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魏武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朕即國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朕即國家

感謝因幡洋兄弟投的一張月票

陛下如此信任,臣敢不效死,只要臣在西域一日,西域諸國就必將臣服我大魏的統治

馬騰身為西涼人,再加上身為武人,還是有豪爽的一面的,要是換做其他投降之臣,可能還會顧慮這個,顧慮那個,然而馬騰並沒有,曹操的看重,對於自己這個降臣的信任還有其中所透露出來的志向,這一切都讓馬騰沒有絲毫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不得不說,馬超的性格確確實實是從馬騰這邊遺傳過來的,最起碼,此時的馬騰和當初的馬超何其的相象。

甚好,如此西域軍事就交託與你了。

馬騰沒有一拖再拖的就答應下來,這讓曹操感到很滿意,至於說但不擔心馬騰日後不是控制了,關於這一點曹操從來就不擔心。

先不說到時候前往西域,馬騰管理的只是打仗的事情,像是糧食還有政務什麼的,都不是由他來管。

再說就算到時候馬騰手能通天,獲得大軍的糧食,光光是西域一地那些數十個小國就足以拖住馬騰,到那時曹操完全可以不慌不忙的聚集大軍奔赴西域,將其消滅掉。

更何況,馬騰到時候是孤身一人前往西域,馬超,馬岱,馬雲祿三人,都會被曹操用各種的理由留下,只要馬家的後代盡數在大梁,曹操就由很大的把握,保證馬騰不敢反

畢竟子嗣傳承自事,在漢人社會之中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這也是為何,昔日春秋戰國的時候。各國幾乎都有交要他國王子來本國的原因,除去如此一來可以教導那名王子對本國生出好感或者恐懼之外。也是因為這樣一來,能夠減少一定的戰爭發生。

既然打定主意,要好好利用馬騰這一把利劍了,想到心中的謀劃,曹操立刻就把心中的節操給扔到不知道哪裡去了,看了一眼趙雲和馬雲祿,曹操開始做起了媒婆道:壽成啊,今日還有一件事,朕還是要聽聽你的意見的。你也知道,子龍乃是朕的愛將,早起幫助朕良多,巧合,子龍和你女兩人之間,可謂是郎有情妾有意,因此朕想著,若如你不反對的話,那麼就趁著此時乃是歲首。喜上加喜,親自為他們賜婚,你看如何啊

曹操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呆住了。而相比與默不作聲的馬超和馬岱,回過神來的馬騰是喜悅之中帶著一絲遺憾的,畢竟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是希望馬雲祿能夠進入曹操的後宮,不過既然進入不了。能夠成為曹操麾下大將趙雲的妻子,其實也不錯。

更別說。這一次他們的大婚還是曹操親自下旨賜婚的,光是這一點就足夠榮耀的了,想到這,馬騰滿意了,至於反對,開玩笑,為什麼要反對,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而趙雲呢,在聽到曹操賜婚的時候,他是呆住了,但是隨後臉上出現的不是喜悅而是擔憂,因為他可謂是十分瞭解馬雲祿的人,他深怕她,會因為這件事情而不顧場合,不顧尊卑的反抗。

而後來的事實證明,趙雲並沒有擔憂,剛在馬騰同意之前,馬雲祿卻是直接開口反對了曹操的賜婚,如此一來,就讓在場的氣氛變得詭異起來了。

混賬,自古以來,婚姻大事,皆是父母之命,豈容得你反對,更何況,陛下賜婚,金口玉言,豈是你說反對就反對的,還不快想陛下賠罪

看著神色不變,古井無波的曹操,馬騰心中焦急了起來,而對於馬雲祿的不懂事,更是感到惱火,她難道還以為這裡是西涼武威嗎,這裡是大梁,坐在這裡的是大魏皇帝,自古以來,違逆聖旨的人,幾乎就沒有一個好下場。

馬騰說得嚴厲,實則卻是在為馬雲祿開拓,畢竟此時他話在這裡了,只要馬雲祿順著這個臺階下,向曹操陪個不是,曹操也不太可能因此懲罰一個小女子,可惜的是,馬家的倔強和暴烈脾氣顯然是一脈相承。

馬雲祿恨恨的看了一眼馬騰,怒聲道:我沒錯,我不喜歡趙雲,憑什麼要交給他,陛下,你讓我勸服家父投降,我已經做到了,為什麼你還不滿足,難道堂堂的大魏皇帝,已經無所事事到有時間來管我一個小女子的婚姻大事了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混賬

響亮的巴掌聲迴盪這,馬雲祿手捂著臉頰不可置信的看著扇了自己一巴掌的馬騰,而一旁的馬超,馬岱還有趙雲同樣都驚住了。

馬騰可不管他們的反應,此時的他在阻止了馬雲祿越來越過分的話後,立刻向著曹操跪拜了下去,誠惶誠恐的道:陛下恕罪,小女不明陛下之恩,臣回去之後,必然會好好教導她,只請陛下看在臣的份上,饒過小女一次

曹操不動聲色的將在場的所有人反應都看了一遍,老實說,但是馬雲祿毫不猶豫的拒絕還有之後的話,曹操心中不火那雙假的,要不是顧及到馬騰還有趙雲他們的反應,在當時,曹操絕對不可能讓她繼續的說下去,而是直接拖下去處死了,至於所謂的憐香惜玉,不好意思,來到這個時代這麼久,經歷了不知道多少次戰火之後,像是這樣沒有絲毫用處的感情,早已經被曹操給拋棄掉了。

皇權的至高無上和一言九鼎,絕對不容許任何人挑戰,就算挑戰的人是曹操的妻妾,必然蔡琰,貂蟬,丁夫人等等,曹操也會毫不猶豫的將她們處死

只因為這個時代,社會的和平幾乎很大一部分是構建在皇權的穩定之上的,因此那句朕皆國家其實並沒有錯,在整個社會的程序還沒有到共和時代的時候,皇帝還有皇權的穩定,本身就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穩定,而皇權的不穩定,往往開始於其被開始挑戰的時候。

馬雲祿剛剛那一番話,往小了說,只是一個小女孩的發洩罷了,並不能算是什麼,但是往大了說,那就是在挑戰皇權,在挑戰皇帝的至尊無上,挑戰皇帝的金口玉言,不奉聖旨,這本身就已然大逆不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