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魏武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七章 內部爭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七十七章 內部爭鬥

還好的是,諸葛亮顯得挺美的,但是顯然吳國是不可能同意的,畢竟假道伐什麼的,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在此時,孫堅除非是腦子進水了,要不然怎麼可能同意讓荊漢的水師大搖大擺的從自家的地盤上經過。

孫堅的堅絕反對,才最終導致了諸葛亮的想法覆水東流,只能夠從襄陽北上進攻。

虛晃一槍,還真是諸葛亮的做法啊,曹操心中感慨了一聲,出去一開始的驚訝之外,到了此時,曹操的心情也差不多平復了下來。

雖然說上庸失陷,但是相比南陽這樣重要的城池,上庸的陷落與否,完全不是很重要的,而這一點也是大魏朝堂之上的重臣們心中的想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相比較已經有了明確目標的荊漢,閉關鎖國,一心宅在家裡面的蜀漢,曹操更加關注的還是聲勢浩大,但是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吳國

隱藏在暗中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看著高高掛起的地圖,曹操不斷的在心中思索這吳國人的進攻目標到底會是在哪裡

被曹操召集而來的大魏重臣,也是看著地圖不斷的思索著吳國人可能進攻的目標,至於說諸葛亮,好吧,上到曹操下到他們,其實都沒有太過放在心上的。

七萬大軍,在天下大亂之初,確實算是一份龐大的力量,但是到了此時,七萬人近乎和一開始的數千人沒有什麼兩樣,最起碼光是南陽一地,駐守的大魏士兵。其中常備兵就有十萬,至於那些半兵半農的士兵。只要後勤跟著上,起碼能夠拉出十多萬來。

二十多萬的大軍鎮守南陽。除非諸葛亮真的如同演義上那樣可以呼風喚雨,多智近妖或者說是多智近神,要不然的話,諸葛亮這一次率領七萬大軍北伐和歷史之上的六出祁山差不多與,只能是做籃打水一場空。

原本荊漢的實力也不算是弱小,劉表時代的時候,荊漢還能夠拉出十多萬的北伐大軍,怪只能怪諸葛亮太過急躁了。

諸葛亮當初的那一番計策,有好處但是不代表沒有壞處。壞處之一就是荊漢的實力大減,蔡瑁這樣的頂層世家的覆滅,同樣也讓荊漢的實力遭遇到了一定的影響。

荊漢的實力其實是透過一個個世家聚齊而成的,皇室就等於是世家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這也是東漢的一種潮流了。

這樣的好處是,開戰的時候,由於各個世家都出人出力,導致他們不太拖後腿,同時也能夠讓平常時期的朝廷。能夠省下很多的財力。

但是壞處嗎,那就更多了,最起碼如此一來,皇帝輪流做算是成真了。第二就是如同現在的荊漢一樣,伴隨著內亂之中一些世家的覆滅,劉琦的皇權得到加強的代價。就是荊漢能夠出動的兵力相比於劉表時期可謂是少太多了,其中光是蔡瑁家族的覆滅。就讓荊漢少掉了將近五萬人的可調遣兵力。

一番是近乎垂死掙扎,一番卻是不聲不響如同暗中的毒蛇。要重視哪一方,顯而易見了,而就在曹操等大魏君臣們,不斷在想著吳國的進攻方向的時候,吳國方面,重新擔任了這一次北伐大都督的周瑜,同樣也在據理力爭著這一次北方的方向。

吳國這一次能夠從內鬥之中出兵,完全是因為孫堅和世家達成了一些妥協,最明顯的,就是原本根本不想要爭辯什麼的周瑜,此時不得不和那些世家子弟爭辯這出征的方向。

周瑜的想法和諸葛亮可謂是不謀而合,同樣是透過海路,趁著魏國根本沒有水師的機會,泛海進攻青州,徐州,甚至是冀州,但是在那些世家子弟們看來,周瑜的這一番話說的實在是太過想當然了。

自詡為天之驕子的他們,對於上一次北伐大敗的周瑜,可謂是都不怎麼看得上,在他們看來,相比泛海進攻遠在天邊的青,徐二州,還不如海陸並進進攻壽春,只要奪下了壽春,那麼吳國北上中原的道路就被徹底的清了出來,這豈不是要比周瑜的哪一方進攻方向好的太多了。

只不過就如同他們看不上周瑜的進攻方針一樣,周瑜同樣看不上他們的,在他看來,相比進攻重兵把守的壽春的,進攻魏國不設防的青州和徐州顯然是更加的有利可圖同時成功性極大。

而且由於魏國沒有水師,等到攻下了青州或者徐州,吳國的士兵看起來是遠在天邊,但是透過海路,實則卻是近在眼前,不但進可攻退可守,更可以把戰火直接燃燒到魏國的後方,而吳國方面的軍需物資等的支援,更可以透過海路完成

這一番進攻方陣,算是周瑜這幾年來的成果,早在第一次北伐在陸地之上大敗與魏國之手的時候,周瑜就沒有了在陸地之和魏國野戰而勝的想法,而是想要透過吳國的長處水師,攻打魏國的短處

周瑜的方陣,不可謂是不妙,一切要是都達成的話,就連曹操都有看頭昏腦漲,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甚至有可能做出一些昏招,但是顯然,那些天之驕子的世家子弟們是不會明白這一點的,或者說他們可能心中明白,但是相比於削弱周瑜的權威和威望,其他的一切都不太重要了。

吳國的水師冠與天下這一點,不單單周瑜明白,他們同樣也明白,也更因為此,他們才更有膽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拖周瑜的後腿,在他們看來,擁有長江天險和水師之厲的吳國,根本不必擔心魏國會度過長江覆滅吳國,既然如此,那麼當然還是內部的權力爭奪重要了。

最終的解決,卻是上交給了孫堅聖裁,而聖裁的解決就是,兩個方面都來,水師一分為二,一個派和進攻壽春,一個配合進攻徐州,顯然這樣怪異而又好笑的解決,完全就是兩房妥協之下的結果。

而遠在大梁一直未吳國進新房方向感到擔憂的曹操,也顯然不清楚,吳國之所以是有聲響而無動靜,完全不是因為吳國有什麼驚天大陰謀,而是因為其本身朝堂,內部的混亂所導致的,可謂是令人發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