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三章 聯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三十三章 聯盟

德法挪三國聯軍攻至倫敦城下的訊息,帶來的影響遠不止一星半點兒。

就比如在巴爾幹半島的幾個國家,全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全然沒有了之前的謹慎樣子。

先說保加利亞,雖然其親德的首相博格丹·菲洛夫之前就簽署了同意書,讓保加利亞正式加入德意兩國組建的鋼鐵同盟國,但保加利亞一直謹慎的不願意過多承擔義務。

和它在巴爾幹的鄰居,第一時間就跟著德國向英國,向蘇聯宣戰的羅馬尼亞相反,保加利亞此前遲遲不願意向英蘇兩大國宣戰,企圖矇混過關。

可現在,隨著德軍帶著忠誠的小盟友挪威,以及貝當的維希法國,在英倫三島的土地上縱橫馳騁,戰績凌然。之前遲遲沒有發聲的保加利亞,終於心急了。

毫無疑問,等英國戰役結束後,直接出兵參與其中的法國和挪威,一定會分的巨大的戰後分紅。雖然這兩國出動的兵力並不算龐大,但是他們卻承擔了及其重要的意義,並且追隨德國人一路打到了倫敦城下。

對日不落帝國發動的滅國之戰,這是一個何其豐厚的大蛋糕。

冰島,印度,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日後分給挪威和法國的戰利品。

現在,保加利亞既沒有出兵參與聯合作戰,又沒有像義大利和羅馬尼亞那樣在第一時間就跟隨德國,一同對蘇英兩國宣戰。

如果再不抓緊時間表示忠心,一向精明的德國人,可能就連湯都不會分給保加利亞了。

那樣的話,加入同盟國這個聯盟,對於保加利亞來說,可就沒什麼實際好處了。

必須立刻做出表示!

保加利亞首相博格丹在國王鮑裡斯三世的指示下,於同盟國的大軍已經逼至倫敦城下後,馬上召開了記者會議,隆重稱保加利亞對英國正式宣戰。

鮑裡斯三世希望保加利亞對英國的象徵性戰事,可以讓保加利亞在同盟國陣營中稍微找到一些認同感。但是,他又不希望為了一塊還沒有到手的蛋糕,加入到德國與蘇聯的戰爭中。

總之,鮑裡斯三世找了各式各樣的理由,比如保加利亞人對俄國人感情深厚,不適合和蘇聯作戰。還有就是他軍隊的裝備不適合現代的機械化戰爭,即便去了蘇德戰場也作用不大芸芸。

不過在萊因哈特的影響下,政治外交風格越來越偏向曾經英國的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可一點都不接受保加利亞國王的說辭。

已經越來越喜歡煽動盟友,調動盟軍力量分擔己方壓力的第三帝國,早已沒有了半點單挑全世界的想法。相反,德國現在追求的,就是盡一切可能,儘量的多使用上盟國的力量。

對保加利亞這種一心想著保住所得,卻不想為同盟國陣營擔負一點責任的想法,德國將不會再像歷史上那樣默許了。

裡賓特洛甫對保加利亞的要求非常明確,要求派出3個師規模的主力部隊,在與蘇軍對峙的德**隊達成大規模推進後,協助留在後方的少量德軍管制蘇聯佔領區。

這是一個值得揣度的要求。因為,一旦德軍無法達成大規模推進,甚至打不過蘇軍時,那保加利亞就不必承擔任何義務。

可一旦德軍達成了大規模推進,反擊進入了蘇聯境內,那就說明德軍是在軍事上佔優勢的。這樣一來,保加利亞再派出部隊參與,風險也會相對小很多。

而且對於總兵力超過40萬的保加利亞,要為聯盟提供3個師的兵力也並不是難事。只不過,裡賓特洛甫要求,保加利亞人自己湊出這3個師的後勤車輛,因為德國方面自己的後勤車輛也不寬裕,沒有富裕幫保加利亞軍隊運輸供給。

當然,這也是保加利亞能夠給遠征軍拿出的極限運力了。如果真要他們把40萬大軍全部拉去蘇聯戰場,除了送人頭不說,還會給同盟國陣營造成極大的後勤壓力。

對於保加利亞人,萊因哈特可不敢賦予重任。保加利亞的部隊,可以為第三帝國當小爪牙,但是絕對不可能像羅馬尼亞,甚至不能像義大利軍隊那樣,承擔與德軍並肩作戰的任務。

哪怕是要他們協助控制佔領區,萊因哈特也不會放任保加利亞部隊單獨負責任何佔領區的管理工作。

為了保證對佔領區的控制,與對未來蘇聯游擊隊的打壓,萊因哈特準備把保加利亞提供的3個師,分為3部分,每部分的1個保加利亞師,將與另外的1個義大利師,2個德國營,共同組建為一個區域駐紮軍。

這些區域佔領軍,將會為德軍控制大後方,騰出更多的兵力用於前線作戰。

當然,佔領軍還不止這些。

在萊因哈特的計劃中,南部將為同盟國提供後方佔領軍的,還有另外一部分羅馬尼亞與義大利部隊。而北方,將由芬蘭部隊與挪威部隊額外提供一部分後方佔領軍。

對於提供佔領軍的要求,作為德國忠實盟友的挪威和羅馬尼亞,幾乎是在接到裡賓特洛甫秘密通報後的第一時間,就表示將毫無異議的支援。

比歷史上掌控更多軍隊,且得到更多人支援的挪威首相吉斯林,簡直恨不得把挪威國內剩下那4個剛剛重建,小型編制的師,全都送到蘇德戰場上作戰。

雖然挪威是小國,但是吉斯林卻並不在乎自身國力弱小的短板,反倒擺出一副不顧一切的姿態為同盟國效力。

很多人或許以為吉斯林是一個沒有腦子的德國走狗,但更多的政客卻知道,這才是吉斯林獨道的政治智慧。

以挪威的地理情況來講,若是能夠幫助德國擊敗英國與蘇聯,那周圍就沒有可以威脅其國家安全的潛在敵國了。一旦勝利,根本不必考慮防守問題。哪怕國內不留一兵一卒,挪威的國家安全也會得到保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反,若是德軍失敗,那光憑挪威那點國防軍,無論是英國還是蘇聯,都能輕而易舉的將挪威陸軍摧毀掉。

最重要的是,挪威既然國力弱小,那就更應該在政治態度上爭取加分。吉斯林擺出一副傾盡全力支援同盟國作戰的姿態,也是為了讓聯盟內其他國家看到,雖然挪威不一定拿得出更多的力量參與整個聯盟的戰役,但是挪威會無條件的支援聯盟領袖德意志的任何要求,是聯盟內,是第三帝國,最忠實的爪牙。

沒有人會討厭一個聽話的小弟,所以勝利後的德國也一定不會虧待挪威。

至於羅馬尼亞獨裁者安東內斯庫將軍,不但很挪威吉斯林一樣傾力支援德軍,而且還為了與德國盟友一起對蘇作戰,準備了超過80萬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