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唐朝生意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三章 李之的投石問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三章 李之的投石問路

武承嗣點頭哈腰的走上前,獻媚一般地挑起大指:

“都說李先生身手高絕,世人誠不欺我,果然不同凡響!我武承嗣服氣!”

李之心頭莫明升起一股悲涼,倒不是感到心傷,而是一種帶有三分喜意的無奈感。

面前之人乃堂堂武家家主,居然具有如此善變的神奇個性。

高貴與低賤可以在瞬間自如轉換,哪裡還有一絲一毫的皇親國戚尊嚴可言。

他此時忽然想到,若武則天知道自己的親侄子,竟是這般擅使斂怨求媚之輩,內心會有何等的羞愧之念?

這時候,由太平公主引領下的一眾人趕了來,也有一隊軍人上前收拾方才的殺戮現場。

“表哥,怎麼回事?看戲的功夫,你兩個就鬧起來了?”

太平的不滿,引來武承嗣心中苦笑,哪裡是我在胡鬧,這人根本就是個殺人狂好不好?

他臉上卻是一副如卸重負般輕鬆神情:

“哪裡哪裡,是一時間言語衝突,導致觀點有些不同,如今早已解決了!”

對自己這個表哥的德行,太平公主可是心知肚明:“怎麼還發生流血事件了?”

“那是手下人不知內情,魯莽跑過來驚擾到了李先生!”

武承嗣如此回覆,何況臉上的掌摑印記未消,讓太平很快明白過來:“表哥,這裡交給我,你是留在這裡繼續看戲,還是......”

“我還是會城裡吧,李先生吩咐我一些事情做,不能有所拖延!”

武承嗣這樣回答,儘管心內苦悶多過了臉上的做作。

等到他帶人離開,建成王才問起:“正文,怎麼回事?”

李之也沒多做解釋,“就是點誤會,他手下不明就裡,然後就這樣了!八王,你去看戲吧,我稍後即到。對了,讓清綺她們都回去,沒什麼事情發生!”

眼望酒樓內一眾夫人也齊齊出現,伴隨著越來越多人出外觀瞧,他趕緊請建成王給遮掩一下。

淞王像是更明白其中緣由,笑著拉起建成王就走:“記得快一點,戲核(hu)馬上要到了!”

他知道再大的衝突發生,有太平公主在此,也能完好解決,更知道李之如此做,自然會有他的道理。

等一眾人離開,李之才把方才所發生盡數道出。

太平啞然失笑:“就為了言語上的三兩句衝突就要殺人?哥哥,你今日情緒可不對。”

“行了,其實你早猜出我的用意了,這笑容裡都顯露出來了!”李之沒好氣地瞥她一眼。

太平捂嘴輕樂,不忘了回頭掃視一眼遠處情形:“你這下可在洛陽真正成名了,敢毆打武丞相,並隨手殺他手下人!”

“那是他活該!我與建成王幫武家捂下來那麼大一個蓋子,說他兩句怎麼了?居然想著借給太后造謠生事,來挑撥李姓,做事也太卑鄙了!”

遠處有人看著,太平也不好有所親暱動作,只能低聲笑道:

“看你打他,其實我心裡也舒坦著呢,而且也認為如此威懾遠比故作姿態要見效得多,武家兄弟為人如何,我心裡也有數!”

“你真這麼看?”李之好奇道。

太平點點頭:

“洛陽城如今可是對李姓宗室的打壓很殘酷,怎麼說我也是李姓,多多少少與那些人有些血緣關係。我這個大表哥,可是對周興他們有一些監管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興是另一著名酷吏,自少年便學習法律,入仕後在尚書省任都事,累遷司農少卿、秋官侍郎,執掌刑獄。

與來俊臣這樣的純粹地痞流氓有很大區別,但他更善於揣測武則天之意,來俊臣則大興告密之風,大開詔獄,鼓動周興稟告並推行更高壓控制政策。

二者均專以告密誣陷為事,捕將相,殺官吏,以致朝野震恐,莫敢正言。

可悲的是,後世流傳已久的“請君入甕”成語,就發生在他們兩人之間,不得不說,也是種另類諷刺了。

李之言道:

“我之前還真小看了此人,臉色轉變之迅疾,辨明形勢後的態度變幻,可是令我驚為天人!這種能屈能伸的人物,竟是使得我有那一瞬間直感背心發涼,是個人物!”

太平來時看到了武承嗣臉上的恭卑表情,聞言即知李之話裡意思,呵呵樂道:

“那是,武家兄弟對於借勢就勢的本事可是名氣很大,這都是內心的狂野而促使,不然怎會發生之前的南無亭事件!”

“哦?這是你個人見解,還是太后也由此感?”

“母親可是比我要精明的太多,她哪裡會瞧不明白!這一次流言蜚語的背後推動,母親大人免不得扭曲可是我親眼所見,雖不曾向我言及胸中憤怒,但那一刻眼神中的憤怒也在一剎那閃過!”

“建成王來到洛陽,你不是還未來得及與太后相見?怎會知道這些?”

“昨晚我去的紫宸殿,眼下是她的寢宮。當時她正面見一人,隨同在其身邊的是公羊俊茂,似乎對那人也很是敬畏!”

李之眉頭一凝:“你是懷疑,那人要比公羊俊茂的境界還高些?”

太平點點頭:“這不重要,但很明顯除了公羊俊茂以外,那人應該是母親的另一個訊息獲得來源。因為待得二人走後,我被允許進入書房,看到了她當時表情!”

“你又怎知事關武家兄弟?”

“母親隨後問我,知不知道坊間流言一事,我照實回答,也的確在哥哥告知之前並不知內容。母親隨後嘆道,李唐宗室後繼無人,我們武家又何曾有可堪稱大器之輩?都是一丘之貉,心無大志,卻心比天高,只知圖謀些鬼祟手段!”

“嗯,如此看來,你的分析果然在理!”

李之說罷,便隨手在兩人身周布上一層禁制,太平只覺他兩手一揮間,外間嘈雜竟是少了很多。

他繼而凝重地道:“今日我去見了一人,與她聯合,可助你母親那裡會儘快答應對於未來婚事的首肯!”

太平靜靜聽過李之的講述,臉上的神態變化複雜,直到盡曉其中緣由,她才掩嘴咯咯直樂:

“原來哥哥與婉兒也有交情,這卻是妹妹絕沒想到的事情,沒有我幫著,想來哥哥一樣可遙知宮內隱秘!”

李之沒理會她的輕佻調侃,並把與上官婉兒之間的商議細細道出。

太平一時間便是大喜,但轉而面現難色:“這種方式固然可儘快見效,但不知哥哥提供出來的提議,可得到母親的重視?”

李之首先就提到了名堂的建設,武則天不僅倡導唐高宗封禪,也一直積極襄助高宗興修明堂。

她早有稱帝之心,但為使天下歸心,採取了種種辦法,鐵腕鎮壓李唐宗室的叛亂,僅是個開始而已。

拜洛受圖,大封洛水和嵩山,宣揚天意,尚是以後的事情,唯有名堂的首先建設,才是顯示政治權威,鞏固權力,為登基稱帝做準備的首要之舉。

其實此女心中早有類似計劃,李之將之提出來,就有先行取得她一部分認同的關鍵一步。

按照如今年代的說法,明堂乃天子布政之宮,所以順天氣,統萬物,動法於兩儀,德被於四海的鞏固統治,以使皇權長治久安的根基所在。

更是紹百王之絕軌,樹萬代之鴻規,上以嚴配祖宗,下以敬授人時,使人知禮樂,道適中和,災害不生,禍亂不作的嚴配之所,布政之居。

再通俗點理解,那時候的歷任朝代皇家禮儀,均重視以明堂佈政宣示政策,教化民眾,同時還透過明堂告朔,敬授人時,頒佈曆法的集齊天地神明之德的施政基礎。

同時祭祀神靈,嚴配祖宗,以上天之意威攝天下,以孝德感化人民,並且適時賞賜群臣、大赦天下,藉以籠絡人心。

若武則天能得到李之的如此建議,至少說明他真的是無心關涉政務,也將其視為當前唯一有能力執掌大唐社稷之人。

此舉未免有些投誠反戈的獻媚之嫌,但以武則天對李之的瞭解,斷然不會相信這表面上的顯示。

況且如今的洛陽城內大興土木,應該已是在做先頭準備了。

明堂的建設,對武則天來說是種皇權的稱帝決心的象徵,與李之而言,是一種對於她未來執政的認可。

關鍵更在於李之身上的皇家上清尊號,以及手中的那把尚方劍。

有這樣一位高舉鮮明李姓皇族旗號之人的認可,其建議的有效性遠不如默默認可的解讀,更令武則天感到心中舒坦。

說明了了此種意義,太平臉上的愕然之色,才逐漸被驚喜所取代。

她再是對政治中的門道不知就裡,也是自小在皇室環境裡成長起來,那裡還不明白明堂對於自己母親的重大意義。

而她久在洛陽,又為母親身邊寵愛,尚不曾聞知明堂建設之事,顯然心中還有相當顧慮,畢竟此時的形勢正處於譎詭之際。

可不要輕看了李之的主動提出,他周邊可是圍聚著一眾李姓王。

也就是說,這等言辭並非是他的個人之念,想必一定會有幾位王的默許認同。

至少他有能力讓那些人認同此舉,或許解決不了整個大唐的反對聲音,至少長安城範圍內,不會有顯明異議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