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7章 百世之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7章 百世之仇

廣德四年(1645年)三月,李倧帶著他的心腹大臣,由王京(漢城)入遼東,再從遼西走廊逃往大齊關內。

朝鮮人一路南下,途徑大齊各州府,但見秣馬厲兵,沿途兵站人頭攢動,戰馬火炮堵塞馳道,場面蔚為壯觀。

翻越山海關時,海面遮天蔽日都是南方駛來的艦船,思密達們震驚當場。

“阿西吧,大齊軍容強盛,作為藩國,我等何其榮幸!”

五月初八日,朝鮮君臣歷經艱辛,終於抵達南京。

此時太上皇正忙於伐日籌備,晾了朝鮮君臣三日,到第四天,思密達以死相逼,連吃三罐泡菜,所幸被御醫救下。

太上皇見此情形,心生憐憫,於五月十三日,安排在武英殿接見東藩君臣。

“陛下,倭寇興兵百萬兵馬來襲,九州諸藩五萬倭寇為先鋒,他們還勾結鄭氏海盜,紅毛夷商人,很快就要以朝鮮為跳板,進犯大齊,乞求天朝發兵救援朝鮮·····”

“哦?有此事乎?德川家光竟能湊齊一百萬倭兵?”

劉招孫滿腹狐疑望向他的“外甥”李倧。

“恐怕還不止一百萬倭寇呢!陛下,朝鮮危矣!遼東危矣!求陛下念在舅甥情誼上,同意朝鮮內附!設定行省,做大齊的州縣也可以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四十九歲的李倧,撲通一聲跪倒在武英殿上,嗚咽哭泣,像極了一個被打哭的孩子。

“快快請起,這是何必?來人,看座。”

太上皇大手一揮,下令給朝鮮國王看座。

雖說李倧是徹頭徹尾的白眼狼,但好歹慈聖太後是朝鮮人,多少還是得給李倧留點顏面。

“章東,倭寇有百萬之多?九州倭寇打到朝鮮了?”

章麻子上前一步,瞅了眼朝鮮君臣,大聲道:“陛下,對馬島尚未有幕府發兵的訊息,至於什麼百萬倭寇,應當是以訛傳訛,據蓑衣衛得到的情報分析,倭寇最多是十五萬兵馬,包括一半沒有披甲的足輕,而且這些人散佈倭國各處,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集結起來的。”

太上皇聽了點點頭,望向李倧道:“聽到沒有?賊人還沒影兒,就把你們嚇成這樣,大可不必。”

李倧長跪不起,繼續哭泣。

“思密達,朕聽說你昨晚在會館吃了三罐泡菜,若非扈從及時發現,怕已經去見光海君了。”

李倧連忙解釋道:“藩國小君,聞聽倭寇來襲,亂了方寸,陛下恕罪,大齊乃朝鮮父母之國,焉有兒女受難,父母坐視不管的道理?臣再請將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羅道等地併入大齊,臣立即自廢王號,以內臣侍奉陛下·····”

太上皇聽李倧表完忠心,微微點頭,露出不忍之色:

“朝鮮乃箕子封地,除了漢朝,一直不受直接管轄·····我朝雖早已在朝鮮駐軍,不過,朕是個老實人。此情此景,實在不忍相奪。再說,琉球國剛剛內附,安南國王去年才上疏懇請恢復為交趾省·····即便朕同意,這名額恐怕也不夠啊,哎,父母之國,也有父母之國的難處啊。你想要入宮,奈何大齊宦官數量也夠了,這樣吧,你們先回去。”

顯然,太上皇將內臣誤聽成了內官。

他以為李倧要效法魏忠賢,閹割入宮,餘生侍奉自己。

劉招孫說罷,便起身往殿外走去。

李倧此時哪裡顧得上什麼內宮內官,上前一把抱住太上皇大腿,嚎啕大哭起來:

“舅舅,臣與其死於倭寇手,無寧死於父母之國!朝鮮臣民,做大齊的狗也是幸運啊!求陛下同意內附!”

“求陛下收容朝鮮!”

朝鮮大臣跪倒一片,跟著國王一起嚎啕大哭。

“哎!”

劉招孫長嘆一聲,眼眶溼潤,低頭瞟了眼跪下的眾人,抹去眼角淚珠。

東方祝也在旁勸道:“陛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是這麼多人呢?若真能救助朝鮮,救下百萬蒼生,也是功德一件,對陛下羽化成仙大有裨益。”

不知是太上皇良心發現,還是被最後這句話打動。

他緊咬嘴唇,不停搖頭嘆息,最後彷彿下了極大的決心。

“事已至此,也罷也罷,誰讓朕心軟呢?”

旁邊東方祝大祭司等人連連點頭。

李倧壓住心頭的巨石頓時去掉,抬手擦了擦額頭滲出的汗珠。

卻聽太上皇話鋒一轉:“只是,只是大齊海內苦戰鬥,民生凋敝,糧草貴乏,朕雖有心收納朝鮮,拯救蒼生,奈何這糧草補給·····”

李倧聽到這裡,終於明白太上皇所圖為何,他一跺腳,咬了咬牙,抹去眼淚,大聲道:

“陛下勿憂,臣可為湊集部分糧草,太上皇只管收納朝鮮,出兵東征····”

不等大怨種說完,太上皇撫掌大笑:

“好!”

他上前扶起李倧,回頭笑吟吟對東方祝道:

“軍中無戲言,取筆墨來,將思密達承諾的糧草數量,記錄下來,大齊可不比大明,朕沒萬曆皇帝那麼闊綽,去朝鮮打仗還要自己備糧,哈哈哈哈!”

李倧:····

~~~~~~~

廣德四年六月十八日,廣德帝昭告天下,朝鮮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羅道、慶尚道歸於大齊疆土,廢朝鮮國號,改為長白、東寧二州,分別歸山東、遼東行省管轄。

改封朝鮮國王李倧為漢陽王,就藩湖北武昌。

朝鮮八道平定,得戶兩百萬,百姓八百三十萬人。

齊日戰爭的陰霾開始籠罩朝鮮半島。

南部慶尚道已被倭寇密探滲透,章東劉興祚亦派出大批蓑衣衛前往朝鮮對抗。

大戰尚未爆發,雙方情報戰已殺得天昏地暗。

廣德四年春夏之交,齊國蓑衣衛與幕府忍者,以一比三的傷亡比,在朝日之間的對馬島壹歧島等地交換著死亡。

六月底,全國各處戰事全部停止。

除留下少部兵馬防備四川、廣東叛逆侵擾,十四支兵團主力被陸續抽調至朝鮮、福建、浙江等地,共計二十萬戰兵輔兵,將從三個方向進攻倭國。

七月初,數十萬石糧草物資軍械沿著星羅棋佈的馳道網,陸續運送至遼東和東南。

隨著糧草戰船火炮的陸續到位,七月初七日,廣德帝以德川家光長期不入朝覲見、拒不履行《牛關條約》、縱容倭寇侵擾山東、收納明國餘孽鄭森等一百零八條罪行,宣佈大張討伐,埽穴犂庭。

皇帝號召全體軍民,向倭寇發動滅國戰。

齊國上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殺倭寇者,皆有獎勵。

斬首倭寇一級,獎五十兩白銀(南方各省城市)或五十個工分(北方各省農會)。

考慮到一個工分等同於青壯勞力在農會十日勞動所得,這樣的獎賞不可謂不豐厚。

到七月底,除各兵團二十萬大軍,各省退伍戰兵,青壯,自備糧草、船隻、武器自願隨軍東征者,已達八萬之眾。

~~~~

八月初一日,東征前夕,南京奉天殿。

劉招孫祭祀完太廟,特地召見大學士張溥。

這位垂垂老矣的老臣,對倭國瞭解頗多,大戰前夕,太上皇想聽聽他對倭國的見地。

雖然大軍雲集,雖然對立馬扶桑充滿信心,雖然制定了完備的島國人類清除計劃。

然而,劉招孫深知,在相當一部分大齊百姓心中,仍存在濃厚的恐日心態。

“大學士,朕很好奇,大齊戰力已在倭國之上,江南很多百姓聽到倭寇兩個字,還是心驚膽寒,這是為何?”

張溥輕咳一聲,悠悠然道:

“陛下,大國弱民,自古如此,前明朱元章推行愚民之策,大明畏懼倭國久矣!十五年前,袁少保死於九州,我軍敗退,坊間對倭寇的恐懼,更是到了頂峰。”

“哦?”

劉招孫當然不知道,明人畏懼倭寇的心態由來已久。

嘉靖年間的“南倭北虜”,絕非空穴來風。

有明一代,明朝與日本並非完全沒有使者往來。

明初,朱元章派使團東渡,結果被倭人斬盡殺絕。

而同時期倭國前往明朝的使團,要麼勒索鉅額財物,要麼慘殺大明子民。

“陛下有所不知,明國與倭國之邦交,表面是倭人“朝貢”,其實則是明國讓利,甚至可說是卑躬屈膝。”

張溥普及起明代與日本官方交往的歷史。

劉招孫頗感詫異,雖說在二十一世紀,還有若干精日一族活躍在網際網路上,這些逆向民族主義者,從農業到工業,從煮米飯到刷馬桶,方方面面對日本崇拜的五體投地。

然而明代人畏懼倭人這個觀點,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壬辰倭亂期間,右僉都御使李頤,路過順天府固安縣,驚訝發現百姓紛紛棄家南逃。原來是謠言說遠在朝鮮的倭寇要打到京師了,李頤哭笑不得,不斷解釋,然固安縣民“終莫之信也”,“畏而速離其居也”。”(註釋1)

“萬曆四十二年,距戚少保平倭過去五十多年,倭寇早已銷聲匿跡,但在無錫,因為遙傳倭寇殺來,人們不辯真假,紛紛逃命,釀成慘劇:“城野狂奔,浙直皆同。時無錫老稚爭以入城,而蹂躪死者甚眾”(註釋2)。”

劉招孫啞然。

張溥繼續講述:

“兩個月後,常州郊外孟河莊渡口來船,船上一人操“番語”,訛傳為倭語。於是倭奴殺來的謠言再次傳開,“百姓驚躥,一時擁擠,走失子女,壓死老幼無數”。”(註釋3)

泱泱大國,兆億百姓,竟對倭寇如此恐懼,不啻為咄咄怪事。

“景泰四年,日本使團經過山東臨清,搶劫路邊民居。明軍指揮使上前問責,被倭人痛毆(“毆之幾死”。”(註釋4)

“成化四年,倭國使臣麻答二郎於京師使酒撒潑,公然拔刀殺死京師百姓!事後,戶部只讓倭寇賠償十兩銀子,便算了事。”

“弘治九年,倭國使團路過濟寧,因看中路邊百姓財貨,強買不成,再度野蠻施暴,拔刀砍殺!”

········

劉招孫震驚不已。

這還是倭國官方使團,在大明就敢如此橫行霸道,毆官斬民。

倭寇在東南之肆虐,更加不敢想像。

“朕記得大學士是太倉人,太倉當年沒少受倭寇殘害吧?”

張溥臉色慘白:“倭寇以必死為念”之勢,對付“臨陣畏縮,有必走之心”的官軍。(註釋5)

“交鋒之際,明軍“一人見殺,千人自潰”。”

“三四倭奴,挺刃而至,官兵數百,相顧披靡”,數不勝數。”

張溥劇烈咳嗽,聲音越發激越,太上皇聽他述說,眼前閃現出一抹抹慘絕人寰的畫面。

“嘉靖三十二年,倭寇肆略太倉近郊,對鄉宦士民男婦俘虜,吏民無得脫者”(註釋6)。

除了殺害攝郡守奚世亮、訓導盧堯左之外,還殺還6個太學生、17個進士、53個舉人、356個秀才,“殺死者約萬餘……婦女義不辱而罵賊以死者,不知其幾也”。

城內一切財產,“寶器、金玉、錦綺、或傳自唐宋者,鹹歸於賊”。

又“因風縱火,城中高堂廣廈、通闤帶闠,不知幾萬家,可憐焦土,倖存者十之一”(註釋7)

·····

“倭寇罪惡滔天,屠我百姓,吾鄉吾民,自元末至明代,被倭寇殘害者,何止百萬!然朱明朝廷,幾百年間,不敢向倭國派遣一兵一卒,不敢向賊穴發一箭一失,可悲!可嘆!”

張溥聲音嗚咽,號啕大哭!

太上皇上前輕輕拍打大學士肩膀,安慰他道:

“倭人之兇殘,已非人類能比,朱明要的是面子,朕要的是裡子!朱明不能給死難百姓報仇,朕來報,第八兵團作為先鋒,即將登陸九州,大軍所至,雞犬不留。”

“所有恐懼,皆來源於火力不足,此戰之後,對倭寇恐懼將不復存在。因為倭寇將不復存在。大學士放心,這一次,趙率教他們會比十五年前做的更乾淨,更徹底。”

注:

1、見《御選明臣奏議》

2、計六奇《明季北略》

3、《神宗實錄》卷5 020頁

4、《明英宗實錄》卷3 022頁

5、郎瑛《浙省倭寇始末略》)

6、《太倉州志》卷7047頁

7、《皇明馭倭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