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茅山小道李雲龍最新章節列表 > 235章,少年風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35章,少年風流

235章,少年風流

那魏王李泰眼看著臺下翩然起舞的四位牡丹花魁,輕嘆一口氣,說道:

“那二人父皇也見過,一位就是楊騏,另一位叫白衣小官。”

“前些日子,父皇宣龍虎山天師道張子祥真人進京,欲讓他主持禪道會。父皇令我陪那少天師張通玄出去走走,我見那少天師張通玄木訥寡言,便有了戲謔之心,帶著他與九弟一起去了曲江池邊牡丹畫舫。”

“也就是那一日,碰到了楊騏與白衣小官。”

那一天的曲江,可謂是:

曲江池柳春來早,綠絲紅絛隨風飄。

紗燈間掛水花笑,牡丹舫中春意鬧。

說的是臨水江柳彩旗飄飄,路旁多有紗燈高懸,曲江池畔明燈如晝,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那牡丹舫泊在岸邊不遠處,有木橋渡口直通其上,橋上鋪著薄絨紅氈,倒也雅緻。畫舫更是懸燈掛彩,華麗至極。

白衣小官久居天庭,好不容易來到人間,自然要好好玩樂一番,更何況逮住了楊騏,肯定不會放過痛宰楊騏的好機會,聽人說“浪子遊俠銷魂處,曲江池中牡丹舫”,便拉著楊騏來到這牡丹畫舫。

這等風花雪月的地方,男人往往是最受歡迎的,何況是兩個英俊且多金的少年郎呢?畫舫裡的姑娘精明的很,從兩人的言談舉止,便看出了他們非富即貴,年紀又小,這樣的客人,出手一般闊綽的很。

小官到了舫中,出口便最美的姑娘和最好的酒。那舫主花嬤嬤聞聲而來,笑得臉上褶子都出來了,眼睛眯成一條縫,連說好好好,姑娘們快來見過公子。

不料那舫外忽然傳來一陣掌聲,有人高聲說道:

“妙妙妙,未曾想我李四遲來一步,便有朋友要包這牡丹舫的頭牌,但不知能留一杯花酒否?”

楊騏和小官往舫外一看,有三人自舫外走入。拍掌叫好的那人身材微胖,面相富貴爾雅,一身朱赫,腳穿皂靴。旁邊有個十一二歲的小孩,也是眉清目秀,十分機靈。

另一人楊騏卻是認識,他雖然換了便裝,但也掩不住道風仙骨。楊騏連忙迎了上去,喊道:

“原來是通玄兄,好久不見啊。”

這人是誰?卻是那長安除魔賽會時,結識的朋友張通玄,是哪龍虎山天師道的少主。

他這一嗓子,嚇得張通玄抬手掩面,轉身欲走。那胖子伸手一拉,笑道:

“尋常妖魔鬼怪你都不怕,今日怎麼反倒怕起人來了?”

這一打岔,楊騏也趕到了張通玄身邊。他一把抓住張通玄的衣領,笑道:

“好不容易抓住一個送酒錢的,豈能讓你跑了?”

張通玄直冒冷汗,心想就知道來這牡丹舫沒好事,只是這李四爺非得讓自己作陪,得,出事了吧?

他抹了抹頭上的汗,轉身頭也不抬,打了個稽首道:

“楊騏小弟,饒了哥哥吧。”

楊騏與他相處時,知道這張通玄木訥少言,為人卻極好,便交心做了朋友。

那胖子李四哈哈一笑,道:

“哦?你們認識?原來你就是楊騏啊,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

楊騏看了看那胖子,卻是不認識。那胖子笑道:

“這京城如今誰人不知兔道姑啊(楊騏的糗事),衛國公李靖送夫人入殮,還與我說起你呢。哎,可惜那李夫人……不提也罷。”

楊騏一驚,能和衛國公李靖有來往的,莫非是那位王孫公子?楊騏問道:

“閣下是?”

“名字只是個稱謂,有何意義?我痴長你幾歲,叫我四哥即可。”

當下幾人上了畫舫頂層,更是爐香氤氳,紗幔軟帷;暖爐溫潤,俏麗佳人;四時果珍,玉盤滿載,春冬花草,左右吐芬,好一處人間仙域。

那花嬤嬤見李四哪敢怠慢,話也不敢多說,抬手招小婢過來,吩咐了幾句。不一會,便見四位絕色女子翩翩而來,婷婷嫋嫋,美豔不可方物。

其一一襲黑絲,更襯玉膚紅唇;其一白紗裹體,尤顯妙曼魔軀;其一紅羅抹胸,只叫花羞三分;其一黃絹披肩,賽過月中仙人。

那花嬤嬤這才敢抬頭望著眾人笑道:

“如今我這牡丹舫的家底可都在這裡了,若是四爺你們還不滿意,只怕這人間再也沒有美人了。”

那李四爺卻也不是好色之徒,並不像尋常王孫公子那樣,見獵心喜,忘乎所以,而是正容說道:

“這幾位朋友不是那些附庸風雅之輩,牡丹舫黑白紅黃四位姑娘也是芳名遠揚。今日得以相聚,倒不失為一樁雅事啊。”

原來這四位姑娘分別是黑牡丹、白牡丹、紅牡丹、黃牡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姿色也是萬中無一,是這牡丹舫中的花魁之流,尋常人等根本見不到的。

那花嬤嬤見李四爺說話了,便知趣的告罪請辭,掩門退出。

幾位姑娘也算是閱盡人間風月,早已諳熟接人待物之道,不請自來,上前走了幾步,輕輕淺淺的道:

“良宵一刻值千金,花醉枝頭誰人折?”

牡丹畫舫四位姑娘這兩句詩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讓四位貴客挑選而已。那個十來歲的少年坐在李四身邊,懵懵懂懂,單純得很。

這房內放著四張小桌幾,兩兩相對。李四和小官坐在上位,張通玄和楊騏分列其下。

那李四抬了抬手,笑道:

“我李四生長於斯,長安城數得上的風流才子、遊俠豪傑,都是我的朋友。可今日見到你們二人,好似那九天雲龍,才知道他們都是土雞瓦狗,難登大雅之堂啊。不知這位公子是?”

白衣小官也回禮笑道:

“山野之人,叫我小官即可。”

“不知這四朵牡丹花,你想採那一朵呢?”

那小官哈哈一笑,張口吟道:

“月落船頭寒水幽,雲龍下凡喝花酒。

春來人間花萬種,偏愛牡丹九十九。”

那黑白紅黃四位牡丹姑娘聽了此詩,相視一笑,當中站出來那白牡丹,輕啟朱唇,淺淺笑道:

“謝公子厚愛,奴家不勝歡喜。”

原來那小官詩中的九十九暗指一百少一,而這一百少一,豈不正是白字嗎?因而他選的正是白牡丹。

李四和楊騏皆撫掌叫好,那四爺又要楊騏來選,楊騏連連推辭,要他先選,李四便道:

“也罷,既然你這般相讓,四哥卻之不恭,就先選了。”

他持杯飲了一口,含笑吟道:

“黯然無聲暮色濃,潛出皇城喝花酒。

無奈春遲花何在?暮色濃濃黯然愁。”

小官和楊騏幾人笑著點了點頭,暗歎這李四倒也才思敏捷,不容小覷。

那剩下的三位牡丹姑娘中,站出了冷豔黑牡丹,她向那李四爺微微頷首,道:

“多謝四爺抬舉,黯然無聲不就是黑嗎?就讓奴家伺候你吧。”

場中只剩下紅黃兩位牡丹姑娘,就等楊騏和張通玄挑選了。楊騏笑道:

“通玄兄,要不你先請?”

那可憐的龍虎山少主未飲先醉,滿臉通紅,連說楊騏兄弟饒了哥哥吧。

楊騏哈哈笑道:

“一痕殘月一畫舟,一杯花酒一絲憂。

一池江水異鄉客,一醉方能解千愁。”

聽了他的詩,那紅牡丹姑娘也是由衷欽佩,款款施了一禮,嬌笑道:

“公子這‘一痕殘月一畫舟’、‘一池江水異鄉客’暗含丹紅二字,奴家怎敢不小心服侍您呢?”

剩下的哪位黃牡丹姑娘慘淡的一笑,自嘲道:

“奴家終究是哪昨日黃花,落了這最後一名啊。不知剩下的這位爺,願意讓奴家伺候您不?”

少主張通玄本性善良,生怕因此寒了姑娘的心,忙道哪裡哪裡,我早就中意你了,只是沒他們嘴快而已。楊騏等人哈哈大笑,都說原來你也不老實啊。那張通玄連忙舉杯打岔,說先共飲一杯吧,這才將就化解了尷尬的氣氛。

酒過三巡,幾人談詩論道,語畫參禪,古往今來,無所不談。忽然那李四話鋒一轉,正容對楊騏說道:

“說到禪與道,我倒是有話要與楊騏兄弟說說,若有得罪之處,還請兄弟莫要見怪。”

楊騏見他如此認真,便正容肅色道:

“請四哥指教。”

“前些日子,你可曾路過那兗州範陽縣?”

“哦?四哥怎地知道我路過那裡了?”

“聽你這樣說,那定是路過那裡了。那你可曾遇到過一個叫卜良的人?”

楊騏回想了一下,沒啥印象。那李四稍加提醒,說:“半瘋太保”你可聽過?楊騏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那範陽縣縣令卜世仁的兒子“半瘋太保”卜良。他點了點頭道:

“那畜生我不光遇到了,還替天行道用神雷將他劈了!”

李四與張通玄對望了一眼,點了點頭笑道:

“這就對了,難怪那鄖國公張亮會與聖上說那番話。楊騏兄弟啊,你可真是太魯莽了。”

楊騏聽他提到聖上,更是確定了李四身份不簡單。那李四說了一些事,只令楊騏連連嘆息。

常言道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楊騏的身世終究還是有少部分知道的,那鄖國公張亮便是其中之一。

鄖國公張亮其人,看似敦厚老實,實則陰險狡詐。生平極擅報復告密之事,他常心懷不軌,收養五百義子發展勢力,意欲圖謀天下。得知自己的義子卜良被前朝餘孽楊騏所殺,那鄖國公便起了歹心,欲置楊騏於死地。

他進宮面聖添鹽加醋,將楊騏描繪的囂張跋扈,說楊騏大肆發展勢力,勾結茅山宗妖道,想要造反。

不曾想那唐王早知道楊騏和茅山宗的事情,沒將此事放在心上。那鄖國公見此計不成,又挑撥離間道:

“聖上,只怕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啊。據範陽縣縣令卜世仁密報,那楊騏曾至井陘蒼巖山與前朝餘孽南陽公主會面,不得不防啊。”

而這李四是哪唐王四子魏王李泰,深受唐王恩寵,終日不離王駕左右,才聽得此事。

唐王雖然宅心仁厚,但也曾東征西討,運籌帷幄。知道那鄖國公張亮說道有些道理,他雖然沒有馬上讓人對付楊騏,但也稍微做了些安排。

大唐興盛後,本以道教為尊。這一日,唐王忽然傳旨大修豫州嵩山少林寺,並為“十三棍僧救唐王”立碑做傳,名曰“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佛教逐漸有與道家並駕齊驅之勢。

又一日,唐王傳旨要龍虎山天師道掌教張子祥進京,說傳聞魔族欲要入侵三界,佛道兩門當攜手降妖伏魔,方能保護人間。只是人物頭不行,須是推出個頭領來,才能成事。

那天師張子祥忙說茅山宗王遠知道長即可,唐王搖頭道:

“此次事關人間安危,需從長計議。那王遠知道長雖然德高望重,然年事已高,還是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吧,不如辦個禪道會,選個盟主如何?”

唐王特意指定要天師張子祥督辦,地點就在豫州嵩山少林寺。

聖上金口玉言,天師張子祥怎敢不從?只是這唐王一反常態,將這等大事交於龍虎山天師道,而不是先前寵信倍至的茅山宗,大有深意啊。

魏王李泰聰明絕頂,一看便知父皇的心意啊。楊騏不是跟茅山宗走得近嗎?好,那我就讓天師道取代你的位置,再扶起佛門與道家抗衡,也算削弱了你的力量啊。不動聲色間就把一些潛在的威脅降到了最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魏王李泰私下曾與父皇商討此事,說一個楊騏值得如此大費周章嗎?那唐王笑道:

“朕先前也曾想做個忠良之臣足矣,只嘆世事變幻莫測,半點不由人啊。”

魏王李泰便明白了父皇的意思,唐王又要他和龍虎山天師道少主張通玄多親近親近。李泰其人雖然身處高位,卻是個性情中人,他見張通玄憨厚老實,便起了戲謔之心,趁著夜色,將少天師帶到這曲江池中的牡丹舫。

未曾想在此遇到了楊騏,李泰留意楊騏的言談舉止,見此子生性率直,不似那野心勃勃的虎狼之輩。頓時心生好感,便將這些事情告訴了楊騏。

其實這些事情楊騏遲早會知道,正所謂紙包不住火,那唐王就是要敲山震虎,要這楊騏知道的。今日李泰當面告訴他,也算是光明正大的過招吧。

待“李四”說完,楊騏便知道這四哥就是魏王李泰,便起身抱拳作揖道:

“原來是魏王,恕楊騏失禮了。”

那黑白紅黃四位牡丹姑娘更是花顏變色,連忙下跪請罪,說著殿下開恩的話。

魏王李泰哈哈笑道:

“若說禮數,還是我佔了便宜啊。你可算是當今國舅,論輩分我還是晚輩啊。哈哈哈……”

楊騏尷尬的一笑,連說豈敢豈敢。那魏王李泰道:

“方才你與通玄兄稱兄道弟,我還羨慕不已呢,如今怎多了些世間的俗氣呢?這牡丹舫中,只有兄弟,不講君臣。還是一起喝花酒吧,哈哈哈……”

那黑紅黃白牡丹見這王爺平易近人,這才放下心來,連忙為幾人添了酒,小心服侍。

幾人又喝了些酒,那跟著魏王李泰的小孩困得不行,嚷著要回去。楊騏又是一驚,一個隨身的小書童也敢向王爺叫嚷?那魏王李泰摸了摸肚子,哈哈笑道:

“也罷,能遇到小官楊騏二位兄弟,也算不枉來這牡丹舫一趟啊。如今花酒喝的差不多了,我家九郎正好也困了,不如就此別過,他日有緣,你我再會吧。”

楊騏一愣,莫非這小孩是九皇子李治?那魏王李泰將他的表情看在眼裡,對他眨了眨眼睛,彷彿說正是你想的那樣。

魏王李泰、九皇子李治、龍虎山少主張通玄離去後,楊騏和白衣小官雖然在牡丹畫舫過了一夜,可據魏王李泰後來過問四位牡丹花魁,那一夜並沒有再發生什麼風流韻事。

聽了魏王李泰講的故事,那唐王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

“楊騏不提也罷,那白衣小官自稱‘雲龍下凡’,想必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啊!泰兒,泰兒,你這故事值得痛飲一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