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魏武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毒士賈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八章 毒士賈詡

洛陽,這做此時東方最強大帝國的首都,陷入了一種無聲的詭異與沉默之中,關外一十八路諸侯聯軍,共五十四完大軍,大敗華雄,兵臨汜水關外,隨時可能攻破汜水關,進入關內。

洛陽城中的市民們,行走之間紛紛已目對視,那雙眼之中暗藏的喜悅,無不說明著他們內心的激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洛陽相國府大堂之中,董卓麾下的文武齊聚,身穿著朝服的李儒,出列對著上首來回不斷走動的董卓行禮道:稟相國,上將華雄被曹操麾下一個名叫趙雲的賊將斬了,我五萬前軍全軍潰敗,十八路諸侯共有兵馬五十餘萬,聲勢浩大,前鋒將軍就是趙雲,他親率盟軍鐵騎,率先進軍,昨日已經攻破了白馬要寨,隨之十八路諸侯大軍兵臨汜水關之下了。

李儒稍稍停頓了一下,給了董卓一些喘口氣的時間,隨之繼續說道:還有,臣剛剛得報,盟軍似有趁著虎牢關守兵不足的情況,向虎牢關分兵的傾向,因此在臣看來,虎牢關也已萬急啊。

被接踵而來的訊息,搞得憤怒不已的董卓,此時相比於即將攻入關中的十八路諸侯,再也沒有任何的時間和精力去咒罵那早就已經死去的華雄了,回頭看向了站在武將之首的呂布,出聲說道:呂布

看著抱拳行禮的呂布,董卓說道:即刻調集全部的西涼人馬,本相要親自率軍出戰

遵命

看了一眼下去調集兵馬的呂布,李儒原本有些暗淡的目光之中重新閃爍起了光芒,這一刻他似乎再次看到了董卓重新振作起來的希望,如果能讓董卓從洛陽的花花世界之中清醒振作起來,即使盟軍最後打到了洛陽,他李儒都會感謝他們的。

心中再次升起了希望的李儒,也不在安心當一個傳聲筒和沉默下去了,稍微想了想,出聲對著董卓說道:相國要親自率軍出戰,那定然是馬到成功,不過,臣擔心,如果相國這次傾城出兵的話,城中恐有不虞啊。

聽完李儒的這一段話,董卓有些不耐煩的揚了揚眉,抬了抬衣袖,坐下說道:把話說明白嘍,到底是什麼意思。

相國你是明白的,現在的朝中大臣,大半都是前朝公卿,他們對相國,對相國你一直是虛與委蛇,表面恭順,其心叵測,比如說袁紹的叔父,現為朝中太傅的袁隗,當他得知華雄兵敗之後,喜的是手舞足蹈,相國你想一想,如果你統軍傾城出兵,一旦,那些大臣們要是與袁紹裡應外合的話,則多有不便啊。

李儒的這一番話雖然確實是對的,但是同樣的,其中也不免有誇大之處,朝中大臣在經過上一次的清洗之後,雖然還有一些漏網之魚,但是對於董卓的威脅可謂是大大的降低了。

至於袁隗在聽聞華雄兵敗,手舞足蹈就更是不可能了,任何一個認識袁隗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個老狐狸,就連上一次,袁隗都以自己抱恙而沒有參加王允等人的行動之中就可看出一二,這樣的老狐狸,怎麼可能城府如此不深。

李儒之所以如此誇大,其中用意有二,第一個肯定是心中擔憂著一旦傾城出兵的話,洛陽會發生叛亂與關外的諸侯聯軍裡應外合,第二個則是接著這一次,清洗掉袁隗這個名望要比王允還大的人。

憑藉對於董卓的瞭解,李儒敢保證,董卓聽聞自己的這一番話後,絕對會調兵誅殺袁隗,至於殺掉袁隗之後的名聲,李儒已經不在意了,到了此時,李儒包括大多數董卓陣營的人都明白,除非董卓最終一統天下,否則董卓的名聲已經不可逆轉了。

不出李儒之所料,董卓聽聞此話之後,只是稍微思考了一番,就出聲說道:郭汜,即刻調兵拿下袁隗全家老少,明日出征時,城門下全部斬首祭旗,為我西涼大軍壯行,哼,讓那些個前朝公卿大臣們看看,這就是與我董卓暗中為敵的下場

遵命

郭汜領命退下之後,董卓站了起來,看著全部出列的文武,出聲道:傳令三軍,本相出征後,五日內要取曹操首級,十日內定斬袁紹首級

在各路將軍下去之後,李儒對著董卓道:稟相國,臣還有一個建議,相國此次剿賊未必一定要力戰

董卓有些疑惑不解的看著李儒,不過對於董卓的疑惑,李儒卻是笑著,並沒有說話,這讓董卓有些急切的離開主位,邊走到李儒的身邊邊說道:哎呀,李儒你把話說明白嘍

看到董卓如此急迫,李儒也不在多賣關子了,反正已經在董卓心中刷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因此出聲說道:那十八路諸侯中,過去彼此之間勾心鬥角,今日又怎麼可能同心同德呢,臣聽聞,孫堅之所以大敗,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袁術暗中不發糧草於孫堅,相國,你何不使些離間計,讓盟軍土崩瓦解。

後方一位大約四十多歲的文士,看著前方的李儒和董卓兩人,眼中光芒閃爍,心中暗道:李文優啊李文優,即使是如同你這般的智者,沒有想到也有看不清和急切的時候,董卓從他陷入了洛陽的花花世界之中的時候,就註定了他不可能重新變回那原先的西涼豪傑了。

至於離間計,你妄想用一計瓦解聯軍的同時再讓諸侯互相心生防備忌憚之意,如此一來,只要你稍加挑撥,諸侯必將各自陷入混戰之中,如此一來不但有時間幫助董卓積蓄實力,更可以趁著各路諸侯兩敗俱傷之時,出兵席捲天下,計是好計,只是可惜,此計從一開始,就不會成功。

李儒要是知道,自己心中所想,竟然被後方這個不起眼的文士完全知曉,一定會大驚失色,當然曹操要是知道了這個文士的名字的話,同樣也會大驚失色,只因為這個文士的名字加做賈詡。

李儒陷入了當局者迷的情況,因此有些事情他沒有想到,但是賈詡不一樣,置身事外的他,從一開始就想到了李儒這個計劃的缺陷,那就是相比於伐董成功之後所能獲得的名望與巨大利益,跟董卓合作,不但名望大跌而且獲得的利益也沒有多少,可以說只要是一個腦子不糊塗的人,都會知道要怎麼做。

董卓的這一艘船看起來也快要沉了,看來我要準備好一條退路,才行了回身最後望了一眼高大壯觀的相國府,賈詡的心中閃過了如此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