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冤枉人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冤枉人啊

芬蘭不出所料的投降了,在曼納海姆防線徹底崩潰,北歐軍敗的敗,跑的跑後,芬蘭政府全盤接受了莫洛託夫的《莫斯科停戰協定》,割地求饒。

蘇聯雖然最終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卻因為當初對芬蘭的抵抗估計過低而出盡洋相。

開戰之初,蘇聯方面認為芬蘭不過是個小國,國力不強,軍力薄弱,從而指望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而這種錯誤估計最終則導致蘇聯紅軍倉促出兵,麻痺輕敵,準備不足,沒能在戰爭開始時就投入決定性力量,從而被枕戈待命的芬軍利用地理優勢打了個灰頭土臉。

蘇聯原定計劃一個月徹底結束的戰爭,硬是被一拖再拖,延長了三倍有餘。而最後的結果,也只是勉強達到了蘇聯高層內心底線的基礎目標,而非一開始打算的完全吞併芬蘭全境。

毫無疑問,蘇聯最開始是打算徹底從地圖上抹掉芬蘭這個國家的。這一點,作為斯大林外交代表的莫洛託夫在柏林對萊因哈特也早有闡述。

大話早就放了,可現在卻沒有實現,這就讓斯大林在萊因哈特面前顯得很是尷尬。

這戰爭打完,芬蘭居然主權得保,只是失去了部分領土。當初,他斯大林可不是這麼對萊因哈特說的啊。

照他當初的話,就是一週準備,兩週進攻,三週掃蕩,四周大成的決勝流程。那狗日的萊因哈特,還看上去一臉崇拜的專門拿出個私人筆記本,親自書寫記錄了下來。

現在真是要多丟人有多丟人。斯大林有些後悔,當初自己怎麼就沒攔著萊因哈特做記錄。哪怕是以秘密條約,不便記錄之類的藉口,也應該阻止下來的。

最讓斯大林難以接受的,還不只是丟人這種事!

此時萊因哈特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已表明自己完全有能力閃電式地摧毀十分強大的敵人。可他麾下兩大軍區的主力聯手,進攻小小一個芬蘭,居然還得遲遲緩緩的拖上三個多月。

誰強誰弱,幾乎一看便知!

這還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這麼一來,蘇聯在國際上被譴責不說。就連在德國這樣的合作伙伴面前也抬不起頭來,不得不在許多合作上讓步。

畢竟蘇聯和德國已經接壤了。要是按蘇軍在芬蘭戰役中的表現來算戰鬥力,真得罪了德國後,拿什麼去抵擋德軍的閃電戰。

若是三個多月前,斯大林或許對自己龐大的軍隊能抵禦德軍這件事有足夠信心。並且他但是還相信,以蘇軍之戰力,哪怕未來要進攻德國也未嘗不可。

可現在,他只祈禱蘇德不要起矛盾,至少短期內千萬不要爆發衝突。他要改造自己手下這支疲軟脆弱的軍隊,他要讓已經在全世界面前出醜的軍隊,不至於繼續出醜下去。

為此,他需要時間,需要穩住一切不穩定因素,好安心發展自身。

克裡姆宮內,被斯大林召見的莫洛託夫一聲不吭的望著這位沉默的領袖。

直到許久後,彷彿回過神來的斯大林才對早已侯在一旁的莫洛託夫開口道:“戰爭結束了,外界各國........有所什麼嗎?”

“英法等國還是一如既往的指責我們,沒有什麼新花樣。”莫洛託夫一條條的回憶道:“.........至於德國,他們的官方發言是,德國政府為戰爭結束而慶幸,為蘇聯和芬蘭兩國聽從他們建議而和解表示欣慰,並表示他們願意為歐洲的長遠和平而努力。”

這還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既然德國領導人一向為世界和平而慶幸,那你們為什麼要陳兵丹麥邊境?

至於蘇芬兩國聽從德國建議而罷兵言和,這不瞎扯淡嗎?明明是兩邊都打痛了,都不想再打下去了,關德國建議什麼事?!

“德國人私底下怎麼說?”斯大林也懶得聽這番外交官的鬼話。在他看來,德國既然還在與蘇聯合作,對於這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補充秘密條款中商量好的,現在又中途停止的戰爭,有什麼看法。

斯大林沒有猜錯,萊因哈特的確還私下傳話過來了。一旁的莫洛託夫很快就接著道:“總書記,德國元首讓他們的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傳話過來。”

“他傳的什麼話?”斯大林一邊抽著大菸斗,一邊急切的問道。

“萊因哈特傳話說........”莫洛託夫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他認為,之所以出現今天的這種狀況,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高階指揮官無能,要是換做他們的高層將領,絕對不會打的這麼爛。還說他為您感到惱怒,建議您宰掉這場負責指揮的高層們,換上一批更忠誠勇敢的將領。”

“宰掉他們.......”斯大林苦笑一聲:“難道他給我提供缺掉的指揮官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斯大林搞不清楚萊因哈特到底是嘲諷自己還是吹捧自己,亦或是另有打算。不過對於他自己手下這些指揮官,他倒是的確挺不滿的。

為什麼蘇聯的指揮官就不能像那些德**官一樣,打出以少勝多的戰爭呢?別說以少勝多,只要以多戰少能贏得漂亮點也行啊.......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不只是蘇軍上層指揮官無能,軍隊作戰素質不高一類的主觀原因。

這一切與芬蘭湖泊縱橫,森林茂密,人煙稀少,交通不便,氣候嚴寒等環境所形成的客觀因素,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芬蘭的地理環境,根本就不利於蘇軍重裝備、大兵力的行動,反倒適合於芬蘭軍隊輕裝備、小兵力的使用。而不熟悉芬蘭密林複雜地形的蘇軍部隊,常常因機動受限,不便展開,導致首尾難顧。

而熟悉當地環境的芬蘭軍隊則可以發揮其滑雪特長,避免正面作戰,以小分隊廣泛進行伏擊戰、阻擊戰,化整為零,分散糾纏,伺機偷襲蘇聯紅軍的翼側與後勤。

面對打定主意避免正面大規模交鋒芬蘭遊擊小隊的無休無止襲擾,面對芬蘭狙擊小隊不定時間地點的狙擊。蘇軍更本無法快速推進,亦不能取得任何大型戰果。

而且哪怕有梅列茨科夫與鐵木辛哥還算有能耐的大將,蘇軍的基礎軍官卻也大多都是忠於斯大林而不懂指揮戰爭的青壯派。這些基層軍官,根本無法很好的指揮部隊。稚嫩的他們甚至連一個大型戰場觀摩團都不會保護,以至於讓芬軍的西蒙狙擊小隊一次性端掉了3個師的骨幹指揮官。

要獨獨怪罪這兩位蘇聯大將無能,還真是冤枉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