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三章 法國不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三章 法國不面

面對一看就知道是來瓜分法國,索要戰利品的墨索里尼。說真的,萊因哈特自覺得還真不好應付。

倒不是說他的臉皮沒有墨索里尼厚,交流起來更吃虧。

相反,自認為臉皮天下第一厚的萊因哈特,真正擔心的,恰恰是墨索里尼臉皮會不會太薄了,面對不了當下的事實。

以萊因哈特私底下謀劃那場即將展開的計劃來說,此時此刻,是絕對不能再進一步讓意大利人得罪法國的。

你說你要是打贏了法軍,那我分你點戰利品,分你點土地,都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你義大利以多敗於少,根本就是打輸了。要不是德國及時與法國簽訂停戰協議,說不定貝朗特已經一路平推,攻入你們義大利的國土了。

這種情況下,如果說打贏了墨索里尼的要求,把法國南部都給了他,先不說被趕到南部的維希政權會怎麼想。

就是普通的法國民眾,估計也不可能在感情上接受這等結局,讓一個被自己軍隊完虐的垃圾,跑來瓜分自己的土地。

再者,義大利若是過多的瓜分法蘭西,不也等於是讓法國民族英雄貝朗特創造的那場勝利,變得毫無意義了嗎?

要知道,貝當之所以能在德國眼皮子底下,把貝朗特這種已經出名的重要人物送去非洲,建立海外勢力,如果不是萊因哈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選擇裝糊塗,恐怕貝當的小算盤,打起來也不會那麼容易。

幫助維希法國開發阿爾及利亞油田,放任貝當把一位名將以及3個師的本土軍隊送往阿爾及利亞,這些都是早就被萊因哈特算計在內的一個巨大圈套。

想要重建國聯,想要打贏二戰,萊因哈特就不得不利用起比歷史上第三帝國更多的力量。

法國戰役之前,萊因哈特選擇拉攏了挪威,把這個原本歷史時空中第三帝國的敵人,變成了如今的鐵桿盟友。

為此,萊因哈特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個盟國。他還比歷史上少損失了大量海軍主力戰艦,而且沒有放跑本來可以溜掉了英法遠征軍,進一步削弱了英國原擁有的本土防衛力量。

而現在,萊因哈特下一個想要大力拉攏的盟友,也已經出現了。

那就是貝當的維希法國,以及法國強大的海軍,貝朗特麾下潛力巨大的法屬殖民地軍隊!

可以想象,當法國那支世界第五的海軍,加入到德版同盟國的陣營,已經殘缺不全的英國本土艦隊,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勝算打贏英吉利海峽防禦戰的。

而一旦貝朗特麾下的法國非洲軍團,選擇了與德版同盟國合作,那未來隆美爾在非洲可以指望的盟友,就不僅僅是那群不靠譜的義大利友軍,還將有一代名將貝朗特的法國大軍。

要知道,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講,為了滿足墨索里尼而得罪看似已經頹廢的維希政權,都是與萊因哈特本願相違背的。

雖說萊因哈特是暫時穩住了日本,可是,連日本都敢欺負的法國,難道真的像他們以為那樣,就是外強中乾的垃圾嗎?

如果只單純的看二戰德法戰爭的結局,那麼我們可能就要被法國人的如意小算盤給矇蔽了。

其實二戰時期的法國綜合實力並不弱,只是過於懼怕戰爭,導致對德國一再忍讓,也導致自己備戰不力。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可是鉚足了勁和德國幹架,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凡爾登戰役的以命相抵,就是要報普法戰爭的仇。

雖然法國也在凡爾登戰役中吃了大虧,但最終還是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可是這樣的勝利究竟值還是不值呢?

法國人幾乎損失了他們一代的年輕人,並且戰爭所及之處可謂是寸草不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當時法國來說,大仇已報,接下來他們想要的,就是安安穩穩過日子。

再加上一戰法國損失慘重,基本一代年輕人死於戰場,人民對於失去親人十分痛苦,全國上下普遍陷入了厭戰情緒,這就導致了法國國內政不穩,所以不論是法國政府,還是法國人民,都不願意再捲入戰爭當中,因為戰爭帶來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但法國人很清楚,德國力量沒有被摧毀,只是被暫時束縛,他們隨時有一天又會爆發,再加上美國和蘇聯人的推波助瀾,所以法國人必須尋找同盟保障自己的安全。

想來想去呢,雖說法國身後已經有了一群弱國跟班了,可還是不如找個大哥安全。

於是法國就跟當時的超級大國,跟英國好上了。

至於美國暗中幫助德國,這也並不是空穴來風。

早在一戰剛剛結束時,美國拋開凡爾賽合約自己建立了華盛頓體系,便是要對自己的實力進行了加強,其中在海軍艦船的噸位上更是將自己和英國強行對等。

其後,美國聰明的沒將德國扼殺,而是貸款支援,讓它充當歐洲大陸上的一顆火星,隨時可能將歐洲大陸點燃。

而美國是不會擔心德國這顆火星波及到自己的,它大量對德國進行了貸款,任由其陸軍和空軍進行發展,原因想必也可以猜出一二了。

就算德國用陸軍和空軍將歐洲打翻天,但如果沒有強大的海軍,德國拿什麼來對付美國,靠他們的坦克開過大西洋在美國東海岸登陸嗎?

各國暗中支援德國,加上魯爾一戰失敗後,法國再次深感與德國硬碰硬有多部明智,於是他們的態度開始轉變,開始用一戰的成功秘訣修建起了馬奇諾防線。

打不過你沒關係,只要你也打不過我就行,這便是法國的小算盤。

可惜,德軍越過了馬其諾防線,直接抄了法軍後路,滅了他們的主力,於是才有了後來的法國投降。

但實際上法國真的輸了嗎?

並非如此!

法國實際上完全是在兩頭下注,一邊是貝當政府跟隨德國的維希法國政府,另一邊是戴高樂那邊跟隨英國的自由法國政府。

在如今這個時空中,他們甚至搞出了第三方勢力,也就是貝朗特的阿爾及利亞大軍。

所以,無論這場戰爭最後,英國與德國到底是誰贏誰輸?

法國,都將是戰勝國!

與其說這個國家太弱,倒不如說他們根本就沒下定決心,投入最大實力面對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