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復活之戰鬥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九章 密談(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九章 密談(下)

徐峻對經濟和金融方面不是很在行,但是他手下有的是精通此道的專家,沙赫特和豐克已經向徐峻證明了,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勝任這份工作,德國經濟在戰爭結束後迅速恢復了穩定,沒有發生大量戰爭紅利進入而引發的金融衝擊。

德國政府上個月宣佈馬克幣值將繼續固定在原有的匯率上,這對於歐洲金融市場來說是一件令所有人振奮的訊息,不知道有多少金融專家為之松了一口氣。

以往每當歐洲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戰爭結束,緊接著就是一場權力和財富的重新分配,也是戰爭掮客和金融食腐動物們的饕餮盛宴。只不過這一次德國的金融野獸們,早就已經被納粹戴上了項圈,在德國狂熱的政治氛圍裡,也沒有戰爭掮客的生存空間,德國那些巨型家族企業與財團,先後被納粹政府所控股,希特勒為他這位繼任者消除掉了最大的幾個障礙,鋪設了一條通往獨裁寶座的高速公路。

“我們在美國那邊的進展很順利,他們對這項計劃充滿了熱情,目前僅剩下一些程式上的問題,我相信應該可以在本月下旬簽訂最後的協議。”伍德子爵拿起手邊的玻璃壺,給自己倒了一杯紅茶。

“我們提供技術,他們負責製造,我看不出美國人有什麼拒絕的理由。”德.拉波爾德海軍上將的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

“美國海軍之前的造艦計劃,如今遭到了參議院保守派議員的群起而攻,在這些人看來這項計劃是羅斯福“戰爭陰謀”的一部分。”賴伐爾嘴角帶著冷笑,在這個問題上,他從心底裡鄙視那群粗鄙無知的美國佬。

“就因為這個,美國東西海岸有不少船臺空閒了下來,我們的訂單對造船商的吸引力無比巨大。”伍德子爵拿起盤子裡精緻的小銀夾,從糖碟裡夾起一塊潔白的方糖。

徐峻卻知道美國海軍現有的擴軍計劃,暫時還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最多在新財年的預算上會遭到一定的縮減,但是參眾兩院裡不全都是政治動物,他們不會看不到太平洋方向存在的威脅。

不過要像羅斯福執政時那樣大規模的擴軍備戰,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復存在,畢竟美國海軍在國內的地位,還沒有二戰中後期那樣至高無上。

美國陸軍的情況也很糟糕,失去了歐洲大陸上的“戰爭威脅”之後,美利堅的安全得到了保證,生活又回到了歌舞昇平的和平年代。

美國陸軍的武器換代計劃,隨著英國政府訂單的取消而陷入擱淺。

國內庫存的火炮槍械堆積如山,為什麼還要讓美國人民為新武器買單。“你說這些武器都老舊不堪了?那麼之前英國人為什麼願意接收這些破爛?你們還敢說沒有和英國人有交易和勾結?”

美國海軍也有屬於自己的麻煩,為了維持住艦隊的規模,主要是留住有經驗的水兵,他們不得不繼續在編制內保留一批老舊艦船。

更重要的是合眾國曾經最大的海上威脅,英國皇家海軍已經遭受重創,而且以英國的國力,很難再恢復到舊日景象。

正在力圖恢復“光榮孤立”的保守派為止欣喜若狂,他們提出的政治口號是“美國至上”,英國皇家海軍的凋落給了這些政客一個絕佳的理由,美利堅海軍的噸位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大西洋方向將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挑戰美國的海權,完全沒有必要再在這個方向添置更多的戰艦,要說真有需要的話,那也應該放到大陸的另一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結果美國東海岸大大小小的造船企業大部分都空閒了下來,而且在市面看上去,這種蕭條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就在美國東岸造船業眼瞅著即將陷入哀鴻遍野之際,曾經的對手英國人來了,他們就像天使降臨在這片曾經懸掛米字旗的土地上,同時帶來了一個規模驚人的船舶採購計劃。

英國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船隊,但經過殘酷的大西洋潛艇戰之後,這支船隊規模如今已經縮水到原本的七成左右,而且其中有很多因為各種原因,需要送入船廠進行大修。

這種情況已經影響到了英國的輸血能力,他們在各殖民地搜刮來的財富和資源,現在只能囤積在港區的倉庫裡,沒有足夠的運力送回本土去。所以他們需要美國為他們建造一批運輸船,還要進行特別改裝,使她們適合在亞洲熱帶海域裡航行。

英國本身就是個造船大國,可是此時國內船廠的生產已經趨於飽和,因為除了建造商船之外,他們如今正在全力維修和建造軍用艦船。

除了戰爭中受創的那些軍艦之外,還有重新打撈起來的部分沉艦,現如今只要這條船被證明還有修復價值的,皇家海軍就決不放棄任何一絲機會。

比如沉在敦刻爾克近海的【胡德】號,在英德法三國海軍工兵的努力下,這條戰巡被成功打撈並扶正,計劃在下一個月由皇家海軍秘密將她牽引回母港克萊德班克,重新回到建造她的約翰布朗公司的船臺上。

這條戰巡的損傷情況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嚴重,皇家海軍猜測她之所以會在那麼短時間內傾覆,應該是損傷管制系統的混亂而導致的,除了幾個被混凝土破壞彈貫穿而造成的船底裂口,海軍調查人員還發現她右側十幾個壓載艙和底部彈藥庫的注水閥門,有一多半都被開啟了。

當時德國重炮的火力猛烈的超乎想象,同行的戰列艦相繼中彈戰沉,【胡德】上負責損管的官兵因為恐慌而措施失當,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但是胡德號的倖存者數量不多,包括艦長在內的高階軍官當時全體殉職,德國海軍的潛水員也在【胡德】號的裝甲指揮塔裡,搜尋到了科爾艦長和幾名高階軍官的遺體,活下來的大都是在上層甲板執勤的水兵,軍銜最高的也只是一個上尉,沒人能說清楚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條戰巡的修復和改造工作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也是對英國皇家海軍造船技術的一次嚴峻的考驗,不過皇家海軍方面似乎很有信心,【胡德】號已經變得像他們的一個信仰圖騰,為了讓這條戰艦重回海軍序列,即使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他們都在所不惜。

關於修復戰艦的情報已經被劃為最高絕密,知情的只有英法德幾國的政府和海軍高層。之前英國海軍的保密工作搞得跟漏勺一樣,甚至還出現了自帶乾糧的日本間諜,如今在德國人的“幫助”下進行了清理,徐峻希望至少在一年裡他們能夠保守住這些機密。

英國的訂單裡除了通用貨船和油船,還有一批特種船舶,其中最讓美國人感興趣的是一款高速海上補給艦。

這艘船上採用了很多被美方確認為“超越這個時代”的“先進技術”,使得這艘補給艦可以在航行狀態下對目標艦艇進行海上補給,這將極大的提高補給工作的靈活度,同時也保證了補給雙方的戰場存活力。

當時大部分艦艇間的海上物資補給,只能在平靜的海況之下,在雙方停船之後才能進行,而這往往是戰艦最脆弱的階段,因為船舶動力重新升壓啟動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這時候遭到攻擊,艦艇只能老實的當靶子,根本無法實施躲避機動,特別是這時候遇到潛艇或者飛機的偷襲,幾乎等於是被宣判了死刑。

英國人怎麼會不清楚美國人的想法,“想要技術嗎?那我們來合作吧。”。

美國將為英國海軍建造八艘這型被命名為【德里安】級的高速補給艦,同時還以許可證的形式,允許美國自行建造兩艘同類補給艦。以美國人一貫的風格,這上面的技術等於是白送了。

英國人可不會告訴美國海軍,這條船其實是以一艘法國海軍研發的高速運輸艦為基礎,加入德國海軍的一些“先進設計”之後,再經過英國皇家海軍造船專家的整合最佳化之後搞出來的。

這是歐洲海軍技術合作的試水產品,也是三國海軍技術人員的智慧結晶,選擇在美國建造這條船,除了各國實在是騰不出空船臺之外,還因為這條船設計時使用的全都是公制,美國人如果想要建造,必須要經過大量的換算,而經過這次“合作”之後,以後建造其他歐洲設計的船舶時,相信應該會熟練一些。

PS:謝謝大家的支援,作者還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