一場決戰。故對用士紳文官當謀士,朱由檢又豈會放心?

當然,盧象升孫傳庭不同,上一世他們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忠誠,不會背叛自己這個皇帝。可是其他人卻不一樣了,比如那個洪承疇,上一世的時候,自己對他給予厚望,把所有的邊軍交給了他,希望他能力挽狂瀾,可他松山一戰卻葬送了十三萬大軍,葬送了大明最後精銳,從此大明對建奴再無一點還手之力。

可即便如此,自己痛心的同時,得知其殉國後,還是給予極高死後哀榮,卻沒想到這廝竟然叛國投敵,當了漢奸當了大明叛徒,然後竭盡全力替建奴謀劃,鎮壓了南明李定國,誘降了孫可望,使得晚明徹底喪失了恢復天下的希望。

最可笑的是,這廝給偽清立下了大功,偽清朝廷卻連個最低的男爵爵位都不捨得給他,而且把他列入貳臣甲等,成為和秦檜一樣遺臭萬年的漢奸!

對這樣品行的人,朱由檢搖了搖頭,這樣沒氣節的人,又怎麼能放心使用?

“為君者要知人善用,忠臣能用,奸臣也能用,最重要的是會用,能用對地方。”突然,一句話出現在朱由檢腦海,不知道是看過的畫面中哪個人所說,朱由檢皺起了眉頭。

若是僅論能力的話,洪承疇絕對是一時人傑。上一世面對建奴松山之戰雖然敗北,也非其指揮錯誤,而是明軍實力遠遜於建奴,若是換其他人,肯定敗亡的更快。

其後,在江南反清愈演愈烈,八旗兵在江南接連受挫時,被滿清朝廷委為江南經略,一手鎮壓了江南百姓反清運動,替滿清穩定江南這個錢糧賦稅重地立下了首功。

後來,大西軍和南明合流,孫可望經營貴州雲南,李定國兩撅名王,南明局勢一片大好,滿清朝廷有劃江而治甚至退回關外心思。正是這個時候,洪承疇臨危受命,在湖南江西築千里長牆,誘使南明內訌,勸降了孫可望,逼得李定國敗退雲南,南明的大好局勢毀於一旦。

在統籌全域性、運籌帷幄方面,洪承疇絕對勝過盧象升、孫傳庭。

既然如此,朕何必因為這一世還沒發生的事情,就厭棄洪承疇呢?只要能為朕所用,替朕謀劃,完成朕中興大明的理想,便是道德有瑕疵,又有何不可?

可是,怎麼才能讓洪承疇拋開其士紳身份,全心全意為自己所用呢?對了,洪承疇這樣骨頭軟的人最看中的便是名利,只要朕許他足夠的利益,再抓住其小辮把柄,若是不從便讓其身敗名裂,如此,讓其真心替朕謀劃做事想必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