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662 倫敦保衛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62 倫敦保衛戰

當漢密爾頓公爵隻身一人,在德國方面派來的一架運輸機接走時,泰晤士河北岸的情況,已經壞的不能再壞了。

戈特勳爵提拔了一些陸軍的軍官,把他們軍銜平均都給晉升了一至兩級,然後放在國民自衛軍裡指揮更大規模的部隊。

對於這些被提拔的軍官們,戈特則是表示完全看好他們,並且希望他們在新的崗位上再接再厲,繼續發揮一不怕死,二也不怕死的精神,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炮灰。

漢密爾頓聽過一個傳言故事,一位國民自衛軍士兵問他那位陸軍新調去的長官:“請問這場戰鬥,我們還要在這裡堅持很久嗎?”

“首相命令,要堅持到最後一個人。”那名軍官,對國民自衛軍的士兵。

最後,士兵哀嘆道:“哦,這麼說,用不了多久啦。”

雖然這只是一個冷笑話,但是這卻是反應了駐防在泰晤士河北岸英軍的士氣。

除了英軍,自由法國留在泰晤士河的2千部隊,也全是老弱病殘。戴高樂把所有主力部隊,全都拉去馬恩島駐紮了。留在倫敦的,不過是他沒能一切帶走的那些軍隊。

只要是個正常的指揮官都會選擇把更好的部隊自己帶走,留下一下最差的當帶不走的充數部隊。

這也就導致,泰晤士河北岸的2千自由法軍,戰鬥力根本不比國民自衛軍高多少,防段脆弱異常。

毫無疑問,這就是一道紙紮的防線。

看上去,英法聯軍利用泰晤士河建立了一道天險防線,依託險要地勢炸橋駐防。

但實際上,無論戈特還是戴高樂,都已經把自己的精銳部隊給運走了。倫敦保衛戰,還沒開始打,英國與自由法國的高層領導,就已經做好了放棄首都的準備。

當然,丘吉爾誓與倫敦共存亡的口號,還言猶在耳。可真正還相信倫敦能夠守住的,就只剩下那些無知的不能更無知的平民。

某種程度上來講,倫敦還能守住多久,其實看的就是漢密爾頓公爵能夠靠著和平談判的幌子,拖延多少時間。

畢竟,倫敦泰晤士河防線,簡直就是漏洞百出,光是最明顯的大錯,就已經佔了三大處!

一是戰略上的錯誤。英德戰役爆發後,丘吉爾認識到,英國的對同盟國戰爭只能是消耗戰,然而他提出的戰略原則卻是硬抗防守作戰。在倫敦保衛戰前,英**隊集中兵力於倫敦城郊格林尼治,做消極防禦,固守野外如同坐以待斃。

而當德軍進至倫敦城下時,倫敦衛戍部隊奉命戈特謹慎的命令,不得主動出擊,而採取分兵把守的下策,每個部隊負責的正面防禦都很寬,缺乏縱深配備,也沒有充足的預備隊。德軍進攻時,集中兵力坦克,在大炮飛機的開路下專攻一點,致使英國部隊處處被動挨打。在激戰中,有的部隊提出主動出擊的計劃,也得不到批准。

例如守衛肖和特廣場的1個英國陸軍主力團,曾於德軍猛烈圍攻側翼國民自衛軍之際,向倫敦城防司令部建議,趁德軍大舉出動進攻的機會,集中全部英軍陸軍部隊的機動兵力,主動出擊德法挪三國聯軍的駐地,威脅敵人後方,以爭取主動。

可是,這一出奇制勝的戰鬥方案,竟因為戈特一心撤離倫敦,不想出現差錯,而未獲批准,致使倫敦南部各大主陣地更趨危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種因為想要逃跑到愛爾蘭島而不再用心打倫敦保衛戰戰略思想上的錯誤,貫徹整個倫敦保衛戰的始終。

二是軍力上的差距。格林尼治剛淪陷的時候,留守倫敦的部隊總兵力19萬人左右,但很大一部分是剛從格林尼治戰場撤下來的殘缺部隊,正規的英國陸軍士兵很少,國民自衛軍大都又沒有受過訓練,許多連槍都沒打過。

據戈特指揮部內的參謀長統計:倫敦守軍中,能直接同敵人廝殺的戰鬥兵只佔30%,國民自衛軍的,民兵兵又佔了將近70%。

而且英**隊之前在敦刻爾克丟掉了絕大多數重武器裝備,之後又在英吉利海峽沿海一帶丟掉了剩下一小部分重武器裝備。導致現在他們還能收集起來的火炮,甚至還沒德軍一個整編炮兵團火力配置強。

在戰火燒到泰晤士河南岸時,英國皇家空軍的戰機也己損失殆盡,剩下少數倖存戰機,也已經轉移到北愛爾蘭的機場避戰了。

至於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主力艦艇幾近於全部被炸燬,剩下一部驅巡艦隊已撤至愛爾蘭島的各港口內,同樣在避戰保艦。

同盟國遠征英國的軍隊,共轄21個師外加一支加強的挪威作戰分隊,現在除7個被安排第一批轉移回國的德國師外,其餘14個師都還在投入作戰,總兵力超過15萬人,都是各國的主力作戰部隊,大多由訓練有素的老兵組成,戰鬥力較強。

另外,同盟國聯軍在武器裝備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作戰時有潛水坦克、火炮等重武器裝備,並且還有飛機的轟炸支援。

尤其是維希法國與挪威派來的部隊,基本都是他們國內的精銳之師。

最後還有防禦工事的缺陷。

倫敦外圍陣地的防禦工事雖經營一年有餘,但大部分不符合實戰要求。格林尼治一帶陣地上構築的鋼筋水泥工事,有的甚至用土埋著,有的碉堡還存在門打不開的問題。而那些臨時構建的機關槍掩體的槍眼做得都很大,很容易被敵人發現進而集中火力加以摧毀。位於四郊的炮臺工事,雖以鋼筋水泥構築,但暴露而且密集於狹小之地域,完全不切實用。

更惡劣的是,戈特用在防線上的部隊,大多還都是最差的此等部隊。

這些戰鬥力最底下的英法軍隊士兵們,從一開始就是被當做棄子,炮灰,消耗品在佈置。

最重要的是,由於佈防倉促,倫敦城防司令部並沒有給所有的國民自衛軍部隊配發工事分佈圖,再加上各處工事和大量民居混在一起難於查詢,於是有的部隊在這方圓十幾平方千米的地面上疲於奔波尋找防禦工事。

而國民自衛軍有編制混亂,難以統計,只好有一個算一個的往防線上面前填。

於是,泰晤士河防線就成了一道紙紮的垃圾防線,沒有任何人對他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