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復活之戰鬥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章 午宴(各施本領-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章 午宴(各施本領-下)

重新武裝軍隊的緊迫性,已經成為法國政府上下的共識,而其中首先必須要做到的,就是重新建立起民眾對法蘭西軍隊的信心,並且振作因戰敗而跌落至谷地的士氣。

法國政府在這方面做得相當漂亮,貝當和他的內閣成員們駕輕就熟得引導著法蘭西本土的民間輿論,共和國政府利用一切宣傳手段試圖讓法國人民相信,這次戰敗的原因不是法國軍人不會打仗或者不夠勇猛,而是因為前任政府的昏聵無能,國家被一群國際戰爭掮客所操縱,被迫在未能做好戰爭準備的情況下,打了一場完全可以避免的噩夢般可怕的慘烈戰爭。

前任內閣與議會成員接連遭到內政部的省查,甚至部分人遭到了逮捕與刑訊,一切“證據”似乎都指向某個長期隱藏在法國政府內的“陰謀集團”,而前任總理保羅.雷諾就是這個組織放在臺前的代理人。

雷諾之前對建立“法英聯盟”的態度,成了最難以辯駁的重大“罪證”,在那份英國王室外交顧問羅伯特.範斯塔特爵士提出的方案裡,他建議英國和法國可以合併成一個國家,團結一心共同抗擊德國的威脅,而代價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將不復存在,同時失去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和國家主權。

這份提議當時遭到了法國內閣強烈的反對,並且作為一根導火索,引發了雷諾隨後在政治上的一連串慘敗,他對英國的態度,激起了一大批政治盟友,包括一直支援他的法國左翼工人團體的不滿,再加上法蘭西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總理之前的許諾成為了滿嘴謊言,雷諾的個人信用幾乎被摧毀,甚至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這直接導致他在與貝當集團的政治博弈中一敗塗地,最終被迫辭去了總理職位,把手中的權力移交給了那位法蘭西元帥(貝當的正式軍銜其實是法國陸軍中將,法國元帥是國會頒發給他的榮譽頭銜,於是當他在戰後接受軍事法庭審判時,法庭只能剝奪他的中將軍銜和其他榮譽,無法褫奪他的法國元帥頭銜,所以貝當至死都是法國元帥。)。

如今雷諾和他的殘黨們依舊還在各地活動,他的左翼盟友們發覺了之前犯下的錯誤,但是已經為時已晚,沒有手段可以加以補救了。

法國工人組織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如今根本不敢和手握兵權的貝當硬碰硬,特別是對方背後還有外國盟友撐腰的情況下。如果說之前搞街頭政治翻船後,他們還有組團流亡國外的機會,那麼現在這條路已經完全走不通了,因為全歐洲的政府都不再收留這一類的流亡者,除非他們有門路拖家帶口逃到蘇聯去,否則通常的結果就是被關進巴黎市郊的集中營。

開戰前法國政壇的左翼力量一度非常強大,當法國人厭倦了綏靖主義和保守派的陳詞濫調,而法國經濟陷入全球性的大蕭條之後,雷諾提出的放鬆國家對經濟領域的管制,減輕企業家對工人的剝削與壓迫、國家戰略全面轉向親蘇反德的政治口號,獲得了大部分法國左翼勢力的歡迎,結果就是大批法國工人和政治黨派把選票投給了這位意氣風發的中年政治家,一舉把他推上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理的寶座。

而相對的因為雷諾的政治理念,引發了法國保守勢力和右翼政治團體的普遍不滿與敵視,他們認為法蘭西最大的威脅來自於蘇聯而不是德國,而代表了官僚資本的法國財團體系,更是極力反對雷諾提出的自由經濟和勞動政策。

這些矛盾引發了雷諾內閣的嚴重危機,政府和議會左右兩派力量相互傾軋爭鬥不休,政策制定時常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扯皮之中。

歷史上德軍突破法國邊境之後,法國政府和戰爭內閣所表現出的那種遲鈍與混亂,其中未曾沒有這方面的因素在內。

現在貝當總算找到機會合法打擊那些潛在的政治對手,所以下起手來毫不留情,戰爭期間政府所有犯下的失誤,在此刻都成為了那些“陰謀家和賣國賊”們的罪行,沒有比這些在野政客更適合拿來背黑鍋的人選了,這場戰敗就是所有人最大的原罪。

只是讓法國政府和貝當有些始料未及的是,在社會上陰謀論喧囂一時之際,矛頭似乎有些偏離了政府的導向,漸漸指向了法國境內的猶太族群。

法國猶太人如同歷史上他們曾經遭遇的那樣,受到了整個法國社會的遷怒與攻擊,區別在於這次沒有德國方面施加的壓力,於是衝進家裡的也不再是穿著皮衣的蓋世太保與黨衛軍。

法國的猶太社團和左翼工人組織成了民眾攻擊的中心,似乎一夜之間就冒出了無數有關這些人和團體,為了利益出賣共和國的“證據”,有趣的是法國人也明白這群人不可能與德國人合作,於是他們出賣祖國的物件就變成了蘇聯以及百年宿敵英國人。

法國人相信這些人和英國戰爭販子丘吉爾以及東方的紅色蘇維埃相互勾結,向對方出賣法國的國家利益和情報,並且最終導致了法蘭西在戰場上的失敗。

比如現在巴黎最流行的一個傳聞是這樣的,當敦刻爾克戰役爆發時,英國人一心想要逃跑,於是把法國軍隊放在外圍當成炮灰,用法蘭西官兵的生命作為代價,換取他們能夠安全的逃回自己的島上去。法國內閣必定也知道這個等同與謀殺法軍官兵的計劃,總理雷諾或許就是主謀之一,法國陸軍司令部也是他的幫兇。

另一個傳言是在法國政府內部的賣國賊,向蘇聯出賣了法國陸軍的重要情報,而蘇聯則把這些作戰計劃與情報交給了他們的盟友德國人,最終導致了西線戰場的大崩盤。

法蘭西民族偏執的自尊心在此獲得了某種宣洩,驕傲的法國公民們在這類問題上不約而同的喪失了最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根本聽不進任何反對意見,當然也不可能有任何道理能和他們講了。

關於法國社會這兩個月裡的亂象,德國方面早早就獲得了貝當的通告,也清楚這位元帥的目標,同時在某些問題上,德國方面其實也是樂觀其成的。

別以為德國元首的猶太政策有所緩和,德國人民就會對猶太人產生好感了,雙方幾十年時間積累起來的仇怨,怎麼可能說了結就了結。

德國設立在波蘭的集中營裡,依然收容著十多萬波蘭猶太人,全都是所謂的純種“希伯萊人”。

這些人的土地和財產已經被德國與他們的波蘭合作者們瓜分一空,還有不少落在了波蘭當地平民的手裡,所以如果把這些猶太人放回原住地,很可能連一晚上都活不過去。

如何安置這些猶太人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除了波蘭本土之外,這個族群在東歐地區幾乎舉世皆敵。這些人面前的出路實在不多,徐峻準備找某個合適的時機,把他們轉移到德國本土來,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稍加培訓就能成為合格的工業勞動力。

現在再說法國與西班牙之間的問題,雙方此刻最直接的矛盾並不是在於休達港的歸屬,弗朗哥其實也清楚那地方可能拿不回來了,除非他能夠得到德國方面的支援。

現在讓弗朗哥感到鬱悶乃至抓狂的問題,是他的內政部人員發現,法國人正悄悄的把手伸進了加泰羅尼亞地區。

加泰羅尼亞在法蘭克王朝時代,第一次作為一個地區邦國誕生,隨後在漫長的五個世紀裡,憑藉數次君主之間的聯姻,最終成了西班牙王國內的重要自治省,而這塊領地與馬德里政權之間的恩怨糾葛也就此開始。

在加泰羅尼亞人的歷史上,法國曾經扮演了一個並不光彩的角色,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加泰羅尼亞人站在了西班牙波旁王室的對立面,在戰爭中還被盟友所出賣,以至於他們遭到了馬德里政權最兇狠的報復與打擊,不但失去了最重要的自治權,甚至連祖輩相傳的加泰羅尼亞語都被禁止使用。

當時下達這些命令的,就是出身於法國波旁王室的費利佩五世,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統治也由此人開啟。

幾個世紀後加泰羅尼亞人曾經有過一次機會,一九三一年西班牙爆發革命,推翻了當時裡韋拉將軍的獨裁政權,還隨手把西班牙王室也趕下了臺。

革命者建立起了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而作為王室壓迫的象徵,加泰羅尼亞重新恢復了自治省的身份。

但是好景不長,慘烈的西班牙內戰爆發了,加泰羅尼亞人堅定的站在了共和派一邊,結果就是隨著人民陣線潰敗,獨裁者弗朗哥上臺,加泰羅尼亞再次被剝奪了自治地位,加泰羅尼亞語被繼續禁用,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法國對加泰羅尼亞的價值很清楚,畢竟雙方只隔著一條邊境,但說高盧人有吞併這塊地區的想法,這就有些冤枉他們了。

法國人壓根就沒有想過要征服加泰羅尼亞,這實在太荒謬了,這些人為了自治和馬德里勾心鬥角了一百五十年,法國人自問可沒有那麼多耐心。

再說這片土地除了農產比較富裕之外,其他物產資源可以用貧瘠來形容,工業原材料必須從外省調配,生產和商業發展遠遠比不上法國國內的水平,高盧人何必要攬下這個累贅和麻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法國介入加泰羅尼亞問題,主要是出於對弗朗哥政權的不信任,西班牙即便算不上是共和國的威脅,但至少也是地區內部的不穩定因素之一。

本著給獨裁者找點其他事情做的出發點,法國情報部門開始暗中支援起加泰羅尼亞人的獨立運動,不但向那些地下組織提供活動資金,甚至還偷偷運送去了不少退役的制式武器。

弗朗哥這次無法離開馬德里參加新年閱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局勢有出現暴亂的趨勢,他必須坐鎮馬德里掌控全域性。

PS:謝謝大家的支援,作者還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