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曆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一章:談判開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一章:談判開疆

到這種人還真難辦,打又不能打,趕又趕不走,對於9理’的要求又不能貿然同意,朱駿咳嗽一聲道:“黎愛卿,起來說話吧,小心君前失儀。”

“皇帝陛下。”黎文鏡叩連拜:“下國舉朝上下,上自國王黎氏,下至升斗小民,久沐大明皇恩,黎族與大明休慼相關,情若父子叔侄,黎氏立國時便遣使納貢,永樂先皇陛下敕為永不征伐之國…

“停停…與安南國的交情換成了黎氏的友情,難道問題就在這裡。朱駿對現今的安南形式並不瞭解,聽黎文鏡的口氣更是覺得蹊蹺,道:“黎氏若當真是歸附大明,就應該把安南的局勢一一給朕講清楚,既不能誇口其詞,更不能有意欺瞞。”

黎文鏡面色一紅,侷促的沉默了片刻,道:“皇帝陛下,微臣有愧,其實安南名為黎氏一族大統,但是北部卻被莫氏割據已有百年之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駿終於明白了,原來如今安南的局勢還得從兩百年前的永樂年間說起,當時的越南是黎族統治,大權旁若,當時的權臣名叫莫登庸,他殺死安南王黎言,立其子即位,翌年莫登庸又強迫其子禪位,莫朝誕生。

之後,一批黎.朝的舊臣便在清化擁立黎族的一個遠支親族即位,建立後黎與莫朝相抗,並且向永樂帝請援,永樂率軍討伐安南莫氏,莫氏不得不棄國而逃,佔領了安南王都的明軍便以安南無王族的藉口將安南移為了郡縣,一下子,原本還對明軍抱有希望的黎朝和逃竄在深山的莫氏這才明白,原來自己打了半天,倒便宜了北方的那條猛虎,接著整個安南生動亂,明軍不得不退出安南,莫氏與黎氏趁著這個機會捲土重來,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延續了百年之久。

明朝對自退出安南之.後,便放任安南不管,莫朝與大明是世仇,所以自然不會遣使納貢,而黎朝對於明朝還算尊重,雖然地處南越,仍然上表稱臣,因此,明朝一直視黎氏為安南正統,並且敕封其為安南國王,頒佈金印任狀。

“皇帝陛下,莫氏不.尊天朝,且一直暗與滿清勾結,曾向滿人遣使,願為滿國藩屬,黎氏與莫氏勢不兩立,正如大明與滿清一般,請陛下在攻下廣西之後,派一隊天兵南下,黎氏定率大軍北上呼應,兩下夾擊之下,莫氏必亡。如此,才能彰顯大明的文德武威,順明者昌,逆明者亡,請皇帝陛下成全。”黎文鏡叩再拜道。

朱.駿沉吟著撫案不語,莫氏在北越割據,而且與大明勢同水火,一旦明軍佔領了廣西,那麼北有滿清,南有莫氏割據王朝,這樣的局面很容易讓滿清與莫氏勾結,於廣西將來的防衛不利。況且黎文鏡那句話也說到了朱駿的心坎裡,順明者昌,逆明者亡,如今大明與滿清爭霸,其他的藩國都在把望風向,若是能夠幫助黎氏統一,消除與滿清眉來眼去的莫氏王朝,便可打壓下許多藩屬的投機心裡,能讓他們知道背叛大明的後果,知道和誰站在一起才有利。

問題是,一個統一的安南於朱.駿並沒有多大的好處,黎氏因此內憂,所以才會對大明如此恭順,可是一旦安了內,誰又知道他們會不會有攘外的野心?朱駿現在當然不怕這個小國,可是百年之後呢?要知道,後世的越南可是及其強悍的,拖拽著法國人和美軍陷進了戰爭的泥潭,先進的武器在他們的眼裡根本展示不出應有的威力,因此,對安南人採取某種程度的遏制才有必要。

“莫.氏不服王道,朕吊師伐罪是應當的。”朱駿笑吟吟的說,黎文鏡臉色一緩,松了口氣。

朱駿端起長案上地茶盞飲了.一口。笑眯眯地繼續道:“朕聽說安南地海域上海盜盛行。屢禁不止。朕在佔據廣西之後。需要自廣西與呂宋之間開通航道。這個嘛…

黎文鏡忙道:“大明地航道就是安南國地航道。安南國水師可以立即擴編。掃滅海盜。為大明天朝地商船護航。”

“不必了!”朱駿不知道這個傢伙是豬腦子還是故意不懂裝懂。這麼淺顯地意思都不能領會:“大明地航道。自有大明地水師前去護航。一些威脅大明利益地海盜將會得到嚴懲。只是我大明水師在越南海域護航。卻沒有一個修整之所。哎。朕這幾日來輾轉難眠所擔心地便是此事啊。”

“安南國願意為大明水師提供補給之所。”黎文鏡終於開竅了。繞了個彎子原來是想在安南國沿海要塊地啊。相對於土地遼闊地北越來說。一個水師地駐所算什麼。更何況安南地海盜確實多。大明水師若是願意去緝拿。安南國豈不也省了事

鏡可不怕大明趁火打劫。將黎氏一道也滅了。畢竟天TT37這麼多年來。滅藩國地事例十分少見。只要小心侍奉。讓大明找不出差錯。就不必怕了。

上路!朱駿大喜,這就好辦了,連忙吩咐侍立的小太監:“去,將南洋的地圖來,朕要親自為我大明的東洋水師選定一個補給港口的位置。”

小太監應聲出艙,四個指揮使仍然肅穆側坐,只有黎文鏡覺得十分鬱悶,這算是什麼事啊,堂堂的大明皇帝居然為了一塊小地激動成這樣,哪有從前天朝上國的氣概,想當年天朝興兵幫助藩屬討伐不臣,戰勝之後收兵之時還要劃出塊地送給藩國呢,更別說賞賜的金銀珠寶多麼豐厚了。

片刻之後,小太監帶著一方卷軸來,小心翼翼的在朱駿的桌案前攤開,朱駿饒有興趣的搜尋著安南的位置,最後目光一定,認真的看了起來。

“黎愛卿,你上前來看看,這裡的地名叫什麼?”朱駿指著地圖上的位置,另外一隻手向黎文鏡招手。

黎文鏡亦步亦.趨的上前,定神一看,道:“回稟皇帝陛下,這裡叫東河。”

“這名字不好!”朱.駿皺著眉頭搖頭,他所指的位置正在安南狹長的國土中的正中,是離海岸只有幾里的海濱城市,安南的國土像極了一個扁擔,兩邊粗大,中央狹長,而東河正位於扁擔的正中最狹長的位置,上面便是北越,下面則是南越,朱駿想了想道:“從今日開始朕就替它改名為順天了,安南國王黎氏順天應命,歸附大明。嗯,不錯,朕就要順天城方圓百里的土地。”

“皇帝陛下。”黎文.鏡吃了一驚,忙不迭的道:“東河…是順天城方圓百里就到了瀾滄的國境,若陛下取了順天,安南便一截為二了,這恐怕…

朱.駿面色一冷,他要的就是將安南國一截為二,這樣下來,南北越的商路就控制在了大明的手裡,而且一旦有事,明軍便可切斷南北越的聯絡,使其繼續一分為二,隨時都可以在北越扶植一個傀儡政權出來。而且東河城離廣西、呂宋、海南都只需一天的航程,正是一個極佳的貿易中轉站,這樣好的地理位置,他既然選定了,自然決心要將它拿下了。

“黎愛卿,你這是什麼意思?.你答應了要給大明一塊駐地,如今朕已選定了,並且還要大軍替你們黎氏征伐莫氏,千里的北越唾手相送,難道連這一塊方圓百里的土地都換不回來?更何況我大明在此貿易中轉,也可使安南國興隆商貿,又能協助你們剿滅海盜,這樣優渥的條件難道你們還不滿足?你方才說安南向服王化,遙尊大明,難道全是戲言嗎?”朱駿冷眼瞥了黎文鏡一眼,滿臉的慍怒。

“這.個….流,大明是不能得罪的,莫氏也一定要消滅的,可是這東河城地處安南要衝,一旦失去,安南就被分成了兩塊,這就等於把整個國家的命脈握在了大明手裡,一旦安南與大明交惡,後果不堪設想。

“既然如此,你就當朕的話.都是戲言吧,咳咳,大明此次遠征,是來北伐廣西的,莫氏的事從長再議吧。”朱駿見黎文鏡遲疑,甩袖翻臉。

黎文鏡心裡七上八下,又捨不得東河,更不願意放棄這個統一安南的好機會,左思右想,總是做不了主張,又考慮到回去之後該如何向安南王回覆,心裡急的跳腳。

側坐在一畔的劉國軒冷眼看著皇上如何敲詐勒索,心裡大是驚奇,想不到開疆擴土有的時候竟能在一番言語交鋒中得來,他見黎文鏡吶口不言,不由得心念一動,站出來行禮道:“皇上,這個…說到一半,裝出一副左右為難的樣子吞回了話。

朱駿笑道:“劉愛卿有話但講,吞吞吐吐的做什麼。”

“遵旨!”劉國軒道:“皇上,現在已臨近巳時了,莫氏的使者還在底艙等候皇上召見,皇上到底見是不見?”

朱駿半眯著眼,先是一愣,接著突然反應過來,故意踟躕了一番:“還是讓他進來吧,看他怎麼說。”

黎文鏡心裡一驚,原來莫氏的使者也來了,他的來意是什麼?是不是和自己的目的一樣?如果莫氏與大明有了某種協議那可慘了,到時莫氏有了明軍這個大後援,一旦難,黎氏可就面臨亡國之危了。

“且慢!”黎文鏡止住正要轉身出去傳喚‘莫氏使者’的小太監,高聲道:“皇上要順天,安南願意奉上,只願與大明永結同好!”(,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