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四章 都不傻(加更求打賞,求推薦,求月票,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四章 都不傻(加更求打賞,求推薦,求月票,求訂閱)

英國,倫敦。

丘吉爾又何嘗不知道墨索里尼對埃及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動進攻。

可是,如今的丘吉爾,卻沒辦法在為北非調去更多的援兵了。

英國遠征軍在敦刻爾克的失敗,直接導致英國陸軍的二十萬精銳付之東流。

如今,陸軍的王牌部隊一股腦的都進了德國戰俘營,而隨著法國政府的投降以及維希法國的建立,丘吉爾利用聯合法國人打敗德國的計劃,也宣告了徹底泡湯。

現在的整個英倫三島,滿打滿算也只剩下兩個師的正規陸軍,而且不但缺槍少炮,連人員也不足額。

丘吉爾很清楚,就這點部隊,還不夠擔任第一衝擊波的德國部隊塞牙縫的。

英國一直保持職業軍制度,因此,英**隊的數量並不多。

但是在二戰期間,面對強大的德國,英國也不得不緊急擴招軍隊。

有人或許會舉例說,在另一個時空裡的二戰結束時,英**隊的數量足足達到了570萬,夠多了吧。

可是,英國的情況與其他國家實際上是不同的。這570萬軍隊也不全是英國人。

英國擁有龐大的殖民地,另一個時空中570萬大軍的最終數字,是以成功從敦刻爾克撤回的大軍不斷擴充,再加上各地英屬殖民地部隊的數量。

但殖民地的軍隊再多,也不能夠解決這個時空中丘吉爾的燃眉之急。

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

再者,調動殖民地的部隊,同樣是需要慎重考慮的。

那些殖民地部隊,可不是說調動就能調動的,這些部隊可是保證殖民地穩定的柱石,是穩當大英帝國海外利益的根本!

而現在,日本正在東亞橫行肆虐,特別在這種關鍵的時刻,要是緬甸和印度的英國殖民地再出一點亂子,那丘吉爾這個首相也就真的當到頭了。

大英帝國之所以能夠繁榮昌盛,所依靠的正是這些廣闊殖民地所帶來的財富。

英國人,就是一直靠著在這些殖民地搜刮到的財富,維持著自己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

要是失去這些殖民地,大英帝國經濟發展立馬就會停滯,而它也將會立即淪為歐洲二流國家,這可是高傲的英國人絕對不能忍受的!

雖然丘吉爾下定了決心,絕對不能失去英國海外的殖民地,但是英國本土的防禦又何嘗不重要呢?

面對這兩難的選擇,丘吉爾也只能硬著頭皮選擇性的從殖民地抽調部隊。

哪怕失去部分海外殖民地,也不能輕易丟了英國本土不是?

失去海外殖民地,至少國家的根基還在,而失去本土,那可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了。

想想如今的法國,在被德國攻佔以後,雖說在南部建立了其所謂的維希法國,可北部包括巴黎在內的重鎮以及工業區全都割讓給了德國。

名存實亡的維希政權不過是搖搖欲墜而已,德國隨時都可以吞併它。

要不是貝朗特手中還握著一支足夠令人重視的大軍,可能貝當的維希政權早就被德國罷黜了。

丘吉爾當然不想走法國的老路,況且英國本土一旦失手,德國在西線將無後顧之憂。

如果英國本土淪陷,就算美國將來要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想替英國復國都極為困難。

因為大西洋上,不會再有合適的島嶼,能夠作為大規模登陸部隊的集結地和登陸艦隊出發點了。

而如果從美國本土出發,則戰線過長,在德國“狼群”潛艇的關照下,運輸艇的安全談何保證?這世界上,又豈有跨越一個大洋攻擊另一個帝國的打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者,德國能從英國方面得到的最大戰利品,可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

英國是可是與美、日分庭抗禮的世界海軍強國。皇家海軍雖然實力大損,可畢竟還擁有不少德國海軍熱衷的海戰裝備:大口徑主炮戰艦和航空母艦。

倘若德軍佔領英國本土,進而吞併英國皇家海軍,那麼德海軍的遠洋作戰力量將因此大大加強,甚至可以威脅到美國本土安全。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想要從西線登陸將難上加難,英國復國也就不再會有任何希望了。

至於得到英國的海軍裝備以後,德國人甚至還將擁有影響未來太平洋戰場的能力。

德國可將從英國奪取的艦隊,透過蘇伊士運河、紅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進入太平洋戰場作戰。

此外,德國還能夠打通歐非戰場。

如果英國本土失守,北非戰場上的英軍將面臨彈盡糧絕的境地,最終也只能向德國投降。

屆時,德國主導的同盟國勢力,將控制整個地中海地區,尤其是蘇伊士運河,並進而取得阿拉伯國家。

第三帝國,也將從阿拉伯地區獲得更多的戰略資源。這其中,石油自然是不可少的。

如今倘若英國本土不保,那以上的一切都將會在短時間內被德國實現。

這樣一來,就算英國逃亡加拿大,組建流亡政府,加盟美國,也沒有反攻本土的勝算了。

所以,丘吉爾絞盡腦汁的想要極力保護本土的安全。

可惜,他東拆西借,也只從印度搞來了五個殖民地營。

並且為了抽調這些部隊,英印政府徵集了大批的英國在印僑民入伍,補充印度當地的駐軍,為的是堵住這些部隊離開的缺口。

就算是這樣,印度的時局也還是騷動了好幾天。

此時,這些英印部隊正分坐三艘運兵船向英國前進,昨天剛經過好望角。

不過萊因哈特個人覺得,那可能是這些士兵最後看到的一片陸地了,因為關於這支船隊行蹤的報告,是鄧尼茨交上來的。

除了殖民地,丘吉爾還向各個英聯邦國家求救。

作為宗主國,這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而其他的英聯邦國家也不是傻子,不會傻不拉幾的往一艘將沉之船裡面,不斷的投入部隊。

你說你要是還有一絲勝算,要是敦刻爾克的20萬精銳成功撤回去了,說不定大家還願意跟你這個宗主國在嘗試一下。

可你現在幾乎是擺明輸定了,難不成誰還會樂意陪你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