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曆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八章: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八章: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

熙攘攘的御道大街上,這裡是皇宮門前的一條大道,允許人行走的,但朱駿還是下旨開禁了,由於這裡是文武百官上朝的必經之路,再加上離皇宮極近,城內最大的廣場也在左近,因此地皮被迅的炒了起來,一些大號商鋪的東家們紛紛在道旁破土動工,修建了一座座店鋪,如今已是極為繁華。在御道的道尾,一座佔地極大的店鋪被人盤了下來,經過幾日的施工之後終於掀開了門臉,開張的這一日,吸引了無數的商家百姓駐足觀看。

門臉前上百名持著新式火銃的錦衣衛肅立,門上的匾額龍飛鳳舞,上面的字跡卻讓人看得不太明白。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

前面加了一個‘皇家’二字自然很好理解,議論紛紛的百姓看到門前百名‘大漢將軍’自然知道這跟皇上是有聯絡的,至於什麼鐵路也好理解,海都至雲南那一段路倒是修了一段,聽說用馬拉著獨特的車廂在上面跑極其省便,最後那個公司大家也略有耳聞,現在海都那邊不是最流行融資組建公司嗎?一些與西洋人打過交道的人更是知道公司的概念,只是這三個不搭架的詞彙聯在了一起,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過了片刻之後,幾輛馬車穿開了人群,在店鋪門臉前停下,車廂裡鑽出一個精神矍鑠的華服老人,徑直在車伕的攙扶下下了車轅,進入店鋪。

“嘖嘖,那個不是海都鉅商馬仁馬老爺子們?”有眼尖的認出了老人,出一片讚歎。

這個聲音並不大,卻引起了許多人的嘖嘖驚歎,馬仁是誰?恐怕如今江南各州縣地百姓都略有耳聞的,傳說中海商會的會長,大明第一大海商,旗下數百條大小貨船,壟斷了好幾條貿易線路,說他日進金斗也不為過。

接著更多的馬車過來,以至於寬敝的御道被堵得擁擠不堪,一個個邸報中知名的人物從馬車中鑽了出來,進入了店鋪。

店鋪內的裝飾都是全新地,朱駿早已在這裡等候多時,在他的背後,一張極大的大明地圖佔據了整個牆面,在朱駿地下,幾十張長椅早已擺好了位置,已經有稀稀落落的客人進來向朱駿行了禮,安靜的坐在位置上。

待人盡數來齊了,在坐的四十多個商人大多數是大明朝排的上號的大商賈,有遠洋貿易的,有鋼鐵地,有紡織的,基本上都是各行業拔尖的人物,朱駿輕輕咳嗽一聲,開啟了話匣子:“朕這一次召諸位前來,是打算讓大家投資一項大買賣。”

朱駿說完。便低頭去端著茶盞喝茶。先給商人們一點調整心態地時間。其實這四十多位商賈地產業之中。朱駿多多少少都有百分之五至二十股份地投資。其中地金額過上億兩白銀。這可都是朱駿壓箱底地銀子。當年這些商人創業地時候。朱駿便將所有地內庫寶物能賣地賣。換得了銀子再十萬二十萬地投入各個產業。如今這些產業猶如滾雪球一般地壯大。其市值已犯了成百上千倍。畢竟是工業地初級階段。再加上國家政策對工業生產地支援。這些第一個吃螃蟹地商人如今哪個都是一方鉅富。而朱駿地資金投入也得到了極大地回報。每年地利錢就有上千萬兩白銀。朱駿如法炮製。將手上地餘錢以入股地方式不斷地輸入各個產業。若說天下最大地富豪是誰。恐怕就是朱駿了。這些人與皇上在背地裡都有些生意上地往來。由於朱駿是他們地股東。各工廠以及公司地財務預算也由朱駿委派人查驗。因此大家知根知底。商人們也清楚。這個皇上圈錢地本事層出不窮。跟著他後頭怎麼也有湯喝地。因此都打起了精神。豎起耳朵。

“皇上有什麼吩咐。一道口諭便可。小人們就是舍盡萬貫家財。也要為君分憂地。”

“是極。是極。”許多人跟著附和。

朱駿抿嘴一笑。商人地話只能信一半。他可不指望這些人真地傾家蕩產支援自己。沒有利潤地事誰幹?其實朱駿也是徹頭徹尾地商人。畢竟是從商業社會穿越來地。骨子裡仍然有著對錢財地渴望。朱駿慢慢地放下茶盞。悠然道:“諸位。若是雲南現了鐵礦。可有誰願意前去投資?”

商人們楞了片刻。感情皇上是要咱們去雲南開礦呢。許多人已經開始搖頭了。雲南開礦?哼哼。先朝廷要承包費。還要大量地資金購買裝置招募工人。這還不算。這運輸地成本就夠你喝一壺地。人家本地地礦石賣一兩銀子一噸。你摺合了運費卻要三四兩銀子。哪裡銷地出去?這種事純屬貼錢地買賣。誰去開誰是傻子。

朱駿並不惱怒。悠悠然地繼續道:“若是有一天。一噸礦石地運輸成本由原來地兩兩銀子降至一錢銀子呢?”

一錢銀子?許多人以為聽錯了,紛紛議論起來,一錢銀子什麼概念?那就是等於各地的貨物和礦產可以隨時互通有無,根本不受任何的限制。

朱駿又道:“若是朕要開一種新奇的運輸工具,原先一輛馬車載貨一噸,而新車則可以載貨成千上萬噸,原先一兩馬車從雲南到南京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而新車只需要三五天,那麼將來天下的商貿會生何等的變化?”

這一句話問出來就更動容了,世上哪有這樣的工具啊,若是如此,大明的商貿將會更加快捷,交通更加便利,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在座每一個商人的貨物不再侷限於一省一城,在海都的工廠,生產的衣服在海都的價格是一百個銅板,到了江南,也不過售價一百個銅板而已,海都的貨物隨時可以與江南本土的貨物進行競爭,而不必擔心價格過高失去市場。

朱駿終於揭開了謎底:“諸位可否願意投資這項交通工具,朕給他取名叫火車,火車要前進,必須鋪設與海都至於雲南同樣的鐵軌,若是願意集資,將來運輸的獲利每年的分紅恐怕也是不小的數目。”

商人們這才知道了皇上的真實意圖,原來是要鋪設鐵軌啊,許多人開始計算起來,鐵軌一旦鋪設,而皇上所說的火車真有這樣的運力和度,那麼每年約莫可以賺取多少銀子,毫無問,不用算也知道,這其中的巨額利潤,天下的商貨一半以上都需要鐵路來運輸,這等於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皇上,這融資該是怎麼個章程,還請皇上明示。”已經有人問了起來。

朱駿站了起來,轉到身後掛著地圖的牆壁上,手指著地圖道:“此次工程分為三條,第一條是雲南至南京的鐵軌鋪設,第二條是南京至廣州的鐵軌鋪設,第三條是自然是從武漢連線南京到雲南的鐵軌線再分出一條支線通往廣州。朕計算過,整個工程的造價過七千萬兩銀子,分五年同時施工,朝廷已撥出了五百萬兩白銀,朕這裡東拼西湊可以拿出一千萬兩銀子入股,支取鐵軌線百分之十五的分紅,諸位可有願意入股的嗎?”

許多人開始猶豫起來,畢竟是七千萬兩白銀的大工程,自己不掏個幾百萬兩也不好意思參與入股,關於火車的運力,他們是相信的,畢竟皇上如此篤定,自個兒從內庫裡拿出了一千萬兩銀子,這幾乎是皇上所能支取的流動金額的最大限。商人們猶豫的是工程實在太過龐大,所耗費的週期也太長了一些,投入這些銀子進去要收回成本恐怕不是十年二十年的問題。

“小人出五百萬兩。”馬仁第一個站出來,他是海商會會長,皇上的忠實走狗,這些年靠著朱駿這棵大樹不知賺了多少銀子,如今就算是拿五百萬兩砸到水裡打水漂他都得表這個態,否則也說不過去。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在座的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巨大利益,海都第二大海商黃信也站了出來:“小人三百萬兩。”

“小人一百萬兩。”這一次站出來的是上次爭奪金陵礦脈承包權的鋼鐵海都鋼鐵巨頭楊方,上一次金陵礦脈被機械商行搶走,楊方作為外地客商,早就憂愁著海的鋼鐵業最大的優勢就在運輸成本上,如果真的修出鐵路,有那度極快的火車,他楊方並非沒有翻盤的可能,因此無論如何他也要支援一把。

“小人一百萬兩。”

“小人八十萬兩。”

“小人兩百萬兩。”

…………

有了帶頭的,大家也都放開了膽子,報出了自己的金額,在座的都是大商賈,百萬兩銀子其實算不得什麼,皇上親自找大家來融資,就算是無利可圖多少也要給點面子不是,另一邊記檔的書記官已忙活起來,匆匆的記好各自報出的數字,開始統計。…………………………………………………………………………………………………………………………………………

有個朋友說要把火車搞出來做個試驗再融資,我覺得有點拖延時間,畢竟工業革命其實就是時間的賽跑,歐洲人獲取明朝的技術很快的,晚了一步就失了先機,朱駿知道歷史走向的人先行一步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