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復活之戰鬥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十六章 遭遇(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十六章 遭遇(下)

伊60是一條遠洋潛艇,擁有一萬海裡航程和對應的自持能力,這得力於她龐大的噸位體積,水下排水量達到了兩千三百噸,幾乎是U106的兩倍,而長度卻只比對方多出了二十五米。但伊60號的航海效能,無論是航程航速還是潛水深度,都不如個頭比她小上幾圈的德國表親。

歸根結底還是日本的技術積累不足,日本並沒能吃透德國人的設計精髓,又或者那位澤赫爾博士當年在日本人那裡暗中留了一手,這種事情也未必不會發生,不過想以德國工程師的那種高傲,應該還不屑於這樣去做吧。

別看德國一戰輸得這樣慘,但是在亞洲人面前,他們依然抱著一種特別的優越感,因為再如何落魄,他們依舊是驕傲的日耳曼人。

話說日本的潛艇總算是脫離了霍蘭潛艇的影響,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僅有的幾個有能力自行設計與製造潛艇的國家。要知道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潛艇製造依舊是少數幾個國家才能掌握的尖端技術。

早先聯合艦隊裡只有幾條霍蘭潛艇,水兵都是潛水戰隊自己訓練的。如今日本有了先進的國產潛艇,早期這種訓練模式也就變的不再適用了。

當時日本海軍內部的“飛機與潛艇特別調查委員會”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日本必須儘快培訓出能夠操作新型潛艇的海軍官兵,否則以後就算造出潛艇,海軍也將無人可用。

於是建立起一座正規的潛艇乘員培訓學校,就此被列入了海軍省當年的議事日程裡。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一九年,一個叫做海軍潛艇學校籌備委員會的機構在吳港鎮守府成立了。

當時正值大正時代初期,日本海軍正在全力構建所謂的“八六艦隊”(擁有八條戰列艦與六條戰巡),資金都投入艦艇建造上了,以至於陸上設施的構建被放到了次要位置上。人員培訓再如何重要,總重要不過船臺上的大艦巨炮吧。

結果日本海軍的第一座正規潛艇船員培訓學校“日本海軍潛水學校”,被安排在了一條已經接近退役的舊軍艦上。那就是日本海軍著名的“三景艦”之一,防護巡洋艦【嚴島】號。

所謂的“三景艦”就是日本海軍當年為了對抗北洋水師的主力戰列艦【鎮遠】和【定遠】而特別建造的三條巡洋艦,搭載有一門可以擊穿定鎮兩艦主裝甲的三百二十毫米加農炮,實際在“甲午海戰”中因為這門炮的射速太慢,而且轉向瞄準困難,除了聽個響鼓舞一下士氣之外,基本沒有派上任何作用。

而且為了安裝那門重炮,設計中削弱了船體裝甲,結果在日本海軍內部被戲稱為“手持利刃的裸體戰士”,成為官兵的一個笑談。甲午一戰之後,這兩條船被重新劃分為二等巡洋艦,此後參加了鎮壓義和團的行動以及日俄對馬海戰,到了一九一二年時,這兩條老船被降級為二等海防艦,只接受了一些近海巡邏工作,再也沒有執行過任何作戰任務。

【嚴島】號當時的船況最好,加上有足夠的內部以及甲板空間,所以日本海軍決定把她廢物利用起來,改裝成了浮在水面上的潛艇兵學校。【嚴島】號也從二等海防艦,再次轉職成為海軍“秘密軍事船”。

這一幹就足足是三年,到了一九二一年,著名的“華盛頓會議”上,各國簽訂了意圖平衡各國海軍實力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在歐美列強的共同壓力之下,日本在條約上吃了暗虧,被迫停止了一批戰艦的建造工程。

結果是海軍手裡多出了一筆閒錢,於是開始全面投入海軍陸上基礎設施的建造之中。吳鎮守府在海軍火藥實驗室的西側岸邊劃出了一塊地,開始建造校舍和宿舍,作為新的海軍潛水學校的駐所。

其實裡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嚴島】號已經被劃入了退役戰艦的名單,就為了能多湊出這四千三百噸的造艦份額出來,日本人沒有太多的選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從那時候起,日本帝國海軍潛水學校就在吳港扎下了根,開始源源不斷的向艦隊輸送潛水艇指揮官和操作水兵,以及海軍特種潛水人員。

但是光在陸地上是無法訓練出合格的艦艇操作員的,必須要在真正的潛艇上實際操作訓練,於是日本海軍就在各個潛水戰隊裡,挑選出狀態優良的潛艇作為訓練潛水艦。

伊60號如今就是這樣一條訓練潛艇,雖然她隸屬於佐世保鎮守府,但是因為剛經過一次全面大修,艦艇裝置需要一段時間磨合,正好用來承擔訓練任務。剛從海軍修理廠出來,狀態可不正是最優良麼。

此時伊60號上面總共搭載著九十八名乘員,除了潛艇本身額定的六十三名士兵官佐之外,還有第二十八潛水戰隊司令官貴島盛次海軍中佐、戰隊參謀野村龍之助少佐,以及海軍潛水學校的教官藤木武雄大尉以下三十三名海軍潛水學校師生。

比額定人數整整多出三十五人出來,這種事情在德國海軍裡幾乎不可能出現,但在日本帝國海軍那裡,卻已經變成了家常便飯。為了練兵備戰,日本海軍連“月月火水木金金”(日本以“七曜”,也就是七顆星球為一週命名,分別為日、月、火、水、木、金、土,對應從星期日到星期六。而“月月水火木金金,去掉了土和日,也就是沒有了星期六和星期天,意思是沒有休假全周投入軍事訓練。”)這種口號都喊出來了,還有什麼是他們幹不出來的。

歷史上在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潛艇出航時大都是超載的,除了一些預備替換的水手之外,還有各級指揮部下放的參謀、陸戰隊、海軍情報人員等等,很少會少於八十人。

這也是海大型遠洋潛艇艙內的空間足夠大,所以才能擠得下那麼多人去。換成德國的遠洋潛艇,連廁所都用來裝補給了,哪裡還有空間擠進幾十個人去,所以歷史上德軍潛艇大都只有缺編,很少會出現超員的。

海大型的特點就是什麼都大,就連指揮塔也比德國人要大上一倍,因為日本海以及西太平洋地區的海況複雜,時常會遭遇大型風暴,所以日本潛艇的指揮塔前部設計成了固定的頂棚,安裝有玻璃風擋和舷窗,形成了一個半封閉式的艦橋結構。從這一點來看,日本潛艇的艇長要比德國艇長們舒服多了,至少在海面巡航時,他們可以有一個擋風遮雨的地方。

但是這種艦橋也有一個缺點,瞭望視野沒有德國那種開放式艦橋清楚,而且下潛時會增加不少阻力,影響潛艇緊急下潛的速度。不過話又要說回來,日本人的潛艇設計此時已經再次落後了,特別是這些遠洋潛艇,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急速下潛這種選項,因為缺乏浮力儲備,下沉或許會更快一點。

“發現了什麼情況?花房。”戰隊司令貴島中佐爬上了指揮塔。

“呵,司令官,是德國人的潛水艦。”花房少佐放下望遠鏡,指著前方的U106大聲報告到。

PS:謝謝大家的支援,作者還會繼續努力。

求各種票,求點選,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