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大名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八十三章 悲情的吐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八十三章 悲情的吐蕃

造船是一個大工程,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沒有什麼所謂科學技術,也沒有什麼機械化裝置,就算你想通個電焊接一下……抱歉,沒有發電機。

因此這個年代的造船技術非常的不發達,放眼整個世界,恐怕也沒有大規模的船隻。江湖裡流通的多數還是小漁船。

當年隋煬帝下江南,京杭運河上讓人工拉船前進的算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船,而且就這船還沒有解決動力的問題,要是放到海上百分之一百歇菜,可想而知這年頭想要造出一艘由又大又有規模而且還能順利下水的大船,難度會有多麼的大。

以至於陳飛和李卓說了這個想法以後,李卓直接攤手說幫不了。因為奇工坊裡沒有會造船的工匠。

陳飛不死心,心道一定是老李太懶了,懶得幫忙,所以他親自去作坊內問了一圈,結果……是真的特麼的沒有會造船的工匠!他欲哭無淚。

“媽的!難道現在會造船的工匠比大熊貓還珍貴嘛?老子就不信這個邪找不到人!話說大熊貓我家還有一隻呢!”陳飛狠狠道。

他這個人有個毛病,想做的事情要是不能實現就會覺得渾身難受不自在,天天惦記著這件事兒,所以他必須要找到解決的辦法。

可現在要上哪裡去找有手藝的工匠呢?陳飛想了想,忽然意識到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長安是一個標準的內陸城市,河流不僅小,而且河道也不夠寬敞。大船隻很難在這樣的河道上行駛。

環境如此,造船技術又怎麼可能高的到哪裡去?想要尋找造船技術發達的地方,恐怕還得去江南。那裡水資源豐富,江河交錯,而且靠近大海,造船技術應該比內陸要高出許多,尋找有技藝的造船師傅應該也會容易很多。

比如記憶裡,明代鄭和下西洋的寶船似乎就是在南京揚州一帶的船廠裡製造的。

想要製造出圖紙上的寶船,恐怕還得去一趟江南。

“江南啊,江南是個好地方,可惜,陛下不會隨便放我去江南啊。”陳飛露出嚮往的神情,隨即又遺憾的搖搖頭。

得,問題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原點來了。也就是說,想要造出寶船,還得去李世民那裡做做思想工作。但是眼下這個時候……算了,還是緩一段時間吧,反正這是個大專案,急了也沒用,過個幾年再去提都沒問題,自己年輕,等得起。

想通了這些以後,陳飛的心情頓時好了很多,暫且說服自己放下了造船的事情,將他的精力放到陳記的發展上去。

至於朝中的官職……嗯,也不能落下,免得有人去打他的小報告,遭得陛下的責罰。

貞觀十七年,日子平平淡淡的往前推進了一陣子,朝廷上暫時還算是和睦,周圍的小國家……除了東邊高句麗三國,西邊的吐蕃以及東南亞的小國家,其他任何與大唐接壤的國家都已經姓唐了。而且這些小國家也被大唐變態的軍事實力整怕了,活生生的幾個例子在眼前,誰還敢自己作死找不痛快?就連不可一世的吐蕃都只能老老實實的窩在自己的地盤上,不敢做出越界的事情。

說到吐蕃,年初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讓滿朝文武哭笑不得的事情——松贊干布又派遣使臣來求婚了。他對大唐公主還真是不死心,隔了這麼久還惦記著,也是讓一眾大臣很無語。

李世民對此的態度也很明確——你一個蠻夷小國,國力落後,不懂禮義廉恥,國內大部分人還過著野蠻人一樣的生活,憑啥讓你娶朕從小嬌生慣養的公主?憑啥朕的寶貝女兒要下嫁到你那兒去過苦日子?想都不要想!

李世民拒絕的很乾脆,吐蕃使者很受傷。

陳飛也樂了,沒想到歷史上有名的文成公主進藏事件被他發明的霹靂火給整沒了。

想來李世民有了霹靂火,大炮等一系列犀利的武器以後,也有了一種“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寂寞感。原本讓他忌憚的吐蕃,現在看來不過也就那窮酸樣,沒什麼好顧忌的。說拒絕就拒絕,根本都不帶考慮你的感受的。要是再高冷一點,見都懶得見你。

吐蕃使者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尷尬。要說他們幾年以前剛走出高原的時候是多麼的不可一世,打得打得西域強國一點脾氣都沒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結果在大唐這裡碰了兩次釘子,一次被打回高原,一次被嚇回高原。現在好,連站在朝堂上談判的資格都沒有了。

使者毫不懷疑,要不是吐蕃佔據了一個地理上的優勢,唐軍無法大規模侵入,恐怕現在吐蕃這塊地也要姓唐了。

讓吐蕃使者心碎的是,就算大唐虐他千百遍,他還得一樣對待大唐如初戀。松贊干布給他的任務是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任何代價讓大唐同意和親!

因為現在西域成了大唐的地盤,吐蕃自知實力不行,不敢侵犯大唐地界,而他們的西南邊又是喜馬拉雅山脈,堵絕了他們與外界交流的通道,想要出吐蕃地界十分的不容易。如果不與大唐達成和親或著改善關係,等於吐蕃就被圍死在高原上了。而且吐蕃的資源糧食又那麼稀缺,無法與外界聯絡的話恐怕連自己國土上的人都快養不活,談何壯大部落?

打不過大唐,那麼只能求和解了,無疑,現在吐蕃和大唐的關係很僵,和親倒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松贊干布也是給予了使臣很高的希望。

哪知道希望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使者剛一提出和親的想法,就被李世民果斷拒絕了,並且在拒絕了以後還加上了一句:“以後勿要再提。”

這下好了,等於直接把吐蕃和親的念頭徹底抹殺了,下次都不知道怎麼開口,把使臣鬱悶的要死。

李世民的態度令使臣無可奈何,鬱悶歸鬱悶,該面對現實的還得面對現實。使臣只能在心裡默唸對不起松贊干布,其他的……他真的無能為力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