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曆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三章:討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三章:討賊

緬都東南三十裡。

十幾座高拱的墓冢在規制整齊的園林中寂靜的排列,這裡是埋葬緬甸王朝歷代先王的陵墓,也是此次王權鬥爭中的焦點。

守衛於此的緬甸陵軍全身披掛著白衣孝帽,內裡是緬國常見的藤甲。今天,原本輪班值守陵寢四周的陵軍全部召集起來,這支軍隊的統領阿朵眯著眼,不斷的看著天際翻滾的雲層,半炷香之後,一個士兵小跑而來,在阿朵耳畔耳語幾句隨後站回了佇列。

阿朵雙眉緊鎖,望著眼前人頭攢動的陵軍大喝道:“我們在此為先王守靈已有三四個年頭,有誰回過家一趟?”

陵軍們低著頭,目光複雜的緘默著,身為陵軍,規制是十年為一班,在這十年裡只能在陵園留守,別說回家,就是走出去一步都是絞殺之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弟兄們大好的時光都要浪費在這裡,有誰不服?”阿朵的嘴角殘酷的抽搐著,他知道陵軍們的軟肋,只要自己丟擲這個條件,這些人就會為自己誓死效忠,成為自己晉升的籌碼。

還是沒有人說話,這是祖制,沒有人敢不服。

“本將告訴你們,本將第一個不服。”阿朵抽出了緬刀,半弧形的刀鋒再陽光下閃耀著寒芒。

陵軍們驚呆了,都抬起頭望著上司,一名偏將已站了出來,手指阿朵道:“大膽,你身為陵軍大將,竟敢違背祖……”

嗤……不待偏將說完,一道寒芒已劃過偏將的喉頭,一道血箭飆射在阿朵的臉上。

阿朵並不避讓,伸舌舔了舔唇角溫熱的血液,又高高的揚起了緬刀:“還有誰不服嗎?”

“我們不服!”幾十個大膽的緬兵在佇列中大喊,整整十年大好的光陰,不能贍養自己的父母,不能照顧自己的妻兒,陵軍們當然不服。

“好,我們的機會來了。”阿朵道:“昨天夜裡,緬王的使者告訴本將,若是我們陵軍能夠入緬都幫助緬王平叛,那麼本將能夠成為城軍大將,並且賞賜白銀三千兩。”

陵軍們嗡嗡的議論起來,緬王和他們沒有多大的關係,他們最關心的是變亂是否會波及自己的家人。而且緬王的意思是封賞阿朵,和大家更沒有關係。

“都住嘴!聽本將把話說完。”阿朵大喝一聲:“到了今兒一早,王子的使者也來了,他告訴本將,若是陵軍願意幫助王子誅除逆王,本將不但能夠晉升為緬都大將,賞賜白銀五千兩,跟隨本將的弟兄們每人都可獲得十兩銀子的賞賜,而且再也不需為先王們守靈了,因為你們將全部調入城防軍。”

“到了那個時候,你們每人都可以在城外置兩畝地產,你們可以經常的見到你們的家人,沒有妻兒的也可以結婚生子,三年之後,你們的役期就能解除,你們可以回家,不需要再被強徵……”

“大家說,我們該怎麼辦?願跟隨緬王還是願意跟隨王子?”

“跟隨王子,誅除逆王…跟隨王子,誅除逆王…”

阿朵獰笑一聲,揚著緬刀吼:“弟兄們,拿起武器,跟本將入緬都。”

新始年十一月初九,緬國王子王莽白帶兵作亂,當夜攻入王宮與王軍鏖戰晝夜之久,終於將王宮徹底攻破,緬王宣佈退位,禪讓王位於王莽白。

朱駿接到這個訊息時已過了整整七天,很快,又一個聳人聽聞的訊息接踵而來,王莽白匆忙登基之後立即鳩殺緬王,而後在城中大肆搜捕王族子嗣和曾經效忠於緬王的臣子捕拿絞殺,一時間,整個緬都陷入腥風血雨。

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朱駿得知訊息之後笑了,這一天他已經等了很久,沒想到王莽白這麼快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自掘墳墓了。

“楊愛卿。”楊嗣德出班。

“臣在!”

“朕令你速速排程好糧草軍械,以一月為期不得有誤。”

“臣遵旨。”

“沐愛卿。”

“臣在!”沐天波出班。

“朕令你速速草擬好討賊檄文,定要寫上逆賊王莽白弒兄篡逆,大逆不道,緬王王莽達仁德寬厚,中正賢明,緬國上下無不感其恩德。緬甸乃我大明附屬之國,我大明絕不會姑息養奸,必發王師討之。”

“臣遵旨!”

“周愛卿。”

“臣在!”

“朕令你會同鎮撫司密調錦衣衛北上散佈謠言,謠言的具體內容便勞煩你了。”

“職責所在,微臣愧不敢當勞煩二字。”周慕白道。

“北鎮撫司指揮使扈言。”

“臣在。”

“令你的邸報司下達朕的口喻,所有邸報務必細數王莽白之罪惡,使我臣民萬眾一心。”

“還有,你分出四路探馬向北搜尋晉王李定國的主力,讓他領軍在緬北虛張聲勢,務必拖住一部分賊軍。”

“遵旨。”

“神機營沐劍銘指揮使、神勇營張有德指揮使、山地營指揮使周昌盛、水師劉二指揮使。”

“末將在。”四名指揮使紛紛站出,一字排開。

“朕令你們加緊操練,一個月後,水陸並進,隨朕親征逆賊。”

“末將遵旨。”四人一起大喝。

“諸位。”朱駿掃視朝堂諸人,喝道:“大明存亡畢功於此役,只許勝,絕不可可敗。”

“吾等順天應命,願為皇上征討逆賊,以正緬國國體。”眾臣鬨然應諾。

四天之後,一張張文采飛揚的討賊檄文出現在緬國各大城市,緊接著,緬北又傳來訊息,晉王李定國大軍順應討賊檄文,大軍還開動,緬北重鎮大其力守將阿諾投降。

訊息傳來,朱駿松了口氣,他並不怕王莽白,害怕的是整個緬甸與他為敵,這一次王莽白雖然篡位成功,又大肆捕殺異己,各地的鎮守就算不攀附朱駿恐怕也不會支援他。更何況一些城守原本就是緬王的支持者,他們害怕王莽白報復,倒向朱駿一邊是自然的,其他的城守將軍除了一些王莽白的死黨之外恐怕都是持觀望態度,畢竟朱駿雖然是外人,但也是天朝上國的皇帝,討伐王莽白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朱駿大約估算王莽白在緬甸王都的兵力為兩萬人左右,自己雖然只有四千,但武器精銳,素質也比之高了一大截,再加上緬北策應的李定國所部,勝利的機率很大。

幾天之後,緬都傳來‘新王’王莽白的詔令,宣佈緬甸正式脫離明朝的附屬地位,發,並且號令緬國所有軍馬征討大明‘餘孽’。

幾乎同時接到討賊檄文與新王詔令的緬國各地將軍鎮守們的態度卻值得玩味的很,既沒有出面支援討賊,更沒有人作出任何發兵征討朱駿的姿態。其實這些老油條們對當前的形勢通透的很,一邊是某朝篡位的新王,一邊是發兵討逆的天朝王師,一邊是緬人,另一邊畢竟是個外人。這種事還是誰都不幫的好,大家隔岸觀火,你王莽白勝了,那麼你就是緬國新王,咱們歡天喜地的去恭祝你新王登基。若是你大明勝了,那麼你就是天朝王師,咱們就提著幾籃雞蛋去犒軍,兩頭都不得罪。

(永樂年間,安南(今越南)曾出現大臣殺君篡位的事件,永樂皇帝得知後大怒,譴責篡位的大臣,並且派人護送安南國王弟弟入安南,篡位的大臣開始時很順從,但安南王子進入國境後卻派人將王子暗殺,永樂派軍征討,滅安南國,因當時安南國君沒有了子嗣,在安南國大臣們的極力奏請下,夷平安南國改為郡縣。到了後來萬曆年間出兵朝鮮抗擊倭寇,表明上國在附屬國受到威脅或者變亂時有權利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