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復活之戰鬥在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二十三章 參觀、交換(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二十三章 參觀、交換(上)

要說日本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國民普遍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要不是國內保守派勢力足夠頑固與強大,明治大正時代的日本帝國,好幾次差一點就轉向了全盤子西方化。

日本海軍理應是日本國民裡面,最先看清世界的一群人,但實際上真正見識過外國風物的只是少數,而且僅限於一部分有條件的海軍軍官。

不是每一個日本海軍軍官,都有條件出國考察的,比如貴島中佐就沒有出國留洋過,他的畢業成績屬於中下,全班九十五名畢業生中他排在六十二位,不是什麼精英學員,更不可能拿到“天皇御賜的短劍”(那是全年級畢業成績排名第一第二位的學員才能獲得的獎品)。

像他這種成績普通的畢業生,除非有機會進入海軍大學校深造,否則就等在基層部隊慢慢熬吧。貴島盛次中佐就是熬了足足二十四年,才熬成了一個潛水分隊的司令官。

要說貴島這一期的畢業生裡沒有幾個出人頭地的,同學裡混得最好的是大野竹二大佐,眼下正在軍令部擔任大本營海軍參謀,歷史上這位在四四年還擔任過【大和】號戰列艦的第四任艦長,退役前的職位是海軍人事局長,最終軍銜是帝國海軍少將。

說起來這位大野大佐畢業成績只比貴島好一點,九十五人裡排名四十二,可問題是他的父親是日本海軍大將(元帥)伊集院五郎,過繼給大野義方海軍大佐後,才姓了大野這個姓,妥妥的海軍軍二世一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貴島興致勃勃的攀爬上了U-106號的指揮塔,幾乎抑制不住自己興奮的心情,他或許是首位被獲准進入獨國主力遠洋潛艇的日本海軍軍人,歷史上要等到一九四二年,遠藤信夫中佐指揮的伊30號遠赴德國之後,日本海軍才第一次接觸到德國的潛水部隊。

“裝置看上去和海大型沒有太大的區別。”貴島對著花房說到。

兩個人都是長期擔任過潛水艦艦長的內行,U艇指揮塔裡的部分裝備即便是第一次看到,他們也能把用途猜個八九不離十。

德國U艇的指揮塔與日本海軍潛水艦司令塔在設計上來看,完全屬於兩種風格。日本海軍很顯然是借鑑了早期法國和英國裝備的大型巡洋火炮潛艇的設計,比如說那條威風堂堂的絮庫夫號,日本設計師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改動,結構上屬於大型指揮塔,優點是有足夠的空間來安置指揮、觀察、作戰和航海裝置,缺點當然是不利於海上隱蔽,而且會增加不少潛航時的阻力。

而德國潛艇指揮塔體積普遍都偏小,這是出於實戰方面的考慮,德國潛艇的假想敵是強大的皇家海軍,與這種敵人作戰,隱蔽性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小型指揮塔便於潛艇緊急下潛,同時潛艇的水下機動性也能夠兼顧到。

歷史上德國在戰爭中期就已經發現,他們的這些指揮塔設計得都有些過於狹小了,無法再容納下更多的防空火力,結果德國潛艇的指揮塔隨即就開始向大型化演變,不但改造了防空火力平臺,還架上了四連裝機關炮。

“這是簡易瞄準裝置。”羅賓指著圍欄前方的魚雷瞄準望遠鏡支架說到。

“哦...”兩位日本軍官感嘆到,不管明不明白,反正點頭總沒錯。

“兩位請朝這邊看。”第三值更官端著攝像機說到。兩個日本軍官的表情稍顯僵硬了一些,但畫面看上去還是挺和諧的。

“這將是德日兩國海軍友誼的鑑證。”羅賓解釋到,貴島聽完連忙對著鏡頭豎起了大拇指。

“諸位,請跟我從這邊下去。”伊戈爾已經爬下了艙口,半個身子探出艙外說到。

“謝謝。”貴島對著羅賓欠了欠身,隨後跟著伊戈爾,順著豎梯進入了圍殼艙。

圍殼艙有不少作戰指揮裝備,往常在水下作戰時,潛艇艇長會在這裡操作攻擊潛望鏡,指揮潛艇發起對敵對目標的攻擊。

在後世的電影裡,常會看到潛艇指揮官在主指揮艙裡,手把著潛望鏡,一本正經的發起魚雷攻擊。雖然在技術上確實也可以這樣做,但是在正常情況下,艇長通常都是在圍殼艙或者叫做司令艙的攻擊指揮室裡,發出重要的攻擊指令的,這一點在德國U艇電影《從海底出擊》裡就表現的很細緻。至於那部好萊塢的《U571》,大家也就當個熱鬧看算了,千萬別當成史實。

德國人沒有給貴島中佐在圍殼艙停留的時間,他只看到了一大堆不知道名目的小型儀表,以及被包裹在升降井裡的攻擊潛望鏡,所有觀察口上的蓋板都關閉著,貴島沒能看到重要的射擊計算表和引數銘牌。

日本潛艇上當然也有這種攻擊司令艙,前面說過日德雙方潛艇的設計都源自於第二帝國,總體布局方面並沒有很多差異的地方。

貴島沿著豎梯,利落的下到了潛艇的主指揮艙。這裡可以視為U106號的大腦和心臟,所有和潛艇航行有關的閥門和裝置,幾乎全都設定在這座艙室內。

潛艇的舵手一般分為兩人,一個操縱潛艇縱向俯仰的艏艉平衡舵,另一個操縱潛艇左右轉向的艇艉方向舵,兩個舵手相互緊密配合,潛艇才能自如在水下進行三維空間的機動。這套操縱程式,全世界的潛艇都是通用的,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入了核動力潛艇時代,在潛艇的操縱席位上,依舊還是兩名舵手。

貴島對德國潛艇的操舵系統沒有多大的興趣,這方面的技術,日本自認並不落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日本海軍在二十年代從英國皇家海軍手裡著實是偷到了不少尖端技術,因為和日本合作多年,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中不乏對日本充滿好感的人物,不少人覺得華盛頓條約對日本來講是不公平的,英國政府應該繼續扶植日本,用來對抗北方的俄羅斯巨熊。不少人甚至自發的向日本洩漏英國海軍的機密技術。比如英國阿姆斯特朗迴旋...咳咳...造船廠的設計主任戴恩考特,就擅自向日本海軍著名的設計師平賀讓,洩漏了英國戰列艦【納爾遜】號的設計圖紙,其中不少先進的設計理念,給了平賀不小的啟發,最終被使用在了【大和】號的設計上。

貴島進入指揮艙之後,最想要看到的就是U106號的航海儀表,因為從這些儀表的參數設置上,可以讀出很多關於這艘潛艇的機密信息。

要知道潛艇所有的儀表都是特別定製的,只要看錶盤上的讀數,就能準確的估計出艦艇的性能指標來。比如潛艇的深度表,上面就清楚標示出潛艇的下潛範圍,以及最高的下潛深度。這些是潛艇的機密,是絕對不允許對外界公佈的,即便是政府宣傳上需要,也只會給出一個虛假的資料。

貴島第一時間就找到了他的目標,因為本來就是航海時需要的儀表,佈設的位置相當的顯眼,個頭也比其他儀表要大上好幾圈。

“這個...”貴島中佐感覺有些傻眼。這些儀表盤上被人塗了厚厚一層不知道什麼物質,反正現在模模糊糊的什麼都看不清楚,而貴島又不能上前用手擦拭,否則就表現的太露骨了。

PS:謝謝大家的支援,作者會繼續努力。

求月票,求推薦,求點選,謝謝大家的打賞與訂閱,讓我們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