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皇子妃奮鬥史最新章節列表 > 95、第95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5、第95章

這古徑就在距離湯谷道約八十裡之處, 崇山峻嶺間起伏蜿蜒。雖已鮮有人知,但本地幾個村莊仍口口相傳,獵戶上山也常走的。就是走得不算深,不知裡頭情況如何?

小將梁丹親自領人探過,這古徑確實又險又窄,內裡荊棘遍佈草木橫生, 蛇蟲野獸不少, 但清理過後, 行軍還是勉強可以的。

就是走得很慢, 而且糧草運輸艱難, 輜重更是不用想了。

古徑另一邊出口是密林,山腳有大湖,古稱猿洲, 現名青澤, 是一窩山匪的地盤。

“放那史駿往谷城去, 先絆著。”

魏景冷冷一笑, 立即命人清理古徑, 又使人從湯谷道出益, 先去招降山寨。

能降最好,不能就剿殺了, 反正人不算多。

陳琦領命而去。

山匪頭子馬鷂子是個聰明人,見眼前男子神色平靜,眉目卻隱透肅然,肩平腰直身姿筆挺, 即便身著尋常布衣,依然一看就是個見過血的武官。身後一眾手下亦然。

他不但立即應了,還主動要立功。

馬鷂子說,他有門路購關外好馬,且最近幾日就得一大批。

戰馬,是最珍貴的戰略資源,以往朝廷控制極嚴,只如今中原大亂,就有好些有門路的膽大者,開始從關外偷渡馬匹。

馬鷂子的兄長就是其中一個,目前正有一批好貨即將運抵。兄弟感情好,很可靠,他願意和哥哥一起投靠。

馬匹,正是魏景目前缺的。先鋒軍從古徑出來後,需立即突襲湯谷道關口,並迅速拿下。這拿下關口,不但益州軍兩道並用加快出益速度,最重要的攻城器械及糧草等必要軍備需要從湯谷道運出。

這夤夜突襲,講究的快準狠,騎兵開路效率十倍於步兵不止。可惜那古徑,人勉強能走,馬匹卻走不了。

事急從權,陳琦一口應下,並命人跟著馬鷂子的心腹,盯緊以免有詐。

山寨他親自領人盯著,確保萬無一失,然後使人飛快回去報訊。

關口另一邊很順利,魏景命加快速度清理古徑,並傳令集結大軍,立即奔赴漢中郡東。

上下一心,古徑以最快速度清理出來了。期間魏景等人親自看看過,要邵箐說,是真的險,個別地方甚至只能堪堪過一個人,馬匹確實走不了的,更甭提糧車。

這就出來一個新的困難,益州先鋒軍悄悄出平陽,這道路艱險難行,耗時肯定短不了的,這猿洲山寨那邊就需要一批糧草了。

總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突襲吧?而馬鷂子兄弟,解決馬匹口糧已經夠費力了。

議了議,實在沒辦法只是人力揹出去。

邵箐靈光一閃:“不若我們用獨輪車如何?”

她想起了前世的“木牛流馬”,這玩意後世都沒能爭論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個構造,但很大一部分人卻認為其實就是獨輪車。

窄小輕便的獨輪車,事實上早就有了,山區百姓用以運載各種貨物,並不需邵箐這對木工一竅不通的人煩惱。

如今眾人駐紮就在山腳,很容易尋到鄉親淘了輛獨輪車,試了試,能用,且好用,比人背輕鬆高效多了。

此事當場拍板,魏景吩咐下去後,“阿箐果真觀察入微,才思敏捷。”

他眉目欣然,方才季桓等人誇讚邵箐,他聽著極暢快,心情比他本人打了個大勝仗還要愉悅。

這老王賣瓜勁,邵箐沒好氣擰了他一把:“快回去唄,不是忙麼?”

益州諸人確實忙得腳不沾地,備戰在緊密進行當中,議事大堂日夜不歇,議定最終戰策。

此時已是春回大地的季節,先鋒軍已從古徑而出,蟄伏待命,大軍集結在湯谷道前。

二月初三,春社,祈谷祭祀,在這個官府民間皆大肆熱鬧沸騰的節日,魏景令,突擊湯谷道關口。

攻伐平陽郡,出益第一場戰役打響。

漢中郡內尚需突襲成功,關口開啟才能開戰,但眾將士已枕戈待旦。

親衛們抬來戰甲,邵箐一同替魏景穿戴妥當。

扣上最後一個雕了麒麟紋樣的鎖釦,邵箐退後一步,端詳這個英偉不凡,氣勢赫赫的男人。

今日的他,所披的早非昔日平陶徵蠻那件粗陋的紅色盔甲,而是一身精煉的明光環鎖鎧,在燭火映照下銀芒閃耀,英武逼人得教人忽視所有。

只是邵箐牽掛之情卻絲毫未變的,深呼吸一口氣,她朗聲道:“夫君此戰,必旗開得勝!”

她仰臉,目光瑩瑩,點漆般的瞳仁只倒映著他一個人,專注,牽掛。

魏景上前一步,俯身吻了吻她嫣紅的唇,力道很重:“等我回來,我取了平陽就回來接你。”

對視片刻,他轉身,大踏步離去。

......

陳琦率先鋒軍夜襲湯谷道關口,非常順利,一個時辰不到,“砰”一聲巨響,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

魏景傳令:“全速前行,儘快渡過湯谷道!”

......

沉沉夜色中,益州大軍開進平陽。

史焯接加急軍報時,已經晚了,距關口失守已過去大半天。

有最近的守軍趕來試圖反攻,但其時關口已被先鋒軍層層守衛,援軍遇伏全軍覆沒。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湯谷道太過狹窄,益州軍穿越耗時必然不會短,大軍現在肯定還沒集結完。

不過也不會太久了。

史焯又驚又怒,已顧不上深陷益州的長子,立即下令:“快,快傳令南境,諸將立即率軍奔往湯道口,阻截楊賊!”

“府君不可!”

田尚急忙阻止:“不可啊府君,這南境諸將士佈防,乃為防禦安王。這一旦悉數調離,南境危矣!”

而且平陽郡兵只有五萬,益州兵多將廣,一出至少十數萬之眾,而楊澤此人極善排兵佈陣,這五萬將士如何能阻擋得了啊?!

史焯已經亂了分寸:“那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難道要眼睜睜看那楊賊攻陷平城嗎?!”

對於他來說,楊澤和安王一個樣,都是外敵,哪邊急救哪邊是非常正確的。但現在問題是,田尚說得對,五萬郡兵不頂事啊!

田尚也急出了一頭一臉的大汗,先前他一直苦勸主公結盟不成,現在釀成大敵,捶胸頓足是必然的,但也不得不勉力保持鎮定,苦苦思索對策。

“府君!”

田尚猛地站定:“既楊澤成大敵已不可更改,那我們不若索性應了郭淮吧!”

轉投安王!

眼下唯一能對抗的楊賊的,只有安王大軍。

此一時彼一時也,兩害相權取其輕,安陽自治不要再想了,如今想要活命和最大程度保存實力,只有這麼一條路可以走。

田尚之策,不可謂不狠,對己方夠狠,但不得不說夠有效,還及時。史焯臉陣青陣白,呆立一刻鍾功夫,咬牙:“好,我立即取找郭淮!”

既然決定投向安王,那南境防禦就不必了,立即調遣上前先抵禦著。親筆信已加急送出,郭淮本來提議史焯一起去後方酈陵暫避,但史焯不肯捨棄五萬親信兵馬,只願暫退出平城,至平陽東的邊城漆縣遙控。

......

史焯一行焦急等待著。事實上,安王揮軍的時間,比接到前者親筆降信還要早上半天。

安王在益州有眼線,自從何信投靠後增加,遭遇魏景痛擊後達到頂峰。

益州大軍集結開往漢中東部,即使魏景為防訊息洩露將時間算計得剛剛好,那大軍一開拔,也是瞞不住的。

哨探從蒼梧道而出,星夜疾奔,堪堪早了大半天將訊息送到安王手上。

大事不好!

安王立即緊急召集大軍,急行軍往平陽而來。

必須得把楊澤殲滅或打回去,不然對方一旦站穩腳跟,後患無窮。

本來情況並不算得上太好,畢竟平陽南境防禦頗重,但現在好了,史焯降,平陽暢通無阻。

他再次下令:“全速前行,天黑前務必抵達平陽。”

......

魏景接到安王揮軍的加急信報時,益州軍此時經已盡出,他正率之往東線推移。

他眯了眯眼,立即下令:“張雍,你率六萬軍士,立即趕赴侯城,務必在亥時之前取下!”

魏景則親率七萬大軍,攻伐更城高池深的武泉。

此次出益,他率二十五萬精兵,而另外十二萬,早已被他命範亞陳琦分別率領著,去搶在平陽郡兵趕到之前奪取陰盆會水二城。

平陽九城。侯城武泉,陰盆會水,乃西境四城,取下則佔平陽一半,互為犄角,防禦圈已成。

安王揮軍本在魏景預料之中,但沒想著史焯這回有夠當機立斷的,居然這麼快這麼堅決倒向安王,導致安王大軍來得比想象中的快多了。

......

楊澤的攻伐速度,也比安王想象中要快得太多。

他才抵達平陽,就接到楊澤已迅速攻陷西城四城的戰報。對方兵分四路,巧妙避開平陽郡兵,突襲城防甚空虛四城,小半天功夫四城陸續失守。

從接訊到現在,短短兩天,楊澤竟已取下半個平陽郡,腳跟已穩,己方先機全失。

安王又驚又怒,一把擲下戰報:“平陽這群廢物,居然這麼輕易就中了圈套!”

罵是這般罵的,但實際他很清楚楊澤擾亂視線之策不可謂不高明。此人戰略眼光之精準,戰術之高明,時機把握之恰到好處,也比安王想象中要更甚。

這真真是一個罕見強敵。

且此人的最強之處,並不在他麾下的數十萬兵馬。

必須趁早將其殲滅,至少得堵回益州,不然的話,安王直覺對方會是當今天下大局的一個最大變數。

強悍攪動風雲。

他心頭一凜,立即點了徐蒼等六員大將,兵分四路,立即奔赴平陽東四城駐紮,嚴守並隨時聽令抗敵。

平陽九城,那剩下還有一城呢?

那其實就是位於最中心的郡治平城。

平城城高池深,四面地勢開闊相對平坦,其實是個很好防禦的城池。但安王不得不棄了,因為楊澤大軍早他一步站穩腳跟,貿貿然前去,有可能遭遇對方伏擊。

於是,位於中心點的平城意外得到平靜,雙方隔它對壘,如無意外,這搶佔平城將會是雙方第一戰。

幾次迂迴的試探性.交鋒,在對方的阻止下誰也沒拿下平城,但戰火濃濃已醞釀得差不多,很可能,下一次就是全面大戰。

季桓道:“主公,我們應當儘早擊敗安王,戰事拖得越久,於我們越不利。”

連下四城的餘韻仍在,已方士氣高昂。

而荊州卻終究是安王的大本營,對方不管糧草輜重的補給,還是招援將士,都比他們更方便。

不能託,拖得越久,優勢越此消彼長。

季桓還提議:“大敗安王,先儘快將其趕出平陽便可。”

畢竟對方兵力同樣雄厚,將其趕出去比徹底殲滅容易太多了。益州軍初來乍到,目標不能定得過高,先佔據平陽徹底站穩腳跟,更切合實際。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這個觀點很得魏景贊同,頷首:“確實如此。”

那接下來要商議的,就是如何在眼下這場的大戰中,大敗安王,儘快將其逐出平陽郡。

魏景食指在地域圖上一點:“平陽郡兵所在之地,即是突破口。”

安王緊急召集二十萬大軍前來,再和五萬平陽軍合兵,正好在人數上不落下風。

然而魏景盯上的破綻,正正是這五萬平陽軍合兵。

驟不及防間,史焯降了安王,換了人指揮,平陽軍上下不適應有抱怨是肯定的,偏這當口就是一場大戰激戰。

安王對平陽軍的信任,肯定不如自己的親軍的,不管是將領還是戰鬥力方面。很自然而然,這平陽軍在排兵佈陣會被放在最外緣。

不可避免的,這平陽軍心理上會更加微妙。

戰場上容不得這些,士氣起不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破綻了。

當然,安王也會盡力彌補的。現在的關鍵,就看魏景一方能不能將平陽軍屆時的站位判斷正確。

正確了,痛擊破綻,趁勢大敗敵軍,魏景有十足把握。

錯誤了,這就將是一場勝負未定的硬戰激戰。

魏景沉吟良久,最終將食指點在平城南邊:“平陽郡,屆時應在敵軍左翼。”

......

這一場大戰,最終發生在二月十四,清晨。

草長鶯飛的季節,原野上深綠淺綠,泥土芬芳,雙方陳兵於平城南門外八十裡。

直至到這一刻,平陽郡兵的站位終於揭曉。

正正在左翼。

魏景的判斷沒有失誤,而先前的佈置早已停當。

牛皮大鼓敲響,沉悶的“咚咚咚”,一下緊過一下彷彿敲在人的心坎上,鼓聲急促到一個頻率,魏景抽出佩劍,喝令:“諸將士聽令,攻!”

雙方陣中同時爆起吶喊如雷,將士如海潮般洶湧澎湃,隨著鼓聲往敵軍掩殺過去。

既出中原,就不可能為了掩飾身份而避而不戰,魏景照樣親身上陣,只他專門點了親兵留意,非必要不靠近安王所在之處。

只他刀鋒過處,所向披靡,身周一度形成真空地帶,又連斬安王麾下兩員大將,實在由不得人不矚目。

安王很快留意到這位置,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沒有接近,但就是這麼遠遠一眺,驟然一種悸動突襲心臟。

“此人是誰?!”

銀甲向日,刀鋒折射出一點金晃晃的刺目光芒,如摧枯拉朽一般,所過之處無人能擋。

從未得見這般悍勇無雙的人物,安王驚詫之餘,心頭猛一跳,有一種什麼樣的隱隱直覺,不知為什麼,他忽然想起了另一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人物。

黃河決堤以來,很久沒想起這個人了。

“不,不可能,他已經死了!”

瞬間安王汗溼重衫,只是他來不及仔細思量,就見得左翼大亂。

不用多說,肯定是平陽軍所在位置被楊澤猜了出來。

少五萬將士,戰力差了不少,然而要面對的卻是楊澤這麼一個能征善戰的強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平陽軍不能不用,反覆商議,左右騰挪,還是被敵方猜了出來,成為破綻。

衛詡難得有幾分詫異,挑挑眉,:“這楊澤果真了不得。”

安王卻是震怒:“傳令,徐蒼陳昂二將立即率兵馳援!”

……

徐蒼,魏景曾經的麾下猛將,大變後被貶往荊州邊陲,得安王賞識重用至如今。

平陽軍這處破綻,安王也不是沒有做過被盲狙到的準備的,反應也很及時,只可惜一步慢步步慢,在張雍所率的悍軍猛攻下,平陽軍一亂,後續就難以補救了。

難以補救也得硬著頭皮上。

只是徐蒼沒有想到,驟晃一眼,他看遠處的敵方大將竟恍惚看成了張雍。

張雍,當年和陳琦等人率青翟衛,憤而離營,南下尋找齊王殿下,後渺無音訊。

那如果這真是張雍,那楊澤……

徐蒼這一驚非同小可,長刀險些脫手而出。

“徐兄弟小心!”

陳昂及時趕到,替他架住另一敵將大刀。

徐蒼回神,連忙應戰。

只他忍不住分神瞥向另一邊,尋找那恍惚是張雍的敵軍將領,可惜對方殺遠了,不見蹤影。

後續,徐蒼就再沒機會尋找此人了,因為益州軍已順著這個被撕破的口子趁勢猛攻,鏖戰至天黑,敵方已大勝。

為了保存實力,安王不得不下令鳴金退兵。

一步錯,滿盤落索。

魏景率軍乘勝追截了一夜,安王不得不退至平陽郡東南最邊緣的巨丘城,這才勉強止住了後退的步伐。

至此,魏景得平陽八城,只差一步,便將安王逐出平陽。

作者有話要說:  徐蒼,就是當年黔水兩岸搜捕魏景那時,不得不聽令安王設了陷阱誘捕舊主,但心裡其實期盼抓不到的那個。

啾啾啾!明天見啦寶寶們~ (*^▽^*)

還要感謝下面給文文投雷的寶寶呢,筆芯!

碧波琉璃扔了1個地雷

木偶波兒扔了1個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