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曆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謎底揭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七章:謎底揭開

總兵大人。/一個佐領站出來道:“如今那李雄還,此人會不會為了身家性命,將埋伏之策和盤托出?若是明軍有了防備,這一次的計劃恐怕就要落空了。”

科哈多搖搖頭,含笑道:“他的一家老小在我們手裡,不怕他不就範,不管如何,只要明軍中軍一到,我們立即動手,不能出任何差錯。”

幾個將佐紛紛點頭,湖南綠營只有四萬,若是真刀實槍的動手,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勝算,如今康熙皇帝早已頒佈了旨意,不戰自潰抄家滅族,他們是萬萬不敢退的,與其如此,倒不如拼一拼,這一仗打好了功勞是少不了的。

這時,出去探查的探子回來了,在帳門口候著,科哈多讓他進來,問:“明軍的中軍在哪個方向,還有多久才能抵達飛虎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探子打千道:“大人,自明軍的先鋒軍過去之後,再沒有人透過,卑職也是奇怪,便冒險沿著山路往貴州方向走了十幾路,仍然沒有看到任何明軍,倒是有幾個明軍的斥候在打探,好在卑職是一副樵夫打扮,明軍的斥候倒沒有生疑,卑職估計,明軍的中軍應當是在三十裡外歇營。”

“三十裡外?還在歇營?”科哈多心裡打了個突,難道明軍有了防備,識破了伏兵?不可能的,他心裡安慰自己,如此精巧的方案,明軍怎麼可能識破,李雄也不會說,他又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這些都是他的命根子,一定是因為明軍的主帥感覺到了什麼。

幾個將佐臉色變得慘白,他們勝利的最大希望就在於突襲,一旦被明軍察覺,那麼他們所面臨的只有兩個命運,或戰敗身死,或逃亡被抄家滅族,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科哈多握緊腰間佩刀,大聲道:“諸位不必驚慌,我們依計行事。”

將佐們點了點頭,臉上的自信減少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慘白。…………………………………………………………………………………………

前面的李霄所率的一萬先鋒已過了飛虎澗,李定國的中軍足有七萬人仍然安營歇養,另外一邊的沐劍銘率兩萬人翻山越嶺擇路在一側呼應,待第二日天色微亮,吃飽睡足的中軍士兵們被呼號聲驚醒,開始掩埋篝火,收拾營帳繼續前行,李定國心裡安定了不少,反之李雄的眉宇之間深了一層憂慮,他原本以為所有事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誰知明軍的將帥一個比一個狡猾,明知道前方的長沙城裡有人詐降,這裡不可能有伏兵在側,仍然小心翼翼,李雄最大的失誤主要還是在時間上,他放言約定了長沙城的守將科哈多將在半個月之內詐降,主要是因為按通常的行軍度,要想從貴州趕到長沙若是急行軍的話正好是半個月,也就是說,除非李定國想拖延時間,否則只能催促三軍急行,這樣就不可能如此慢慢騰騰將兵馬分為三部了。

另外一個因素還在於明軍統帥地自信。按常理長沙城裡有四萬綠營。李定國若想對這些開城詐降地清軍就必須集合兵力抵達長沙城下。可李定國倒是自信滿滿。讓一萬地先鋒軍就敢先去了。

知己卻不能知彼啊。李雄腸子都要悔青了。他哪裡知道明兵個個都經過長跑訓練。每日急行軍不但度比之那些綠營快上不少。耐力也十分驚人。平常地徒步行軍一日最多也不過五十裡。可明軍楞是翻山越嶺能走六七十裡。這還不算。明軍地主帥可謂是藝高人膽大。一萬人便敢去長沙城下對開城納降地四萬綠營長途奔襲。他李雄是如何也想不到地。

李雄雖然心裡忐忑不安。可是在李定國面前卻不敢表露出一絲半點。他所寄望地。只是希望運氣了。

李定國讓李雄陪在身側。經過一夜地歇息。李定國地精神煥了不少。騎著快馬帶著李雄和幾十個親兵快跑了一段距離。將身後蜿蜒地大軍拋在後頭。時不時和李雄說幾句關於戰局地估計。李雄笑著旁聽。卻總覺得李定國地話有些刺耳。雖是如此。他也只能不斷點頭。強顏說妙。這種感覺。實在是難受地很。

前方地斥候回來了。李定國詢問了路徑。斥候道:“前方再走二十裡便是飛虎澗了。那裡兩面都是峭壁。中間地小徑只可一人透過。有些地方甚至連馬也過不了。地勢極為險要。小人問了幾個山裡地土人。他們說過了飛虎澗便可抵達婁底城。那裡駐紮地兵馬並不多。李總兵繞過城池。城內地清

敢追擊。”

李定國點了點頭過了飛虎澗,我們便佔了婁底,以婁底為基地,徵集糧餉。”李定國哈哈笑了一聲,突然眉頭一皺:“這裡四周都是大山,沿路所過之處也沒有看到任何村寨,如何會有土人出沒?他們是漢人嗎?”

斥候道:“看裝束應當是漢人的樵夫,而且漢話也順暢的很,應當是漢人無疑。”

李定國的眉頭皺的更深了一些:“是漢人就更蹊蹺了,尋常漢人的山寨如何能夠在這裡生存下去,既然他們是出來打柴的樵夫,可為什麼要深入如此深山來打柴?這豈不是得不償失嗎?他們可說了什麼?”

斥候也起了疑心,越來越覺得李定國說的有道理,連忙肅容回憶道:“小人想起來了,他們見到小人時臉上竟沒有一點害怕和驚異的表情,似乎早料到我們回到這裡來似的,若是尋常的樵夫,看到他們的裝束,要嘛害怕,要嘛便是一臉的驚詫,畢竟小的身上拿著武器,又是軍人,他們是清人轄下的樵夫,見到我們的裝束若是不害怕便是奇了。”

“還有。”斥候補充道:“那幾個樵夫說的不是土話,在長江以南,各地的方言都有不同,甚至每個郡縣的土話都略有不同,可是那幾個樵夫說的竟是官話,若是尋常的樵夫,如何會懂官話?小人當時急著回來稟報,一時也沒覺得什麼不妥,如今王爺這樣一說,小人便想起來了。”

李定國沉思片刻,又問:“那幾個樵夫都在什麼地方出沒?”

“就在飛虎澗方圓十里左右。”斥候道。

這個時候,一邊的李雄已是臉色蒼白,他原本還有些僥倖的心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千算萬算,自己竟算漏到了幾個假扮樵夫的清兵身上。

李定國已起了疑心,眼眸瞥向李雄,見他臉色雖是強自鎮定,可眼眸飄忽不定,似乎害怕了些什麼。李定國先對那斥候道:“傳令下去,讓所有將佐到前方山坳處議事,大軍暫時停止前進,多派出斥候進山打探,若是還能碰到這樣的樵夫,就抓幾個回來。”

李定國說完,一臉淡然的轉向李雄,深望了李雄一眼道:“本王明白了,李先生高明的很哪。”

幾個樵夫擺明了是清軍的斥候,而這一次行動雖然不算是十分秘密,可也算是倉促出,清兵的斥候是哪裡來的?又為什麼會出現在飛虎澗附近,這些顯然不是婁底城裡的守軍派出來的斥候,因為他們說的並非是官話,此外,李霄的部隊剛剛從婁底城下繞過,婁底城內的府縣衙臺飛馬派人去長沙報信都來不及,哪裡還可能派出斥候到這裡來,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清兵早就知道明軍的出兵時間和行軍路線,在飛虎澗附近設下了埋伏,並且派出斥候,等待明軍的中軍一到,便從兩澗的山中殺出。那麼又是誰走漏了這些訊息呢?知道這個資訊的人絕對不會過幾個,而李雄是最為可疑的,他明明說清軍全在長沙城裡,等待開城假降,那麼這裡的清兵是從哪裡來的?從開始到現在,李定國都被李雄矇在鼓裡,如今謎題揭開,這才覺得此事的可怕,這個計劃實在太過完美了,環環相扣,不能以常理思度,就連李定國都被李雄騙過,幾乎就要將大軍拉到清軍的埋伏圈裡任人宰割。

可是,誰又會想到這個完美的計劃最後的破綻卻是幾個假樵夫呢,不但李定國沒有想到,李雄更是一臉的懊悔,這個時候的李雄反而鎮定下來,他的嘴角仍然掛著笑容,道:“王爺心細如,李某佩服之至,李某這幾日陪著王爺走了一路,對王爺更是敬仰有加,只是你我各位其主,李某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請王爺動手吧,李某引頸受戮。”

李雄閉上了眼,不再說話,說再多也沒用。

李定國嘆了口氣,揚了揚手,幾個親兵過去將李雄的雙手反剪,接著望著李定國,聽候他的落。

“本王終究是看錯了人,原本以為你是漢人,至少不會給滿人為奴,竟不成想…;|,喃喃念了一句:“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李雄嘴巴蠕動了一下,似乎想要辯駁什麼,可是終究還是咬住了唇,將話吞回了肚子,任由幾個親兵找來了繩索,將他綁縛成肉粽一般,推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