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大名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九十四章 苦等而來的機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九十四章 苦等而來的機會

正如陳飛所預料的那樣,李恪欲圖謀反,但絕對不是現在。早在幾年前他就從冷月清那裡得知李恪又謀反的心思,好些年過去了,他一點動作都沒有,看得出來他是一個極具忍耐的人。忍了這麼多年,也不差這一時半會的糧食價格。

這十天半個月下來,糧食商行在陳飛的控制下要麼斷貨,要麼漲價,可李恪就好像當作這些都沒發生過似的,表面上就跟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淡定的不要不要的,該吃的吃,該喝的喝。

陳飛每天上朝的時候看到李恪淡定的模樣,又猜想到他暗地裡恨的咬牙切齒還不知道是誰在搗亂,就忍不住想笑。

當然,李恪每天回去都在為糧食頭痛不已,也沒有心思去對付陳飛。畢竟現在也不是謀反的時候,目前陳飛在他心裡遠沒有糧食重要。

貞觀十七年就這麼平平淡淡的過去了,如果非要說一些大事件的話,似乎也就是李治被立為太子可以拿得出手談論一下。

另外,陳飛的陳記商行越做越大,行業也涉及的越來越多,漸漸有了橫跨亞歐的趨勢,跨國集團?他們要玩大的!

貞觀十八年初,陳記第一支大型商隊從長安城出發西行,計劃穿越絲綢之路,抵達歐洲大陸的最西邊。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銷售商品,更是為了傳播文化,並將歐洲的人土風情文化帶回。為將來說服陛下開通海上絲綢之路做鋪墊。

李世民確實是一個非常開明的皇帝,但是海上絲綢之路也絕非一件小事,尤其是在這個航海不發達的年代,要穿過大海去那麼遙遠的一個個國家,聽起了簡直和天方夜譚差不多。

何況……鬼知道那些國家存不存在,要是出了海以後發現根本不存在什麼異域國家,豈不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勞民傷財兩邊不討好?說不得那個時候他的政治立場都非常危險,朝中有的是人想趁機把他踩下去。

所以陳飛只好先自己組建商隊出發前去歐洲,帶回那裡的異域風情以後,才有機會說服朝中的那些迂腐大臣。

就當為自己的夢想買單吧!反正他有錢!

陳飛在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東邊的朝鮮半島卻在為自己的地盤努力奮鬥。

今年春末夏初,高句麗與百濟勾結,冷不丁的向新羅發起進攻。新羅沒有準備,吃了一個大虧,連丟五城。

不過新羅也不是什麼善茬,一邊偷偷拍出使臣向大唐求援,一邊組織兵力發起反擊。

但總的來說,新羅的軍事實力要不過高句麗與百濟,被打的節節敗退,一直退守到王都附近才堪堪擋住進攻。戰事就這麼僵持下來。

王都裡的守衛拼了命抵抗,高句麗與百濟兩國聯合一時之間居然攻打不下。

何況後面攻下的那些城池還沒安穩,因此聯軍也暫時放緩了進攻的步伐,將新羅的王都圍了起來,打算耗死新羅。一旦新羅王都被攻破,那麼新羅徹底滅亡也不遠了。高句麗多年來的夙願終於可以實現!

現在唯一令人擔心的就是他們強大的鄰居——大唐的態度。

一旦大唐出兵援救新羅,那麼高句麗與百濟一定無法阻擋,甚至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危險困境。

得知新羅已經向大唐派出援軍了以後,高句麗和百濟頓時急了。原本兩國是想將新羅王都圍起來,慢慢耗死他,這樣可以將自己的損失減少到最小,哪知道新羅居然這麼不要臉,從戰爭一打響就去叫外援,算算日子,新羅的使者估計都快到長安了,這讓他們不得不著急起來,這幾天,玩了命似的進攻新羅王都,組織了好幾次大規模的進攻。

新羅士兵也奮死反抗,抱著國在人在的決心,與兩國激戰了一個月的時間,愣是沒讓對方攻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新羅女王從別處徵調五萬軍隊,想辦法讓軍隊打出了一道缺口運進糧草,擺明了要死守王都。

高句麗和百濟看到新羅這幅樣子也只能幹跳腳,久攻不下,他們也很著急,卻又偏偏無可奈何。三個國家陷入了僵局。

朝鮮半島陷入僵局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在籌備糧草,調集兵力,欲要征服高句麗,百濟。

用程咬金的話來說,這叫“白送的地盤,不打白不打!”

卻是,這對於李世民來說確實是白送的地盤,高句麗,百濟那麼小個彈丸之地,面積加起來還沒有大唐的一個道州大,天天杵在大唐的眼皮子底下鬧騰,讓李世民看了很是鬧心,無數次想把他們納入版圖。

可惜,上次新羅來請求出兵攻打的時候大唐正遭遇了幾場大戰,外加遇到了天災人禍,國力入不敷出,所以白白浪費了那麼好的一次機會。這些年國力倒是修養過來了,足夠揮霍幾場大規模的戰役,可惜沒有好的藉口出兵,所以也不得不忍下這口氣。

畢竟是大國,講究的是面子,對外出兵也要佔據一個“理”字,否則不等外面的附屬藩國說什麼,自己朝堂上的大臣恐怕就是第一個不同意。

現在高句麗連同百濟和新羅打起來,李世民真相高興的大喊一聲:“打得好!”就算新羅使臣不來求援,他也必然會出兵,美名其曰:“幫助友邦。”

新羅就是大唐的友邦。一旦有了這個理由,誰能多說什麼呢?憑藉大唐現在的軍事實力,打下高句麗和百濟還不是像玩似的?

於是李世民從河北道,河南道,江南道徵集士兵五萬,民夫三萬,前往邊境集合。且命令李勣為行軍大總管,尉遲恭(終於輪到他了)為三軍先鋒,從長安城率領一萬士兵,押送霹靂火,大炮,地雷等武器前去與軍隊匯合,增援新羅,且務必一舉攻下高句麗與百濟。

命令發出的第二天,李勣等將軍就趕往軍營去徵調兵馬,陳飛也在軍官之列,不過那天他並未去軍營,而是獨自一人進宮面聖,他與李世民說的一段話,將會徹底改寫朝鮮半島的歷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