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九陰九陽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章 少年心性闖少林(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章 少年心性闖少林(4)

宋遠橋緩緩道:“兩位俱是當世高人,武林壁柱,可謂是武林命脈之所系。

“方今魔教猶盛,天師教又崛起江湖,虎視鷹揚,大有吞併武林的野心,我六大門派正當精誠團結,共赴劫難,豈可自相殘殺,同室操戈。

“兩位都是得道高人,非宋某這等凡夫俗子可比。又豈可效江湖人士為一言一怒而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百劫和圓覺聽宋遠橋之言甚是在理,況且也不能不給他面子。

圓覺躬身道:“前輩教訓得是。”百劫散去凝起的內力,笑道:“是大和尚向我挑戰,並非我存心鬧事。”她是不肯認錯的。

宋遠橋笑道:“老朽哪有膽子說師太的不是。”心裡大松了口氣。

忽聽一位少女的聲音道:“姓宋的老頭,我天師教哪裡得罪你了,在人背後說壞話,也不識羞。”

大家一看,見一小姑娘坐在大雄寶殿的簷上,兩腿一蕩一蕩的,煞是滑稽可笑。

眾人都凝神場中氣氛,倒無人留心她何時溜了上去,不少人忍俊不住,轟然笑出聲來。

宋遠橋還是頭一遭被人稱作“姓宋的老頭”,頗感新鮮。

見這姑娘一身貂裘勝雪,頭上金冠燦然,容顏清麗出塵,煞是可愛,卻是不惱。

段子羽大喜,叫道:“真兒,怎麼是你,快下來。”

張宇真撅嘴道:“羽哥,你到這兒來也不告訴我一聲,這些臭和尚厲害得緊,你打不過的,我是來幫你的。”

少林僧人早就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大雄寶殿乃供奉諸佛的聖地,平日連大聲喧譁都不許,走路也抬起腳跟,倒似怕驚嚇了諸佛似的。

如今見小姑娘居然坐在大雄寶殿之上,真比被人掘了祖墳還要氣憤。

一位長老道:“兀那小姑娘,這是佛門聖地,不是耍的,快下來,不然佛祖要怪罪的。”

張宇真笑道:“大和尚,我坐夠了就下來。坐在這裡看山景真清亮,羽哥,你也上來吧。”天真爛漫,稚態可掬。

百劫、宋遠橋等人雖知此舉大犯少林忌諱。

可見此情景也都不禁莞爾。

少林僧人若非別派都在此,眾目睽睽之下,不好出手對付一個韶齡妙女,早已一陣暗器把她打將下來了。

羅漢堂首座圓慧喝道:“小姑娘,再不下來,我上去抓你了。”

張宇真不屑道:“抓我下去,算你本事。”

圓慧方待躍起,圓覺喝道:“休得魯莽。”

他仰頭道:“是張天師的千金嗎?令尊在何處?”

他暗自思忖,這小姑娘必是恃仗張正常,絕不敢單人闖寺。

張宇真笑道:“我爹他老人家沒來,他忙得很,哪有工夫陪我遊山玩水。”

段子羽見圓覺神色凝重,一寺僧眾更是義憤填膺,情知此事忒也過分,忙叫道:“真兒,上面風大,別凍壞了。”

張宇真小姐脾氣一發,見這些和尚愈是氣得面黃唇紫,愈覺有趣,若無人理她,她早下來了。

當下道:“羽哥,我穿著皮衣,心裡正熱,在這上面涼快涼快。”

這寺中差不多是中原武林高手齊集,可一時卻無人奈何得她。

圓覺等自重身份,自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以大欺小,出手對付她,況且聽她與段子羽的親熱對話,都知只要一出手,段子羽必加攔阻,方平息下來的一場大戰又得爆發。

段子羽無奈,他雖存心要與少林較勁,可這等大損人家顏面的事也覺過分,仰面笑道:“真兒,我上去接你下來好嗎?”

張宇真道:“不好,除非那姓宋的老頭向我認錯,要不看我不坐上幾天幾夜。”

段子羽心中叫苦不迭,道:“真兒,這位是武當宋大俠宋老前輩,不可無禮。”

宋遠橋知她久坐下去,對少林大是難堪,抱拳道:“張小姐,宋某說錯了話,請你下來吧。”

眾人均覺愕然,滿武林中要想找一個能讓宋遠橋認錯賠禮的可還沒有,直感匪夷所思。

俞蓮舟三兄弟卻明白大師兄自失愛子宋青書後,心下孤苦,對小孩分外喜愛。

殷梨亭之子殷融陽便被他寵得滿武當山無人敢管,瞧那樣兒,便是點火燒了紫霄宮也是有功無過,對他倒是理解。

少林寺僧紛紛感激,以為他是為少林顏面甘於認錯。

這些人雖都身負上乘武功,但誰肯冒天下之大不韙,加一指於這天真爛漫的小姑娘身上。

除了軟語央求,也實無良策。

張宇真趁勢收篷,她也不想在上面久坐,只想呆在段子羽身邊,不過較較勁兒而已。

笑道:“這還差不多。”身子一躍,輕如燕掠,已到段子羽身邊。

大雄寶殿甚高,距段子羽更有十幾丈距離,張宇真一掠而至,身姿曼妙,毫不費力,眾人看了大是駭異。

其實張宇真輕功極佳,那日在光明頂盜取聖火令後,在韋一笑、範遙、殷野王和五行旗高手追擊下,猶遊刃有餘、裕然處之,一路上將眾人戲耍個夠。

這段軼聞除段子羽外,自然無人知曉了。

少林寺僧雖氣得面黃唇紫。但見她下來,也只得罷了。

張宇真對宋遠橋笑道:“孔子曰:‘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你老頭庶幾近之。”

眾人見她搖頭晃腦,裝出一副飽學宿儒的模樣,教訓起宋遠橋來,都轟然大笑,連少林寺僧也都忍俊不住。

宋遠橋笑道:“得姑娘一言之獎,當真榮於華袞。”

張宇真出足了風頭,得意非凡,拉住段子羽的手,再不放開。

先時那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氣氛卻也緩解泰半。

崑崙派掌門詹春和其丈夫蘇習之起身來至宋遠橋面前,撲通跪倒,哀聲道:“先師、先師伯之大仇未雪,請宋大俠主持公道。”

崑崙派人也一齊跪倒,齊聲道:“請宋大俠主持公道。”

更有人失聲痛哭,如喪考妣,霎時間哀聲動地,哭成一片。

宋遠橋忙跪倒還禮,道:“詹女俠快起。老朽承受不起。”

詹春冷聲道:“老前輩若不替晚輩等主持公道,晚輩等寧死不起?”

詹春此招雖是迫不得已,但也煞是厲害,較之武當派的太極神功有過之而無不及。

段子羽受激不過,敵愾之心頓起,按劍道:“詹師姐快起,此等深仇何必求助旁人,華山派縱然人人濺血嵩山,也要少林還出個公道。”

詹春向宋遠橋跪拜正是為了激段子羽出手,聞言站起道:“多謝段師兄仗義,先師、先師伯地下有知,也當感佩大德。”

宋遠橋見崑崙派人人著白色孝衣,神情悲壯,浩嘆一聲,不知如何處置分解才好,轉頭望向張松溪。

武當七俠之中,張松溪最稱足智多謀,素有“智囊”之美譽,見大師兄望來,便舉步近前,緩緩道:

“詹女俠,段先生,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鐵琴先生和班淑嫻女俠當年喪生少林寺中,崑崙派為師復仇也是正理,咱們且先查清當時真相,那時再依武林規矩解決不遲。”

百劫道:“張四俠之言有理,尊師和尊師伯雖為少林僧人所傷,卻也不能把罪推在全寺僧人身上。”

詹春聽二人如此道,又見少林寺精華盡出,達摩堂、戒律院、羅漢堂下數百名弟子已擺出三座羅漢大陣,自己一方委實難贏,只得道:

“只須少林交出戕害先師、先師伯的兇手,晚輩等以本派武功與之一戰,若能手刃大仇,固然如願,縱然不敵,濺血此處,也無怨言。”

圓覺凜然道:“萬人有罪,罪在一人,貴派只需殺了貧僧,也就消得大恨了。”

當年格斃何太衝,班淑嫻的乃是圓覺的三位師叔祖;渡難、渡劫、渡厄,坐化已久,圓覺自不甘於在崑崙派前示弱,只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詹春道:“大師如此說,晚輩等只得無禮了。”

咔的一聲,掣出長劍,其夫蘇習之亦亮出長劍,二人同是何太衝弟子,學的是崑崙派鎮山之寶“正兩儀劍法”。

宋遠橋等見崑崙、少林兩不相讓,亦無可如何,好在圓覺武功勝這兩人多多,如能使其知難而退倒也不錯,是以宋遠橋只道聲:

“大師慈悲。”盼他手下留情,勿再惹下殺孽,一齊退後。

詹春、蘇習之雙劍齊上,展開“正兩儀劍法”。

圓覺久聞此劍法威力極大,倒也不敢輕覷,雙掌一錯,使開“千手千葉掌法”,兩掌翻飛,霎時間掌影如滿天花雨。

這“正兩儀劍法”與華山派的“反兩儀刀法”同屬一派,乃陳摶老祖從先天河圖洛書中推演而成,也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化八卦,正變六十四招,奇變六十四招,正奇相合。

共有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正反相合,幾近萬數,天下武功之變化繁複,只有天師教的“天雷劍法”與之相若。但這正反兩套功法得四人合成劍陣,方能天衣無縫,卻不似“天雷劍法”之一人一劍施用了,但究其精微奧妙深處,卻又難分軒輊了。

何太衝、班淑嫻習此“正兩儀劍法”也不過得其二、三成,詹春、蘇習之更是徒具形式而已,與尋常江湖人士爭鬥,固然大佔上風,在圓覺這等武學宗師手下豈能討得好去。

兩人含憤出劍,劍勢也頗凌厲,但十數招一過,百劫、段子羽、武當四俠均已看出,圓覺若非有意容讓,這兩人在圓覺手上實走不過五招。

啪啪兩聲,雙劍落地,卻是圓覺以一指禪功彈落二人長劍。

詹、蘇二人相視一顧,慘然變色,拾起長劍,一言不發,齊向頸上抹去。

這二人竟是見報仇無望,要以身相殉,從師父、師伯於地下了。

段子羽大喝道:“不可。”卻聽嗤嗤兩聲,詹、蘇二人長劍又叮噹落地,卻是百劫師太以彈指神通的功夫擊落長劍。

詹春泣聲道:“段師兄,我等徒有師仇不能報,有何顏面復見世人。”

段子羽激忿道:“華山、崑崙本是一家,待我來領教大師的高招。”

百劫和武當諸俠都已看出詹春是在做戲,意在激使段子羽出頭。

段子羽涉世不深,血氣方剛,又最重情義,墮入其中而不覺。

都暗歎崑崙掌門武功不高,心計卻深,演的好苦肉計。

但當此情景,也無法勸阻段子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