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皇子妃奮鬥史最新章節列表 > 130、第130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0、第130章

旌旗蔽野, 戈戟如林,三十萬大軍開拔時,連地皮都在隱隱震顫。

邵箐引頸向外,靜靜傾聽,一直到聲浪漸漸遠去,孫氏理了理她的鬢髮, 柔聲道:“元兒, 我們回去吧, 天兒還冷呢。”

她吩咐平嬤嬤把隔扇窗閉上。

邵箐其實不冷, 但她不會拒絕母親的好意, 衝孫氏一笑,她乖乖地被扶進裡間榻上坐著。

孫氏撫了撫女兒日漸高隆的腹部,滿目憐惜:“我外孫子還有四個月就出來了呢。”

希望此戰順利, 女婿能及時趕上外孫出生。

孫氏沒有在邵箐面前提這些, 怕閨女多思, 不過既是想起戰事, 她不免憶起另一個人。

“聽聞濟王也有意揚州, 唉, 也不知子明現是如何了?”她喃喃問。

子明,楊舒, 邵箐的表兄,很早之前她就知道對方投在濟王帳下了,也告訴了擔憂其安全的孫氏。

楊舒是孫氏胞姐獨子,姐妹感情深, 打小也視如親子,知道孩子安好,她放下了心,日常也不提起。

濟王謀天下,魏景也是,孫氏活著半輩子,自己身處女婿陣營,自然不會說不該說的話,讓閨女為難。

此次雙方很可能會進行第一次交戰,她當然是希望女婿大勝的,但還是擔心外甥的安全。

種種複雜情緒,難以一一表述,邵箐能理解的,她握了握孫氏的手,安慰道:“濟王固然垂涎揚州多時,但他未必願意和夫君硬碰硬,表兄想來是無礙的。”

孫氏打起精神:“嗯,應是如此。”

她大約心裡還是不踏實的,但不願影響女兒情緒,轉過話題就說起其他。

邵箐也不好繼續寬慰。

但其實,她這個分析還是有理有據的,可能性很大,楊舒表哥的安全應是無虞的。

……

邵箐母女說起楊舒時,兩千裡外的徐州滌陵,卻也是剛剛接到平城哨探的急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齊王集結水陸二路大軍,伐揚。

“什麼?”

彼時的濟王魏欽,半日前才和屈達的使者達成協議,集結軍隊的命令下達不久,他正與諸將臣吏商議出兵揚州的具體事宜,誰知就接獲了這麼一則急報。

“霍”一聲他站了起來:“齊王欲伐揚?!”

無怪他反應大,齊王之勢,如日中天,坐擁荊益二州,實力已勝於己方,實乃當今一大雄主也。其戰神之名,實不虛傳,短短數載,竟從隻身一人流落到如今。

訊報一至,諸人心頭一凜,魏欽怒罵:“屈達那廝,不是說他父親病況絕不可能被外人知曉的麼?!”

現在算怎麼一回事?

多了一個齊王,局勢截然不同!

謀士許嶂猶豫了一下,道:“殿下,齊王傾全力伐揚,兵力遠勝於我,某以為,屈達之事當慎之又慎。”

屈達承諾,濟王助其戰勝其兄後,割讓一郡予濟王。同時濟王還知道,屈達也尋王吉去了,想必許下的條件也差不多。

揚州九郡,這濟王一郡王吉一郡的,就割地就近四分之一。或許屈達事後會反悔,但這沒關係,濟王部曲開進揚州後,就容不得其反悔。甚至,他還能趁機吃下更多的地盤。

屈達親信水師讓出戰船,載濟王部曲過江,這本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買賣,徐州上下欣然備戰,但誰知這當口,殺出一個齊王。

齊王水陸二路大軍,兵力四十餘萬。而濟王最重要的還是豫兗戰場,最多只能分兵五萬,不能更多了。

長江水道的地利優勢,齊王大軍之驍勇,實話說,在座不少臣將都心生猶豫,不想蹚這趟渾水。

許嶂此言一出,附和者甚多,魏欽也沉默了,儲竺見狀一急,當即拍案而起。

“諸位所言差矣!”

“齊王,狼子野心!一旦攻陷揚州,必定伺機北伐!屆時他坐擁半壁江山,兵強馬壯,諸位可有想過又當如何?!”

儲竺接到主子密令,務必設法阻止逆王奪取揚州,如若不能,也需儘量拖延其步伐。

安王比誰都清楚,魏景取下揚州後,槍口會立即對準北方。作為死仇,他首當其中。

他目前最缺的就是時間。

儲竺一語罷,議事大廳鴉雀無聲,他環視眾人,緩緩道:“此消彼長,齊王坐大,終對徐州不利。”

他向上拱手:“主公,某以為,出兵揚州,勢在必行。”

這話有私心,但不得不說是實情,齊王坐大,於安王不利,對濟王也不利。

一時,不少人面露贊同之色。

儲竺屏息,看向上首,濟王卻罕見猶豫了,站起來踱了幾步,眉心緊蹙。

實話說,他都走到這一步了,不能後退只能前進,若有失,就是身家性命的代價。但對於這位戰神嫡出弟弟,他其實是很有些忌憚的。

儲竺連連勸說,濟王都沒能下定決心,想了想,看向楊舒:“子明,你意如何?”

楊舒雖年輕,只頗具眼光,這二年來出謀劃策,攻守得宜,極濟王賞識,如今已和儲竺平起平坐,兩人關係並不和諧。

聽得濟王相詢,儲竺臉色一陰,冷看楊舒,道:“聽聞齊王妃身懷有孕,即將為齊王誕下血脈,子明乃邵妃表兄,不知可有備下賀儀?”

這差不多直白說,作為齊王妃的表兄,楊舒難免私心,合該避嫌。

楊舒一擰眉,瞥了眼儲竺,也不理,只對濟王一拱手,道:“在下以為,殿下當出兵揚州阻擋齊王。”

一句話,立即讓儲竺消音,濟王日常勸和一句:“子明之忠,孤從不疑,先生此言,日後且莫再說。”

他隨即言歸正傳,問楊舒:“子明且細說說。”

楊舒是微蹙眉頭說那句話的,明顯後面還有話說,聽聞濟王相詢也不怠慢。

“只齊王雄兵,確實勢大,一個不慎易得不償失,非但不能佔揚州阻齊王,且還會折損兵將。”

很含蓄了,實際是怕五萬徐州軍一去不回。

這話說到濟王心坎上了,連連點頭:“子明,你有何良策?”

楊舒抬目:“殿下當出兵,然切切不可急進,當退一步,讓王吉先行。”

王吉,打交道好幾年了,瞭解也甚深,此人草莽出身勇闖至今,頗有幾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進軍歷來大膽。王吉必應屈達,且一不做二不休必會爭搶先機。

楊舒建議,就讓王吉先行,他們開頭雖吃點虧,但後續若戰況不好也有王吉頂著,有撤退餘地。

進可攻,退可守。

濟王一擊案:“子明此計,正合我意!”

保守戰策,儲竺有些不滿,但想想出兵目的達成,後面的事後面再說,遂不再爭,拱手。

“主公英明!”

……

王吉,四旬出頭的漢子,前前後後策劃起義十數次,最後一次終成氣候。他能有今日,膽大勇闖不可或缺。他確實如楊舒所料,不但應了屈達,而且還欲搶在濟王之前,佔取先機。

垂涎揚州數載,苦於無甚戰船,水軍也極少,如今屈達奉上戰船,請他入揚州,如何能不應?

王吉眉目睥睨,一擊案:“久聞戰神之名,正好會他一會!”

此人膽大,卻心細,語氣傲然,對戰術卻極仔細,連日商議渡江之策,又再三確定屈達的戰船無異常,這才下令,立即揮軍。

……

揚州內外人心思動,諸事紛紛,魏景卻已率大軍抵達漢壽郡東境。

這一路,哨馬不斷。

濟王王吉,齊齊揮軍往南,前者率軍五萬,後者直接點了八萬兵卒,奔赴長江登上戰船。

至此,屈達之謀已浮出水面,強敵壓境之際,偏還引狼入室,鄴都譁然,屈牟指著次子哆嗦著一句話說不出來,直接氣死了。

屈牟長子屈守怒斥二弟,氣死父親,大敵當前,開門迎盜。

屈達冷哼一聲,父親已安排兄長接位,他不另闢蹊徑,等待自己的就是死路一條,還有什麼不能舍的?

“目前,揚州分成兩派,屈守接替其父之位,屈達及其餘五子退出鄴都,駐宣池。”

揚州徹底分裂成兩個利益集團,屈守雖接手父親勢力,但六個弟弟擰成一團,他一時也奈何不得。

魏景勾了勾唇:“很好。”

屈牟死得太是時候了。

他下令:“天明,水路二路同時進軍!”

鄴都所在的丹陽郡,與荊州還相隔著豫章廬江二郡。

揚州水陸三十萬兵將,又引來了王吉濟王十數萬援兵,但魏景來得太快了,甚至快得緊急接令奔赴二郡的揚州軍還沒徹底到位。

邊防兵力,不足,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

……

從益州洶洶而下的戰船率先衝入揚州,勢如破竹。水師開路,陸軍挺進,連下豫章上陽二郡,以及半個廬江郡。

這期間,進駐揚州的王吉和濟王坦露了他們的意圖,順勢阻佔了另外半個盧江郡。屈達不滿與二者發生摩擦。屈守更是一邊安排拒敵,一邊怒斥二賊及出賣祖宗基業的弟弟們。

但魏景大軍進軍之迅猛,讓所有人都閉上嘴巴。

不得已,四方勢力達成一致,先拒強敵,後續各憑本事。

盟約結下了,濟王想了又想,對儲竺說:“勞先生前往鄴都,商議拒敵之策。”

現在四方人馬,各駐各的地盤,彼此互不信任,合軍是不可能的,只能定下一個戰策,各自負責一部分。

商議戰策,濟王自然不可能親自赴鄴都的,他帳下兩個最看重的謀臣,他點了年長的儲竺去。

這正合了儲竺之意。

……

“諸位,齊王來勢洶洶,若不能趁早殲之,後果不堪設想。”

戰策議論了一上午了,儲竺一直沒吭聲,待愁眉不展的眾人不再言語時,他終於站起。

“先生有何良策?”

屈守強忍著不喜,客氣稱一聲先生,儲竺也不在意,反問:“齊王水陸二軍,使君更忌憚何者?”

屈守毫不猶豫:“水師。”

揚州不是沒有水師戰船,其還水戰嫻熟,之所以連連吃虧,乃因益州特地打造的這批戰船的船體之大,實生平僅見,船舷極高,航速又快,順上游之水勢而來,簡直所向披靡。

箭矢往上射殺傷力銳減,又多被船舷所擋,咬牙欲撞也無法兩敗俱傷,揚州水師處境之艱可想而知?

齊王大軍進軍之所以這麼快,戰船水師居功至偉。

儲竺一擊掌:“若齊王失水師,使君可能拒敵?”

“可!”

絕對可以,屈守拍案而起,一咬牙:“若先生有計滅齊王水師,盧江郡當割於濟王殿下!”

屈達的協議,他一直是不承認的,如今也是豁出去了。

王吉長子王瓊眸光暗了暗,卻未曾吭聲。

“好!”

儲竺同樣拍案而起:“長江水道丹陽段,以雲臺、銅水江面最為險要。使君可夤夜遣人在兩岸打下巨木之樁,連上鐵鏈,將江面截之。此舉,必能暫阻齊王水師!”

屈守一想正是,大喜,又憂:“可齊王已佔豫章上陽,兵臨丹陽,時日太短,只怕難以成事。”

釘木樁,連鐵鏈,這些都需要時間,但敵軍戰船已迫在眉睫,時間不夠連不了多少鐵鏈。

儲竺斷言:“阻擋半個時辰足矣!”

“哦?請先生賜教。”

“鐵鏈之前,可停揚州戰船,用以應戰。不敵佯敗,退至江側,讓那益州戰船繼續東進。”

“益州戰船隨即被阻。而使君佯敗之戰船,需滿載麻油,提前置活塞,驅近後,取活塞。”

儲竺眯了眯眼:“然後,即可以火箭射之!”

儲竺此計,可謂極毒。益州戰船是特製的,船身板材浸過油,堅韌難以鑿開。然有利則有弊,它會更容易燃燒。

麻油滿瀉江面,熊熊燃起,結果可想知?

他厲聲道:“如此,必殲齊王水師!”

連同戰船一起焚燬,而後趁此大勝,四路聯合圍攻魏景陸軍,必傳大捷!

此計固然狠毒,然卻異常有效,屈守心一震,卻有揚州謀臣失聲驚呼。

“怎可如此?怎可油汙水道?!”

江面再險要,也是寬闊,要想燒燬益州戰船,需一整段都洩了厚厚一層麻油。這麼一下子,魚蝦死水草難生,恐怕水道得極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長江哺育揚州世家百姓,土生土長的揚州人對其感情極深。

儲竺冷哼一聲,斜睨:“那你可另有良策?”

那人閉口不言。

對於屈守而言,魚蝦水草之於祖宗基業,不值一提,他毫不猶豫道:“當依先生之計行事。”

儲竺滿意頷首,叮囑:“切記秘而不宣,若被齊王哨探獲悉,丹陽危矣。”

當即,屈守使心腹悄悄去置木樁桐油鎖鏈,而後議定四路合圍齊王陸軍的戰策,各自負責一塊。

隨後,藉口迎敵,驅趕雲臺銅水一帶所有人,借紮營動作,偷偷釘木樁連鐵鏈。

屈守盯著一桶桶麻油被抬上戰船,冷冷遠眺江水上游。

“這回,定教益州水師有來無回!”

在揚州這地界,水師一除,齊王再有能耐也施展不開,他有十足把握立於不敗之地!

……

不得不說,揚州是屈家經營了足足數十年的地盤,沒有自己人拖後腿,鐵鏈桐油之策還真捂得嚴嚴實實的,絲毫沒有洩露。

但戰事觸角敏銳如魏景,還是隱隱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四路兵馬沿江水而上,紮營於雲臺銅水一帶?”

雲臺銅水一帶,不但江面險要,且地勢也利於阻截西來之敵,選擇在此處安營紮寨其實很正常。

令魏景察覺不妥的,是濟王及王吉也來了。

這兩位,醉翁之意不在酒,屈氏兄弟怎可能輕易指揮得動?

魏景端坐上首,轉動著右手大拇指上的碧玉扳指,微微挑眉。

那只能是此二人已獲得了實際利益,又或者,很有把握能大挫他。

究竟是哪一樣?

燈火通明的中軍大帳,季桓沉吟片刻,道:“某以為,後者居多。”

王吉濟王最想獲得什麼實際利益?唯揚州之地而已。

其餘糧草金銀之類的,未必能打動二人的心。且就算真打動了,那數額也巨大,不見兔子不撒鷹,可己方並未收到有大隊吃重的車船來往於四方的訊報。

那麼,能吸引二方,就只能是大敗荊益大軍了。

魏景笑了笑:“伯言所言,正是我意。”

張雍撓了撓頭:“那姓屈的能有何計?為何不早早使出來?”

還等到已失四分之一的揚州?

季桓斷言:“或剛剛議出,或地勢侷限,必有其一,甚至兩者俱佔。”

剛剛議出?地勢影響?

雲臺銅水一帶,最大的地勢特點,就是江面險要;而己方之所以所向披靡,水師佔據首功。

魏景和季桓對視一眼。

“水師。”

屈家劍指水師,必在這段河道做文章。

魏景思索片刻,緩緩吐出兩個字:“火攻。”

“一旦水師失利,四方聯軍即可隨後合圍我陸上大軍。”

一語罷,他唇角微勾,挑起一個譏諷的弧道。

作者有話要說:  爭取一下看明天能生包子不,不行的話就後天哈!

寶寶們,明天見啦!(*^▽^*)

還要感謝下面給文文投雷的寶寶哦,筆芯~

洛白無城扔了1個地雷

溫柔敦厚扔了1個火箭炮

溫柔敦厚扔了1個火箭炮

溫柔敦厚扔了1個火箭炮

木偶波兒扔了1個地雷

圓臉小胖子扔了1個地雷

墨墨乖乖扔了1個地雷

苝荇扔了1個地雷

鬼迷心竅了扔了1個地雷

薈薈媽扔了1個地雷

薈薈媽扔了1個地雷

薈薈媽扔了1個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