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歐第一VS東歐第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歐第一VS東歐第一

卡累利阿地峽以東近二十平方公里的區域,已經變成了鐵木辛哥設下的巨型兵營。

不錯,鐵木辛哥蘇聯近代名將的美名源於和德國合作取得的那場波蘭大勝。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碌碌無為的酒囊飯袋。

若不是德軍閃電戰的光輝太過耀眼,以鐵木辛哥在波蘭戰役中穩打穩扎的戰術,要是放在上一次世界大戰裡也絕對能夠堪稱是貨真價實的名將。

一個個成三角錐型的出擊陣地,從卡累利阿地峽最北部的芬蘭灣,順著連綿不斷的窪地,平原,森林,谷地,河流,一路延伸至卡累利阿地峽最南端的拉多加湖。連營不斷,連綿不絕。

密密麻麻的蘇軍部隊,如同蝗蟲一般,湧上了本就不多的幾條大型公路上,蜿蜒盤踞,虎視眈眈。

而在他們的後方,還有著數量更為巨大的後繼部隊,正源源不斷的向前沿彙集。

鐵木辛哥,這位功下了波蘭東部,當今蘇聯戰功最大的名將,在進攻了一週的試探性出擊後,已經摸清了芬軍部署,擺好了畢其功於一役的架勢。

在他的前任梅列茨科夫上將,率列寧格勒軍區35萬大軍對曼納海姆防線窮追猛打近一個月後,芬蘭剩下的有生力量已經大打折扣。

現在,列寧格勒軍區那些疲憊的部隊倒是已經撤下來修整了,可芬蘭的軍隊卻沒有機會得到同樣的喘息之機。

鐵木辛哥如今擁有的,是整裝待發,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編制健全,從屬於基輔軍區的兩個集團軍,近20萬新銳之師。外加斯大林從其他軍區增調給他的20個炮兵團,15個航空兵團,以及24個“炮灰師”。

這個時候,鐵木辛哥需要做的其實並不難。

那就是持強凌弱,以泰山壓頂之勢,用人海戰術堆垮芬軍搖搖欲墜的曼納海姆防線!況且,他的部隊無論從裝備水平,還是火力支援能力,都完全碾壓芬蘭這個小國的軍隊。

在鐵木辛哥看來,即便芬軍再頑強,最多也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延緩毀滅日期到來。在這種完全不對稱的戰爭中,國力不濟一方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進兩個月來,曼納海姆防線所依託的地理優勢早已殘破不堪。卡累利阿地峽中部的森林,在戰火中幾乎損失了一半以上的面積。那些芬軍此前節節抵抗的高地與小土坡,更是在蘇軍的炮火中被削調了整整一層!

隨著後繼部隊的不斷就位,加之戰略物資也透過德國工程師當初援建的高速鐵路,公路,調往前線。鐵木辛哥麾下的軍團,已經膨脹到了一種恐怖的規模。

算上梅列茨科夫為他留下的近30萬殘部,斯大林為他調來的25萬炮灰,鐵木辛哥可以直接指揮的兵力,已經超過了70萬之巨,直逼芬軍現有總兵力的10倍及以上!

而這80萬大軍的精華,也就是基輔軍區的新銳部隊,全被鐵木辛哥調集在了卡累利阿地峽以東的巨大出擊陣地群中。一座座可以容納整師部隊的巨大軍營,屯放無數殺人物資的倉庫,鐵木辛哥都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修建完畢。

在這片陣地群裡,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後方駛來的車隊,與匯流到此的不同番號。與一個月前不同的是,現在到來的每一個番號,都意味著一支貨真價實的滿編軍團。他們沒有減員,彈藥充足,躊躇滿志,隨時都可以填往任何戰區作戰。

鐵木辛哥相信,只要他一聲令下,芬蘭人必會蘇軍新一輪在排山倒海,延綿不絕的人海戰術下,徹底喪失鬥志。

我們有的是人口,有的是兵力,有的是後備力量。和蘇聯作對,就得認清這殘酷的現實!

“鐵木辛哥司令,斯大林主席發來電報,催促我們儘快發起總攻。”在鐵木辛哥的前線指揮部裡,他的政委急切提醒道:“先不說我們所處的國際局勢一直在惡化,就說這場戰爭每多拖一天,蘇維埃的政治影響力就會下降一分。再這麼不溫不火的打下去,只怕還沒等我們為拿下芬蘭發起總攻,迫切的總書記就又要換帥了。”

身為梅列茨科夫繼任者的鐵木辛哥,自然知道斯大林對勝利有多急不可耐的想要獲得。他不顧召回身為自己親信的梅列茨科夫所損失的威信,也要堅持換人,足以說明他現在有多看重對芬戰爭的勝利。

換在以前,哪怕是派遣的人再無能,只要是他斯大林親自派的,他就打死也不會撤換。因為在他看來,換人就是在承認自己一開始做錯了決定。

可現在,斯大林換帥了。而且是令行禁止,以最快的速度撤下了梅列茨科夫上將!

僅憑這一點,鐵木辛哥就能推測出,斯大林內心的焦躁程度到底有多強。因為要是換做別的事,他一定會堅持讓自己親點的親信一幹到底。

對自己這位已經搭班許久的合拍政委笑了笑,鐵木辛哥既像是在安慰他,又像是在安慰自己道:“放心吧,新的進攻計劃早已制定完畢,進攻重點也在一週的試探中確定好了。總書記想要的大舉進攻,我們現在就能做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不太擅長作戰部署,臨陣指揮這類軍事技能,不過政委對行軍作戰的基本常識還是有的。正兵以勢壓人!憑著他與鐵木辛哥從基輔軍區帶來的這批善戰之師,沒道理打不過輪番作戰負荷不堪的芬軍餘部。

點了點頭,政委習慣性的為鐵木辛哥攤開了作戰地圖。

親自為鐵木辛哥標註繪圖,陪同他作每一次作戰計劃的最後圖上推導,已經成為了兩人的默契。

很快,鐵木辛哥就在政委的幫助下,在地圖上完成了一場粗略的推演。

“沒有問題!”完成了第23次推演確認的鐵木辛哥再一次確認道。

緊咬著牙關,鐵木辛哥用食指戳著地圖上一個紅圈重點標註的地段,一字一頓道:“只要拿下這裡,就算曼納海姆防線的其餘地段再怎麼堅守,也阻擋不了我們造成的致命突破。一旦我們的突破向兩翼蔓延,芬蘭人也就完了!”

順著鐵木辛哥戳住的位置,政委看見了那個讓鐵木辛哥反覆確認的突破口——維堡地區!

實際上,鐵木辛哥的戰略完全正確。一旦蘇軍攻克維堡,就意味著曼納海姆防線被徹底切開。接下來,失去了天險地利的芬軍,必然不可避免的潰敗。

而在鐵木辛哥一心想要攻佔的維堡前方,駐紮著遠道而來的瑞典援芬志願軍全部的一個師兵力。

這場即將展開的對決中,蘇聯一方是東歐第一強國,瑞典一方則為北歐第一強國。

兩強相遇,將決定蘇芬戰爭的走向,甚至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