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復活之戰鬥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四章 閱兵(匈牙利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四章 閱兵(匈牙利人)

說到這裡,相信不少人會認為接下去就是日本人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繼而完成反撲不成被踩臉的基本套路。

這裡作者要遺憾的告訴這些朋友,他們可能會失望了,如果你瞭解那段歷史,會發現昭和男兒並不只會熱血上頭,需要的時候他們可以比妓寨裡的茶壺還要慫。

在這裡作者再科普一下,雖然前文裡已經提及很多次了,在這裡需要再次重申,“黃猴子”這個充滿種族歧視色彩的詞語,在二戰前後那段時間的歐洲地區,是專屬於大和民族的貶義名詞。

當年急於想要脫亞入歐的日本帝國,摒棄自己古老的傳統文化,只知道一味模仿歐洲列強,於是朝野間無論從服飾禮儀到生活方式,完全是不加篩選的全盤複製。

當時日本向歐洲派遣了大批的留學生,這些日本人穿著不倫不類的西方服飾,使用著不熟練的西方禮儀,嘴裡操著口音濃重的蹩腳外語,努力的想要融入西方社會,似乎這樣他們就也成為了“文明人”。

問題是那可是歐洲民族自信心無限爆棚的二十世紀初,社會上可沒有後世那麼多的白左聖母,於是這些拙劣模仿著西方所謂“文明生活方式”的日本人,在他們所崇拜的西方大爺眼中,卻只能與模仿人類行為的靈長類動物相提並論。

同時日本帝國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全世界第二大的山寨國家(當時第一大的山寨國家是民主燈塔),在日本人的概念裡根本沒有什麼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只要拿到歐洲的最新工業產品,他們很快就能拿出質量低劣但價格便宜的仿製品,於是“猴子民族”這頂帽子,歷史上日本人足足花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最後依靠美國爸爸的威嚴才摘掉。

至於中國人,當時歐洲的通用蔑稱是“中國佬”,因為國府幾乎被歐洲半殖民,民間利益的牽扯很深,同時相互間也有相當的瞭解,所以相對於全面排華的美利堅,中國人在歐洲更受歡迎,至少在歐洲帝國主義分子的眼裡,溫順忍耐服從的中國人,怎麼看都比膽敢挑戰歐洲權威的日本鬼子順眼幾分。

日本人其實比中國人更擅長忍耐,這一點不服不行,就看日本歷代政府壓榨國民的嘴臉,放在中國早就一群“王侯將相可有種乎”跳出來了。(陳勝: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死國可乎?吳廣:死國矣。陳勝:塔諾西...?.吳廣:八嘎...)

大島浩是個半西化的日本人,思想雖然偏向於激進,但並不代表腦子會比別人缺一根筋。這裡是什麼場合,周圍又是怎樣的環境,在這節骨眼上和外國使節發生衝突,是不是感覺日子過得不夠刺激,非要在肚子上拉上一刀才會甘心。

於是大島浩決定熟視無睹,就當後面那頭畜生在公共場合放屁,但是不要以為他不會記下這一筆,只要給他找到機會,一定會讓那頭匈牙利狗熊知道什麼才是日本男兒的根性。

大島浩一把按住了小松大佐的肩膀,別瞅著這位現在的職務是技術軍官,但當年也是在作戰部隊裡帶過兵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日本陸軍的特色,不管日後擔任何種職務,軍校生畢業後都必須在基層單位鍛鍊一段時間,即便沒有參加實戰的機會,但至少都知道帶兵打仗是怎麼一回事情。

小松的德語水平相當不錯,否則當年也不會被軍部派到德國研修了兩年,所以雖然後排那位說的德語口音很重,但是他還是能夠清楚的辨別出來。這根本是直接往日本人的軟肋上捅了一刀,怎麼不讓昭和男兒痛入心扉。

“但是,閣下!”小松還想犟著脖子跟大島浩分辨一二,但是當他看到大島浩那一副嚴肅的神情,沸騰的怒火也隨之冷靜了下來。

“忍耐,小松君,那個混蛋是在故意激怒我們,別讓憤怒矇蔽了自己的眼睛,我們代表的可是大日本帝國,在這種地方絕對不能失禮。”

不愧為外交經驗豐富的大島閣下,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冷靜的思維,小松大佐頓時感到肅然起敬。

“哈,瓦噶噠,卡嘎。”小松平復了一下煩躁的心情,鄭重的對著大島浩欠身致意。

“看這兩隻黃猴子,真是好玩。”後排的聲音還在繼續。但大島浩和小松兩人卻端坐在座位上相視而笑,儼然已經把這些話語當成了噪音。

“可以了,喬巴,夠了,你要學會適可而止。”梅薩羅斯.巴克上校抬起手,攔住了想要繼續叫囂的好友。

“但是...好吧,聽你的。”莫爾納.喬巴中校有些意欲未盡,但是看在上司兼好友的面子上,他只能中斷了這個讓他感到有趣的遊戲。

有一點必須交代清楚,喬巴中校壓根沒有覺得剛才是一種無禮挑釁,他可是一個高貴的匈牙利貴族,血統純正的馬紮爾人。

匈牙利並不是後世某些拍屁股磚家們所言的那樣,是由東方匈奴後裔建立起的國家。

實際上馬紮爾人身上帶了一些突厥的血統,因為在入侵歐洲之前,這個種族在中亞地區遊蕩了好幾百年,和突厥人整天你搶我我搶你的,於是混合進了突厥血脈。

馬紮爾人出自於芬蘭-烏戈爾族群,最早在俄羅斯南部過著遊牧劫掠的生活,語言文化上和芬蘭人相當接近。而且和芬蘭人一樣,馬紮爾人在蒙古西征之前就離開了俄國本土,所以沒有像那些留在本地的斯拉夫與遊牧部落那樣突厥化了。

馬紮爾人起初在歐洲依然靠劫掠為生,就像一群騎著馬的人形蝗蟲,這種情況一致持續到公元955年,在奧格斯堡一役中王國騎兵主力被薩克森重騎兵一舉殲滅,面對舉世皆敵的局面,馬紮爾人遊牧民族的生存智慧在此刻展現了出來,他們毫不猶豫的舉族皈依了基督教,成為了一名虔誠的上帝奴僕,隨後近接波蘭和波西米亞,遠交教皇國和神聖羅馬。

從那時候起馬紮爾人學著開墾荒原,建立起封建領地,並且保留著歐洲最優秀的輕騎兵傳統。

匈牙利的馬紮爾貴族稱得上是歐洲最殘暴的領主(沒有之一),他們是最頑固的種族主義者,蔑視所有非本民族的血統。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馬紮爾人最喜歡講的話就是“保衛馬紮爾人純潔的血脈”,卻也不看看馬紮爾族群在數百年間一直與各族通婚,血脈早就雜得跟八寶粥一般。

當然馬紮爾貴族們不會考慮這些,他們只認為非我族類必定懷有異心,所以必須時刻緊盯著這些外族人。

特別是羅馬尼亞和猶太人,這兩個民族是匈牙利人眼裡的百年世仇。

仇恨羅馬尼亞情有可原,畢竟一戰結束後羅馬尼亞搶佔去了匈牙利大片的國土和人口,而且幾十年間還在不斷壓迫著境內生活的馬紮爾人,雙方結下的血債根本難以洗清。

至於猶太人,這就是長久積累下的仇恨了,奧匈帝國戰敗後猶太人乘火打劫落井下石,著實是在匈牙利人的頭上發了一筆橫財,加上後來他們在世界經濟危機中的貪婪表現,猶太資本連帶著整個族群,讓匈牙利各階層都深惡痛絕。

歷史上匈牙利猶太人的滅絕行動進行的相當徹底,當時德國黨衛隊得到了匈牙利民眾的全力支持。因此戰後匈牙利人民也受到了最嚴厲的懲罰,不過他們從來沒有去掩蓋那段歷史,從這點看匈牙利民族還是很有原則和勇氣的,不像波蘭人那樣掩蓋罪行掩耳盜鈴。

這次匈牙利派遣了一支二十多人的軍事考察團前來觀摩新年閱兵,攝政親王霍爾蒂無法離開布達佩斯,帶隊的是匈牙利第一軍司令官納吉巴贊.韋爾莫斯中將。

莫爾納.喬巴中校出身於傳統匈牙利貴族階層,家裡還是當地最大的地主,出身就帶著一個子爵的爵位,從小到大肆意妄為慣了,這一次他並不是特意想要激怒或者羞辱日本人,只是純粹看到外族不順眼,想要找個樂子而已。

PS:謝謝大家的支援,依然情況不佳,正在繼續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