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唐朝生意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五章 知識改變命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五章 知識改變命運

晚飯過後不久,臨淮郡王就來到正清文綺堂,一同來到的還有清綺母親李楊氏、封師爺,隨從若干。

正清文綺堂晚飯還沒開始,不等來人落座,急火火的李之就將臨淮郡王拉到一旁,細細講述了經過。

郡王沉吟好半天,才開口笑道:“聖上這一次對你的考校,怕是針對的並非你本人,而是來自於太子李顯。”

“大人自何處看出來?我這金飯碗任務豈不要落到實處了?”

“你先別急,實際上聖上這是在保護你!你看哈,真實目的並非真的要你餐餐將金飯碗顯擺出來,而是給提前支出去的李顯一個下馬威。或許在李旦看來,太子相當不同尋常被打發去監察挑匙製造,是為避開你欲將向其討教聖意之嫌,因而會第一時間找上李顯,而李顯一方會怎生看待此事?”

“李旦會以為聖上是在有意支開李顯?因為實際上李顯也不知聖意何如?”

“著啊!關鍵在於賜予你金飯碗,用意或許有部分關於你聚集無窮福氣與財富同時,也要時刻牢記百姓今後生活富足,但最緊要的是後面那句話:還有賜予你那柄尚方劍,也要一同帶往驪山!這是要你不能畏畏縮縮遲疑,該拔劍就要拔劍,不然丟掉的可是他聖上臉面!要我推測,是不是最近你身邊出現了什麼異常人物?”

“有一個,萬年縣文昌學府常教授之子常坤,據我所知為洛陽城派來之人,但他意圖接近與我,並積極靠近柳澗村紙坊,與常雨伯透露有加入進來意向。而將他原來身份隱藏,交由太平公主找人替代,只是那方面來人還沒找上門來,未經最終證實!”

“文昌學府常教授?常勳常灝尚?這個人可是武三思的老師,武三思則為武后親侄,其父為武后異母兄長武元慶,武后方面一股強大勢力!”

“原來大人也知之甚祥?”

“不過武元慶真實影響力在那股勢力裡早已名存實亡,真正掌權者為武承嗣,亦為武后親侄,他方為武后父親武士彠,也就是整個武家真正繼承人。”

“那麼武三思在武家身份也沒什麼顯耀處啊?”

“他是遠不如其堂兄武承嗣,但此人有個私誼極深好友,也就是小他七歲的太子李顯!”

李之呼地疾吐一口氣,“哈哈,原來根結在這裡!顯然聖上得知有人在試圖混跡正清文綺堂,而此人為又與武三思老師常勳之子,繼而聯想到武三思與自家太子關係緊密,進而引起聖上大不愉?”

郡王點頭稱是,“因而才會有特意支出李顯,而借其弟李旦之口轉告。關於金飯碗,是在警告李顯,你是聖上力保的救命恩人,而刻意提醒你行使尚方劍果斷出手,則是在命你不能折損當今聖上臉面,不能任由武后一方為所欲為,變被動為主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如此一來,不等於要我直接與武后方面撕破臉皮?”

“要你果斷出手不一定是針對於常坤,你想想看會是何人?”

“假冒洛陽城來人?沒有錯了,來人不管是太平公主或者薛紹府內之人,既然頂著洛陽來人身份,勢必會採用先行打壓,繼而拉攏套路。而我的尚方劍雖然只特別針對於李姓皇室成員,但還另有一條規定,可用來護持長安城商業特區打造!我想我有些明白了,但怎樣才能揭穿此人來歷摻假?”

“還是需要從武三思方面入手,此人現為左衛府長官,三品左衛將軍,主皇宮內院以外禁衛事務!”郡王看似不經意,實則又一次指出關鍵點。

“哈哈,他是李楹手下!謝謝郡主大人,我這就前往找人探查!”

“正文,你莫要著急,可還記得聖上特意提醒你攜尚方劍前往驪山?”

“大人是講假冒之人只要明日不出現在此間,就會暗裡跟隨前往驪山?聖上居然推算的如此之深?”

“不然聖上不會無緣無故提及此事?還是那句話,千萬莫要輕估重症在身的聖上智慧!你去找李楹,要他先行查詢,會有何人可能出現在驪山,亦或是華清宮!”

“小侄明白了,今日既然我當著李顯的面,透露了前往驪山一行,也就意味著他會將此行提前透露給武三思。而聖上藉由李旦之口,就是在警告李顯,不要對接下來所發生事再有深究!金飯碗是在喻以我為聖上做事,尚方劍就是威懾洛陽一方不能肆意妄為!是不是我給聖上有提升數月壽限起了作用?”

“還算你小子腦筋轉得快!看似不起眼幾個月,或許會對整個局勢起到極為關鍵逆轉功用。我不是聖上,自然不瞭解其中關鍵節點,這是他與武后之間互動機謀,常人是體察不到的!你只管照聖上旨意去做,接下來你與洛陽方面之間如何相處,他必然會有其他解決方式!”

“我會不會被聖上算計在裡面?”

“你有這份謹慎心理值得表揚,但你之未來關乎李姓皇室將來再行崛起。若不想大唐局勢因皇庭內鬥而導致崩潰,聖上目前只有兩條路可以走:或者直接拿下武后,或者韜光養晦、蓄勢待發,無疑因武後早早躲避到洛陽去,前者已經不可能實現了!”

“小侄明白了,是我的經濟特區打造起到至關重要作用,也算是間接給聖上解了圍!”

“不僅解圍那樣簡單,聖上恐怕是將你真正當做嫡系來使用。李顯太子其人志昏近習,心無遠圖,將來極有可能算是位昏庸之主,怕是聖上已然估算到。而僅剩李旦皇子年紀尚幼,且唯有此兄弟二人可稱得起李姓皇室將來正統,即使聖上明知其與洛陽暗有連通,也不能如往常一樣痛下狠手,這是他無可奈何之事,因而借由你之手來敲打他一番,會對此人內心自負有所警醒!”

“我想不到那麼遠,只管按照聖意行事即可!大人還請稍候片刻,小侄這就前往淞王府找李楹,有封行在此,您與清綺她們提前趕往東諸山就是,不用等我!”

李之有先知先覺能力,其實並不怎樣在乎武后接下來報復,只要盡心去打造長安城商業特區,干係到整個大唐經濟基礎大事,想來洛陽一方總會有頗多顧慮。

只要高宗還活著,一時半會兒戰火燒不到這裡來,相比自己所擁有能力,這個現任皇帝可不是簡單人物,步步精算絕不是自己除卻先知先覺後,所能夠比擬的。

臨行前,他交代給龐啼需要提煉鼻菸急用,再到金庫取上幾隻白玉鼻菸壺,這才催馬前往。

打馬來到淞王府,出於隱秘原因,跟隨他的半數輕騎兵,被另行安置在臨淮郡王府內,他此時身邊只有老吳頭與俟老六二人。

李楹李鳳佘雖同樣為正三品右驍衛大將軍,與武三思同驍衛大將軍左級別,但作為皇帝身邊內禁親衛隊大首領,較之負責外禁的後者職權要大出很多,畢竟他屬於李姓皇室後代兒孫。

淞王府內,李楹還未返回,卻見到身份神秘的三代老二李皓李長霖,當然這種神秘對於李之而言就不存在了,他很知其人在軍隊中地位。

見到李之到來,淞王府正在晚餐,李皓忙驚喜地將其讓到席間。李之也不客氣,與淞王以及長輩家人見了禮,就順勢坐下來混頓飯吃,老吳頭二人自然另有就餐處。

“我可是聽說你小子得了一隻金飯碗,怎不見在我這裡取出來?是真打算抗旨不遵了?”這話已是飯後的書房內,淞王所言引來李之一陣苦笑。

他講述一遍方才與臨淮郡王之間談話內容,淞王表情頓時就凝重起來:“臨淮兄弟推斷不錯,聖上應該是聽聞,洛陽方面有意在你身邊安插人手了!不過,我也認為那人暫時不要動他,藉機安排他進入柳澗村紙坊也沒有問題,反正你所佈下的局就要啟動了,到時安排其去外地組建新廠,不是恰好合理規避開宣紙工藝核心獲知渠道?”

李之眼前一亮,“還是淞王大人眼明心亮,瞬間就能做出最適合反應,不敢相瞞您老,我可是苦苦想了一個下午,卻直到晚間,經由未來岳丈提醒,才算是頓悟過來!”

他這話可是實情,只因他並不知李顯與武三思之間關係,這才是至關重要一點。

“怎地安排其去往外地,就接觸不到核心工藝了?那些廠子不是也要參與宣紙、紙巾生產?”安排人去宮內請李楹的李皓已經返回來,提出心中疑問。

“哈哈,長霖兄不做生意,不瞭解其中隱秘。即使未來紙廠開到洛陽城去,某些人一樣得不到工藝核心機密,因為最關鍵一道工序僅有常雨伯一人知曉,所有廠子裡均為提前調配好的藥料,在那一道工序新增進去!旁人即使學會了所有操作過程,沒有真正藥料,所製造出宣紙就會有天壤之別。或許那人留在柳澗村,時間久了,會找到常雨伯調製藥料密室,但將他打發到外地去,看似給與他巨大信任,實則對我們來講,反而消除了身邊隱患!”

淞王點頭應和,“長霖吶,知道李先生如何給那些外地人設套,而心甘情願一頭鑽進去?因為他所提供紙巾工藝流程,完全與實際過程一模一樣,越是製紙行家越容易上當。而李先生僅僅是把調製藥料配方改動一組資料,卻能令所生產紙巾與正清文綺堂產品毫無二致,但一經沾水,就原形畢露,那時質量甚至不如最劣制草紙!既然相對工藝簡單的紙巾藥料都如此複雜,宣紙所需藥料只會愈加繁瑣,不然你以為長安城各世家都是些傻子,情願放手,任由他去全權負責而不參與實際運作?這些人都事先經行家驗證過,裡面機巧任何人也仿製不來的!”

“這就叫知識改變命運!”李之面顯得意,嘴裡突然蹦出一句現代詞彙。