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章 地中海之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章 地中海之鷹

義大利空軍其實很勇敢的,只是墨索里尼這位領袖大人一直不重視而已。

不過,萊因哈特空軍現在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最後還是的歸功於萊因哈特這位“重視”盟友情誼的德國元首。

早在西班牙內戰時的空中交鋒裡,萊因哈特就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當時,德國空軍剛剛起步不久,派去西班牙的戰機數量也十分有限。

結果呢,德軍這邊把戰機和飛行員當寶貝,一同前去支援西班牙國民軍的義大利,居然還在用300航速的雙翼機愉快的送人頭!

再怎麼財大氣粗,也不能這麼個玩法啊?!更何況,義大利哪裡算財大氣粗?

就和打英雄聯盟或者王者榮耀一樣,雖然你們隊伍已經佔據了優勢,可你的隊友卻反覆不斷的跑去送人頭,鼓舞對面士氣,換做誰看著也該急的罵娘啊。

於是,實在看不下去盟友送人頭的萊因哈特,早早的就搞了個德意空軍聯合開發的專案,準備拉這位兄弟一把。

結果呢,義大利“偉大”的領袖先生不願意領這個人情。他想當然的認為,接受了人情就讓義大利在德國面前低了一頭,這怎麼行呢?

意大利王國要的是和德國平起平坐,而不是當德國的跟班,以小弟的身份參加國際爭鋒。

於是,聯合開發專案一拖再拖,直到前段日子墨索里尼相通了找萊因哈特要坦克圖紙時,這個空軍合作的專案才被重新啟動。

當然,萊因哈特也不是沒有小心思的好好先生。在於義大利這位盟友的合作中,他刻意留了一手,沒有把坦克圖紙交付義大利。而是選擇性的只在空軍以及海軍方面與義大利展開了認真合作。

畢竟,義大利可是在歷史上兩次反水背叛過德國的鄰居。讓這個鄰居擁有了強大的陸軍實力,對德國也並非全是好處,甚至,弊大於利。

說不準哪天擁有了豹式坦克的義大利又想反水了,來個裝甲突襲,閃擊德國南部。那樣的話,還真的讓人傷腦筋。

別讓鄰居的陸軍太強,這是任何一個政治家都應該考慮的問題。即便是盟友之間的合作,也不能觸及這類核心利益!

“陸軍開始準備吧,空軍也立刻開始排程。”墨索里尼用不容商量的語氣命令道:“海軍那邊,已經扣押了一艘英國的郵輪,並擊沉了一艘地中海上遊弋的英國驅逐艦。也就是說,戰爭已經打響,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著急不行啊,別人萊因哈特都快打完了,偏偏是自認為最野心勃勃的墨索里尼,卻還一直沒有動靜。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形容的就是墨索里尼現在這種情況吧。

實際上,墨索里尼在下令參戰的同時,還不忘照理給萊因哈特匯去一張清單。

在清單中,墨索里尼闡明觀點道,在義大利未來對法國擬定的停戰條件上,必須讓法國交出包括南部領土,科西嘉,突尼西亞,已經法屬索馬尼在內的土地,讓給意大利王國。

而萊因哈特的回覆也很客氣:“打下來的都歸你,沒打下來的領袖自己去和法國人談,相信他們也不敢拒絕。”

在萊因哈特的回覆中,這位德國元首抱著看熱鬧的心情,建議墨索里尼先按照義大利的戰略打一仗,等把法國打痛了,看法國人拿什麼拒絕義大利的要求。

而墨索里尼一想,覺得萊因哈特的話也在理,於是就氣勢洶洶的準備先痛揍法國人一頓再說。

儘管法國此時已經被德國基本擊潰,但“謹慎”的墨索里尼還是投入了整整32個師的重兵,從勃朗峰到地中海的200多公裡的戰線上發起多線進攻。

不過,還不等義大利的軍隊打出戰績,他們還沒來得及召回的,或在海上航行的,或停靠在外國港口的船隻,就被英國迅速扣押。也就是說,戰爭尚未打響,義大利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商船。

這種錯誤,放在其他國家是絕對不會犯的。偏偏就是意大利王國,犯了這麼一個大錯,搞得本國商船未能收到及時警報而被扣押,造成了及其嚴重的惡劣影響。

........

“看來義大利的那位領袖先生,終於還是忍不住動手了。”在得知義大利連動員都沒有進行,商船也沒有召回,便稀裡糊塗的宣了戰後,一向話多的萊因哈特竟然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麼評價。

看著一臉壞笑的萊因哈特,他身旁的羅斯一臉不解的問道:“怎麼?元首您認為意大利人不應該現在動手嗎?”

雖然不曉軍事,但羅斯也明白,義大利出動35個師的精銳武力,對付法國南部那點殘兵敗將,勝算理論上還是很大的。

或許義大利根本就不需要動員呢?

至於那些別扣押的商船,那位義大利領袖不是也已經解釋過了嗎。等勝利以後,投降的法國自然會讓出一些商船來補償意大利王國。

“義大利不止現在不應該動手,他們就永遠都不應該動手。”萊因哈特笑著對羅斯點評道:“就算從我們聯盟的角度來看,義大利動手也應該是在東非一帶發起進攻,而不是來法國和我們搶奪勝利果實。既然他們既不願意與德國商量長期戰略,又不願意聽從我們的建議,那就等著出醜吧!”

雖然萊因哈特在信中建議墨索里尼把法國痛揍一頓,好讓法國聽話投降。可實際上,他等的卻是法國把義大利好好修理一遍,好讓這個不太好的自負盟友,學到一點教訓。也讓他們知道,德國的勝利不是撿來的,也是硬生生打出來的,以後再想和德國談條件,他們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等著看吧,法國只需要再往阿爾卑斯山那邊加調3個師,意大利人就該哪裡來的,回哪裡去了。”萊因哈特毫不懷疑的預測道。

當然,事實上,法國也確實加調了一個軍前去應付義大利的投降。領軍的,正是法國新晉名將——貝朗特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