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曆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八章:遠洋漁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八章:遠洋漁民

了傍晚,一臉蒼白的王吉道從明威號乘著小船登上.駿看到他的臉色時,不由得吃了一驚:“怎麼?王愛卿還是暈船嗎?”

王吉道搖了搖頭:“臣的膽汁都已吐出來了,如今已吐無可吐,倒是覺得了一些,陛下的龍艦四平八穩,臣在這裡也舒服了不少。

明威號是正兒八經的戰艦,而船塢特製的龍艦則是專門的坐船、四平八穩,在海上自然是明威號要顯得顛簸一些,對於王吉道來說,龍艦當然是比明威號舒服了不少的,朱駿笑了笑道:“既然如此,你便留在這裡吧,過來說話,朕要和你說一說編書的事。”

王吉道輕輕挪近了身體,自然是猜測到朱駿準備讓他做修書的總編修了,心裡既有些興奮,又有些畏懼,興奮的是若是此書修成,他這個總編修名垂千古是一定的,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解縉的永樂大典,這些都是樣板,可是修書同樣也是得罪人活,可謂是心學與理學的陣地,鬥爭的焦點,一個不好,那彈劾的奏摺可就如雪花一般了。

朱駿才不理會王吉道的小心思,開始認真的講解他的理念,作為大綱,理學自然雷同於後世的思想政治,要修身,要三講四美,要忠君愛國,這些內容自宋以來,理學已經反反覆覆的念了八百年,根本就不需朱駿多廢話,只不過朱駿又加了一條民族大義上去,其實不需要朱駿教育,如今地漢人也知道了民族主義與個人的關係,滿人鐵蹄入關,天下處處都是烽火,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剃易服,便是一堂極為刻骨銘心的教育課,只是千百年之後呢?就像崖山之後一樣,千百年之後,豈不是又是一個崖山之後,這顯然是漢人還沒有接受教訓,當安定的生活待地久了,便又是一次異族的洗劫和屠戮,因此,儒家的經義上一定要有民族主義的內容,人的生命是無限的,可是民族卻將萬年流傳,要想永遠不會出現滿清入關,無數漢人前仆後繼的做漢奸,那麼民族主義必然要大力提倡,有些時候,激進的民族主義反而是一個國家的屏障,當然,激進的民族主義只適用於強國,若是一個如波蘭、朝鮮之類地國家,再怎樣民族主義也只不過是大國的擦鞋布而已。

接著便是梳理心學精要,心學所包囊的學問也就多了,如果說理學士取士之道,那麼心學便是工商農的根本,所謂格物致知說白了也就是欲誠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其實格物致知也就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地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地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透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

所以,求知是第一步,有了知識才能修身,才能齊家,才能治國。至於這個知識嘛,朱駿便開始扭曲了,反正古人並沒有具體的註釋,以前的概念可能是經典百家,可是從朱駿這裡註釋出來,那就包羅萬象了,什麼工商管理、什麼機械制造、都是知的一部分,讀書人的最高目標不是當官嗎?那好,讀書去吧,想治國平天下是吧,先格物致知吧,學學工商管理,學學機械制造,或是地理、天文,充實了知識再讀理學吧。

王吉道握著毛筆在朱駿一旁記載朱駿地梗概,不由得冷汗直流,他敢保證,這個要是出去,恐怕理學的人要鬧了,鬧自然是鬧不到皇上那去地,最可憐的就是他這個倒黴蟲,恐怕耳根子別想清淨了。

朱駿絮絮叨叨地將自己的理念講了足足一個時辰,口乾舌燥地喝了杯茶:“都記下了嗎?”

“回皇上,記下了。”王吉道小心翼翼的回答,他實在是個膽小的人,就連說話,也不敢大聲。

朱駿點了點頭,揮揮手:“去吧,你列出綱要來,回到海都之後召集翰林院的官員開始編修細要。”

……………………………………………………………………………………………………………………………………………………

船隊穿過南洋,在十天之後抵達了瓊州島,這裡如今已是東

的駐地,也是劉國軒的東洋水師總兵衙門所在地,朱裡,自然是要做短暫停留的,在新建的瓊州港上,劉國軒親自帶著一萬駐留在瓊州的水師將士在港口列隊迎接,一浪高過一浪的萬歲聲響徹天際,朱駿的龍艦漸漸靠攏碼頭,搭上了舢板上了碼頭,自然又是更高的一聲萬歲聲。

朱駿的思想教育可不是開玩笑的,尤其是軍隊,這種教育方式足以讓每個士兵都對皇帝懷著赤膽的忠誠的,朱駿讓人拉來一匹馬,在水師佇列前騎著大馬檢閱了一番,這才心滿意足的被官員們擁簇進了總兵衙門。

按照常例,朱駿自然又要詢問劉國軒一番東洋水師的境況,劉國軒卻是滿腹的牢騷:“皇上,東洋水域太平無事的很,別說有別國水師,一年到頭連個海盜船都看不到,皇上給末將換個職位吧,就是去北洋水師做個副總兵都成。”

這種事朱駿自然不能答應他,東洋再怎樣無事,也要留著艦隊防範於未然,而劉國軒是大明極為出色的水師將領之一,水師學堂的軍校生倒是畢業了幾批,可是要等他們挑起大梁子恐怕還是二十年後的事。

朱駿拍拍劉國軒寬厚的闊肩:“你安心等待便是,早晚有一日,朕要巡視天下各大海洋,到時東洋水師可以做朕的護扈。”

劉國軒苦笑道:“恐怕那個時候臣已經垂垂老矣,不能再追隨皇上左右了。”

朱駿笑道:“廉頗七十都不老,你叫什麼老,朕將來還要用東洋水師去開拓大洋呢,你若是老了,朕豈不是少了左膀右臂。”

劉國軒正容道:“說到開拓大洋,微臣在瓊州聽過一些遠洋的漁民說過,不說其他大洋,就說東洋之內便由千百個島嶼,恐怕微臣窮其一生,也能全部窺探全貌了。”

朱駿自然是知道中國東海上的島嶼有多少了,倒是對這些遠洋的漁民很有興趣:“怎麼?現在漁民也去遠洋了?他們都去哪些地方?”

劉國軒道:“哪裡都去,有的向東航行十天十夜,如今江南沿海都開設了民用的船塢,大型的商船、漁船哪裡都有的賣,一些漁民買了大型的漁船,便招募水手去遠洋捕魚,那裡的魚在近海是看不到的,因此價錢也十分高昂,吸引了許多漁民出海。”

朱駿倒是覺得有趣了,繼續問劉國軒:“如今江南至兩廣的漁船有多少?江南船塢製造出來的新船夠漁民們用嗎?”

劉國軒倒沒想到朱駿愛這道道,喜歡聽些這種事,於是便開始極盡所能的講了起來:“江南有多少大漁船末將是不知道的,但是在瓊州,至少七八十艘總是有的,瓊州是個地廣人稀的蠻荒之地,江南沿海漁村無數,肯定是瓊州漁船的十倍、百倍不止,如今沿海的百姓都不事農了,要嘛是一起湊錢買船出海經商或是捕魚,沒錢的只能加入商船或是漁船去做水手,這就是百姓們常說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皇上曾經說過,海洋裡的財富巨大,如今看來,確實是真知灼見,不說買船經商,就說這捕魚,一年下來也足夠養活百來個人了。”

朱駿笑笑,突然靈機一動,對劉國軒道:“既然百姓願意出洋捕魚,你們東洋水師閒著也是閒著,倒不如在東洋水域裡在各島上都建立一些簡易的漁民歇靠點,一些商船避海風時也可以就近歇靠,這也算是為民排憂嘛,東洋水師的戰艦停在港口裡訓練也是訓練,出海去為百姓們做些事也算是訓練的一個科目。”

劉國軒道:“皇上,讓水師去建停靠的據點,這似乎?”劉國軒原本是想說似乎於理不合的,畢竟這是從古至今從未有過的事,兵便是兵,民既是民,當兵的不勒索百姓就已不錯,哪裡還有去給百姓建東西的。

朱駿神色一肅:“你們是朕的軍隊,百姓是朕的子民,民既是兵,兵亦由民中所出,只要在不耽誤訓練和戰爭的前提下做些事有什麼不對,不要再說了,你要抗旨不成。”

朱駿的臉變得比之翻書都快,剛才還是呵呵樂樂,如今卻成了黑煞一般,讓劉國軒不由的神經反彈一般的行了各軍禮:“遵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再通知一下,小弟群號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