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章 英國人的後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章 英國人的後手

北非戰場。

一天後,坐潛艇的加里波第將軍終於到達了北非利比亞戰場的班加西前線。

看的到這時的義大利軍隊全都士氣低迷,在剛剛經歷了西迪拜拉尼的戰敗後,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新官上任三把火,加里波第將軍首先便對北非的義大利軍官們,進行了鼓動士氣的戰前動員和上任演講。

不得不說,這位第三任的利比亞總督,看上去確實像那麼回事,至少說它的演說不會像墨索里尼那樣聽起來十分變扭。

“東非那邊的30萬大軍,已經從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出發,他們將會與我們會師開羅.......我們要相信墨索里尼領袖的決策,相信我們有能力一統非洲,完成領袖對新羅馬帝國的構想!”

在場的官兵都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似乎如同死灰復燃一般又充滿了活力。

看得出來,加里波第的策略是正確的,義大利軍隊在他的引導下似乎又重新充滿了活力。

再加上墨索里尼最近下令調去非洲的新式坦克殲擊車,也就是他從德國高價進口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此時的加里波第,完全有信心在班加西抵抗住英軍的進攻,直到東非意軍進攻索馬利亞及蘇丹,從而緩解北非義大利軍隊的壓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實際上,格拉齊亞尼先前之所以輸的體無完膚,很大的原因就在於義大利裝甲部隊配備的坑爹坦克,這些只有幾噸重量的義大利迷你坦克,在面對英軍幾十噸的重型主戰坦克時,別說絲毫佔不到優勢,反而還一直被英軍追著打。

而加里波第如今有了50輛德國製造的追獵者,反坦克能力頓時便上升了好幾個等級。

先不說追獵者本來就是一款足以對抗1943年以前任何一款坦克的利器。

光是從這款坦克的特性來講,它甚至比德軍當做秘密武器的豹式坦克,還要更適合非洲戰場。

畢竟,在北非,惡劣的環境,飛舞的沙子,可比敵人的炮彈更為可怕。

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中,不論是德軍的一至四號坦克,還是英軍的十字軍,瑪蒂爾達坦克,都會因為北非的肆虐風沙,出現炮塔,甚至車體內部結構,被嚴重磨損的問題。

尋常坦克在北非的沙漠中,磨損的炮塔轉動都會十分吃力,只有不停的維修,維修,再維修。

像英軍弓箭手反坦克之類的敞篷武器,基本都會出現巨大的炮塔損耗情況。

但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就像一個密封的肥皂盒,而且根本就沒有炮塔,不需要擔心風沙的磨損消耗。

再加上其前部裝甲幾乎可以無視大部分的反坦克武器,頭頂的機槍又能方便己方士兵爬上去,操控機槍殺傷敵軍。

低矮的車身配合沙漠色的偽裝塗裝,簡直令人難以在沙漠中發現他們。

只是.......這50輛追獵者現在才剛剛被德國交付給義大利,還停在國內,等待裝船運輸,估計得等半個月左右才能全部送到北非。

而且,他們的駕駛員都是萊因哈特友情贈送的黨衛軍裝甲兵。

表面上看,這是萊因哈特擔心意大利人不熟悉使用,無法迅速讓送去的追獵者形成戰鬥力。

可實際上,萊因哈特派黨衛軍的裝甲兵駕駛追獵者,完全是出於擔心追獵者被英國人俘虜的角度在考慮。

畢竟以追獵者的戰鬥力來看,別說英國的瑪蒂爾達,十字軍坦克,就連德軍自己的豹式坦克,甚至蘇聯人的kv坦克,也會受到威脅。

要是英國人繳獲仿製了德軍的追獵者,估計萊因哈特得在廁所裡哭暈。

所以,萊因哈特送來的追獵者,只允許意大利人操控頂部機槍,卻不允許他們充當駕駛員一職。一旦出現意外,那些駕駛追獵者的黨衛軍狂熱士兵,自然會從內部拉響集束手雷,破壞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總而言之,這支追獵者反坦克部隊,是加里波第卡組裡的底牌,但卻還沒有被他抽到手上。

在抽到這張牌之前,他還得採用壁防戰術。

與此同時,義大利東非指揮官,奧斯特將軍,正依照墨索里尼親下的命令,領導東非的30萬義大利軍隊,按加里波第的計劃展開攻勢。

在厄利垂亞以及衣索比亞,意軍30萬部隊分別在特瑟內和希拉博集結,分別準備攻擊索馬利亞以及蘇丹的駐防英軍。

厄利垂亞的義大利部隊,現已成功由特瑟內向西進攻卡薩拉,進而掌握經由蘇丹的這一條南北公路線。

他的前鋒部隊,現在已經沿著公路線向北推進,目標直指非洲英軍重要的港口城市蘇丹港。

只要意軍掌握了蘇丹港,就能夠控制紅海,進而掌握蘇伊士運河的南大門,讓經由蘇伊士運河的英軍艦船全部都暴露在義大利軍隊的炮火範圍之內。

換句話說,掌握蘇丹港就如同控制了英軍的後方補給線,義大利軍隊就可以隨時從後方切斷北非英國的補給,間接的支援北非戰線上的班加西地區的意軍。

而就算英軍指揮官韋維爾下令後調部隊,從班加西前線撤回進攻部隊,回防蘇丹港。北非之圍一樣會因此解開,20萬北非意軍,將可以重新修整組織,恢復戰鬥力。

實際上,進攻蘇丹港的意軍,也只是東非30萬意軍的一半。

剩下的15萬意軍,正經由希拉博向南的貝萊德文一路向南,沿著索馬利亞中部南北公路線依次攻打布洛布林堤和喬哈爾以及巴勒阿德,進而實現對其首府摩加迪沙的合圍之勢。

倘若義大利佔領了蘇丹港以及摩加迪沙這兩座戰略意義重大的城市,那麼在非英軍必將陷入鼓勵無援的絕境。

英國指揮官韋維爾上將很清楚,倘若義大利的東非攻勢得逞,就算他拿下了整個北非,消滅了利比亞的全部23萬意軍,失去了大後方的英軍,也不可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了。

好在澳大利亞送來的第七步兵師,第九步兵師,已經在中東登陸,馬上就可以進入非洲戰場作戰。而韋維爾又沒有將本該被這兩個澳大利亞師替換的英國師送回本土。

所以,韋維爾手裡的兵力,也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同時,仗著有2個澳大利亞師的援兵即將抵達,前線英軍的作戰意志,也受到了不小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