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九陰九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2章 真人片言化蒼桑(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2章 真人片言化蒼桑(4)

郭詩韻讀罷,心中平生一種異樣感覺,心下已然留下張宇初的影子。

但她隨後即離開江西,一路遊歷,回到桃花島上。

到得島上,卻見數艘華舟停於海邊,不知島上來了何人,急急上去一看,竟爾是張正常父子。

原來張宇初一見郭詩韻後,便鍾情之至,堅執要父親到桃花島上求親。

張正常嫌郭詩韻太野,沒有大家閨秀的教養,初始不同意聯此婚姻。

叵耐張宇初志意甚決,每日懇求不止,張正常只得親自動身,攜子到桃花島上求親,他們從水路上行,船行甚速,是以趕在郭詩韻前到了島上。

郭詩韻父母隱居此島已久,素不與外人交接,不想天師教教主竟然大駕親臨,為兒子求親,一時不明事情緣由,只得拖延,言明須待女兒回來後自己決定。

郭詩韻聞知此事後,驀然想到張正常那日的冷言斥責,一時怒起,立時回絕。

郭詩韻父母亦不願攀結權貴,見女兒意向堅決,便婉言辭去婚事。

張正常羞惱殊甚,不想以自己的名頭居然會碰釘子,一怒而離開桃花島。

郭詩韻雖對張宇初那日冒雨送她頗存感激,時日一久,此事也就淡漠了。

說來也是宿孽,過了一年,郭詩韻行走川中時,川中五鬼窺其貌美,又是單身女子,遂起不良之心。

夜時於路上設伏襲擊,郭詩韻猝然遇襲,雖殺掉兩鬼,卻負傷不支,眼看要落入三鬼之手,飽受羞辱而死,恰逢張宇初到川中巡視教務,當即出手殺死三鬼,救下郭詩韻。

郭詩韻此次受傷甚重,還仗著張宇初醫道高明,精心照料,月餘方漸痊可。

照料期間,張宇初雖無論大小事體,無不精心細微,於婚事上再無隻言片語,舉止矜重,言語謹慎。

無事時便自己在窗外彈琴吟詞,吟的便是元好問的這首《摸魚兒》,每當高亢淒涼處,輒不免泣下沾襟。

郭詩韻此時方覺出這少年可愛之處,不由得情苗茁長,情愫日重,傷勢好後,張宇初亦不離左右,郭詩韻亦不言行,終於在一個春風溢香,明月高懸的夜晚,兩人互道心中之情,遂於月下訂三生之盟。

兩人從此形影不離,一路相伴,至江西始分手,各自去向父母稟明。

郭詩韻回至島上,不意父母在她外出期間,身罹怪疾,已然雙雙病歿。

郭詩韻摧心裂肝地痛哭幾月,打點行裝,去天師府尋張宇初。

哪知到得上清宮,張宇初已然在父親逼迫下與一名儒生女兒成親多日。

張正常忌恨桃花島拒婚之辱,是以張宇初一稟明戀情,張正常厲顏訓斥,並月餘內為其訂親,娶親。

張宇初違拗不過父意,只得從命。

只盼日後父親回頭轉意,尚有與郭詩韻聚首之日。

郭詩韻雙禍臨頭,於客棧哭了半月,只覺天地茫茫,渾無生趣,不由得百念俱灰,投到峨眉門下落髮為尼。

其時峨眉正值凋落之期,郭詩韻在俗時武功已不凡,悟性更高,峨眉派武功在她手中重又弘揚光大,群尼便推她為掌門,法號“百劫”。

張宇初後來得知,多次上峨眉尋她,但她已然皈依佛門,於張宇初成親內因亦不知曉,是以每次都將他逐下山去,堅執不見,張宇初傳送書信解釋,亦被她原封退回。

幾年後,兩人雖在江湖上偶爾相遇,百劫總是預先避開,絕不給他解釋的機會。

然而每至秋雨打窗,一燈獨明之時,她腦中便浮現出張宇初送她回客棧的情景,拂之不去,思之更亂,元好問的那首詞不禁擊桌高吟出來。

百劫師太驀感身子一震,渾身內氣亂竄,劇痛殊甚,知再也拖延不下去,開口道:“羽兒,撤掌吧,我是不管用了。”

張宇初和淨思大驚失色,見段子羽滿臉清淚,說不出話來,方知端的。

淨思泣道:“師父,你不能死,您死了我可怎麼活呀?”

百劫勉強笑道:“有你小師叔照料你,你不會受人欺負的。”

轉過頭看了張宇初一眼,道:“那件事我不怪你,是我們沒緣分。”

張宇初一直對她負疚殊深,甚盼得到的便是她的寬恕,不想等了二十幾年,終於等到了,而二人也將訣別。他痛楚道:“不,是我害了你這一生,我不會饒恕我自己。”

百劫師太忽然一笑道:“愛憎會,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都不過是滿眼空花,一場虛幻。”頭驀然一轉,便魂赴西天了。

張宇初欲哭無淚,欲泣無聲,呆呆立在榻前,魂魄失落一般。

淨思哭得死去活來,司徒明月等將她拉到一邊,極力慰撫。

段子羽掌心仍未離開百劫師太的頭頂,但觸手處已然漸漸冷下來,他耳邊驀然想起與百劫師太相識時,百劫師太於客棧中擊案高吟這首“問世間,情為何物”的絕妙好詞。

由張宇初痛不欲生的表情上可以想見這二人當年的一段熱戀,雖不知後來因何未能締結良緣,但值此際,自不能再加追問,何況他對此亦無興趣,百劫師太的死倒使他有種莫名的失落感。

華山、峨眉兩派弟子慟哭盡哀,少林、崆峒等派已從後趕至,聞訊亦無不落涕,在三位武林高人遺體前弔祭如儀。

段子羽目眥欲裂,直欲馬上與明教決戰,第二日即集齊各派,誓師討伐明教。華山、峨眉兩派人抬著華山二老與百劫師太的屍體上路,益增悲壯之感,張宇初面容凝肅,與段子羽並肩走在前面。

段子羽與張宇初率武林各派一路徑至大光明頂,沿途卻無明教設伏阻截。

望著莽莽山峰,人人心中無不肅然。

便是這座山峰,自唐朝後期以來,建為天下第一大教總壇,歷經三十二代教主,綿延數百年之久,獨與中原武林與朝廷抗衡,迄今仍雄姿屹然。

段子羽四下望望,卻不見天師教有人到來,詫異道:“大哥,你的手下怎麼不見蹤影。”

張宇初道:“毋須等他們了,該到的時候,他們自然會到,咱們先攻攻這七巔十三崖,破此天險。”

段子羽聽他活中似有機鋒,知他腹笥豐瞻,良富韜略,必然言出有因,也不去細想,當先向一山崖行去。

這道山崖乃大光明頂第一道關口,設於百米高的山上,兩旁峻峰聳入雲天,中間通道僅容一人獨行。

段子羽藝高膽大,泯然無畏,徑向山中行去。

臨近山口,一陣亂箭放出,段子羽長袖一振,罡氣激盪,亂箭四處飛散。

張宇初提氣趕上,道:“羽弟,別太過涉險,咱們一關一關地慢慢破,他們終不會放棄總壇重地。”

段子羽笑道:“我視此如平地,何險之有,想當年六大門派圍剿大光明頂,不也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現今我等人眾多出十多倍,如若畏縮不前,豈不貽笑後世。”

張宇初一拍他肩道:“好,我與你並肩齊上,看看魔教朋友如何招呼我們。”

二人談笑間已闖入狹仄的山谷通道,段子羽奮身而起,如大鳥向裡撲去,張宇初仗劍而行,一上一下,衝了進去。

二人劍上挽起劍花,護住周身,進得裡面,卻訝然大驚,原來是裡面空空蕩蕩,一個人也沒有。

段子羽不解道:“這道關隘他們怎麼輕易棄守了。”

隨後跟進的司徒明月道:“這是十三道關隘中最為平穩之處,他們大概不願在此損折人手,向後面退守了。”

段子羽心中愕然,這道關隘實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險,竟爾在十三道關隘中屈居末位,其它關隘之險峻難攻亦可想見了。

張宇初道:“我想張無忌是欲在光明頂上與我等決一死戰,他自然也知道僅靠幾道天險是無濟於事的。”

果然如張宇初所言,一連透過幾道關隘,明教教眾只是放一通滾木礌石阻遏其攻勢,便一關關向後退守,大有誘敵深入,一鼓全殲之意。

這些滾木礌石居高臨下放下,武功高的一避而過,武功較弱的也被擊傷一些,各派銳氣不免小挫。

到了第九個關隘,卻是在山腹中以人力開鑿出來的長長的隧道。

隧道石門升起,裡面卻是漆黑一片。段子羽向裡望去,見這條隧道足有百多丈長,卻一人也沒有。

段子羽舉步欲進,張宇初腦中電光一閃,攔住道:“且慢,待我試上一試。”

他舉起一塊百多斤重的條石向隧道裡扔去,登時石壁兩側射出幾十枚火箭,隧道內火焰騰起,隧道石門隨即落下。

段子羽失聲道:“這是專為對付我的。”

張宇初笑道:“張無忌抓住你陣陣打先鋒的特點,故意棄掉八道關隘以驕你之心,隨後在此布一圈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裡面先噴滿石油,一俟你入內,便以火箭點燃,前後閘門一落,你縱有通天之能也難逃劫數。”

段子羽凜然道:“他倒真瞧得起我,如此大費周章。”

張宇初嘆道:“張無忌唯一忌憚的便是你,我與他大戰過一場,老實說,實無勝算在手,當年他被公認為‘天下第一高手’,的是名下無虛。”

段子羽正欲以倚天劍強行劈開閘門,司徒明月道:“何必如此費事。”走到閘門旁一塊大石上,兩手握住大石兩端,向左旋了三下,閘門吱吱呀呀升了上去。

段子羽喜道:“原來你知曉這裡的機關,方才如何不提醒我,險些令我變成烤豬。”

司徒明月笑道:“段大俠神功無敵,這區區一把小火豈能奈何得了你。”

段子羽又氣又笑,卻也知如若張宇初不攔阻,司徒明月也必會出言阻止。

他正籌思如何攻打隧道這關,驀地裡山峰頂上哨聲急厲,剎那間傳遍山野。

司徒明月愕然道:“總壇有外敵侵入,這怎麼可能?”

張宇初微笑道:“是宇清他們得手了。”

司徒明月依然不解,道:“上山路徑只此一條,他們遮莫是飛上去的。”

張宇初道:“不是飛上去的,而是從地裡鑽出來的。”

司徒明月恍然道:“秘道。他們是從秘道裡進去的。”

張宇初點點頭,道:“魔教後院起火,已然顧不上守關了,咱們也快去接應宇清他們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