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曆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二章:日本倭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二章:日本倭王

二日,德川綱吉捧著聖旨領著使團在大明水師的保護TT經過了四晝夜的航行之後,終於在水戶藩登陸,他身後的兩個權臣俱都得到了皇帝的封賞,因此也是興高采烈,他們哪裡知道德川綱吉的苦悶,反正跟著誰混都是混,跟著大明皇帝似乎更有前途。

德川一行人並沒有先回江戶,而是與數千隨行保護的明兵直接取道前往京都,在那裡,一件轟動整個日本的大事將會爆。

一路上,德川綱吉總是踟躕不定,他十分清楚這份詔書所帶來的是什麼,更不知道幕府到底會走向何方,可是他已經沒有了選擇,就算是他不去宣讀這份詔書,大明皇帝拿出了他那份簽字畫押的‘供狀’,照樣能將德川綱吉分到天皇與神教的對立面,既然如此,倒不如乘在大明底下好乘涼吧。

三千隨行的明軍為的是南洋水師營總兵劉國軒,他的使命是監視德川綱吉,另一方面防止京都方面生變故,德川綱吉在沿途對這三千的明軍戰鬥力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連火銃比起他們的鳥銃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德川綱吉大是欣慰,明軍有如此強勁的實力,他也安心了不少。

從水戶藩到京都並不遠,浩浩蕩蕩的一群人穿過了幾個大名的藩地也沒有引起各藩的警覺,這裡是日本國的本島,就藩的大名多是親幕府的,有德川將軍駕臨,雖然不知道跟隨而來的明軍有什麼意圖,但也沒有做出任何無禮的舉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幾天之後,德川一行終於抵達了京都,京都方面面對這些荷槍實彈的明軍被弄的措手不及,對於將軍的突然到訪亦有不好的預感,在入城的時候,雙方便生了衝突,京都衛戍的左右兵衛府不允許明軍入城,劉國軒豈是這樣好拒絕的,便以日本是藩國宗主國有權帶兵保護的理由硬要進去,三千明軍在京都城下擺開了陣勢,銃管直指,大有不能和平進城便殺進去的意思。德川綱吉擺出征夷大將軍的派頭去請太政大臣出來回話。

太政大臣地位相當於明朝的三公之,雖然沒有實權,卻地位崇高,可是也不濟事,劉國軒甚至準備命人開火了。守護京都的兵衛似乎感覺到了明軍的來意不善,傾巢而出。德川綱吉終於怒了,大雷霆,直到城內的天皇下達了詔令,這才讓兵衛們放行。

靈元天皇感到了強烈的不安,德川將軍帶著明軍而來,到底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宣佈大明皇帝的一個旨意?他不信,他並不是個蠢人,在京都許多內臣眼裡,他實在是一個開明的天皇,也正因為如此,天皇的睿智與狗將軍的愚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返政天皇的呼聲越來越加強烈。就是因為這樣,聰明的靈元天皇才感覺到了不安,手握大權的幕府是絕對不希望天皇的聲譽過隆的。

靈元天皇在權衡過後還是下詔請將軍帶著明軍入城,該來的總是會來,一旦大明與天皇形成了某種形式的聯合,京都城裡的五個兵衛所也抵擋不住。

“好吧,去看看將軍和明軍到底是什麼意圖。”靈元天皇握了握拳,擦拭著榻上一把武士刀,這是草剃劍,與八咫鏡和八坂瓊曲玉合為三神器,乃是日本皇室的象徵。

“草剃啊草剃,今日之後,汝或將落入誰人之手焉?”靈元戀戀不捨的將劍放置在神龕前鞠了三個躬。

松之閣乃是日本皇室敬神以及外交禮儀地主要場所。此時。兩個神教僧人正合掌在塌前祈禱。而靈元天皇穿著御神事上時地白色平紋絹御帛袍。盤腿坐在榻上。兩名童子各拿著菊花與寶刀侍立兩側。

一個神教僧人突然停止了吟唱。低沉順眉地提醒道:“殿下。他們來了。”

靈元天皇頜點頭。望著閣門呆。接著傳來咚咚地響聲。木質地地板被沉重地軍靴震地簌簌顫抖。腳步急促而又穩實。最後腳步聲越來越多。顯得凌亂起來。

“決定神國命運地時候到了。”靈元天皇心底一陣悲哀劃過。神國地命運永遠都交在別人地手裡。天照大神地子嗣享受著尊崇地同時。同樣成為了將軍與強權地木偶。萬世一系地皇室就要從此中斷嗎?既然不是。為什麼德川將軍要帶著如此多地兵衛前來?

松之閣地門洞恍出一個人影。兩個。三個。四個…川將軍穿著武士服。戴著面罩。看不到任何地表情。而他地身側。是一名大明地將軍。同樣滿身都是鎧甲包圍。如臨大敵。他們地身後。是無數個將軍地兵衛和明兵。再後一些。便是天皇神宮地護衛。他們拔出了武士刀。戒備地跟隨在兩名將軍與百名衛。

“退下!”靈元天皇肅然的對著外圍的神宮兵衛大喝,百來名神宮兵衛相互看了一眼,收起了武士刀,向後退了幾丈,遙遙戒備。

“德川將軍,這位將軍是?”靈元天皇顯得十分冷靜,他的目光被德川綱吉身側的明朝將軍吸引。

“殿下!”德川綱吉戴著面罩,看不到他的臉上的表情,他似乎猶豫了片刻,最後還是屈膝給靈元天皇行了個武士禮:“這位是大明朝水師總兵劉國軒閣下。”

靈元天皇頜,朝著劉國軒點了點頭:“劉將軍。”

劉國軒按住刀柄的手始終沒有鬆開,朝著靈元天皇點頭回禮。

“將軍。”靈元天皇銳利的眼眸盯在德川綱吉的青銅面罩上,彷彿要直透面罩仔細看清德川綱吉的臉:“你與劉將軍帶兵衛入神宮是為了什麼?”

德川綱吉緘默不答,右手按在腰間的武士刀柄上。劉國軒面無表情的道:“宣大明皇帝旨意。”

“傳國書嗎?”靈元天皇嘴角抽搐:“請將日落天子的國書呈上。”

德川綱吉終於開口了:“殿下,是傳大明皇帝旨意。”

靈元天皇目視著德川綱吉,恨不得一劍將這個日本的叛徒劈為兩半,他知道,天皇世系在此刻就要斷絕了,大明皇帝若是為了友好,絕不會如此無禮,幕府將軍更不會帶刀入宮,所謂的皇帝旨意,不過是勝利的憐憫而已,是要天照大神的子嗣布退位詔書嗎?或是奪去天皇稱謂,伏拜稱臣?

靈元天皇嘴角冷笑,內心深處卻已冰如冷窖,自己或許是最後一個天皇了吧。

“殿下,請跪下接旨!”德川綱吉在催促。

靈元天皇不動,整個松之閣彷彿靜止了一般,只聽到無數人的呼吸聲,有細膩的,有粗重的。

“混蛋!”靈元天皇身後的一個一名武士怒不可遏的拔出武士刀,瘋狂的撲向德川綱吉。

“砰砰…機扣動下出強烈的爆炸,盡數打在了武士的面部,武士無力的垂下刀,魁梧的身體轟然倒下。

“嗨!”松之閣的屏風後傳來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許多武士拿著鳥鐃和武士刀從屏風裡閃了出來,屏風後就是松之閣的後門,有一條可以直達的甬道。

德川綱吉和劉國軒所帶來的士兵也迅的抬起了武器,整個松之閣叫拔弩張,德川綱吉怒喝:“混蛋,退下!”

武士和京都兵衛都沒有動,木然的看著靈元天皇,這個時候,宮外傳來一陣陣槍響,有人淒厲的出慘叫,松之閣仍然十分安靜,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聽著宮外的聲音。

片刻之後,幾聲凌亂的腳步越來越近,接著又是嘈雜的軍靴馬刺踩的木板嘎嘎作響,一個渾身帶血的武士衝了進來,飽含淚水和鮮血的跪在殿口:“殿下,快逃!”武士抽搐了幾下沒有動了。

更多的明軍踩過一個個日本武士、兵衛的屍體走了進來,站在閣外一動不動。

德川綱吉出了笑聲:“請殿下接旨吧。”

靈元天皇揚起了手,一切的抵抗都是徒勞了,京都的兵衛根本不是明軍的對手,更何況就連幕府將軍都已經成為了皇室的敵人:“退下!”

這句話是對身後的武士和兵衛說的,武士和兵衛們不甘心的退回了屏風,寬闊的松之閣內,只有天皇、將軍和劉國軒,以及兩個神教的高僧和明兵。

劉國軒對著身後的明兵努了努嘴,進閣的明兵也退到了松之閣的門口,榻上的靈元天皇終於站起了身,木屐踩在木板上出喀喀的聲音,兩名僧人的吟唱聲越漸急促,終於,靈元天皇雙膝一彎,跪在了劉國軒的腳下,靈元天皇伸展手臂,長袖隨著手臂劃了半弧最後撐到了地面,靈元天皇拜了三拜,懷著屈辱不甘道:“下臣靈元天皇向大明皇帝請安問好,請大明皇帝旨。”

“不對!不能稱天皇!”德川綱吉幾乎是獰笑著說出這句話,大明皇帝已經敕封他為日本國王,而日本天皇則敕封為日本倭王。

僧人終於停止了吟唱,驚訝的睜開朦眼看著德川綱吉。

“是,下臣領旨!”

劉國軒從一名士兵手裡接過一條長匣,轉手交給德川綱吉手裡:“日本王殿下,你來唸。”

德川綱吉恭謹的接過聖旨,展開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章節更多,支援作,支援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