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就職總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 就職總理

1933年1月30日,是德國歷史上記得紀念的一天。這一天,社會主義工人黨的元首萊因哈特,眾望所歸的當上了德國總理。

這位即將30歲的德國最年輕上將,一瞬間又多了一個最年輕總理的頭銜。

為此,許多國家的領導都送出了他們的祝賀。蘇聯的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甚至寄來了一封親筆寫的祝賀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知道,當初古斯塔夫就職德國總統的時候,斯大林也不過是說了一聲禮節性的祝賀。如今,他對一名小小的德國總理就職,卻反倒表現出過度的熱情。

當然,斯大林這麼做,於公於私都是說得通的。

於公講,跟德國暗中合作多年的斯大林清楚的感覺到,萊因哈特在德國的勢力與影響力,絕不止是普通一名總理那樣。某種程度上來說,萊因哈特的態度就能代表整個德國高層的態度。

於私講,當初在圖哈切夫斯基把蘇波戰爭失敗的責任全部退給他時,也是萊因哈特指名道姓的要求與他合作,才保住了他當時的地位。

而後,萊因哈特命令德國塔克山學校的德國學員,在斯大林的安排下繞開蘇聯國內人員,秘密幹掉了斯大林的競爭對手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和皮達可夫等人。這一舉動,更是直接幫助斯大林登上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寶座。

雖然斯大林對萊因哈特的提防與日俱增,但從表面上來看,這位蘇聯最高領導人和萊因哈特簡直就像是世界上最親密的戰友。

而到了1933年4月的時候,德國海軍下水了第12艘新式的驅逐艦,進一步加速了德國海軍的重建工作,架起了未來德國海軍的骨架。

12艘新式驅逐艦,都是在萊因哈特的監督下生產的。這種削弱了炮戰能力的新驅逐艦,在防空能力上卻有著極大的加強,而且還配備了一款叫做“聲吶”的新式反潛裝置。

在萊因哈特這位“海軍出身派”的干預下,德國造船場採用了新的流水線製造法,生產了12艘一模一樣的新式驅逐艦。這樣的製造方式經過驗證,可以極大的提升造船效率。

而且培訓後的驅逐艦水兵,可以在將來的任意一艘新造驅逐艦上熟練工作。一旦他們積累了足夠經驗,就可以調到新的驅逐艦上,帶領沒有經驗的新兵掌握使用方式。

也就是說,德國日後每下水一艘新驅逐艦,就能迅速配備齊可以熟練操縱的骨幹人員。

與歷史上不同的是,這次的新驅逐艦將88mm高射炮稍微改進後,用作驅逐艦的平高兩用炮,還額外配備了大量37mm防空炮。

此外,具有反潛意識的萊因哈特為每艘“Z”級驅逐艦都配備了大量深水炸彈,裝備了反潛魚雷發射管。

美中不足的是,“Z”級驅逐艦的主炮由計劃中的150mm火炮,也改為了萊因哈特建議的88mm平高兩用炮,導致其反艦能力降低。在與英國皇家海軍,甚至法國海軍的火力交鋒中,“Z”級驅逐艦都不佔火力優勢。

不過鑑於德國海軍現定的戰略目標是破交戰而非海上決戰,所以也沒有過多反對萊因哈特對驅逐艦主炮口徑的削減。

事實上,“Z”級驅逐艦極限情況下高達38節的航速,使得它在交破戰中擁有極高的生存能力。只要指揮得當,就算是英國海軍艦隊也很難堵截。

所以,德國海軍上下都選擇性的忽略了“Z”級驅逐艦糟糕的反艦火力。

當然,萊因哈特對這些新式戰艦的要求,並不像德國海軍高層以為的那樣,是為海上交破戰而生。

在萊因哈特的構想中,這些擁有密集防空火力,當代最強反潛能力的新式軍艦,都將在未來成為德國齊柏林級航空母艦的護航艦隊。

萊因哈特規劃的未來海上決戰,不是讓德國的戰列艦領頭,和英國皇家海軍進行大炮鉅艦的對決。而是儘可能透過航空母艦的艦載機,進攻英國的艦隊。

畢竟艦載機消耗的鋼材連戰艦的零頭都比不上。用戰機換沉對方的戰艦,是萊因哈特從後世的總結中,發現的最不對稱交易。

可惜的是,得到德國“Z”級驅逐艦火炮口徑情報的英國皇家海軍,反倒是異常的輕鬆。表現出毫不畏懼德國這些海戰能力“垃圾”新戰艦的樣子,進一步放鬆了對德國的警惕。

根據英國皇家海軍的評估報告,德國海軍的危險指數,連隔壁法國海軍的一半都不到。

畢竟法國的“美洲虎”級驅逐艦,可是有著130mm火炮5座,火力遠高於德國“Z”級驅逐艦的88mm炮。

當然,追求航母戰術的萊因哈特,在戰列艦上也不是完全放棄了建造工程。

根據當初和蘇聯簽訂的秘密合作條款,萊因哈特總理下令同時為蘇聯建造拖欠的3艘戰列艦。

這三艘戰列艦就是原本歷史上的俾斯麥號,格奈森瑙號,沙恩霍斯特號。不過他們現在的名字分別叫做彼得大帝號,列寧導師號,還有斯大林領袖號。

其中,斯大林領袖號的排水量超過50000噸,是最具戰鬥力的一艘戰列艦。

把斯大林放在與彼得大帝和列寧的同一高度,萊因哈特的用心已經很明顯了。

戰列艦,他最後是一定會賴掉的。萊因哈特甚至連未來斯大林領袖號戰列艦的艦長都想好了,就請自己曾經的老上級,一起策劃過彩虹行動的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上將擔任。

路德維希和萊因哈特一樣,都被德國人民當作保住德國海軍榮譽的英雄。而且路德維希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海姑蘭灣戰役中,指揮過皇帝號戰列艦,經驗豐富。

讓路德維希擔任德國海軍最強的戰列艦艦長,既是因為萊因哈特對他的能力十分放心,同時也是萊因哈特在潛意識中表達一種態度,用人的態度!

最後,雖然不準備讓蘇聯拿到戰列艦,但萊因哈特堅持認為讓斯大林在命名上過一把癮是應該的。

所以德國方面十分認真負責的詢問蘇聯政府,暫時將三艘戰列艦稱呼為彼得大帝、列寧導師、斯大林領袖號是否可行。

當然,這份德國發出命名提議被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