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盛唐綠帽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7章 潤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7章 潤州

大唐文明元年八月十九,利出行。

徐敬業在揚州城外集合大軍,親自率領十多萬大軍,度過長江,攻打潤州,以唐之奇為江都留守,留守揚州老家。

“哎,可惜,可惜呀!”

看著大軍浩浩蕩蕩漸行漸遠,揚州城頭上,一聲充滿了落寞和無奈的嘆息聲傳了出來。

“魏兄因何嘆息呀,現在我軍氣勢正盛,在加上大都督將門虎子,此次南下潤州,肯定手到擒來,只是某怎麼看,魏兄像是有些不高興呢?莫非魏兄為沒有做成這江都留守,而感到懊惱不成。”看著發出嘆息的魏思溫,和他關係不錯的左長史杜求仁忍不住問道。

聽到杜求仁的調侃,魏思溫搖搖頭道“杜兄和某交往這麼長時間,何時看過某因為官職而心生忐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哦,這道奇怪了,魏兄既然不是因為官職的原因,還是因為什麼,莫非擔心大都督不成。”杜求仁心生好奇的問道。

原本只是下意識的一句話,卻沒想到,居然魏思溫卻點頭答道“杜兄所言不錯,某正是為了大都督和數十萬將士所擔心,現在武氏當權,排斥異己,朝廷百官和天下有識之士,早就對她心生不滿,而大都督此時舉起義旗,才如此輕易的得到天下之人的支援,按理來說,大都督現在最應該的是,率領大軍北上,直搗東都洛陽,如此一來,才會影響更多的人,讓天下人更加支援我們,而現在,大都督卻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顧天下議論紛紛,執意南下,豈不是自毀長城,恐怕那些原本支援我們的人,現在也對我們是大失所望了。”

聽到魏思溫此言,杜求仁無言以對,說起來,杜求仁原本也是一個比較隨和之人,換句話說,他這個人沒有多大的主見,耳根子軟,只要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他都認為可也做,之所以被貶官,也是以為這種原因替人背了黑鍋。

對於魏思溫和薛仲璋兩人的紛爭,他也是耳聞已久了,魏思溫執意要趁著現在,出兵北上,而薛仲璋卻要求現在南方尋找一個立足之地,等有了一定的根基之後,再行北上。

相對於魏思溫的建議,薛仲璋的建議更加得到了徐敬業和眾人的支援,正是如此,最後商量的結果就是徐敬業聽從了薛仲璋的建議,率軍度過長江,攻打潤州,直搗金陵城。

雖然和魏思溫是多年好友,可杜求仁心中還是支援薛仲璋的建議的,畢竟對於華夏人來說,‘攘外必先安內’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了。

雖然心中支援薛仲璋,杜求仁卻不希望魏思溫因此而對徐敬業心生怨恨,畢竟他們現在也算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如果這個時候在相互鬧矛盾的話,可就是自取滅亡了。

想到這裡,杜求仁就想要開導一下魏思溫,開口說道“魏兄,事到如今,多說無益,反正憑藉大都督現在的威勢,南下潤州,奪取金陵城,也是輕而易舉之事而已,耽誤不了多少時間,我們還是想想等到大都督拿下潤州後,該如何作為吧!”

可惜的是,杜求仁這番好意卻並沒有被魏思溫理解,魏思溫依然皺著眉頭的說道“杜兄,如果僅僅是因為南下或者北上的話,某也不便多說,可還有一事,卻讓某心中徹夜難眠,憂心不已呀!”

“哦,還有一事,究竟是何事,讓你如此憂心。”杜求仁好奇道。

“自古以來,雖然用兵之道猶如流水,不能拘泥於形勢和陣法,可萬變不離其宗,這行軍打仗的根本確實存在的,面對強敵,弱勢一方肯定要集中力量,想辦法利用各種優勢來消耗敵方的力量,就像現在,聽說武媚娘調撥了三十萬府衛的精銳南下來對付我們,雖然我們現在也擁有兵丁二十多萬,可這二十多萬畢竟大多數都是未經訓練的農夫,說他們是烏合之眾,一點都不誇張,現在想要憑藉二十多萬的農夫,抵抗三十萬精銳大軍,原本就是一件極為困難之事,而大都督卻分兵而行,這豈不是以弱敵強嗎,每每想起此事,某這心中就憂憤不已,可惜,大都督卻聽不進某的勸誡,依然一意孤行,讓某也無可奈何呀!”

魏思溫說道。

“這........這,魏兄,這真的有你說的這麼誇張,朝廷雖然派來了三十萬大軍,可聽說領兵整日乃是李孝逸,此人雖然也算是將門之後,還是李唐王室,可聽說他膽小如鼠,別說行軍打仗了,恐怕他敢不敢前來還是一回事,而大都督卻不一樣,大都督乃是將門之後,當年也在邊軍隨著諸位將軍打過突厥人,不可能會因為兵力少就失敗吧!”

魏思溫的話,將杜求仁也嚇了一跳,半晌後才自我安慰的說道。

“嘿嘿嘿,但願吧!”魏思溫依然皺著臉道。

.............................

徐敬業率軍出征後,三天時間就帶著十多萬大軍順利度過了被視為天險的長江,雖然明知道徐敬業反叛,當地官府也加強了沿江的看護,可面對十多萬大軍,區區千餘人的縣府兵,又能其得到什麼作用,徐敬業只是派遣了三千人,一個下午的時間就打敗了江邊的唐軍,而那千餘人唐軍除了逃走了數百人之外,被徐敬業大軍斬殺了兩百多人。

如此一場開門紅,也給徐敬業大軍的士氣帶來了極大的提高,自此開始,一路南下,徐敬業大軍在潤州之地可謂是如履平地,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無論大城還是小城,就沒有能夠阻攔他們兩天以上的。

八月底,距離徐敬業南下潤州不足半個月時間,潤州大小城池,除了潤州城之外,全部淪陷,幸而,徐敬業雖然反叛,卻還算有所顧忌,並沒有縱兵傷害百姓,整個潤州之地,還算平穩。

“李使君,聽說這徐敬業乃是您的侄子,不如您向他喊話,讓他繳械投降算了,也省的我們如此勞累不是。”站在潤州城頭,看著城外那黑壓壓一片數不盡的人頭,段簡就感到眼前一片發暈。

都說人一過萬,無邊無際,段簡也不是沒有見過大場面的人,當初在嶺南建州,後來的揚州城,他都是經歷過幾次大戰的人了,可以說也從閻王爺那裡逃過了一次,可這種十多萬人聚集起來的場景,他還真的是第一次見過。

在建州之時,他是勢大一方,麻草等人都是躲在建州城中,所以,他見到的人就是他麾下的數千人,而揚州之戰,更是讓人無語,從頭到尾,他就是看了看戰場,還是趁著天黑,後來的一系列行動,都是他躺在病床上制定的,真正的廝殺場面,他也沒有看到,而這一次,他終於看到了真正的古戰場的恢弘場面了。

至於說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那就很容易解釋了,在得到命令,讓他協助李孝逸平定徐敬業叛亂後,他就和溫玉榮,周興等人商量如何行事,經過一番商量後,最後他們認為,如果徐敬業真的放棄北上,而是決定南下的話,潤州,這個僅僅和揚州一江之隔的地方,就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不僅因為潤州距離揚州最近,還因為潤州是一個富庶之地,不僅和常州相連,也和金陵距離很近,可以這麼說,拿下了潤州,徐敬業就有了一個穩定的橋頭堡,進可攻退可守,方便異常。

而想要阻止徐敬業實現這個目標,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幫助潤州抵抗住徐敬業的進攻,當然了,憑藉潤州本身的能力肯定是不行的,而有了段簡的支援,那就有很大希望了。

有了這個目標和想法後,段簡就在蘇州招募了一萬多將士,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潤州,為了不被徐敬業發現,他們一行極為神秘,就連進城也是分了好幾批,現在,徐敬業大軍終於來了,而段簡他們的所有佈置也終於可以用上了。

聽著段簡的話,潤州刺史李思文有些無奈的搖搖頭,如果換一個人這麼說的話,他肯定要勃然大怒的,就算不拔刀相向,也會橫眉冷對,可對於段簡,他卻絲毫生不起氣來。

無論是從段簡的脾性來說,還是段簡千里救援的恩情,他都不可能因為一番話和段簡翻臉,再說了,段簡所說的也是事實。

潤州刺史,李思文,確實是徐敬業的叔父,只是,正是因為有這個身份存在,讓李思文極為尷尬,李思文是極為忠心於朝廷的,在他看來,無論朝廷怎麼變化,我只管做好我自己的事情,那些大事情,都有大人物來處理,他們這些小人物只要管好自己和處理好自己的責任就行了,所以,在當初徐敬業造反的訊息傳來之後,還是他第一個上報朝廷的,也正是因此,才讓徐敬業的造反,從暗地裡變得眾人皆知。

“這個孽畜,實在是有損我徐家名聲,如果英國公知道他如此不孝,當初恐怕就要親手處決了他,也省的現在為我徐家招惹如此巨大的禍患,聽說朝廷已經下令將老國公的爵位給罷黜了,還將那孽畜的父祖的棺木全部劈開了,讓屍骨暴曬於烈日之下,實在是悽慘無比,經此一役,我徐家恐怕距離家毀人亡也不遠了。”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思文是咬著牙的,可見對於徐敬業的造反,心中是多麼的痛恨。

“哎,李使君何必如此,人命自有天定,徐敬業是徐敬業,李使君是李使君,某相信朝廷不會忠奸不分,只要我們能夠將徐敬業大軍拒之門外,不要說怪罪,恐怕朝廷還要封賞李使君呢?”段簡道。

“哎,封賞就算了,某也不敢奢求,只要求朝廷不要因為這個孽畜而連累我徐家,某就謝天謝地了。”李思文嘆道。

“大都督,聽聞這潤州刺史,乃是您的叔父,不如您寫一封勸降信,讓他主動開門投誠,如此一來我們豈不是省了許多力氣,也好早日轉道金陵,穩固根基。”

相對城中的人心惶惶,城外的徐敬業軍中卻顯得極為熱鬧,而大帳中的眾多將來,也在喝著酒,談著事情。

“哼.....”

聽到駱賓王的話,徐敬業一口將碗中的酒水給喝了乾淨,隨意的用手抹了一把沾滿了酒水的鬍鬚道“觀光有所不知,那李思文性情古板,極為迂腐,雖然是某的叔父,卻從小對某極為不屑,認為某性格跳脫,不是良人,甚至在當年啊祖準備讓某繼承爵位之時,他也百般阻攔,如果換一個人的話,某還有勸降的想法,對於他,你們都死了這條心吧,今日且痛快一晚,明日一早,大軍攻城。”

有了徐敬業這番話,眾人也不再抱著勸降的想法,再說了,對於他們來說,這潤州城和其他縣城也毫無區別,雖然城牆高了一些,卻又怎麼能夠抵擋得住他們十多萬人的攻擊,至於城中的千於府兵,就更加不被他們放在眼中了。

有了這種想法後,眾人很快就沉浸在了享樂的氛圍中,特別是在一輪伶人歌舞後,那伶人非常乖巧的走到他們身邊開始服侍他們之後,這晚宴的氣氛達到了頂峰。

徐敬業等人享樂,也沒有忘記一般的士兵,雖然十多萬人的東西不好找,可徐敬業還是派人搜怪了附近十多裡村莊的所有肉食,雞鴨鵝,牛羊.....等等,只要是肉食,全部被徵集了過來,讓十多萬人也好好的享受了一頓。

這個夜晚,徐敬業大軍中的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會有人趕來偷襲他們,不是他們沒想到,而是想到了也不認為有人會做到,可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巧合,往往認為做不到的事情,往往最能夠成功。

就在徐敬業大營中的所有將士們都在狂歡的時候,距離他們不遠處的地方,一群人正悄悄的埋伏在這裡,一聲不響的注視著他們的大營,彷彿一群緊盯著獵物的狼群一樣,眼中放射著駭人的精芒。

求收藏,求推薦,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